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尚書“七難”——聊一聊《尚書》的命運

提到《尚書》, 眾所周知, 儒家經典, “五經”之一, 《禮記·經解》篇說“疏通知遠, 書教也”。

先說讀音, 《尚書》的“尚”, 應讀作三聲, 歷史年代久遠的意思。

《尚書》, 又稱《書》, 漢代後改稱《尚書》, 是第一部歷史文獻總集。 記錄了堯舜至春秋時期秦穆公前後的各種文獻資料, 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書》相傳由孔子編訂而成, 據說孔子晚年整理編成百篇《尚書》, 但有些篇目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 到戰國後期才成書。 而《尚書》這部書, 則是“六經”當中最詰屈聱牙的一部書, 也是命運最崎嶇、最坎坷、最曲折的。 在這裡, 我們簡單聊一聊《尚書》的命運。

《尚書》在戰國成書後不久, 正好遇上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和坑儒不是一回事兒)。 始皇帝焚書坑儒, 想必大家都知道。 燒的重點是六國史書, 就是記載齊、楚、燕、韓、趙、魏的六國史籍。 像《尚書》這樣的書, 必首當其衝, 第一次遭受厄運

恰在此時, 有個儒生叫做伏生, 冒著生命危險, 把書抄在竹簡上, 藏在夾壁裡, 是為璧藏《尚書》。 藏好了以後, 伏生就逃出去了。 漢代建立以後, 伏生輾轉回到老家, 打來牆壁, 去找他藏在裡面的《尚書》, 書倒是還在裡面, 但是經過這麼多年, 蟲咬鼠啃、雨水浸泡, 璧藏《尚書》已經損失了一大半。 伏生只能憑藉年輕時所下過的苦功得來的記憶, 整理殘書。 伏生回來的時候, 歲數已經不小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顛沛流離,

人的記憶理事會淡忘的。 恰在此時, 漢文帝弘揚和提倡經典的研究, 聽說了伏生的事蹟, 打算徵召伏生到朝廷做官。 但為時已晚, 此時伏生已經有九十多歲了。 漢文帝便派了太常掌故晁錯上門向伏生學習《尚書》。 等到晁錯趕到的時候, 九十多歲的伏生已經不可能再教這個弟子了。 伏生的女兒跟著父親多少學過一些《尚書》, 估計歲數也不小了, 怎麼也在七十歲左右, 但還能說話。 伏生的女兒便口授給了晁錯, 口授的話, 估計又會損失一部分。 伏生女兒口授, 晁錯筆錄, 用西漢初年當時流行的隸書書寫, 總共是二十八篇, 這就是今文《尚書》。 後來又在民間零零碎碎發現了一篇, 所以今文《尚書》一共是二十九篇。

到了漢武帝時,

在魯國曲阜有個魯恭王劉余(漢景帝之子)。 此人好治宮室, 他想修建自己的宮室靈光殿, 而他的隔壁就是孔子的舊居。 魯恭王劉餘打算把孔子故居的牆拆了(壞孔子宅壁), 把自己的王宮擴建過去。 哪兒知道這一拆, 有一個大發現, 發現孔子舊居有夾牆, 而夾牆裡有很多孔子的子孫藏的好多竹簡, 其中也有《尚書》, 只不過是用戰國時期六國的古文字寫的, 所以這部《尚書》叫做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經過孔子的後人孔安國整理, 篇目比今文《尚書》多了16篇, 總共是四十五篇。

兩漢之時, 學官爭立, 《尚書》的命運又經歷數次波折。 漢代通行官定的隸書是為“今文”, 秦始皇統一之前的古文字叫做“古文”, 用今文寫的經書叫做“今文經”,

用古文寫的經書叫做“古文經”。 漢哀帝即位時, 經學大家劉歆請立《毛詩》、古文《尚書》、逸《禮》、《春秋左氏傳》(皆為“古文經”)為博士, 而當時朝廷博士手上的是用漢隸定下來的經書, 即“今文經”。 相對于劉歆等人請立的古文經, 與兩漢的博士們發生了四次爭論。 對於當時的兩漢博士而言, 比起今古文的差異, 更重要的是這些典籍經過長時間的整理, 再經過師門講學、逐漸嚴密的過程, 不想被劉歆等人突如其來提倡手持的古文經所破壞。

第一次爭論即是發生在上述漢哀帝即位時, 結果遭到太常博士的反對, “諸儒皆怨恨”, 遂不得立, 劉歆離開京都。

第二次發生在東漢光武帝建武四年, 尚書令韓歆請立費氏《易》、《春秋左氏傳》為博士, 在廷議中遭到博士范升的強烈反對。

陳元聞訊後也加入了爭論, 與範升反復辯論。 後光武帝雖立《左氏》學, 但仍遭到強烈反對, 病卒後, 《左氏》遂廢, 仍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發生在漢章帝時期。 漢章帝本人喜好古文《尚書》、《春秋左氏傳》, 建初元年(西元76年)詔令古文經學大家賈逵入講北宮白虎觀、南宮雲台。 以賈逵為代表的古文經學, 和以李育所代表的今文經學, 互相作難, 爭論不休。 建初四年(西元79年), 詔令“太常、將、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 講議五經異同”, 是為“白虎觀會議”。 會議由魏應負責傳遞皇帝提出的問題, 淳於恭將各家的看法、討論的情形以及最後的結論上奏給皇帝, 爭執不下者, 由漢章帝作出最後的裁決。 將當時的奏章及皇帝的批復編成了一部書, 叫做《白虎奏議》,這是白虎觀會議較早的材料。之後,由班固將會議所達成的共識、皇帝的裁斷等又集中編寫成書,涉及古代社會生活、政治制度、禮制文化、倫理道德等各方面,採用問答體,在設問與應答之間,進行經典的詮釋,即《白虎通義》,“通義”,即為統一、可通行於天下的結論。建初八年(西元83年),章帝下詔,“令群儒選高材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議焉。”古文經學在這場“會議”中終於沒有了前兩次的尷尬處境。

第四次發生在漢靈帝時,今文經學家羊弼、何休師徒,與以治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的經學大家鄭玄,以《春秋三傳》相互進行責難,羊、何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三難之,鄭玄則作《發墨守》《鍼膏肓》《起廢疾》三責之,何休見之,慨然而歎,“康成(鄭玄的字)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是為“何休之歎”。

四次論證,除了白虎觀會議以外,探討經學的本質問題極少,重點多放在立不立官學上,問題大致集中在《春秋左氏傳》是否立為學官上,實際上是那些作為既得利益的今文經學者不願意共用利祿。整體觀之,尊今文而抑古文。古文《尚書》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而未得立於學官,此為《尚書》第二次經歷劫難

東漢經學大家馬融尤長古文經學,設帳授徒,門人有幾千人之多,取賈逵等人之學說,注《尚書》。其弟子鄭玄,從事第五元先學習今文經學,又從師張恭祖學習古文經學,再跟隨古文經學大家馬融受業多年,是以古文經學為宗,兼及今文經學的大家。

據說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馬融只讓他的一個學得比較好的弟子來教鄭玄而已。一次,馬融計算渾天不合數理,問他的弟子們,但沒有一個能算出來的。有個弟子說鄭玄能算。馬融立馬把鄭玄找來讓他算,一轉眼的工夫,鄭玄就算出來了,大家都既感到吃驚又佩服。馬融感歎地說:“詩書禮樂,鄭玄都精通了。”心中也暗暗產生殺機。等到鄭玄學成後辭別老師返回故里時,馬融果然用蔔具推算出他離去的方位,帶領人去追殺鄭玄。鄭玄懷疑有人追趕他。於是坐在一座橋的下面,將穿著木屐的腳放在水面上。馬融派去的人看見鄭玄後,對跟他一起來追殺鄭玄的人說:“鄭玄在土下水上而依靠著木(古人認為人在土下水上,即在棺木之中),這回他必定得死。”於是便不殺鄭玄,轉身離去。鄭玄方才免於一死。當然,馬融是不可能害鄭玄的,《世說新語》的記載只是筆記雜談罷了。歷史的真實是,鄭玄走了以後,馬融喟然而歎,“鄭生去矣,吾道東矣。”當年,馬融便在家病逝了。千載之後,觀者不禁唏噓感慨。

鄭玄綜合百家、博覽群經,考辨源流,遍注群經,打破了今古文經的限制,將今古文經融為一體,成為了兩漢經學的集大成者。鄭玄以古文注《尚書》,兼及今文,與馬融不同。而東漢大儒馬融、鄭玄等注的《尚書》,僅及今文部分,未注古文,是為《尚書》第三次遭受劫難

到了西晉末年,社會動盪,五胡亂華,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東晉偏安,《尚書》又一次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進獻了一部尚書,其中包括《尚書》和《尚書孔氏傳》(傳,訓詁術語,解釋經書的著作),東晉群臣信以為真,如此便流傳了下來。梅賾所獻《尚書》凡五十八篇,包括分拆伏生今文《尚書》二十九篇為三十三篇,又偽造撰寫了古文二十五篇,欺世千載。這二十五篇,宋吳棫《書裨傳》(已失)、朱熹《朱子語類》、蔡沈等開始懷疑,認為從文字上看不像周秦時的文詞。元吳澄撰寫《書纂言》,不選這二十五篇於其中,明梅鷟《尚書考異》,專辯其偽,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惠棟作《古文尚書考》,二十五篇之偽造,已成定論。加之,“清華簡”中古文《尚書》的發現,更加證實了梅賾所獻是偽作。此是《尚書》第四次經歷磨難

唐初,大規模整理群經,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唐太宗詔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與諸位儒生撰寫“五經義疏”,統一經義,其中《尚書正義》的本子,用的便是梅賾所獻今古文真假回合的本子,採用偽孔安國《尚書傳》,而不用經學大家馬融、鄭玄的注,這是《尚書》第五次經歷坎坷

到了唐玄宗時期,天寶年間,玄宗下詔改字,其中,命衛包改《尚書》古文(唐代時的古文指“漢隸”)為今文(唐代當時流行的文字),也就是說改偽古文《尚書》隸定本為唐代通行楷書(也稱“真書”),是為“天寶改字”,此乃《尚書》第六次經歷磨難

隋唐年間,陸德明因漢魏以來對經典注音現象大為混亂,舊音太過簡單且不統一,微言大義已經久絕且經常違背經典的原義,以及穿鑿附會、望文生義的現象,於是從注音入手,博採眾長,兼及百家,考證古音、統一注音,不僅為原文注音,還為注本注音,兼及義訓,對經典的文字也做了校勘、訓詁(解釋詞語),以一人之力,彙集漢魏六朝二百三十餘家各種切音方式和諸家訓詁,而成《經典釋文》一書。該書以“釋音”為主的方式,解決了因為時間、空間的阻隔所導致的經書文字上的異文和讀音、訓詁的差異。

宋太祖開寶年間,命陳鄂、周惟簡刪定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其中就有《尚書釋文》。陳鄂等人所刪定,改漢隸為當時的真書(即楷書),認為當世人比較容易讀通,所以簡省《經典釋文》中注音的字,解釋詞義的文字也隨之刪減,改換底本(如《尚書·舜典》篇,唐鈔本以王肅注為底本,宋人改底本為偽孔傳),調整《釋文》內容,補入唐代《切韻》等內容,後又將《釋文》附於某部經典的末尾(如《周易正義》),或散在附于某部經書的注疏之中。這是《尚書》第七次遭到劫難

此七者完備,古文幾近消亡。故而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書撰異》中說:

經惟《尚書》最尊,《尚書》之離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漢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馬、鄭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晉之有偽古文,四也。唐《正義》不用馬、鄭,用偽孔,五也。天寶之改字,六也。宋開寶之改《釋文》,七也。七者備而古文幾亡矣。

《尚書》的坎坷命運告訴我們,我們的文化自信從哪裡來,就從這些傳統文化典籍的命運中來。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要百般珍惜。一部書流傳下來,經過了千年的戰火、磨難,歷經艱辛,多麼的艱難,多麼的不容易。所以,摧殘傳統文化典籍是一種罪孽。

叫做《白虎奏議》,這是白虎觀會議較早的材料。之後,由班固將會議所達成的共識、皇帝的裁斷等又集中編寫成書,涉及古代社會生活、政治制度、禮制文化、倫理道德等各方面,採用問答體,在設問與應答之間,進行經典的詮釋,即《白虎通義》,“通義”,即為統一、可通行於天下的結論。建初八年(西元83年),章帝下詔,“令群儒選高材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議焉。”古文經學在這場“會議”中終於沒有了前兩次的尷尬處境。

第四次發生在漢靈帝時,今文經學家羊弼、何休師徒,與以治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的經學大家鄭玄,以《春秋三傳》相互進行責難,羊、何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三難之,鄭玄則作《發墨守》《鍼膏肓》《起廢疾》三責之,何休見之,慨然而歎,“康成(鄭玄的字)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是為“何休之歎”。

四次論證,除了白虎觀會議以外,探討經學的本質問題極少,重點多放在立不立官學上,問題大致集中在《春秋左氏傳》是否立為學官上,實際上是那些作為既得利益的今文經學者不願意共用利祿。整體觀之,尊今文而抑古文。古文《尚書》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而未得立於學官,此為《尚書》第二次經歷劫難

東漢經學大家馬融尤長古文經學,設帳授徒,門人有幾千人之多,取賈逵等人之學說,注《尚書》。其弟子鄭玄,從事第五元先學習今文經學,又從師張恭祖學習古文經學,再跟隨古文經學大家馬融受業多年,是以古文經學為宗,兼及今文經學的大家。

據說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馬融只讓他的一個學得比較好的弟子來教鄭玄而已。一次,馬融計算渾天不合數理,問他的弟子們,但沒有一個能算出來的。有個弟子說鄭玄能算。馬融立馬把鄭玄找來讓他算,一轉眼的工夫,鄭玄就算出來了,大家都既感到吃驚又佩服。馬融感歎地說:“詩書禮樂,鄭玄都精通了。”心中也暗暗產生殺機。等到鄭玄學成後辭別老師返回故里時,馬融果然用蔔具推算出他離去的方位,帶領人去追殺鄭玄。鄭玄懷疑有人追趕他。於是坐在一座橋的下面,將穿著木屐的腳放在水面上。馬融派去的人看見鄭玄後,對跟他一起來追殺鄭玄的人說:“鄭玄在土下水上而依靠著木(古人認為人在土下水上,即在棺木之中),這回他必定得死。”於是便不殺鄭玄,轉身離去。鄭玄方才免於一死。當然,馬融是不可能害鄭玄的,《世說新語》的記載只是筆記雜談罷了。歷史的真實是,鄭玄走了以後,馬融喟然而歎,“鄭生去矣,吾道東矣。”當年,馬融便在家病逝了。千載之後,觀者不禁唏噓感慨。

鄭玄綜合百家、博覽群經,考辨源流,遍注群經,打破了今古文經的限制,將今古文經融為一體,成為了兩漢經學的集大成者。鄭玄以古文注《尚書》,兼及今文,與馬融不同。而東漢大儒馬融、鄭玄等注的《尚書》,僅及今文部分,未注古文,是為《尚書》第三次遭受劫難

到了西晉末年,社會動盪,五胡亂華,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東晉偏安,《尚書》又一次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進獻了一部尚書,其中包括《尚書》和《尚書孔氏傳》(傳,訓詁術語,解釋經書的著作),東晉群臣信以為真,如此便流傳了下來。梅賾所獻《尚書》凡五十八篇,包括分拆伏生今文《尚書》二十九篇為三十三篇,又偽造撰寫了古文二十五篇,欺世千載。這二十五篇,宋吳棫《書裨傳》(已失)、朱熹《朱子語類》、蔡沈等開始懷疑,認為從文字上看不像周秦時的文詞。元吳澄撰寫《書纂言》,不選這二十五篇於其中,明梅鷟《尚書考異》,專辯其偽,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惠棟作《古文尚書考》,二十五篇之偽造,已成定論。加之,“清華簡”中古文《尚書》的發現,更加證實了梅賾所獻是偽作。此是《尚書》第四次經歷磨難

唐初,大規模整理群經,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唐太宗詔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與諸位儒生撰寫“五經義疏”,統一經義,其中《尚書正義》的本子,用的便是梅賾所獻今古文真假回合的本子,採用偽孔安國《尚書傳》,而不用經學大家馬融、鄭玄的注,這是《尚書》第五次經歷坎坷

到了唐玄宗時期,天寶年間,玄宗下詔改字,其中,命衛包改《尚書》古文(唐代時的古文指“漢隸”)為今文(唐代當時流行的文字),也就是說改偽古文《尚書》隸定本為唐代通行楷書(也稱“真書”),是為“天寶改字”,此乃《尚書》第六次經歷磨難

隋唐年間,陸德明因漢魏以來對經典注音現象大為混亂,舊音太過簡單且不統一,微言大義已經久絕且經常違背經典的原義,以及穿鑿附會、望文生義的現象,於是從注音入手,博採眾長,兼及百家,考證古音、統一注音,不僅為原文注音,還為注本注音,兼及義訓,對經典的文字也做了校勘、訓詁(解釋詞語),以一人之力,彙集漢魏六朝二百三十餘家各種切音方式和諸家訓詁,而成《經典釋文》一書。該書以“釋音”為主的方式,解決了因為時間、空間的阻隔所導致的經書文字上的異文和讀音、訓詁的差異。

宋太祖開寶年間,命陳鄂、周惟簡刪定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其中就有《尚書釋文》。陳鄂等人所刪定,改漢隸為當時的真書(即楷書),認為當世人比較容易讀通,所以簡省《經典釋文》中注音的字,解釋詞義的文字也隨之刪減,改換底本(如《尚書·舜典》篇,唐鈔本以王肅注為底本,宋人改底本為偽孔傳),調整《釋文》內容,補入唐代《切韻》等內容,後又將《釋文》附於某部經典的末尾(如《周易正義》),或散在附于某部經書的注疏之中。這是《尚書》第七次遭到劫難

此七者完備,古文幾近消亡。故而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書撰異》中說:

經惟《尚書》最尊,《尚書》之離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漢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馬、鄭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晉之有偽古文,四也。唐《正義》不用馬、鄭,用偽孔,五也。天寶之改字,六也。宋開寶之改《釋文》,七也。七者備而古文幾亡矣。

《尚書》的坎坷命運告訴我們,我們的文化自信從哪裡來,就從這些傳統文化典籍的命運中來。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要百般珍惜。一部書流傳下來,經過了千年的戰火、磨難,歷經艱辛,多麼的艱難,多麼的不容易。所以,摧殘傳統文化典籍是一種罪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