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掃樓大軍席捲中東歐,不止15個城市房價泡沫或正破滅,次貸危機將重演?

近年, 世界經濟誕生了一道奇特的景象, 即全世界的投資者進行著浩浩蕩蕩地樓市投資, 我們將這些投資者統稱為全球掃樓大軍。 只要被全球掃樓大軍緊盯的城市, 房價幾乎都會迎來暴漲, 但事後相當一部分資本則會獲利迅速撤離, 再把錢投向他們認為下一個樓市的窪地, 以訴求更高的暴利。 這樣一來, 被全球資本反復炒作後的一些世界城市, 其爆漲過的房價可能隨時會因某種外力, 而脆弱得不堪一擊


圖片來源Friday Newsletter

BWC中文網上周提及了全世界至少15個城市的地產出現了許多連年無人居住的空房,

房價泡沫破滅的風險正在日益加劇, 它們是英國的倫敦, 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紐西蘭的奧克蘭、加拿大的溫哥華和多倫多、美國的西雅圖、德國的慕尼克、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印尼的雅加達、馬來西亞的吉隆玻、泰國的清邁、越南的胡志明市、甚至還有韓國首爾及最近“興起”的邊境小城鎮。 近日的諸多跡象表明, 除上述15個城市之外, 不同半球、不分洲際更多城市的樓市或也正在被波及

華爾街日報6月7日報導, 大批資本正席捲世界多個城市, 助推了當地的房價, 使得當地人感到不安, 無論何種限制措施都無法阻擋這股全球買房潮。 我們注意到, 全世界掃樓大軍已將觸角伸向了中東歐, 據資料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 Inc., 的資料顯示,

2017年全球投資者在中東歐地區買入120億歐元(約合140億美元)商業地產, 為此類投資的十年來最高水準。 截至5月30日, 今年以來全球投資者又在這一地區投資30億歐元, 涉及波蘭、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等國。


圖片來源scmp

有一種觀點是, 在加拿大溫哥華購房是瞄準了宜人的氣候, 在泰國清邁購買房是瞄準了養老城市的概念...然而在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地區買房可能僅僅出於對歐盟內成員國經濟及債務現象的押注, 也就是說, 一旦歐債危機再次重演, 歐元及個別歐盟成員國的貨幣可能會出現嚴重貶值, 屆時房價或存在跳升的可能。

這與此前掃樓大軍豪賭英國倫敦樓市出發點幾乎一致, 只是一些購房者似乎忘卻了英國脫歐過程中,

英鎊持續貶值儘管拉升了英國的房價, 但真正因炒樓而獲利者少之甚少, 其主要原因是世界買家對當地人是買房還是租房的理念較為模糊, 導致後期即使價格高漲, 但卻有價無市的現象, 甚至近期出現了許多絕望的購房者降價數萬英鎊但房屋依然無人問津的現象。

其實, 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流向不足以滿足樓市強勁市場的動力, 即便是被銀行低息和投資者人為拉升的房價, 都難以逃脫有價無市的風險, 類似在英國投資的一些購房者拋樓現象近期同樣發生在澳大利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一套總面積1.75公頃(約17500平方米)的豪宅進入市場出售報價下調了6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2868萬元),

卻依然尋覓不到買家的蹤跡。


圖片來源youtube

細心的讀者朋友們不難發現, 全球樓市本輪的被炒作和暴漲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的, 當時美聯儲開啟了世紀性QE放水閘門, 多國央行跟隨低息策略, 於是印出來的各種貨幣在流入市場之後, 滋生了全世界掃樓大軍這一群體。 但遺憾的是,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美聯儲近期進入加息通道以後, 印度央行昨天突然緊急宣佈加息(比預期更早), 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息的腳步也紛紛臨近...全世界或正在掀起貨幣緊縮的熱潮。

這都意味著, 印出來的世界樓市或正隨著世界經濟低息時代的結束而宣告沒落, 接下去可能是美聯儲真正的收割季。 對於那些過去放大杠杆在全世界進行房貸、甚至是運用多種次級按揭的掃樓大軍來說,

他們的冬天可能不遠了。 屆時, 美國當年的次貸危機或在全世界一部分人群中上演。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