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晚清老照片:傳教士拍攝的王朝末世社會風貌

晚清福建莆田女子出嫁場景, “蓋頭”是竹編的小簍。 這組老照片的拍攝者是加拿大聖公會傳教士懷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 1897年初他來到中國, 先後在福建、河南地區傳教。

彈棉花的父子。 在工作的間隙, 懷履光利用自己攜帶的照相機, 拍攝了所到之處的社會風貌、人文景觀以及和他的工作相關的場景, 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彌足珍貴。

懷履光的妻子與她的漢語老師。 初到福建, 懷履光在傳教的同時, 還利用自己掌握的一些醫術為百姓拔牙、補牙和割癰排膿等, 這些慈善工作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好感, 讓他的傳教活動更容易開展。

懷履光的妻子在查看一位女子的“三寸金蓮”。 晚清來華的傳教士對纏足習俗難以理解, 所以最早發起“天足運動”, 一定程度上為婦女的解放做出了積極貢獻。

碾米的男子。 懷履光聰穎過人, 學習漢語進步很快, 編寫了《建寧方言英語詞典》。 他建立了男子寄宿小學, 也為麻風病人開辦學校, 還與其他傳教士合作, 幫助鴉片吸食者戒毒。

懷履光所建的醫院內, 被鴉片毒害的男子。 1910年5月, 懷履光夫婦進入河南開封, 除了傳教, 仍然興辦醫院、學校等慈善事業。

一個清軍士兵在射箭, 離靶子如此之近, 不知是要展示什麼技藝?

懷履光所建的一家醫院入口處, 門楣上寫著“剖肝有法”, 似乎是外科手術做得好。

坐滑竿的男子。 滑竿是江南各地山區特有的一種供人乘坐的傳統交通工具,

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紮成擔架, 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 前垂腳踏板。 人在上面可半坐半臥, 上坡時, 人坐得最穩;下坡時, 也絲毫沒有因傾斜而產生的恐懼感。

福州農民榨蔗糖。 我們必須認識到, 懷履光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他在河南傳教期間, 破壞性地盜掘東周古墓, 曾將自己收集的大量文物運到自己母校多倫多大學的博物館, 因而被指控為是偷盜中國文物的罪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