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不管考得怎麼樣,爸媽都很愛你:讓父母省心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

期中考試剛過, 聽同事說起了她家小區發生的一起悲劇。

有個上初一的小女孩, 此前成績一向很好。 但這一次卻考砸了。

為此, 女孩的父母責罵了她。 結果這個孩子想不開, 從樓上直接跳了下去, 當場去世。

大人的望子成龍, 代價竟是孩子失去生命。 得知此事, 大家都無比唏噓。

不禁想到最近看過的兩個新聞。

一個發生在山東濟寧。 有個11歲的小男孩, 成績不算好, 考試總不及格。

這一次, 在自己的努力下, 男孩終于拿了60分。 為了鼓勵他, 爸爸特意擺大席請一大家人吃飯, 慶祝兒子學習進步。


而另一個發生在江蘇蘇州。 二年級的男孩考了23分, 把試卷拿給爸爸媽媽看。 沒想到, 他非但沒被挨罵, 還獲得了點贊。

媽媽說, 她為兒子的進步感到高興。 「孩子只要認真學, 再小的進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


對比鮮明的兩個新聞, 莫名就讓人心頭洋溢著暖流。 不管考得如何, 總有父母在身旁笑語盈盈地為自己鼓勁兒。 跟那個自盡的女生相比, 新聞中的這兩個男孩是多麼幸運和幸福!

都說孩子的分數是家長的「晴雨表」;考好了喜笑顏開, 考砸了大發雷霆。

但你可知, 那個沒考好的孩子, 往往自己就已經承載了不少壓力和痛苦。

大人的過激反應, 無異于再往他們受傷的心上再捅一刀。

其實, 孩子越是考得差、越是處于低谷時, 就越需要我們的關愛和鼓勵。 父母這份無條件地接納, 才是他們逆風翻盤的最大動力與底氣。


為什麼我們總是以愛之名, 對孩子面目猙獰?

節目《老師請回答》中, 曾來過這樣一組家庭。

男孩名叫鄒驍, 今年七歲, 正在讀小學二年級, 有一個特別嚴厲的媽媽。

每天晚上寫作業時, 媽媽都會不停地批評他, 指責他拼音寫錯、句子沒加標點符號、做算術題速度慢……

為了提大學聯考試成績, 媽媽讓鄒驍刷題, 做不完還要罰寫。 當他委屈落淚時, 媽媽馬上甩臉色:「你要哭哭啼啼的, 咱倆就別談了, 你自己干去吧。 」

就這樣, 鄒驍每次見到媽媽總是戰戰兢兢、畏畏縮縮。

他說:「有時我思考的時候, 看到我媽媽苦臉了, 我就害怕了。 」


這樣的狀態自然學不好。 面對兒子成績怎麼都提高不了的現實, 焦慮的媽媽開始變本加厲地批評辱罵孩子, 甚至暴打。

她承認, 自己「有時候會口不擇言, 會說一些很傷人的話,

氣頭上來的時候, 就會失去自控。 」


而鄒驍爸爸同樣表示, 妻子在家非常強勢, 「每天都在批評孩子, 從來不鼓勵。 孩子一半的精力都在看她的臉色, 根本沒法學習。 」

對此, 鄒驍在節目中吐露了心事:「我想讓我媽媽能多給我幾次機會, 我想讓她再幫幫我。 」

但是當嘉賓老師問:「你覺得你爸爸媽媽理解你嗎?」

他卻忍不住當場掉了眼淚。他說:「媽媽說我是二百五,我不想讓她這麼喊我。」


那一刻,忍不住心疼這個男孩。自己最親愛的媽媽,一直以來卻總是用最惡劣的態度對待自己。這是一種多麼無助悲傷的感覺!

這像不像我們的真實寫照?明明深愛著孩子,卻習慣了對他們面目可憎。

只因為那個小小的人兒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于是我們情緒失控、話語傷人、舉動出格……

看起來,我們的出發點無可挑剔——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可是,孩子的心都被深深傷害了,再談將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帶上籌碼的愛,是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鎖

電視劇《小舍得》里,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是一個唯分數是問的媽媽。

如果兒子子悠考了第一名,她就滿面春風,整個狀態都像年輕了十歲。


而倘若兒子沒考好或是回答不出問題,她立刻就會把臉拉得老長。

有一次,田雨嵐回到家時,正好看到子悠在玩。于是,她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數落,粗暴地責罵兒子不聽話。

而當她得知子悠的成績可以上奧數金牌班時,立馬又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對兒子又親又抱,改口夸他懂事優秀,還心情大好地允許兒子去玩一會。

雙標的做法,完全取決于孩子的成績。而在媽媽那喜怒無常的態度里,子悠活得壓抑而痛苦。

他拼命努力,卻始終達不到媽媽的要求。他為此黯然地說:「媽媽愛的不是我,是考100分的我。」


到最后,這個可憐的男孩因為壓力過大,甚至精神狀態出了問題。直到這時,田雨嵐才真的慌了神。

過于真實的劇情,讓我們不禁反思自己。當孩子表現出色時,我們肯定都是滿腔愛意的;可一旦他們的表現沒有滿足預期設想呢?你是不是也會惱怒、責備、指責……負面情緒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可誰又能保證在這份愛里,真的就一點都沒有摻入功利的元素呢?

然而,帶著籌碼的愛,注定是孩子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由此帶來的傷害也是持續的。

2004年,以色列心理學家Avi Assor等人曾展開過一項聯合調查。他們隨機采訪了一百多位大學生,問了他們同樣一個問題——

「你是否覺得父母的愛,是有附加條件的,比如在學校的表現,訓練的刻苦,是否曾被拿來同他人作比較,時常感到憤怒和恐懼的表達受到壓抑?」

結果發現,那些在有條件的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都對父母心存不滿,并且在成功之后幸福感和喜悅感持續時間更短,更容易陷入自己「不值得被愛」的羞恥和內疚之中。

只有優秀聽話,才能換來大人的愛。當最親密的親子之情被各種條件所裹挾,孩子將永遠活在迎合期待里。

可是,背負著這樣的壓力與負擔,孩子又該如何勇敢篤定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風浪呢?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才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底氣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夜線》欄目,曾講述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南京有一位英語特級教師黃老師,特意選擇在中考分數揭曉前一天,為全班學生和家長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課。

在這堂課的開始,講臺前的大屏幕上依次展示著一個女孩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路成長的各張照片。直到最后,女孩的遺照出現,現場所有人都淚目了。

原來,這正是黃老師女兒遠遠的一生。從小到大,她都特別優秀,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名列前茅、拿過省級三好學生的稱號、是學校籃球隊主力、長笛和架子鼓達到演奏級別水平……堪稱完美的表現,讓遠遠始終是母親的驕傲。

但誰都料想不到的是,遠遠在留學荷蘭后,卻選擇了最決絕的方式離開人世。自盡時,她年僅20歲。

在留給父母的遺書里,她坦言自己受心理疾病困擾已長達8年,內心無限疲憊、苦不堪言。

直到這時,黃老師才赫然發現,一直以來自己在意的都只是表面的東西——女兒的成績好不好,學習努不努力,跟同學們相處好不好……至于女兒到底快不快樂、學得累不累、想做些什麼……她一概不知。


遠遠的離世,讓黃老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改變。她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明白,「考試成績絕不是判斷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對孩子的評價不要太糾結于分數。」

她由衷說道:

「家長們請學會欣賞子女,看到他們的獨特之處,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盡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

不禁想起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中的一句話:「當我和你期待的不一樣,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贊美我原來的樣子。」

拋開一切外在的榮譽與光環,去真正看見孩子的內心,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然后接納并欣賞他們最本真的模樣。

正如電影《奇跡男孩》中,那個先天因面部缺陷而遭遇毀容的小男孩奧吉。

正是家人一如既往的鼓勵、支持和陪伴,逐漸驅散了他內心的負能量,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快樂,并最終收獲了友誼和成長。


我想,這份無條件的愛,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想要也最重要的禮物吧!

但是當嘉賓老師問:「你覺得你爸爸媽媽理解你嗎?」

他卻忍不住當場掉了眼淚。他說:「媽媽說我是二百五,我不想讓她這麼喊我。」


那一刻,忍不住心疼這個男孩。自己最親愛的媽媽,一直以來卻總是用最惡劣的態度對待自己。這是一種多麼無助悲傷的感覺!

這像不像我們的真實寫照?明明深愛著孩子,卻習慣了對他們面目可憎。

只因為那個小小的人兒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于是我們情緒失控、話語傷人、舉動出格……

看起來,我們的出發點無可挑剔——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可是,孩子的心都被深深傷害了,再談將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帶上籌碼的愛,是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鎖

電視劇《小舍得》里,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是一個唯分數是問的媽媽。

如果兒子子悠考了第一名,她就滿面春風,整個狀態都像年輕了十歲。


而倘若兒子沒考好或是回答不出問題,她立刻就會把臉拉得老長。

有一次,田雨嵐回到家時,正好看到子悠在玩。于是,她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數落,粗暴地責罵兒子不聽話。

而當她得知子悠的成績可以上奧數金牌班時,立馬又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對兒子又親又抱,改口夸他懂事優秀,還心情大好地允許兒子去玩一會。

雙標的做法,完全取決于孩子的成績。而在媽媽那喜怒無常的態度里,子悠活得壓抑而痛苦。

他拼命努力,卻始終達不到媽媽的要求。他為此黯然地說:「媽媽愛的不是我,是考100分的我。」


到最后,這個可憐的男孩因為壓力過大,甚至精神狀態出了問題。直到這時,田雨嵐才真的慌了神。

過于真實的劇情,讓我們不禁反思自己。當孩子表現出色時,我們肯定都是滿腔愛意的;可一旦他們的表現沒有滿足預期設想呢?你是不是也會惱怒、責備、指責……負面情緒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可誰又能保證在這份愛里,真的就一點都沒有摻入功利的元素呢?

然而,帶著籌碼的愛,注定是孩子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由此帶來的傷害也是持續的。

2004年,以色列心理學家Avi Assor等人曾展開過一項聯合調查。他們隨機采訪了一百多位大學生,問了他們同樣一個問題——

「你是否覺得父母的愛,是有附加條件的,比如在學校的表現,訓練的刻苦,是否曾被拿來同他人作比較,時常感到憤怒和恐懼的表達受到壓抑?」

結果發現,那些在有條件的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都對父母心存不滿,并且在成功之后幸福感和喜悅感持續時間更短,更容易陷入自己「不值得被愛」的羞恥和內疚之中。

只有優秀聽話,才能換來大人的愛。當最親密的親子之情被各種條件所裹挾,孩子將永遠活在迎合期待里。

可是,背負著這樣的壓力與負擔,孩子又該如何勇敢篤定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風浪呢?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才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底氣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夜線》欄目,曾講述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南京有一位英語特級教師黃老師,特意選擇在中考分數揭曉前一天,為全班學生和家長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課。

在這堂課的開始,講臺前的大屏幕上依次展示著一個女孩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路成長的各張照片。直到最后,女孩的遺照出現,現場所有人都淚目了。

原來,這正是黃老師女兒遠遠的一生。從小到大,她都特別優秀,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名列前茅、拿過省級三好學生的稱號、是學校籃球隊主力、長笛和架子鼓達到演奏級別水平……堪稱完美的表現,讓遠遠始終是母親的驕傲。

但誰都料想不到的是,遠遠在留學荷蘭后,卻選擇了最決絕的方式離開人世。自盡時,她年僅20歲。

在留給父母的遺書里,她坦言自己受心理疾病困擾已長達8年,內心無限疲憊、苦不堪言。

直到這時,黃老師才赫然發現,一直以來自己在意的都只是表面的東西——女兒的成績好不好,學習努不努力,跟同學們相處好不好……至于女兒到底快不快樂、學得累不累、想做些什麼……她一概不知。


遠遠的離世,讓黃老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改變。她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明白,「考試成績絕不是判斷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對孩子的評價不要太糾結于分數。」

她由衷說道:

「家長們請學會欣賞子女,看到他們的獨特之處,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盡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

不禁想起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中的一句話:「當我和你期待的不一樣,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贊美我原來的樣子。」

拋開一切外在的榮譽與光環,去真正看見孩子的內心,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然后接納并欣賞他們最本真的模樣。

正如電影《奇跡男孩》中,那個先天因面部缺陷而遭遇毀容的小男孩奧吉。

正是家人一如既往的鼓勵、支持和陪伴,逐漸驅散了他內心的負能量,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快樂,并最終收獲了友誼和成長。


我想,這份無條件的愛,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想要也最重要的禮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