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為什麼古代通緝令畫的根本不像,卻能抓到罪犯?

在古代電視劇中, 朝廷通緝一個罪犯的時候, 一般是畫一幅人像貼出來, 那畫的跟本人簡直差的太遠, 為何罪犯最終還是落入法網了呢?

其實竅門並不在畫圖上, 而在下面這三點當中:

第一、身份證早在戰國時期, 商鞅就在秦國發明了“照身貼”, 後來又出現了僧侶游方時用的度牒, 商賈、學子外出用的路引等, 這些都是是古代的身份證明。

其次的, 最主要的就是讓各地捕快知道要抓的人叫什麼、男的女的、哪裡人, 這樣盤查時就能查到。 並且古代在造假證方面做不到以假亂真, 被發現必是死罪。

第二、保甲同樣是商鞅的首創,

並且被歷朝歷代一直沿用, 也就是以保為單位實行連坐, 一保裡出了罪犯那必須及時舉報, 否則全保連坐。

遇到有陌生人, 馬上會有一群群眾圍上來問這問那, 由於一個地方很長時間都不見得會出現陌生面孔, 如果一保內有外來的行蹤不明的人, 必須察覺並送交官府盤問, 否則會遭懲處。

第三、懸賞設定了不告奸的懲處, 自然也要有告奸的獎勵。 春秋時, 楚平王拘捕伍子胥就曾懸賞五萬石糧食, 而且後代很多君主都延用了這個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