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正史中,劉伯溫屢次預言失敗,朱元璋為何不殺他?

劉伯溫在我國歷史上, 最負盛名的就是他的預言能力, 以至於清朝末年有人偽託《燒餅歌》, 稱劉伯溫預言了未來500年所發生的一切大事。 其實民間對於劉伯溫的一些崇拜, 主要來自於《故誠意伯劉公行狀》, 這份資料流傳600多年, 但現在其作者黃伯生已經被考證並不存在於歷史上。

《明史·劉基傳》中前10段, 講述了劉伯溫的生平事蹟。 在為朱元璋工作的內容當中, 除了初遇朱元璋時, 建議朱元璋先伐陳友諒後討張士誠(事實上, 朱元璋不打陳友諒, 陳友諒也會打朱元璋), 並且挑了個“黃道吉日”, 一舉擊潰了陳友諒之外,

此後其餘種種事蹟, 仔細看居然無一事成。

朱元璋即位後, 劉伯溫認為宋元兩朝社會環境寬鬆, 是滅亡的原因。 (原文“基謂宋、元寬縱失天下, 今宜肅綱紀”)

眾所周知明朝是一個殘酷的朝代, 嚴刑峻法高度集權。 宋朝滅亡的時候, 無論皇帝多麼無能, 各路士大夫成仁取義, 讓宋朝多延續了50多年, 陸秀夫帶著小皇帝跳海, 中原士大夫多有自殺者;明朝則相反,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到了亡國的時候, 大臣們連銀子都不願出, 大有“你家的天下, 你自己守”的思想。 不得不說, 明朝對百官的嚴厲, 有著兩面性。

當然, 雖然劉伯溫提出了這個說法, 卻未必是他自己所想, 察言觀色的可能性很大, 基本上是朱元璋心中本來就有的主意。

天氣乾旱, 劉伯溫教給朱元璋聚集陣亡將士妻子等方法, 收斂陰氣求雨, 結果十幾天仍然不下雨, 差點把朱元璋氣死。

朱元璋問劉伯溫, 誰可以當丞相, 分別給出了楊憲、胡惟庸、汪廣洋以及劉伯溫本人等人選, 劉伯溫全部以各種理由認為不合適。 朱元璋問他到底誰合適, 他回答說“皇帝你總會找到一個合適人才的, 茫茫人海人才多得是”。 毫無建設性意見, 縱觀劉伯溫的套路, 基本都是在踹若朱元璋本人心思, 昔日天橋下諸君亦通此道。

《明史·劉基傳》倒數第二段, 當胡惟庸陷害劉伯溫, 說劉伯溫找到了一塊有帝王之氣的墳地, 準備自己用。 朱元璋雖然作出了很生氣的樣子, 卻沒有殺劉伯溫, 要知道皇帝如果相信了這件事是真的,

這種謀逆的事情是不可能放過任何人的。 而劉伯溫之所以得以保命, 說明朱元璋對他那一套奇門遁甲根本就不相信。

問題來了, 屢屢預言失敗, 欺君如家常便飯, 朱元璋為什麼不殺他?

其實劉伯溫在世時, 主要才能還是體現在“事後諸葛亮”這中手段。 流星、井枯、颱風、乾旱等等, 劉伯溫寫了很多賦, 都是用自然現象歌頌朱元璋的“君權神授”。 在世時, 與胡惟庸、汪廣洋等人不和, 多次給他們相面, 說她們壞話。 後來朱元璋把這些人殺掉, 民間並非沒有疑問。

到了明朝第十個皇帝明武宗的時候, 明朝給了劉伯溫極大的榮耀, 稱他“古今文臣第一”, 鼓吹他神機妙算。 這樣一來, 就可以解釋了, 神機妙算的劉基認為胡惟庸等人是壞人,

所以朱元璋殺的很合理。

其實, 這個“古今文臣第一”的劉基, 在生前最大的時候做了個二品禦史。 身為言官, 本來應當成為唐代魏征那種角色, 敢於直言, 結果卻以察言觀色見長。 話說回來, 如果有骨氣, 年輕時也不會以四等人“南人”的身份, 去做元朝的官。

參考資料《明史》、《劉基事蹟考述》、《故誠意伯劉公行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