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你以為的關心,只會讓我更討厭你

你曾經被別人的「關心」惹怒過嗎?比如:

或者, 有時候, 因為私事請假回家, 結果一回公司, 大家紛紛來問為什麼請假?家里出了啥事?需不需要幫忙?……讓人覺得蠻尷尬的……

再或者, 有時候收到不熟的異性「連環奪命問」:「吃過早飯了嗎?」「吃過午飯了嗎?」「吃過晚飯了嗎?」

有一說一, 這種局面真的挺尷尬的, 因為至少對方看起來是出于好意的, 即使你覺得很討厭、很反感, 還是會不好意思生氣。

為什麼有的關心會讓人這麼討厭?是我「不知好歹」還是對方出了問題?什麼樣才算是「正確的關心」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通常來說, 人們對于「關心」這個詞的理解都是褒義的, 它是一種以「利他動機」驅使的行為, 是為了提高另一個人的福祉而做出的舉動。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關心都是真正利他的。 有一種關心, 在利他意識之下存在著無意識的自私動機, 夾雜著自我服務的目的, 叫做「防御性利他」(Sun, 2018)。 生活中, 防御性利他的關心行為并不少見, 我們總結出了以下4種最常見的類型:

上述這些關心, 本質都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 并不是真正的關心。 為了達成個人目的, 這些關心者還可能還會扭曲自己的行為, 變為病態的關心。 因此, 這種「關心」往往令人不悅, 人們會覺得自己被干涉、被利用和侵犯, 有時候甚至會導致一些災難性結果(Oakley, 2013)。

所以, 如果你所遭遇的是這種「假關心」, 你有不滿和厭惡的情緒就很正常。 但是, 有時候一些真正的、為了我們利益考慮的關心, 也會讓人覺得討厭,

這又是為什麼?

很多時候, 那些善意的關心之所以會讓我們覺得討厭, 是因為對方關心的內容可能不太恰當。

第一種情況是, 對方關心的內容, 已經侵犯我們的個人邊界。 個人邊界指的是一個人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 以此來分辨什麼是合理、安全的,

別人該如何對待自己, 以及越界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個人邊界主要包含兩方面(Whitfield, 1993):

1)身體邊界:包含個人空間, 以及身體接觸的考量。 如果一個關心我們的人, 侵犯了我們的身體邊界, 比如ta說話的時候可能離得太近, 或是對方不小心觸碰到了我們身體, 這時候我們也會因為個人空間被侵犯而感到不適。

2)心理邊界:包含信仰、個人想法和觀念等方面。 當別人對我們的關心, 觸及到了我們內心的「小秘密」, 也就是我們不希望被外界知道的故事或想法時, 我們也會感覺到一種明顯的不舒服。

第二種情況是, 對方在關心的內容上, 持有與我們相斥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對于我們自身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 它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信念, 決定著我們的人生目標,激勵著我們去行動,同時也是每個人生活中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因此,當對方的價值觀與我們的價值觀發生沖突,甚至對方企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可能會產生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Sinrich, 2019)。

比如,你是一個奉行「戀愛自由,不行就算了」的人,但你的朋友或親人,可能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并基于這樣的觀念不斷奉勸你抓緊時間,趕緊找對象。事實上,ta們沒有任何惡意,也是真心希望你好,但我們仍會因為這樣的勸說感到心煩。

生活中常見的價值觀沖突可能還有:愛情至上 vs 事業第一;拼搏 vs 隨緣;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vs 自由戀愛,不婚也行;養兒防老 vs 就愛丁克……

但是,很多時候對方可能在關心的動機和內容上都沒有踩雷,而我們依然覺得對方的關心很討厭,這是為什麼?

關心其實是一門技術活,如果選錯了關心方式,不僅起不到安慰的作用,還會給人帶去負面情緒,甚至傷害到對方。

常見的「錯誤的關心方式」有三種類型。為了更好的理解和區分它們,我們先假設一個需要被關心的場景:不幸的珍妮花,剛剛經歷了親人離世……

錯誤關心一:憐憫

憐憫可能是感情投入最少的一種關心方式。它表達的是對對方遭遇的一種認知,即「我承認你目前的狀況是糟糕的,我為此感到遺憾」。這種認知僅僅基于個人想象,關心者并不會代入對方,去真正理解對方的處境和感受。

憐憫式關心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仁慈的憐憫和輕蔑的憐憫。前者雖表達出惋惜和關懷,但仍然是出于高位者對低位者的凝視,雙方不平等;后者則直接表達出蔑視,以及自身的優越感(Kimball, 2004)。

因此,不論是哪一種憐憫,都會讓被關心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基本的尊重。Ta們會認為對方不僅不了解自己,還表現出了一種居高臨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驕傲感」,甚至會對對方產生「自以為是」的厭惡。

錯誤關心二:同情

同情的情感投入會比憐憫多一些,它是在能夠客觀理解另一個生命所經歷痛苦的基礎上,對對方的遭遇具有反應的關心(Decety & Michalska, 2010)。

同情的出發點是:「我有過類似經歷,所以我理解你」。然而很多時候,這是一種「過多的自我代入」。關心者會因為相似的經歷,預設對方和自己曾經的感受一模一樣,然后給予安慰。但事實上,不同的人在遭遇相似經歷時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這種關心方式不僅會阻礙關心者去真正理解對方,還會讓被關心的人覺得自己被忽略了,ta們可能會完全失去表達的欲望,會覺得這里似乎變成了關心者回憶和表達的舞臺:「你只在乎你自己」。

錯誤關心三:全能慈悲

全能慈悲可能是所有關心方式中,個人情感投入最多的一種。與前兩種錯誤的關心方式不同,擁有全能慈悲的關心者,能夠感受并認同對方的處境,關切對方的狀態,換句話說,ta們可以真正理解被關心者。

但是,在此基礎上,ta們還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幫助對方減輕痛苦、走出困境的愿望(Lopez, 2011)。因此,ta們可能總是熱忱地提供幫助,但根本沒弄明白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幫助、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對被關心者來說,雖然ta們會感到自己有被理解,但更會感覺自己的邊界被僭越了。面對過于熱忱的幫助,被關心者會覺得對方不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被信任和認可,是需要被拯救的「弱者」, 反而對對方的幫助和關心產生厭惡。

共情被認為是最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的表達關心的方式,它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夠從他人的參照系中,去理解和感受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還能夠在不越界的情況下,提供對方所需要的幫助。

對應到珍妮花的案例中,運用共情的關心者或許應該說:「我能體會你此時的難過,如果有什麼需要,我隨時都在呀~」

要真正做到共情其實并不容易,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1995)指出,「共情」包含了3個層次,分別是:

情緒共情:對對方情緒的感同身受,不僅能捕捉、識別對方的感受,也不會將這種感受過多牽扯到自己身上。 認知共情:從對方的視角和立場出發,去理解和看待ta正在經歷的事情。 共情擔憂:在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的基礎上,一種時刻準備提供幫助的狀態。

只有同時包含了這三個維度的共情,才是表達關心的最佳方式。被關心者能從你的關心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Riggio & Taylor, 2000),ta們既會因為自己的苦楚被另一個人感同身受而感到不再孤獨,也會因為對方給了自己足夠的空間去消化和成長,而感到舒適。

所以說,下一次,當你再因為他人的關心而感到不適時,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你所體驗到的不適感,一方面提醒著你去回顧和審視這段關系,也許對方并沒有真誠地對待你,另一方面,也可能表明對方觸犯了你所堅持的價值觀,或采用了不合理的關心方式。

不過,也不要急著拒絕別人的關心。你可以試著與對方溝通,進行調整,慢慢找到適合彼此的關心方式。畢竟,在今天,還愿意花時間和精力來關心我們的人,已經是很珍貴的了。

決定著我們的人生目標,激勵著我們去行動,同時也是每個人生活中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因此,當對方的價值觀與我們的價值觀發生沖突,甚至對方企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可能會產生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Sinrich, 2019)。

比如,你是一個奉行「戀愛自由,不行就算了」的人,但你的朋友或親人,可能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并基于這樣的觀念不斷奉勸你抓緊時間,趕緊找對象。事實上,ta們沒有任何惡意,也是真心希望你好,但我們仍會因為這樣的勸說感到心煩。

生活中常見的價值觀沖突可能還有:愛情至上 vs 事業第一;拼搏 vs 隨緣;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vs 自由戀愛,不婚也行;養兒防老 vs 就愛丁克……

但是,很多時候對方可能在關心的動機和內容上都沒有踩雷,而我們依然覺得對方的關心很討厭,這是為什麼?

關心其實是一門技術活,如果選錯了關心方式,不僅起不到安慰的作用,還會給人帶去負面情緒,甚至傷害到對方。

常見的「錯誤的關心方式」有三種類型。為了更好的理解和區分它們,我們先假設一個需要被關心的場景:不幸的珍妮花,剛剛經歷了親人離世……

錯誤關心一:憐憫

憐憫可能是感情投入最少的一種關心方式。它表達的是對對方遭遇的一種認知,即「我承認你目前的狀況是糟糕的,我為此感到遺憾」。這種認知僅僅基于個人想象,關心者并不會代入對方,去真正理解對方的處境和感受。

憐憫式關心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仁慈的憐憫和輕蔑的憐憫。前者雖表達出惋惜和關懷,但仍然是出于高位者對低位者的凝視,雙方不平等;后者則直接表達出蔑視,以及自身的優越感(Kimball, 2004)。

因此,不論是哪一種憐憫,都會讓被關心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基本的尊重。Ta們會認為對方不僅不了解自己,還表現出了一種居高臨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驕傲感」,甚至會對對方產生「自以為是」的厭惡。

錯誤關心二:同情

同情的情感投入會比憐憫多一些,它是在能夠客觀理解另一個生命所經歷痛苦的基礎上,對對方的遭遇具有反應的關心(Decety & Michalska, 2010)。

同情的出發點是:「我有過類似經歷,所以我理解你」。然而很多時候,這是一種「過多的自我代入」。關心者會因為相似的經歷,預設對方和自己曾經的感受一模一樣,然后給予安慰。但事實上,不同的人在遭遇相似經歷時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這種關心方式不僅會阻礙關心者去真正理解對方,還會讓被關心的人覺得自己被忽略了,ta們可能會完全失去表達的欲望,會覺得這里似乎變成了關心者回憶和表達的舞臺:「你只在乎你自己」。

錯誤關心三:全能慈悲

全能慈悲可能是所有關心方式中,個人情感投入最多的一種。與前兩種錯誤的關心方式不同,擁有全能慈悲的關心者,能夠感受并認同對方的處境,關切對方的狀態,換句話說,ta們可以真正理解被關心者。

但是,在此基礎上,ta們還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幫助對方減輕痛苦、走出困境的愿望(Lopez, 2011)。因此,ta們可能總是熱忱地提供幫助,但根本沒弄明白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幫助、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對被關心者來說,雖然ta們會感到自己有被理解,但更會感覺自己的邊界被僭越了。面對過于熱忱的幫助,被關心者會覺得對方不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被信任和認可,是需要被拯救的「弱者」, 反而對對方的幫助和關心產生厭惡。

共情被認為是最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的表達關心的方式,它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夠從他人的參照系中,去理解和感受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還能夠在不越界的情況下,提供對方所需要的幫助。

對應到珍妮花的案例中,運用共情的關心者或許應該說:「我能體會你此時的難過,如果有什麼需要,我隨時都在呀~」

要真正做到共情其實并不容易,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1995)指出,「共情」包含了3個層次,分別是:

情緒共情:對對方情緒的感同身受,不僅能捕捉、識別對方的感受,也不會將這種感受過多牽扯到自己身上。 認知共情:從對方的視角和立場出發,去理解和看待ta正在經歷的事情。 共情擔憂:在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的基礎上,一種時刻準備提供幫助的狀態。

只有同時包含了這三個維度的共情,才是表達關心的最佳方式。被關心者能從你的關心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Riggio & Taylor, 2000),ta們既會因為自己的苦楚被另一個人感同身受而感到不再孤獨,也會因為對方給了自己足夠的空間去消化和成長,而感到舒適。

所以說,下一次,當你再因為他人的關心而感到不適時,可能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你所體驗到的不適感,一方面提醒著你去回顧和審視這段關系,也許對方并沒有真誠地對待你,另一方面,也可能表明對方觸犯了你所堅持的價值觀,或采用了不合理的關心方式。

不過,也不要急著拒絕別人的關心。你可以試著與對方溝通,進行調整,慢慢找到適合彼此的關心方式。畢竟,在今天,還愿意花時間和精力來關心我們的人,已經是很珍貴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