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大清帝國開始“睜眼看世界”之時,曾國藩李鴻章為此都做了些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的皇家海軍憑藉著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帝國閉關鎖國的大門, 這場戰爭不僅使當時世界第一大毒梟販毒合法化, 更是開啟了大清帝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模式。 關於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並非本文重點, 而自此戰之後給大清帝國所帶來的種種重創, 使得當時很多有志之士們開始反思, 有了想要瞭解西方列強的想法, 從而探究出一條適合天朝的新的發展路線。

這些人雖然為數不多, 但是他們前赴後繼, 終於突破重重阻礙, 撥開雲霧終見一縷陽光, 大清帝國終於開始“睜眼看世界”了,

這是筆者對“洋務運動”另一層面意義的總結。

洋務運動 舊照_圖

說起“洋務運動”自然離不開“洋務派”, 說起“洋務派”自然不得不說李鴻章, 這位素有“東方俾斯麥”之稱的, 所謂帝國外交家的李鴻章, 確確實實是洋務運動的中流砥柱, 不但出謀劃策、力排眾議, 更是四處奔波、籌措錢兩, 並且與西人溝通談判, 最終不但開始了“洋務”, 更讓其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這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絕好大事件, 受益於此的又何止是大清?

“洋務運動”在晚清歷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篇幅有限, 無法詳盡娓娓, 本文特引兩例以簡述其史實過程以及重要意義和步履維艱之不易。

李鴻章在奏摺中曾引用過宋朝大文豪東坡先生的一句改革名言:夫言之於無事之世者,

足以有所改為, 而常患於不信。 言之於有事之世者, 易以見信, 而常患於不及改為。 此真乃當時之寫照。

江南製造總局 大門_圖

江南製造總局 車間_圖

一、江南製造總局

西元1865年, 清同治四年,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正式掛牌成立!這標誌著晚清洋務運動已經進入工業變革的實際運作之中, 是大清帝國“師夷長技以制夷”真切行動之成果, 倘若能乘此變革之風, 管理上能夠摒棄“衙門式”頑固、拖遝之風, 再藉以鼓勵民間有財有志之士能夠投資、融資進一步推進這股“工業之風”, 說不定大清帝國真能富國富民而起死回生。 其實這觀點正是曾國藩、李鴻章等中興肱骨們的初衷和願望,

所以江南製造局並非僅僅是一座兵工廠, 更是大清帝國探求富強之路上難得的契機。

晚清歷史上任何取得里程碑式成果之事件都來之不易, 江南製造總局之成立同樣是阻力重重。 天朝上國開工廠, 真的是恒古未有, 而且是要收購洋人(美國)的工廠為清政府所有, 這在當時很多保守派之中有文化有權力的人看來, 簡直就是要逆天了。 他們本著憂國憂民, 為了天朝的顏面與尊嚴, 為了維護宗祖之法的原則, 極力闡述西洋之器乃奇淫巧計, 不足掛齒, 雖當下西洋槍炮確實派上用場, 但是十年八載之後, 天朝秩序恢復後, 這西洋巧計是定要摒棄之, 置辦工廠乃絕無必要。 這種愚昧無知的想法, 在我們當代人看來,

簡直是無知透頂, 可笑至極, 但是在當時這可是朝野上下大多數人之觀點。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_圖

李鴻章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主持建立中華大地上, 第一個屬於清朝的現代化工廠。 為了“洋務”人士的夢想得以成真, 他闡述利弊, 說明工廠若能如期而至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種種收益;他據理力爭, 堅持認為只有掌握先進的製造技術, 大清才能夠擺脫被西方列強壓制之困境;他客觀求實, 從國際形式分析建立工廠之必要, 他以日本為例來激勵士大夫及當權者, 倘若我們再不圖強, 後來者居上已成必然之勢;他大義凜然, 指責很多文人士大夫不懂變通只會逞口舌之功, 更是不諳世事更是治國無方之庸才。

不但如此, 辦理洋務之事歸屬“總理事務衙門”管理, 李鴻章不但多次上書陳述建立自己工廠之必要, 而且私下與恭親王奕訢也多次書信來往, 從而說服總理衙門, 更是要說服總理王大臣, 總理衙門的當家人恭親王奕訢。 奕訢本人其實早有“洋務強國”之意, 經過與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溝通, 更加堅定了奕訢的決心與信心。

洋務運動中, 清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_圖

就這樣, 在恭親王奕訢的大力支持下, 在幾位中興肱骨之臣的不斷努力下, 由兩位甘願出錢抵罪的大臣集資四萬兩, 大清帝國終於收購了位於上海虹口的美國旗記鐵廠。 李鴻章為了避免洋人反悔和日後借茬騷擾, 更是為了明確此工廠僅為大清所有, 特地將工廠更名為“江南製造總局”,至此中華大地終有有了第一家屬于清朝的工廠。

江南製造總局為大清帝國製造槍炮無數,從這點上來看,確實達到了建立兵工廠之目的,但是“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模式,屬實阻礙了江南製造總局的發展和壯大,更大大降低了對民間資本的流通已經民營工廠發展之影響力。總體來說,江南製造總局的成立意義非凡,絕對是我國封建史上的里程碑。

洋務運動推進了清朝電信事業的發展_圖

二、派遣孩童留洋求學

我在想倘若將來我的女兒能夠以公費獎學金之名到外國名校深造,作為父親我將何等之高興,更會為我女兒的努力奮鬥以及能夠擁有如此好運而大大誇讚。在現代人看來的這等“大好事”,而在晚清社會卻正好相反。

“洋務運動”雖是清政府探求工業強國之道而興起的一場“革命”,但是所用的器械設備以及重要人才都是“洋貨”。依賴洋器械屬實正常,對於尚屬“胚胎期”工業水準的封建帝國來說,製造器械那真叫天方夜譚,但是操控機械、設計研發產品之類人才也完全依賴洋人,就絕非長久之計了。培養現代化人才乃是當務之急的大背景下,促使了清朝規模化留學之先河。

洋務運動中出現的首批近代企業_圖

中國封建社會向來僅視科舉功名為正途,連從商都被視為投機取巧、不講道義之事。至於出國留洋那簡直就是欺師滅祖、敗壞門庭,是被人“戳脊樑骨”的醜事。而這樣的反對甚至是抵觸並非只來自朝野士大夫和滿洲旗人,窮苦百姓亦是如此,所以這阻力並不僅僅來自朝野上下,而是來自全國上下。

我們不得不感慨曾國藩、李鴻章等有志之士先輩們,敢於突破傳統、“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定要實現培養出現代化人才之夙願。

晚清第一批赴美留學生_圖

曾、李等人如何說服朝廷過程之艱難可想而知,本文不多表述,而這來自民間之抵觸程度足以讓你瞠目咂舌。出國留洋全系公費,且人數極少(每年、每批僅30人),實乃難得,所以原本要在官宦之家或旗人子弟中挑選聰穎子弟,但由於官家和旗人抵觸極大,不得不在一般百姓且有一定出洋務基礎的沿海省份(如福建、兩廣)等地挑選普通甚至是窮苦百姓子弟為之,就這樣窮苦人家也不願意送自己家的兒子出國求學。

沒有辦法,朝廷不得不贈予獎勵金的方式來徵募子弟,如此為了生計考慮孩童之父母才勉強同意,然而又因訛傳洋人吃小孩子的心肝,嚇得反悔者也不在少數。例如,我們都熟知的詹天佑,他就是這頭一批留洋孩童之一員,當時詹家家境只能算作不清苦的程度,詹父對於兒子出國那是極力反對,要不是鄰居兼好友譚伯比較開明,積極勸說並同意將自己女兒許配詹天佑,恐怕“中國鐵路之父”還得再等上幾年。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_圖

清朝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步履維艱地開啟了規模化留學,第一批30名男童(實際不足30人)最終如期登上了前往美利堅的輪船。依照曾、李等人的計畫,是要分4年4批次,每次30人,實現120人完成西洋教育,雖然最終因為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最終沒能實現4批次120人的宏願,但還是為中華培養了很多優秀之人才,像上文提及畢業于耶魯大學的詹天佑,我們熟知的“人”字形鐵路便出自他的設計,絕對無愧於“中國鐵路之父”之美譽。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要是沒有這些開明之士,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不知還要再沉睡多少年頭。正是有了這些先輩們的前赴後繼、披荊斬棘,才最終摸索出一條通往富強之路。

《百談清史》專欄,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地將工廠更名為“江南製造總局”,至此中華大地終有有了第一家屬于清朝的工廠。

江南製造總局為大清帝國製造槍炮無數,從這點上來看,確實達到了建立兵工廠之目的,但是“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模式,屬實阻礙了江南製造總局的發展和壯大,更大大降低了對民間資本的流通已經民營工廠發展之影響力。總體來說,江南製造總局的成立意義非凡,絕對是我國封建史上的里程碑。

洋務運動推進了清朝電信事業的發展_圖

二、派遣孩童留洋求學

我在想倘若將來我的女兒能夠以公費獎學金之名到外國名校深造,作為父親我將何等之高興,更會為我女兒的努力奮鬥以及能夠擁有如此好運而大大誇讚。在現代人看來的這等“大好事”,而在晚清社會卻正好相反。

“洋務運動”雖是清政府探求工業強國之道而興起的一場“革命”,但是所用的器械設備以及重要人才都是“洋貨”。依賴洋器械屬實正常,對於尚屬“胚胎期”工業水準的封建帝國來說,製造器械那真叫天方夜譚,但是操控機械、設計研發產品之類人才也完全依賴洋人,就絕非長久之計了。培養現代化人才乃是當務之急的大背景下,促使了清朝規模化留學之先河。

洋務運動中出現的首批近代企業_圖

中國封建社會向來僅視科舉功名為正途,連從商都被視為投機取巧、不講道義之事。至於出國留洋那簡直就是欺師滅祖、敗壞門庭,是被人“戳脊樑骨”的醜事。而這樣的反對甚至是抵觸並非只來自朝野士大夫和滿洲旗人,窮苦百姓亦是如此,所以這阻力並不僅僅來自朝野上下,而是來自全國上下。

我們不得不感慨曾國藩、李鴻章等有志之士先輩們,敢於突破傳統、“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定要實現培養出現代化人才之夙願。

晚清第一批赴美留學生_圖

曾、李等人如何說服朝廷過程之艱難可想而知,本文不多表述,而這來自民間之抵觸程度足以讓你瞠目咂舌。出國留洋全系公費,且人數極少(每年、每批僅30人),實乃難得,所以原本要在官宦之家或旗人子弟中挑選聰穎子弟,但由於官家和旗人抵觸極大,不得不在一般百姓且有一定出洋務基礎的沿海省份(如福建、兩廣)等地挑選普通甚至是窮苦百姓子弟為之,就這樣窮苦人家也不願意送自己家的兒子出國求學。

沒有辦法,朝廷不得不贈予獎勵金的方式來徵募子弟,如此為了生計考慮孩童之父母才勉強同意,然而又因訛傳洋人吃小孩子的心肝,嚇得反悔者也不在少數。例如,我們都熟知的詹天佑,他就是這頭一批留洋孩童之一員,當時詹家家境只能算作不清苦的程度,詹父對於兒子出國那是極力反對,要不是鄰居兼好友譚伯比較開明,積極勸說並同意將自己女兒許配詹天佑,恐怕“中國鐵路之父”還得再等上幾年。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_圖

清朝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步履維艱地開啟了規模化留學,第一批30名男童(實際不足30人)最終如期登上了前往美利堅的輪船。依照曾、李等人的計畫,是要分4年4批次,每次30人,實現120人完成西洋教育,雖然最終因為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最終沒能實現4批次120人的宏願,但還是為中華培養了很多優秀之人才,像上文提及畢業于耶魯大學的詹天佑,我們熟知的“人”字形鐵路便出自他的設計,絕對無愧於“中國鐵路之父”之美譽。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要是沒有這些開明之士,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不知還要再沉睡多少年頭。正是有了這些先輩們的前赴後繼、披荊斬棘,才最終摸索出一條通往富強之路。

《百談清史》專欄,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