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所困惑的親子關系,這部劇給出了溫柔的答案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劇, 被一眾高話題度的作品給掩蓋住了, 真的非常冷門。

這部《生呀死呀父親呀》剛開播的時候甚至豆瓣還無人問津, 截止目前也只有幾百人打分, 但評分卻高達9.0分。

妥妥的冷門佳劇了。

以及, 這個分數可絕對不是虛高, 看過之后, 你不得不感嘆一下本季日劇的平均質量, 就算是大家都在講的主題, 也能拍得不落俗套。

關于家庭關系, 當我們習慣了電視劇搞一些親情、生死、原諒的催淚幾連發時, 這部劇的出現簡直是一股清流。

就像兩位實力派主演吉田羊和國村隼的氣質一樣, 這部劇相比于煽情, 更多的是練達和淡然。

《生呀死呀父親呀》由兩位電影導演——山戶結希和菊地建雄聯合執導。

其中, 89年出生的女導演山戶結希近年來因為《溺水小刀》、《熱情花招》等作品, 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在她的影像中, 本該俗套的少女心, 總是在大膽破格中飄著一絲淡淡的輕逸妖冶。

《溺水小刀》

這樣的配置也注定了這部劇的不凡氣質。

它從一對普遍的父女關系出發, 但并未刻意強調親情的話題, 也不準備重復信達雅的標準答案。

而是在大量對話、旁白的漫談中, 既接地氣又靈動、飄逸, 甚至帶著淡淡的諷刺和狡黠。

難得擔當主演的羊姐, 飾演了一個和她本人氣質如出一轍的角色。

四十多歲的蒲原時子, 獨身未婚, 老神在在。

她是女性向電臺節目的主播, 在每一個夜幕降臨的東京, 傾聽、回復觀眾的苦惱。

同時, 她也是一位隨筆作家。

為了撰寫關于父親的隨筆, 時子開始頻繁地和曾經結下心結的父親聯系。

國村隼扮演的這位年近七十的老父親蒲原哲也, 在20多年前妻子去世后, 一直獨居至今。

父女二人的關系談不上差,但也沒有多好,不咸不淡,疏離又默契。

這樣的一對父女和以往親情劇的不同,是他們都非常獨立,有自己的生活。

獨身帶來的不是傷春悲秋,而是已成習慣的冷靜、灑脫。

這種微妙的親子關系,其實是更現代的,也是更具思考意義的。

每一集短短的30分鐘,都有一個散文般的標題。

它們就像是蒲原時子隨筆中的某一章節,是她透過觀察父親而展開的思維漫游。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劇關于父親,但又不完全圍繞著父親展開。

它指向了具體的人,但又延展得無限遠。

同時,這部劇也吸引我們思考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到底怎樣塑造著我們的世界觀?

而當一個人從親屬關系中獨立出來時,他與世界的關系,他與家庭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生呀死呀父親呀》的第一個亮點,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父親形象。

相信也一定會讓大部分的亞洲觀眾感到很熟悉。

國村隼飾演的蒲原哲也,年輕時經商,曾經家財萬貫但又失敗破產,成了窮光蛋。

但就算是七十歲了,還是頗有魅力,衣著考究,吸引著大媽的青睞。

他話不多,但幽默、敏銳且健談。

用女兒時子的話說,是會

「讓女人忍不住遷就他,照顧他」

「有這樣的一股魔力。」

但同時,哲也會在專賣咖啡的店里,理所當然地讓時子給他端來一杯奶茶。

要求時子支付自己搬家的房租。給晚輩包禮金,自己只出紅包袋。

他好像把使喚時子當作天經地義,或者說,他已經在五六十年的歲月中習慣了女人的服務和遷就。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亞洲父親。

你可以在他不復偉岸的身姿里隱隱看到往日的棱角,又在親情的作祟下,妥協于他一個個無傷大雅的任性、自私之舉。

但故事的重點并不是父親的改變。

而是時子清醒地知道,一個進入老年的男人,不可能奢望他做出太大的改變和彌補。

她以自己的敏銳,在父親身上重新審視外界和自我。

劇中,表姐回憶著父親年輕時的荒唐行徑時,時子的姨媽感嘆了一句:

「以前的男人都這幅樣子,你爸也是隨大流而已。」

的確,蒲原哲也是一個標準的日本昭和男兒,經歷了泡沫經濟的浮沉。

他大男子主義,充滿野心又自私頑固。

從年輕時的任性妄為,到遲暮后的歉疚別扭,哲也的身上折射著上世紀整整一代東亞男人的成長軌跡。

他們都有著相似的缺點,也都擺脫不了社會、時代觀念的束縛,在各自的小家庭中讓妻女承受著自己英雄主義的陷落。

當我們在影視劇中,習慣了看到原諒與被原諒的親情戲碼時,時子借由父親產生的思考,實際上更為實際也更為普遍。

父親年輕時的伙伴,講述了時子從未聽過的,關于父親的故事。

年輕時的父親是怎樣在動蕩的環境中安身立命,那個八面玲瓏、頗有手腕的青年哲也,怎麼也不像是眼前的老頭子。

時子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與父親的距離。

相比于完整的人生,時子充其量所能了解到的,其實只是哲也作為父親的這一面。

它清醒地告訴我們,就算是最親密的血緣關系,介入一個對象也并不比攻下一座城池來的容易。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于無限的陪伴,親子關系更像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座橋梁。

劇中我很喜歡的一集,就在同類題材之中走得更遠了一些,道出了親情的玄妙之處。

在某次電臺節目中,19歲的觀眾來信說,因為奧運會,東京的街道被修得面目全非,這樣陌生的改變讓她難以接受。

時子聽后,也忍不住和父親踏上了久久沒有來過的銀座街頭。

在這里,父親講述著自己和妻子的愛情故事。

一對在老家分手后、又在銀座街頭重遇的男女,一句話都沒說就交換了公寓的鑰匙。

這是父親的東京記憶。

而在時子的記憶里,父母逛街必看的銀座冊子、常光顧的蕎麥面店也都消失不見了。

東京的街頭每天都在變化,但不變的是從記憶里綿延下來的情感,那些魚龍混雜的味道、不提高音量就無法對話的噪音和人流。

這樣的「進行時」就是東京的本質。

父女兩代人的記憶重疊,同樣也是在慢慢地體會整個社會變遷的真實。

劇中的時子,有著兩重身份,她既是作家又是電臺主播。

寫作是向內切口,而電臺則是向外的切口。

時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讓自己保持清醒,鍛煉一種反省和檢視的能力。

在撰寫關于父親的隨筆時,她時常感到自己的世界幾乎促狹地轉不開身子。

那些明明不可原諒的傷痛和齟齬,被她不自覺地美化。

「不知何時,我只是將一些美好的感人故事編湊在了一起,文章也不過如此。

我一直沉醉于 經我親手美化過的故事中

其實是為了肯定自己的人生。」

書寫就像是一次奢侈的對話,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當父親突然想要祛老年斑,時子費解地阻止道:「你都這麼大歲數了,有斑也沒關系。」

但漸漸,她才品咂出來,對于生活一成不變、一切已經定型的老人來說,他們需要儀式感,需要自行創造小小的開始和激情。

在這個相處再寫作的過程中,時子學會了提煉,學會了擺脫沉重的說教,抽離自己由父女關系思考外部世界。

而電臺的工作,則成為一個微型的社會。

在每一集的開始,時子都會解答一個觀眾的煩惱。關于夫妻相處、結婚與否、生育問題等等或大或小。

其實,當劇中的時子以一個四十歲的獨身女性身份,為人們答疑解惑時,很容易進入一種灌輸價值觀的陷阱中。

就拿前段時間開播后,在社交平臺上火了一陣的日劇《獨活女子的推薦》來說。

同樣是一個大齡單身女子的生活,卻不免在一味地強化主題中流于表面,把單身生活簡化為消費主義的單一維度。

回到這部劇中,時子的獨身,則是更為清醒且包容的。

在每一集開始的電臺問答中,面對糾結要不要孩子的妻子,時子會直言不諱地說,如果是因為「女人就該結婚生子」的理由,我勸你還是謹慎。

但又會在結尾的電臺節目中給出不同的答案。當面對執著于要孩子的觀眾時,她也表示理解和肯定。

在和父親的相處中,她漸漸理解了他人的世界,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自己隱藏的渴望。

以親子關系折射大千世界,正是我們每個人成為自己的開始。

因此,相比于灌輸一種不婚主義的價值觀,時子的神采和自信,她謹慎地打磨自己的觀點,其實不過是在告訴我們——

無論是結婚與否、生育與否,都沒關系,「因為和別人不同而感到不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所謂的快樂和幸福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就這樣,整部劇的松散風格,會讓人不由得在觀看過程中重新思考所謂的「治愈系」到底指的是什麼?

它不是像吃甜品一樣帶給我們短暫的知覺滿足,或是提供給你一個想要的答案。

真正的「治愈系」應該讓我們能夠從焦慮的思緒、如亂麻的生活中降溫,冷靜下來。

重新產生力氣和靈感再去面對,去抽絲剝繭、細細復盤和對話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劇雖然講的是親子瑣事,但卻讓你莫名感到了世界之大,感到了人之復雜往往就從那些微小的事物開啟。

而這個劇名《生呀死呀父親呀》其實也非常切題,它就像是一聲慨嘆。

感慨這個行色匆匆,總有人在老去,也總有人正年輕的世界。

一直獨居至今。

父女二人的關系談不上差,但也沒有多好,不咸不淡,疏離又默契。

這樣的一對父女和以往親情劇的不同,是他們都非常獨立,有自己的生活。

獨身帶來的不是傷春悲秋,而是已成習慣的冷靜、灑脫。

這種微妙的親子關系,其實是更現代的,也是更具思考意義的。

每一集短短的30分鐘,都有一個散文般的標題。

它們就像是蒲原時子隨筆中的某一章節,是她透過觀察父親而展開的思維漫游。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劇關于父親,但又不完全圍繞著父親展開。

它指向了具體的人,但又延展得無限遠。

同時,這部劇也吸引我們思考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到底怎樣塑造著我們的世界觀?

而當一個人從親屬關系中獨立出來時,他與世界的關系,他與家庭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生呀死呀父親呀》的第一個亮點,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父親形象。

相信也一定會讓大部分的亞洲觀眾感到很熟悉。

國村隼飾演的蒲原哲也,年輕時經商,曾經家財萬貫但又失敗破產,成了窮光蛋。

但就算是七十歲了,還是頗有魅力,衣著考究,吸引著大媽的青睞。

他話不多,但幽默、敏銳且健談。

用女兒時子的話說,是會

「讓女人忍不住遷就他,照顧他」

「有這樣的一股魔力。」

但同時,哲也會在專賣咖啡的店里,理所當然地讓時子給他端來一杯奶茶。

要求時子支付自己搬家的房租。給晚輩包禮金,自己只出紅包袋。

他好像把使喚時子當作天經地義,或者說,他已經在五六十年的歲月中習慣了女人的服務和遷就。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亞洲父親。

你可以在他不復偉岸的身姿里隱隱看到往日的棱角,又在親情的作祟下,妥協于他一個個無傷大雅的任性、自私之舉。

但故事的重點并不是父親的改變。

而是時子清醒地知道,一個進入老年的男人,不可能奢望他做出太大的改變和彌補。

她以自己的敏銳,在父親身上重新審視外界和自我。

劇中,表姐回憶著父親年輕時的荒唐行徑時,時子的姨媽感嘆了一句:

「以前的男人都這幅樣子,你爸也是隨大流而已。」

的確,蒲原哲也是一個標準的日本昭和男兒,經歷了泡沫經濟的浮沉。

他大男子主義,充滿野心又自私頑固。

從年輕時的任性妄為,到遲暮后的歉疚別扭,哲也的身上折射著上世紀整整一代東亞男人的成長軌跡。

他們都有著相似的缺點,也都擺脫不了社會、時代觀念的束縛,在各自的小家庭中讓妻女承受著自己英雄主義的陷落。

當我們在影視劇中,習慣了看到原諒與被原諒的親情戲碼時,時子借由父親產生的思考,實際上更為實際也更為普遍。

父親年輕時的伙伴,講述了時子從未聽過的,關于父親的故事。

年輕時的父親是怎樣在動蕩的環境中安身立命,那個八面玲瓏、頗有手腕的青年哲也,怎麼也不像是眼前的老頭子。

時子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與父親的距離。

相比于完整的人生,時子充其量所能了解到的,其實只是哲也作為父親的這一面。

它清醒地告訴我們,就算是最親密的血緣關系,介入一個對象也并不比攻下一座城池來的容易。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于無限的陪伴,親子關系更像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座橋梁。

劇中我很喜歡的一集,就在同類題材之中走得更遠了一些,道出了親情的玄妙之處。

在某次電臺節目中,19歲的觀眾來信說,因為奧運會,東京的街道被修得面目全非,這樣陌生的改變讓她難以接受。

時子聽后,也忍不住和父親踏上了久久沒有來過的銀座街頭。

在這里,父親講述著自己和妻子的愛情故事。

一對在老家分手后、又在銀座街頭重遇的男女,一句話都沒說就交換了公寓的鑰匙。

這是父親的東京記憶。

而在時子的記憶里,父母逛街必看的銀座冊子、常光顧的蕎麥面店也都消失不見了。

東京的街頭每天都在變化,但不變的是從記憶里綿延下來的情感,那些魚龍混雜的味道、不提高音量就無法對話的噪音和人流。

這樣的「進行時」就是東京的本質。

父女兩代人的記憶重疊,同樣也是在慢慢地體會整個社會變遷的真實。

劇中的時子,有著兩重身份,她既是作家又是電臺主播。

寫作是向內切口,而電臺則是向外的切口。

時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讓自己保持清醒,鍛煉一種反省和檢視的能力。

在撰寫關于父親的隨筆時,她時常感到自己的世界幾乎促狹地轉不開身子。

那些明明不可原諒的傷痛和齟齬,被她不自覺地美化。

「不知何時,我只是將一些美好的感人故事編湊在了一起,文章也不過如此。

我一直沉醉于 經我親手美化過的故事中

其實是為了肯定自己的人生。」

書寫就像是一次奢侈的對話,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當父親突然想要祛老年斑,時子費解地阻止道:「你都這麼大歲數了,有斑也沒關系。」

但漸漸,她才品咂出來,對于生活一成不變、一切已經定型的老人來說,他們需要儀式感,需要自行創造小小的開始和激情。

在這個相處再寫作的過程中,時子學會了提煉,學會了擺脫沉重的說教,抽離自己由父女關系思考外部世界。

而電臺的工作,則成為一個微型的社會。

在每一集的開始,時子都會解答一個觀眾的煩惱。關于夫妻相處、結婚與否、生育問題等等或大或小。

其實,當劇中的時子以一個四十歲的獨身女性身份,為人們答疑解惑時,很容易進入一種灌輸價值觀的陷阱中。

就拿前段時間開播后,在社交平臺上火了一陣的日劇《獨活女子的推薦》來說。

同樣是一個大齡單身女子的生活,卻不免在一味地強化主題中流于表面,把單身生活簡化為消費主義的單一維度。

回到這部劇中,時子的獨身,則是更為清醒且包容的。

在每一集開始的電臺問答中,面對糾結要不要孩子的妻子,時子會直言不諱地說,如果是因為「女人就該結婚生子」的理由,我勸你還是謹慎。

但又會在結尾的電臺節目中給出不同的答案。當面對執著于要孩子的觀眾時,她也表示理解和肯定。

在和父親的相處中,她漸漸理解了他人的世界,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自己隱藏的渴望。

以親子關系折射大千世界,正是我們每個人成為自己的開始。

因此,相比于灌輸一種不婚主義的價值觀,時子的神采和自信,她謹慎地打磨自己的觀點,其實不過是在告訴我們——

無論是結婚與否、生育與否,都沒關系,「因為和別人不同而感到不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所謂的快樂和幸福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就這樣,整部劇的松散風格,會讓人不由得在觀看過程中重新思考所謂的「治愈系」到底指的是什麼?

它不是像吃甜品一樣帶給我們短暫的知覺滿足,或是提供給你一個想要的答案。

真正的「治愈系」應該讓我們能夠從焦慮的思緒、如亂麻的生活中降溫,冷靜下來。

重新產生力氣和靈感再去面對,去抽絲剝繭、細細復盤和對話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劇雖然講的是親子瑣事,但卻讓你莫名感到了世界之大,感到了人之復雜往往就從那些微小的事物開啟。

而這個劇名《生呀死呀父親呀》其實也非常切題,它就像是一聲慨嘆。

感慨這個行色匆匆,總有人在老去,也總有人正年輕的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