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民國軍閥四起,為何張學良最後跟隨了蔣介石?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 但是由於革命黨的軍事實力弱小, 而此時自從小站練兵就一直積蓄實力的袁世凱攜帶北洋大軍威震天下, 孫中山不得不將大總統的位置交給了袁世凱, 從此之後, 北洋政府執掌中國命運數十年。

而早年跟隨袁世凱打天下的老一輩逐漸凋零, 有三個人逐漸的嶄露頭角, 成為了軍閥之中的集大成者, 他們就是北伐戰爭的三個主要目標, 孫傳芳, 吳佩孚和張作霖。 孫傳芳執掌東南數省, 吳佩孚坐鎮洛陽, 號稱“八方風雨會中州”, 張作霖坐擁東北, 勢力極盛時甚至入關執掌北平和天津。

第一次北伐戰爭因為國共分流而失敗, 這時候蔣介石和汪精衛兩個人另起爐灶, 蔣介石的欲望和野心迅速膨脹, 他自詡為孫中山的嫡系繼承人, 因此要整合國民黨, 完成党國統一, 而這就需要打敗北洋軍閥。

幾經思索之後, 蔣介石意識到自己雖然坐鎮東南, 但是南方的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勢力不容小覷, 西北的馮玉祥精擅練兵, 西北軍戰鬥力極強, 山西的閻錫山是個老守財奴, 晉軍家底豐厚。

蔣介石和馮玉祥, 閻錫山, 李宗仁等人會面之後, 決定共同發兵, 驅逐北洋軍閥。 孫傳芳所部戰鬥力極強, 但是蔣閻馮李四個人哪一個也不是易於之輩, 四個人聯手之下, 孫傳芳很快就被打的丟兵棄甲, 潰不成軍。

蔣閻馮李聯軍氣勢正盛, 矛頭下一步對準了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也不是對手, 丟掉了北京和天津, 退守山海關。 北洋軍閥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之後, 蔣閻馮李四人的矛盾開始漸漸發酵, 尤其是從編遣會議對於兵馬問題不歡而散之後, 馮玉祥毫不猶豫的對蔣介石倒戈一擊, 發動了蔣馮戰爭。

後來閻錫山也加入到了蔣馮戰爭之中, 也就演變成了著名的中原大戰, 雙方在津浦線和隴海線上陳重兵對抗, 雙方勢均力敵, 不相上下, 這個時候坐擁東北觀望中原的張學良就成了一隻決定性的力量, 可以說張學良支持誰, 誰就能取得勝利。

張學良一開始對蔣介石抱有好感, 因為蔣曾經承諾願意支援東北對蘇聯的戰爭,

可是後來由於蔣介石忙於中原大戰, 忽略了此事, 導致東北軍敗于蘇聯, 簽訂了《中蘇同江條約》, 讓張學良對蔣介石很不滿。

後期張學良出關, 閻錫山和馮玉祥無奈只好下野, 蔣介石苦戰一番, 倒讓張學良占了便宜, 或許也是他後來囚禁張學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