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有一些看起來內向的人,其實深層人格比誰都活潑

前段時間, 身邊的一位朋友因為看綜藝而迷戀上了MBTI, 每天高強度與我討論「人性」, 而當得知我是E(extrovert, 外向者), 而不是I(introvert, 內向者)時, 他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這樣的對話讓我不禁想起, 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是個性格奔放的姑娘, 但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應該文靜一點, 于是逐漸變成了班上最安靜的妹妹。 在上大學之后慢慢意識到了性格外向的好處, 才逐漸打開自己, 但在他人眼中, 仍不算活潑。

無獨有偶, 當我和另一位朋友聊起這件事時, 她提到了另一個「假性內向」的朋友:

再回想那段安靜「自閉」的時光, 當時的我不知為何開始了社交焦慮:我會僅僅因為要與陌生人搭話問路而心跳加速、手腳冰涼, 會在大眾面前發言的時候緊張地聲音發顫, 也會盡可能地拒絕一切需要社交的場合......但當時的我的內心, 其實是渴望與他人的聯結與溝通、渴望被朋友們環繞的。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假性內向」的性格?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被這種性格所困擾, 又該如何正確看待呢?

本質上來說, 「假性內向」是指那些, 本身人格氣質是外向(這里的外向, 是指心理能量指向外部, 更傾向于從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但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 表現為「內向」(安靜寡言、不主動與人社交), 并產生了內向自我認知, 而內心深處仍然隱藏著那個外向人格、渴望與人聯結、隨時等待被激活的孩子。 這個孩子與世界失聯, 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創傷

許多研究都表明, 各類創傷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霸凌、情感忽視、家庭暴力、[性.虐]待和身體虐待)與社交焦慮癥的發展密切相關(Brook & Schmidt, 2008)。 且研究發現, 更多的童年創傷也會導致更高的社交焦慮(Bruijnen et al., 2019)。

試想, 如果一個人曾遭受過來自他人的傷害, 那麼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ta與人溝通相處的模式。 如果這種傷害發生在兒時, 那麼影響則會更加深遠。

即使是一個原本外向活潑的人, 在經歷過創傷后, 可能因恐懼不良后果而避免與人過多接觸, 變得寡言甚至開始自我孤立, 表現出我們所說的「假性內向」。

情緒敏感

高敏感人群總是會在生活中面臨許多旁人難以理解的挑戰, 尤其是在社交上。

敏感使ta們更加能夠體諒和照顧他人的情緒,

并察覺到自身帶給他人的影響。 所以, 在人際交往中, ta們很可能會因照顧他人的情緒而選擇保留觀點。 (你是對外界信息更敏銳的高敏感人嗎?高敏感人應該如何自處呢?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敏感?|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不過, 這或許并不只是高敏感人群特有的特質。 如果你和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樣喜歡研究MBTI榮格八維, 那麼你或許知道, 感情外傾程度高的人對于他人的情緒感知更加敏感, 也更擅長共情并回應他人的情感。 在社交場合中, ta們也更追求整體氛圍的和諧, 而不是自我的表達, 從而顯得「內向」寡言。

不安全型依戀

依戀類型是我們談到社交時繞不開的話題。 研究人員認為, 不安全型依戀類型可以預測焦慮癥的發展(Bögels & Brechman-Toussaint, 2006; Dadd & Roth, 2001)。

在1989年,有研究就明確地將兒童的焦慮-矛盾型依戀風格與童年中期的社會退縮聯系在一起(Renken et al., 1989)。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形成了焦慮-矛盾型依戀,那麼ta就更有可能刻意地避開自己原本喜歡的人和事,將自己孤立起來,而這種影響也很容易被「順利地」帶入成年期。

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人們在內心極度渴望與他人社交的同時,在與人交往時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證不輕易傷害到他人,或被他人傷害。從而成為了看上去「內向」,實則外向的「假性內向」者。

首先,就像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反復提及的那樣,性格的內向性/外向性,只是一種人格特征,它們有屬于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不應該被過分提倡或貶低。

社交的質量也不應該依靠人數的多少和參與的時間長短劃分,只關乎個人喜好和選擇。內向/外向也不能等同于社交焦慮,更不能說明一個人社交技能的高低。

但我們今天談論的假性內向者,ta們雖然在很多時候表現出常見于內向者的行為和特質,但其實并不像真正的內向者那樣享受長時間的獨處。Ta們仍然有著外向的天性,并在內心深處渴望熱鬧的人群。對于ta們而言,內心的外向者才是真正的自我,內向則是保護殼。

不過ta們中的很多人,因上文中提及的幾個原因,無法展現出內心真實的自我,甚至對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內向」的錯誤認知,從而更多地選擇將自己孤立起來,而不是選擇ta們真正需要的社交充電。

然而,這種對社交有意無意的逃避和自我孤立,反而會給ta們帶來負面影響。

一方面,本質上作為外向者,社交才是ta們真正需要的獲取能量的方式。社交需求無法被滿足,短期會感到疲憊,且不知這種疲憊從何而來。長期以往,ta們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會加重,還讓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虛弱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彼時,即使ta們想要社交,也沒有能量和能力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另一方面,許多假性內向者還沒能看清自己。Ta們認為自己社恐、不會與人交往,把自己限制在「內向」的定義里。

然而,我們對「我是怎樣的人」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與他人相處時的自己,以及在社交中他人給我們的反饋。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但如果假性內向者們把自己隔離起來,長時間得不到這部分來自外界對自我認知的補充,會更難以形成對自己的完整且相對客觀的認知,更不要說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并嘗試改變了。

對于那些已經看到自己內心訴求的假性內向者來說,雖然渴望與人交往,但由于ta們長時間給他人內向的印象,他人很有可能不會主動與假性內向者親近。如此一來,假性內向者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反而更加拒絕社交了。

所以我們鼓勵假性內向者打破這個殼,直面自己真實的訴求,大膽地展露真實的內心。在這里,我們提供了一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假性內向的朋友走出社交困境。

1. 更加細致的自我覺察

長時間的獨處帶給我的感受和影響是什麼?在社交之中和之后我的感受如何?我內心真正想要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去問自己這些問題,去接納這樣的自己,讓自己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你有這樣的一面,看一看它具體的、真實的模樣。

2. 練習重新分配注意力

大量研究發現,對社交感到不適和焦慮的人,普遍存在著注意力分配的偏差(Rooijen et al., 2017)。這些偏差,影響了ta們對自我、他人、世界的理解,從而影響了ta們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和行為策略的選擇。

相比于中性的信號(例如一張面無表情的臉),ta們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威脅性的信息(例如憤怒的表情)上(MacLeod et al., 1986)。所以,如果你在社交場合感到焦慮無措,經常害怕自己的行為造成一些負面后果,可以嘗試利用反復的訓練,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性信號上,避免在社交中過度焦慮。

3. 計劃你休息日的行程時間表

為了避免在休息時間屈從于慣性,像從前一樣在家閉不出戶,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好好地提前規劃自己的休息時間。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線下興趣小組或者興趣班,可以很好地起到督促和鼓勵的作用,

如果對群體活動感到緊張,我們也可以只找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從你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開始。

你不用一開始就逼著自己一步就邁出自己的舒適區,我們可以慢慢來。

最后,我們告訴大家的是,認清自己,認清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才是讓自己感到愉悅和舒適的最佳途徑。那些在網絡上被大肆傳播的信息,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對別人來說正確且有用的休息方式,并不一定適用于我們自己。

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生活和節奏,不被性格和定義所束縛。對你而言最好的,才是世界上最棒的生活方式。

今日互動: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人是假性內向者嗎?你們在社交的時候有什麼獨特的體驗嗎?

2006; Dadd & Roth, 2001)。

在1989年,有研究就明確地將兒童的焦慮-矛盾型依戀風格與童年中期的社會退縮聯系在一起(Renken et al., 1989)。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形成了焦慮-矛盾型依戀,那麼ta就更有可能刻意地避開自己原本喜歡的人和事,將自己孤立起來,而這種影響也很容易被「順利地」帶入成年期。

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人們在內心極度渴望與他人社交的同時,在與人交往時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證不輕易傷害到他人,或被他人傷害。從而成為了看上去「內向」,實則外向的「假性內向」者。

首先,就像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反復提及的那樣,性格的內向性/外向性,只是一種人格特征,它們有屬于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不應該被過分提倡或貶低。

社交的質量也不應該依靠人數的多少和參與的時間長短劃分,只關乎個人喜好和選擇。內向/外向也不能等同于社交焦慮,更不能說明一個人社交技能的高低。

但我們今天談論的假性內向者,ta們雖然在很多時候表現出常見于內向者的行為和特質,但其實并不像真正的內向者那樣享受長時間的獨處。Ta們仍然有著外向的天性,并在內心深處渴望熱鬧的人群。對于ta們而言,內心的外向者才是真正的自我,內向則是保護殼。

不過ta們中的很多人,因上文中提及的幾個原因,無法展現出內心真實的自我,甚至對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內向」的錯誤認知,從而更多地選擇將自己孤立起來,而不是選擇ta們真正需要的社交充電。

然而,這種對社交有意無意的逃避和自我孤立,反而會給ta們帶來負面影響。

一方面,本質上作為外向者,社交才是ta們真正需要的獲取能量的方式。社交需求無法被滿足,短期會感到疲憊,且不知這種疲憊從何而來。長期以往,ta們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會加重,還讓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虛弱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彼時,即使ta們想要社交,也沒有能量和能力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另一方面,許多假性內向者還沒能看清自己。Ta們認為自己社恐、不會與人交往,把自己限制在「內向」的定義里。

然而,我們對「我是怎樣的人」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與他人相處時的自己,以及在社交中他人給我們的反饋。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但如果假性內向者們把自己隔離起來,長時間得不到這部分來自外界對自我認知的補充,會更難以形成對自己的完整且相對客觀的認知,更不要說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并嘗試改變了。

對于那些已經看到自己內心訴求的假性內向者來說,雖然渴望與人交往,但由于ta們長時間給他人內向的印象,他人很有可能不會主動與假性內向者親近。如此一來,假性內向者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反而更加拒絕社交了。

所以我們鼓勵假性內向者打破這個殼,直面自己真實的訴求,大膽地展露真實的內心。在這里,我們提供了一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假性內向的朋友走出社交困境。

1. 更加細致的自我覺察

長時間的獨處帶給我的感受和影響是什麼?在社交之中和之后我的感受如何?我內心真正想要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去問自己這些問題,去接納這樣的自己,讓自己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你有這樣的一面,看一看它具體的、真實的模樣。

2. 練習重新分配注意力

大量研究發現,對社交感到不適和焦慮的人,普遍存在著注意力分配的偏差(Rooijen et al., 2017)。這些偏差,影響了ta們對自我、他人、世界的理解,從而影響了ta們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和行為策略的選擇。

相比于中性的信號(例如一張面無表情的臉),ta們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威脅性的信息(例如憤怒的表情)上(MacLeod et al., 1986)。所以,如果你在社交場合感到焦慮無措,經常害怕自己的行為造成一些負面后果,可以嘗試利用反復的訓練,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性信號上,避免在社交中過度焦慮。

3. 計劃你休息日的行程時間表

為了避免在休息時間屈從于慣性,像從前一樣在家閉不出戶,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好好地提前規劃自己的休息時間。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線下興趣小組或者興趣班,可以很好地起到督促和鼓勵的作用,

如果對群體活動感到緊張,我們也可以只找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從你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開始。

你不用一開始就逼著自己一步就邁出自己的舒適區,我們可以慢慢來。

最后,我們告訴大家的是,認清自己,認清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才是讓自己感到愉悅和舒適的最佳途徑。那些在網絡上被大肆傳播的信息,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對別人來說正確且有用的休息方式,并不一定適用于我們自己。

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生活和節奏,不被性格和定義所束縛。對你而言最好的,才是世界上最棒的生活方式。

今日互動: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人是假性內向者嗎?你們在社交的時候有什麼獨特的體驗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