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爾,跌落神壇!

本文為財經韜略團隊原創作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月25日, 美國商務部已經就解除對中興公司的銷售禁令, 通報了美國國會, 標誌著“中興事件”基本平息。

就在同一天, 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一篇名為《世衛組織媒體聲明:對空氣污染不實報導保留法律追責》的文章, 公開指明海爾涉嫌虛假宣傳。

如果只看文章標題, 肯定會一臉懵逼, 這與海爾虛假宣傳有啥有關係?

事件起因是不久前海爾舉辦的一場研討會。

5月17日, 海爾在京召開全球室內空氣淨化與人類健康研討會。 該活動由全球健康產業聯盟與海爾空調聯合發起,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協辦。

就是在這個研討會上, 號稱“全球健康產業聯盟”聯合海爾空調輸出了《全球室內空氣淨化與人體健康白皮書》。 同時該聯盟現場為海爾空調頒發“全球健康空氣領袖品牌”證書。 會上, “世衛組織專家代表王巨集才表示, 希望海爾空調研發出更多更領先的技術和產品, 為全球空氣治理持續獻計獻策。 ”

看完這段資訊貌似沒毛病,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個環節, 其中就有涉及世界衛生組織的三個假資訊:

1、“全球健康產業聯盟”疑似並不具備合法身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通過多方查證, 均未發現此次研討會以外的其他的地方提及該機構。

AI財經社在網上進行了檢索,

結果發現全球健康產業聯盟的資訊少得可憐。 在民政部官網的“全國社會組織資訊查詢”處, 也未搜索到這個組織。

2、給海爾頒發的“全球健康空氣領袖品牌”證書是假的, “世衛組織專家認可海爾空調‘造空氣’”、“世衛組織專家代表:海爾空調為打贏全球空氣治汙戰作出表率和示範”也都是假的。 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強調, 從未給任何機構頒發過此類證書, 也從未對任何企業給出了如此評價。

3、所謂的“世衛組織專家代表王巨集才”也是假的。 事後王宏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自己從未說過自己是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代表, 只是代表其個人來參加會議。

王巨集才百度資料中介紹, 他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的副教授、主任醫師,

並不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專家。

也就是說, 5月17日的這場研討會, 主辦方“全球健康產業聯盟”是假的, 專家身份也是訛傳, 頒發的證書更是假的, 純屬一場自娛自樂的鬧劇。

世界衛生組織原文

事件發生後的5月26日, 青島海爾公司官方同時在其“海爾空調”微博與“海爾空調”微信公眾號上發表聲明。

海爾空調微博聲明

海爾空調微信公號聲明

《聲明》表示, 海爾承認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的官方聲明, 稱其對主辦方“全球健康產業聯盟”的身份認定上存在工作不嚴謹之處, 因此向世界衛生組織及關心海爾空調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歉意。

網上對於海爾涉嫌虛假宣傳事件議論紛紛, 有人聲討海爾, 說它對用戶不負責任,

有人評論說, 海爾丟人丟到海外去了。

接連發生的中興和海爾兩個事件, 告訴我們, 中國企業的發展任重道遠。

中興事件的本質是中國科技企業核心技術的缺失。 那海爾涉嫌虛假宣傳的背後, 又是什麼?

海爾的形象在中國人的心中一直非常好, 是一個踏踏實實搞實業的企業。 由於其擁有自主設計的家用電器晶片, 海爾電器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口碑。

目前, 海爾已經是全球中高端家電市場的領導者, 與美的、格力組成了中國家電三巨頭, 在海外市場中打出了一片天地, 成為中國製造的“名片級”企業。

近年來業績也非常不錯。 根據海爾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 2017年海爾營業收入為1592.5億元, 同比增長了33.68%;淨利潤為69.3億元,

同比增長了37.37%。

營業收入僅次於美的。

靚麗的資料, 再加上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地位和非常不錯的口碑, 這樣的海爾為何會涉嫌虛假宣傳?本號以為, 背後的實質是文化自信的缺失。

這一點不光表現在中國的企業身上, 更體現在許多國人身上。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在槍炮聲中被粉碎。 儘管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 總量已位居全球第二, 讓我們以作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但文化自信始終沒能完整重建。

具體表現就是, 凡是外國的東西都是好的, 電影只看美國好萊塢的, 書籍許多人基本只看外國文學, 動漫只看日本的......

為了增強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國的企業不得不爭奪“獎牌”和“排名”, 尤其是外國機構頒發的獎牌和排名,來打造自己高品質的形象。只要獲得了獎牌或者拿到了好的名次,仿佛就有了底氣。一些企業產品本身已經不錯,但沒有什麼獎項和排名加身,總感覺缺點什麼,內心深處總有一股莫名的恐慌。

久而久之,這種文化的不自信就演變成了被“獎牌”和“排名”所綁架的社會現象。

此刻,你無論點進哪一家企業的官方網站,在它的介紹中必定會有一些“XX時間,被XX機構,評為XX企業”等字眼。而一些確實沒有獲得過這些證書或排名的小微企業,則會採取捆綁優秀企業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形象。例如曾經與名企有過某些交集,就會被寫成“XX時間,與騰訊或者阿裡旗下XX機構合作過”等等字眼。

無論是獎牌、排名還是與名企的交集,所有的字眼都只為證明自己牛B。

正是我們的這種對獎牌與排名的癡迷思維,給了一些機構,尤其是外國機構掙中國人錢的機會。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就曾在一段採訪中直言,紅點獎其實就是一種商業炒作,卻被中國人尊為設計界的“奧斯卡”。它在其母國德國並沒有多大市場,卻在中國火了,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有這個需求。

在中國的許多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看來,如果沒有什麼獎牌與排名來背書,總感覺自己的地位不夠牢靠。

海爾涉嫌虛假宣傳背後的邏輯就是如此,其本質就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導致了我們對虛無與縹緲熱衷,而忽視了真實。

什麼是真實?電影《無問西東》裡,清華校長梅貽琦對只學生說過,“真實是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中國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企業的真實基礎上。企業的真實則在於,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自己的產品品質上,而非虛無縹緲的獎牌與排名。

這是中國企業需要解決的與核心技術同等重要的難題。

尤其是外國機構頒發的獎牌和排名,來打造自己高品質的形象。只要獲得了獎牌或者拿到了好的名次,仿佛就有了底氣。一些企業產品本身已經不錯,但沒有什麼獎項和排名加身,總感覺缺點什麼,內心深處總有一股莫名的恐慌。

久而久之,這種文化的不自信就演變成了被“獎牌”和“排名”所綁架的社會現象。

此刻,你無論點進哪一家企業的官方網站,在它的介紹中必定會有一些“XX時間,被XX機構,評為XX企業”等字眼。而一些確實沒有獲得過這些證書或排名的小微企業,則會採取捆綁優秀企業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形象。例如曾經與名企有過某些交集,就會被寫成“XX時間,與騰訊或者阿裡旗下XX機構合作過”等等字眼。

無論是獎牌、排名還是與名企的交集,所有的字眼都只為證明自己牛B。

正是我們的這種對獎牌與排名的癡迷思維,給了一些機構,尤其是外國機構掙中國人錢的機會。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就曾在一段採訪中直言,紅點獎其實就是一種商業炒作,卻被中國人尊為設計界的“奧斯卡”。它在其母國德國並沒有多大市場,卻在中國火了,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有這個需求。

在中國的許多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看來,如果沒有什麼獎牌與排名來背書,總感覺自己的地位不夠牢靠。

海爾涉嫌虛假宣傳背後的邏輯就是如此,其本質就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導致了我們對虛無與縹緲熱衷,而忽視了真實。

什麼是真實?電影《無問西東》裡,清華校長梅貽琦對只學生說過,“真實是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中國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企業的真實基礎上。企業的真實則在於,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自己的產品品質上,而非虛無縹緲的獎牌與排名。

這是中國企業需要解決的與核心技術同等重要的難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