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魯迅先生,當年月收入350塊大洋,要是換成現在的人民幣,他是富是窮?

在我們印象中, 民國是一個經濟凋敝、社會動盪的年代。 文人在我們印象中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在那個官僚軍閥橫行的年代無力自保, 如同身處波瀾中的浮萍, 為社會的浪潮所左右。 文人也自帶清貧孤高的屬性, 他們的字裡行間流露的是對世俗的抗爭、對現實的不滿。 所以我們就有了一種主觀感覺, 那時的文人都很清貧, 而事實都是如此麼?

以魯迅先生為例, 魯迅先生當時一個月的收入大約在300大洋左右。 雖然當時時局動亂, 物價和貨幣的購買力十分不穩定。 不過銀元大洋作為一種金屬貨幣,

購買力是相對穩定的。 若考慮購買力, 則可以通過單位銀元內能買到什麼來考慮。 由此得出1大洋大約和現今15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同。 那麼魯迅先生一個月的收入在現在大約能折合35萬元, 這可是不折不扣的高收入。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太過誇張, 那麼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魯迅先生當時的實際消費情況, 來衡量這個數值是否正確。 魯迅先生在北京的時候曾購買過一套四合院, 後來移居上海的時候又于當年購買了一座三層小樓。 這在當時的社會標準下, 都算是“豪宅”, 你還能質疑魯迅先生的收入水準不高麼?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想也不難理解。 當時的著名的文人, 包括魯迅先生在內, 都有一份在學校或機構的工作,

這樣一份工作就能為他們提供不菲的收入。 文人平時也會出席講座、寫文章、作書, 這都能帶來額外的收入。 換句話說, 放在現在他們就是有著穩定不錯收入的白領階層, 同時還做著兼職。 如此看來收入還會低麼?而且魯迅先生等人作為一個行業內的精英和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 這樣的英才在哪個時代又會收入少?

一些人看到這些可能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對魯迅先生產生負面的想法。 一個人的收入不會決定一個人的品格, 魯迅先生為那個“彷徨”的時代, 奮力“呐喊”, 這是不容我們忘卻的, 扭曲與遺忘是對過往英雄的褻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