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自主可控”爭議背後:阿裡雲的超級行銷術

阿裡雲的行銷術, 至少本地, 無人可比。

若你關注雲計算領域, 應能注意到, 過去一個月, 阿裡雲兩場雲棲大會(南京與武漢), 都引發諸多爭議。

其中, 上月26日南京一場, 顯然是個引爆點。

當時, 阿裡雲副總裁李津現場演講時如此表示:“中國只有兩種雲, 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 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 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 ”

標榜得夠狠。 這一下引爆行業, 諸多質疑隨之而來。 其中青雲QingCloud《討“兩種雲”檄》一文說, 阿裡雲不但狂妄自大、傲慢無禮, 還違反了廣告法, 要它向行業與公眾道歉。 但文章更多是在介紹自身如何也是自研,

並沒質疑阿裡雲的市場地位與自主可控的現實。

更多人則認為, 李津的言論, 不過是阿裡雲借特定政經情境所做的行銷。 誰都知道, 前段, 中興案爆出, 中美貿易又深度博弈, 疊加起來, 迅速引起諸多反思。 標榜“自研”、“自主可控”成了流行話術。

這一視角無損于阿裡雲自研的標榜, 以及今日亞洲第一、全球第三(最新一說第五)的市場地位, 但有些讓阿裡難堪。

因為, 多年來, 阿裡雖也曾標榜過中國色彩, 但並沒上升到民族主義程度。 很多時候, 它刻意過濾著這種情緒與表達, 用詞頗為考究。 比如, 當初定義的那個“國家企業”, 另一面其實是國際化訴求, 絕不僅是中國屬性。

這一點, 它跟華為的策略頗為類似。 它們都是那種期望能同時獲得中西方認同的風格。

不過, 大概覺得李津上次講得不夠充分, 或者擔心爭議可能被持續扭曲, 所以, 一個月後的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進一步解釋了所謂“自研、自主可控”的邏輯。

他的澄清主要從三個層面展開:

一、 阿裡雲會堅持自主研發之路, “拿來主義”蓋不出高樓大廈, 自主研發的雲才能走得更遠;

二、 “生態是阿裡巴巴血液裡流淌的基因”, 阿裡雲與合作夥伴共生共存;

三、 阿裡雲一直以來的承諾是:堅決不碰客戶資料。

他強調, 這也是阿裡雲堅守的三條“生命線”。 顯然, 後兩條是對李津同一句的補充, 能反映出阿裡雲此刻的內心, 那就是:雖然自研與自主可控, 但走的是崇尚生態意識的開放路徑。

至於資料, 這個其實也是回應過往幾年外界對阿裡雲的另一重質疑。

寫到這裡, 好像平鋪直敘, 沒啥意思。 但我要說, 一種超級行銷術, 一種巧妙的攻擊性, 一種強烈的行業自信, 一種國際化競爭的危機感, 都隱含在這種看似平淡的邏輯中, 就在這過去一個月兩場都集中標榜同一主題的動向裡。

讓我們略微展開一下。

先說說一種強烈的行業自信與一種隱蔽的攻擊性。

你需要注意到胡曉明言論的第一方面, 強調的依然是阿裡雲技術與方案的自研與自主可控特徵。 這裡面至少還有兩層話題:

一、 自主可控的價值。

這一點上, 胡曉明談及了全球前三大雲計算公司(亞馬遜、微軟、阿裡雲)都是自研的現實。

這種現實背後,

既有企業自身發展提供的基礎條件, 也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在雲計算領域日益尋求安全可控的趨勢。

後者反而更容易理解, 不用多說。 “棱鏡門”之後, 世界各國或地區市場都對資料、雲計算、物聯網領域有了更多的管控動作。

前者反而是是很多人更容易忽視的部分。

你或許能想到, 前幾年, 阿裡曾喊出過“去IOE”的口號。 當時一度被誤讀為一種民族主義的宣洩, 市場確實也掀起過巨大的爭議。 但其實, 這背後是阿裡對於傳統IT企業左右的數位化、雲化格局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美國IBM們代表的方案企業, 面對日益壯大的電商業與移動互聯網浪潮, 許多方面根本無法適應挑戰。

事實上, 阿裡並不是那種動輒就強調技術主義的風格,

過去也曾是拿來主義, 圍繞用戶做文章。 但隨著自身與行業發展, 這種被動逼迫它走向自研之路。 而阿裡的開放平臺、生態規模與應用的豐富性為它的自研之路, 提供了其他同類公司無法擁有的優勢。

南京雲棲大會上, 提到兩個核心的例子, 就是12306服務與阿裡雙11的價值。 確實, 沒有比這類案例更能說明阿裡雲服務的穩健性與成熟度了。

想想, 類似阿裡這樣的公司, 如果沒有自研能力, 沒有自主可控的技術, 偌大社會化的商業平臺一旦出現問題, 那不止是一場商業災難, 也很可能是一個政治事故。

所以, 自研與自主可控之間, 雖然是兩層話題, 但在此刻, 確實有內在的關聯。

老實說, 李津南京大會上引爆這一話題, 即便有話題投合的用意,也無可厚非。

這一話題,也再度澄清了阿裡沒有技術的爭議。當然,這裡我們沒有羅列阿裡雲具體的技術優勢,這類公開信息,幾年來已經很多。

二、 自研VS開源路徑

在胡曉明與李津那裡,強調“自研”,也是一種分立的說法。它所對標的是一種開源路徑。這裡面隱含著一定的攻擊性。

因為,截至目前,本土絕大部分雲計算提供商,基本都是Openstack的開源路徑。

這路徑被稱為DIY模式。弊端在於:費時費力,沒有保障。雖有一套所謂相容的框架,做端到端的整體設計,把各種廠家的技術、功能模組糅合一起,但無論時間成本、複雜性以及複雜性隱含的脆弱性、移植複用性,都非常成問題。

用阿裡雲官方的話說,DIY不是指的軟硬分離,而是胳膊、手、腿都是不同的場上“拼裝”起來的,不協調。

李津一番話說得很明白,也很生動。我這裡就老實地貼他兩段:

一、“很多人說用開源,事實上不知道開源背後是什麼東西。一個雲平臺裡面的部件、技術以及調度、存儲、計算是需要打通的,尤其是跟你的帳號、應用是全打通的。為了全打通,意味著任何一個開源部件拿過來的時候,在這上面改造要花多大的力量?OpenStack本身這個框架結構會替你做這些事情嗎?會做一部分,但是它不會做全部,你自己要花大量力氣去改造的,這樣你產生了自己的分支。做得越深就受傷越深,因為社區主流版本會走到下一個版本去,你現在做的分支改造跟下一個版本有關係嗎?沒有關係,因為你的力量非常小,那個更新的社區主流版本根本不會考慮你做的所有事情,除非你變成一家超級大的公司,但超級大的公司做得更深的時候,他會發現他做所有事情跟openStack是兩條路。”

二、“我們以前經常說企業內部的資料應該被打通的,現在很多的客戶已經理解這句話,去打通資料。但實際上,這些私有雲之間其實做不到資料打通,這是最大的問題,其實OpenStack的相容和互通是一個最大的謊言和騙局。”

“OpenStack的相容和互通是一個最大的謊言和騙局。”看到了哈,這是他繼南京引爆話題之後,再度在武漢引爆的爭議。這兩天,許多人依然持續做著回復。

我非常喜歡李津這種個性。他是罕見的融技術、實戰、產業、商業、人文、知識普及於一體的行業高管。有他在,媒體不愁沒選題,也不愁聽不懂一些枯燥的行業問題。

這問題裡,有阿裡雲強烈的自信。因為,自研的雲計算服務體系,尤其是依託一個龐大而開放的生態、無數應用案例沉澱的體系,有它的系統性、有機性、開放性。

是的,自研不等於封閉,恰恰更為開放。一個例子,全球許多軟體都在集成到阿裡雲平臺,它開放的介面非常豐富,在全球軟體體系中,API調用名列全球第三。

這種基於自研的開放特徵,在實施與部署時,不但勝過那種DIY的路徑,更是擁有非常明顯的效率優勢。

阿裡雲能成為中國市占第一(後面所有同行加總也遠不及它)、亞洲第一、全球老三,與自研的路徑深有關聯。

我剛才說,這裡面有隱蔽的攻擊性。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思考挺早卻猶豫多年才涉入雲計算市場的華為,背後就跟它搖擺不定的開源路徑有關。當然,華為的硬體屬性,也是限制它的雲服務壯大的因素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最近開始強化佈局的京東雲,之前也是走的Openstack之路,不過已經完成重構,也走向自研風格。

如此,你是否能體會到南京、武漢兩場雲棲大會裡的行銷術麼?

你可以將南京場視為話題引爆點,引發行業關注,然後通過武漢這場,系統、深入地將自身的理念完整落地。

考慮到南京場是2019財年開啟之月,兩場銜接,確實非常像是一輪完整的行銷策略。在“驅動數字中國”的理念之下,阿裡雲喚起了業界巨大的關注度,也教育了許多普通的行業人士。

那麼,如何理解剛才我說的一種全球化競爭的危機感呢?

這一層話題,其實也在上面自研與開源之路的PK當中。

那是因為,中國雲計算市場,大部分企業之所以走上Openstack開源路徑,跟中國複雜的產業演進、各種數位化壁壘有關。

李津上面已經提到,Openstack路徑形成了一種“孤島狀態”。因為,這種路徑下,私有雲不可能真正打通資料。

多年前,PC時代的資訊化,曾經經歷過孤島狀態,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定程度上,曾彌合這種割裂。“去IOE”潮流中,也有這重效應。但全面雲化時代,Openstack路徑帶來的割裂感,形成的孤島與壁壘,比前一輪資訊化顯得更為嚴重。因為,前一輪更多還是流程的改造,而這一波,則直接涉入許多企業、行業、整個生態的底層。

這就凸顯出阿裡雲的價值。它確實有自信。但也有被動。因為,這種格局之下,它的拓展也會受限於割裂局面,有些方面非它一家所能解決,某些方面,它只能等待整個行業的演進。

過去幾年,不斷有人讓李津比較阿裡雲與海外同行之間的差異。他說,卻沒有人真正去關注中國與美國諸多企業數位化進程的差異。

他沒有點透。我自己的理解是,美國企業的雲化進程顯得更快,原因在於,一個自由的市場,對於數位化的認知、產業成熟度、社會信任、制度等多個層面,擁有比較優勢。

我們看到,亞馬遜、微軟、穀歌、IBM們,在自己的地盤,拓展速度很快。當然,也包括與美國制度、文化、語言相近的同質化國家。

而阿裡雲身處中國市場,卻要面臨諸多複雜的壁壘。

打破這種壁壘,它的自研路徑當然非常有優勢。但面對Openstack路徑帶來的割裂,想要快速複製,確實也有許多阻力。

阿裡當然可以一一去談,逐一攻破壁壘,但那沒有什麼效率。它只能採取一種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路徑,喚起更高的認同,在更高維度上打破僵局。

你能看到,幾年來,阿裡雲多次巡展一樣的落地,其實不是同質化的推廣,而是根據區域經濟的特點與產業結構而做的定義。

阿裡雲確實是一家具有前瞻性的企業。相比其他同行,它更多站在國家、區域、行業的整體視角去拓展未來,化解挑戰。過去幾年,它承擔了許多教育、培育市場的工作,展示了一家龍頭企業的責任。

但它此刻確實也遭遇著上述挑戰。

這是否意味著,隨著時間演進,本地市場開放,阿裡在本地也沒了競爭優勢?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這種挑戰也是一種偌大機遇。因為,類似的壁壘,只能由本地企業才能真正打破,海外巨頭在中國的拓展,不要說會受制於日益加深的自主可控的國家安全訴求,它們也不可能真正精耕細作,它們全球統一的平臺,在中國具體的產業土壤中,會持續遭遇挑戰。

但這種變化不可能一朝完成。此刻的阿裡雲,是要承受長短期目標的考驗。

它不僅是阿裡集團偌大版圖中一項獨立的戰略性業務,也是阿裡集團多樣性收入的來源,未來必定也是核心的利潤來源。而就眼前來說,阿裡雲的表現,也是衡量阿裡集團未來成長性、提升市值管理的一個關鍵維度。

因為,有這層原因:亞馬遜在美國資本市場上之所以高歌猛進,市值高企,更多就仰賴於它的雲計算業務的壯大與獲利能力。而美國投資人觀察阿裡的視角,也很難繞開這一業務,所以阿裡雲確實也是這個週期關鍵的參考。

過去3年多,阿裡雲在阿裡財報中確實得以標榜多多。它身上背負的責任可想而知。

所以,新財年這兩場雲棲大會,在“驅動數字中國”的理念下,如此強調“自研”與“自主可控”,就絕不是一件俗見的策略了。它一定帶有儀式化的用意,說它開啟了一輪巨大博弈,應該不為過。

不過,考慮到短期很難大規模落地,阿裡雲應該也不會放棄其他擴張的管道。比如國際化。

武漢雲棲大會採訪環節,胡曉明透露了一個關鍵的節點:7月,阿裡雲將推出國際板的專有雲方案。

我想,這是一個關鍵的信號。若能在海外打開局面,這種方案有望比中國大陸具有更多速度優勢。而它也能對國際資本市場產生諸多效應。

說到國際化拓展路徑,我從胡曉明口中聽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機會。考慮到雲服務也是一種基礎設施,這確實也是一種可行的路徑。

胡曉明說,阿裡雲已經落地10個國家18個地域44個可用區,並在進一步擴張建立合作體系與技術服務生態。

這種佈局策略,當然可能也是春去筆法。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背景中,美國某些機構前不久發出聲音說,要限制阿裡雲在美國落地。儘管未經驗證,但我們覺得,阿裡雲借助“一帶一路”探索的路徑,應該更符合這個週期的全球化現實。

整體來看,難道你不覺得,這是一場超級行銷術麼?

至少在中國,我們沒有看到有哪家企業有這樣的視野、高度以及落地的精神。記得2017年,華為雲負責人在上海一場採訪中不點名地暗懟阿裡雲,說它是飄在天上的雲,而華為則站在大地上。

老實說,如今來看,阿裡雲的視野與區域落地進程遠勝華為,後者顯得非常局促、逼仄甚至還有小心眼。而我們最近也明顯感覺到,華為雲接下來可能會有策略調整。

即便有話題投合的用意,也無可厚非。

這一話題,也再度澄清了阿裡沒有技術的爭議。當然,這裡我們沒有羅列阿裡雲具體的技術優勢,這類公開信息,幾年來已經很多。

二、 自研VS開源路徑

在胡曉明與李津那裡,強調“自研”,也是一種分立的說法。它所對標的是一種開源路徑。這裡面隱含著一定的攻擊性。

因為,截至目前,本土絕大部分雲計算提供商,基本都是Openstack的開源路徑。

這路徑被稱為DIY模式。弊端在於:費時費力,沒有保障。雖有一套所謂相容的框架,做端到端的整體設計,把各種廠家的技術、功能模組糅合一起,但無論時間成本、複雜性以及複雜性隱含的脆弱性、移植複用性,都非常成問題。

用阿裡雲官方的話說,DIY不是指的軟硬分離,而是胳膊、手、腿都是不同的場上“拼裝”起來的,不協調。

李津一番話說得很明白,也很生動。我這裡就老實地貼他兩段:

一、“很多人說用開源,事實上不知道開源背後是什麼東西。一個雲平臺裡面的部件、技術以及調度、存儲、計算是需要打通的,尤其是跟你的帳號、應用是全打通的。為了全打通,意味著任何一個開源部件拿過來的時候,在這上面改造要花多大的力量?OpenStack本身這個框架結構會替你做這些事情嗎?會做一部分,但是它不會做全部,你自己要花大量力氣去改造的,這樣你產生了自己的分支。做得越深就受傷越深,因為社區主流版本會走到下一個版本去,你現在做的分支改造跟下一個版本有關係嗎?沒有關係,因為你的力量非常小,那個更新的社區主流版本根本不會考慮你做的所有事情,除非你變成一家超級大的公司,但超級大的公司做得更深的時候,他會發現他做所有事情跟openStack是兩條路。”

二、“我們以前經常說企業內部的資料應該被打通的,現在很多的客戶已經理解這句話,去打通資料。但實際上,這些私有雲之間其實做不到資料打通,這是最大的問題,其實OpenStack的相容和互通是一個最大的謊言和騙局。”

“OpenStack的相容和互通是一個最大的謊言和騙局。”看到了哈,這是他繼南京引爆話題之後,再度在武漢引爆的爭議。這兩天,許多人依然持續做著回復。

我非常喜歡李津這種個性。他是罕見的融技術、實戰、產業、商業、人文、知識普及於一體的行業高管。有他在,媒體不愁沒選題,也不愁聽不懂一些枯燥的行業問題。

這問題裡,有阿裡雲強烈的自信。因為,自研的雲計算服務體系,尤其是依託一個龐大而開放的生態、無數應用案例沉澱的體系,有它的系統性、有機性、開放性。

是的,自研不等於封閉,恰恰更為開放。一個例子,全球許多軟體都在集成到阿裡雲平臺,它開放的介面非常豐富,在全球軟體體系中,API調用名列全球第三。

這種基於自研的開放特徵,在實施與部署時,不但勝過那種DIY的路徑,更是擁有非常明顯的效率優勢。

阿裡雲能成為中國市占第一(後面所有同行加總也遠不及它)、亞洲第一、全球老三,與自研的路徑深有關聯。

我剛才說,這裡面有隱蔽的攻擊性。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思考挺早卻猶豫多年才涉入雲計算市場的華為,背後就跟它搖擺不定的開源路徑有關。當然,華為的硬體屬性,也是限制它的雲服務壯大的因素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最近開始強化佈局的京東雲,之前也是走的Openstack之路,不過已經完成重構,也走向自研風格。

如此,你是否能體會到南京、武漢兩場雲棲大會裡的行銷術麼?

你可以將南京場視為話題引爆點,引發行業關注,然後通過武漢這場,系統、深入地將自身的理念完整落地。

考慮到南京場是2019財年開啟之月,兩場銜接,確實非常像是一輪完整的行銷策略。在“驅動數字中國”的理念之下,阿裡雲喚起了業界巨大的關注度,也教育了許多普通的行業人士。

那麼,如何理解剛才我說的一種全球化競爭的危機感呢?

這一層話題,其實也在上面自研與開源之路的PK當中。

那是因為,中國雲計算市場,大部分企業之所以走上Openstack開源路徑,跟中國複雜的產業演進、各種數位化壁壘有關。

李津上面已經提到,Openstack路徑形成了一種“孤島狀態”。因為,這種路徑下,私有雲不可能真正打通資料。

多年前,PC時代的資訊化,曾經經歷過孤島狀態,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定程度上,曾彌合這種割裂。“去IOE”潮流中,也有這重效應。但全面雲化時代,Openstack路徑帶來的割裂感,形成的孤島與壁壘,比前一輪資訊化顯得更為嚴重。因為,前一輪更多還是流程的改造,而這一波,則直接涉入許多企業、行業、整個生態的底層。

這就凸顯出阿裡雲的價值。它確實有自信。但也有被動。因為,這種格局之下,它的拓展也會受限於割裂局面,有些方面非它一家所能解決,某些方面,它只能等待整個行業的演進。

過去幾年,不斷有人讓李津比較阿裡雲與海外同行之間的差異。他說,卻沒有人真正去關注中國與美國諸多企業數位化進程的差異。

他沒有點透。我自己的理解是,美國企業的雲化進程顯得更快,原因在於,一個自由的市場,對於數位化的認知、產業成熟度、社會信任、制度等多個層面,擁有比較優勢。

我們看到,亞馬遜、微軟、穀歌、IBM們,在自己的地盤,拓展速度很快。當然,也包括與美國制度、文化、語言相近的同質化國家。

而阿裡雲身處中國市場,卻要面臨諸多複雜的壁壘。

打破這種壁壘,它的自研路徑當然非常有優勢。但面對Openstack路徑帶來的割裂,想要快速複製,確實也有許多阻力。

阿裡當然可以一一去談,逐一攻破壁壘,但那沒有什麼效率。它只能採取一種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路徑,喚起更高的認同,在更高維度上打破僵局。

你能看到,幾年來,阿裡雲多次巡展一樣的落地,其實不是同質化的推廣,而是根據區域經濟的特點與產業結構而做的定義。

阿裡雲確實是一家具有前瞻性的企業。相比其他同行,它更多站在國家、區域、行業的整體視角去拓展未來,化解挑戰。過去幾年,它承擔了許多教育、培育市場的工作,展示了一家龍頭企業的責任。

但它此刻確實也遭遇著上述挑戰。

這是否意味著,隨著時間演進,本地市場開放,阿裡在本地也沒了競爭優勢?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這種挑戰也是一種偌大機遇。因為,類似的壁壘,只能由本地企業才能真正打破,海外巨頭在中國的拓展,不要說會受制於日益加深的自主可控的國家安全訴求,它們也不可能真正精耕細作,它們全球統一的平臺,在中國具體的產業土壤中,會持續遭遇挑戰。

但這種變化不可能一朝完成。此刻的阿裡雲,是要承受長短期目標的考驗。

它不僅是阿裡集團偌大版圖中一項獨立的戰略性業務,也是阿裡集團多樣性收入的來源,未來必定也是核心的利潤來源。而就眼前來說,阿裡雲的表現,也是衡量阿裡集團未來成長性、提升市值管理的一個關鍵維度。

因為,有這層原因:亞馬遜在美國資本市場上之所以高歌猛進,市值高企,更多就仰賴於它的雲計算業務的壯大與獲利能力。而美國投資人觀察阿裡的視角,也很難繞開這一業務,所以阿裡雲確實也是這個週期關鍵的參考。

過去3年多,阿裡雲在阿裡財報中確實得以標榜多多。它身上背負的責任可想而知。

所以,新財年這兩場雲棲大會,在“驅動數字中國”的理念下,如此強調“自研”與“自主可控”,就絕不是一件俗見的策略了。它一定帶有儀式化的用意,說它開啟了一輪巨大博弈,應該不為過。

不過,考慮到短期很難大規模落地,阿裡雲應該也不會放棄其他擴張的管道。比如國際化。

武漢雲棲大會採訪環節,胡曉明透露了一個關鍵的節點:7月,阿裡雲將推出國際板的專有雲方案。

我想,這是一個關鍵的信號。若能在海外打開局面,這種方案有望比中國大陸具有更多速度優勢。而它也能對國際資本市場產生諸多效應。

說到國際化拓展路徑,我從胡曉明口中聽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機會。考慮到雲服務也是一種基礎設施,這確實也是一種可行的路徑。

胡曉明說,阿裡雲已經落地10個國家18個地域44個可用區,並在進一步擴張建立合作體系與技術服務生態。

這種佈局策略,當然可能也是春去筆法。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背景中,美國某些機構前不久發出聲音說,要限制阿裡雲在美國落地。儘管未經驗證,但我們覺得,阿裡雲借助“一帶一路”探索的路徑,應該更符合這個週期的全球化現實。

整體來看,難道你不覺得,這是一場超級行銷術麼?

至少在中國,我們沒有看到有哪家企業有這樣的視野、高度以及落地的精神。記得2017年,華為雲負責人在上海一場採訪中不點名地暗懟阿裡雲,說它是飄在天上的雲,而華為則站在大地上。

老實說,如今來看,阿裡雲的視野與區域落地進程遠勝華為,後者顯得非常局促、逼仄甚至還有小心眼。而我們最近也明顯感覺到,華為雲接下來可能會有策略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