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孩子,請你溫柔些

2018.5.13 五月十三•周日

母親節

本月感恩季

我愛我媽媽, 溫暖又慈祥。


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大人底線, 最終通過“家庭會議”終結問題, 可是只是爭吵有用嗎?

一次一次又一次

一大批孩子們在家屬院裡面瘋狂搗亂, 相互追逐, 干擾了原本安靜有序的生活環境, 家長忍無可忍追問孩子, 結果卻遭到他們委屈地抗議:“又不是我一個人, 還有某某……”“他的行為比我還惡劣。 ”言外之意, 自己不是禍根的本源, 父母似乎冤枉了自己。

客廳的板凳座椅有了破壞的痕跡, 孩子偷偷摸摸的又在桌面用刀子劃出一道傷痕, 大人發現了開始教育他,

孩子卻振振有詞的說:“本身就碰壞了, 又不是我先劃的!”。 好像不是他最初弄壞了桌椅, 就可以再動手腳一樣。

等等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 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大人底線, 最終通過“家庭會議”終結問題, 可是只是爭吵有用嗎?

破窗效應

其實, 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 就會誘使人們仿效, 甚至變本加厲, 這樣的現象在心裡學中被稱為“破窗效應”。

它來源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力浦·辛巴杜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

辛巴杜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 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 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

他將停在布朗克斯那輛車的車牌摘掉,

把頂棚打開, 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 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 但是當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 結果卻出人意料, 僅僅過了幾個小時, 它也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 認為:如果有人打壞窗戶玻璃, 而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 別人就可能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久而久之, 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 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這種效應在大人們的生活中也很普遍。 比如, 乾淨的地面上, 人們會保持衛生, 除了公共意識之外, 也因為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 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

絲毫不覺得羞愧, 地上就會越來越髒, 變成惡性循環。

那麼, 放在孩子身上, 一個孩子起哄, 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及時制止, 就會有好多孩子一起跟著起哄;孩子做錯一件事, 你沒有及時糾正, 那麼下一次他也覺得這樣做或者再過分一些也沒有關係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

防患於未然

任何一種不當的行為, 都在向孩子傳遞著一種資訊, 這種資訊會導致各種不良現象的擴散和加重。

作為父母, 我們要對孩子的行為保持“高度警覺”, 即便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也不能放過。 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 這些“不及時”的處理, 會導致更多“破窗”的出現。

所以請不要給孩子放置第一扇“破窗”。

—— end ——

精彩主題夏令營

大/方/遊/學

森林、草原、大漠、江南……

盡在 大方遊學

敬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