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愛很艱難,他人也許正是你的地獄。」成年后,每個人都孤獨

馬上又要過年了。 眼看著疫情反復, 身邊的朋友紛紛提早計劃返鄉日程。 只有一位朋友氣定神閑, 說自己今年并不打算回家。

朋友的這種狀態, 同時也是KY后臺不少小伙伴存在的現實問題。

Ta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看似過得熱熱鬧鬧, 只有ta們自己知道:自己內心的某一角, 似乎越發地空虛寂寥。

這種孤獨從何而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在病態的孤獨狀態?有沒有什麼方法, 能讓我們在不依賴社交的前提下, 消除這種孤獨感呢?

在這個新年到來之際, 我想和大家聊聊成年人的孤獨。

前段時間, 我的一位朋友就向我描述過這樣一段經歷:

Ta和同事一起去酒吧跨年。 一屋子人歡聲笑語倒數新年后, ta卻突然感到一陣沒來由的悲傷。

然而, 當ta和同事交流這種感受后, 對方卻表示:自己無法理解ta的困擾。

「我這樣是不是不太正常?會不會是抑郁癥的先兆啊?」朋友憂心忡忡地問。

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擔憂, 姑且可以放下心來。 因為, 你絕不是一個人。

孤獨, 與你是獨自一人還是身處人群無關(Boomsma et al., 2005; Khazan, 2017)。 它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是對失去的/不在身邊的愛的客體, 所懷有的痛苦的渴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被父母親帶去走親戚,

然而此刻, 你內心最真實的渴望是窩在房間里玩游戲。 此刻, 坐在餐桌前、被親戚圍繞的你, 便不由得地感到一種無人理解的孤寂。

在現實與渴望存在差異的情境下, 孤獨感便發生了。

那是不是意味著, 如果我們能如愿以償一個人待著, 這種孤獨感就會消失了呢?

消除孤獨感的重心, 不僅僅在「渴望」, 更在于「聯結」。

首先是和自己的聯結。 無法和自己建立聯結的人, 會在生活中做出有違本心的行為, 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嚴重的情況下, ta們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像個「活死人」, 從而陷入孤獨、空虛之中。

其次是對「他者」的聯結。 這也并不容易。 我們可能有許多共同玩樂的朋友, 有提供豐富物質的父母, 有一起約會旅行的伴侶, 卻因為其中沒有一個能從深層次理解自己的人, 內心愈發地感到空虛寂寥。

單單是找到聯結也是不夠的。 我們還必須真正在這段關系中感到安心。

只有當人們建立足夠的聯結, 并對這些聯結感到滿意與放心時, 孤獨感才會消失(Cacioppo & Patrick, 2008)。

盡管孤獨感不可避免,

但人們對孤獨的感知程度卻因人而異。 在最輕度的情況下, 它可能只是讓我們感到不愉快;嚴重時, 它也可以是一種無法忍受的折磨。

研究證明, 慢性孤獨和許多生理/心理疾病都相關, 包括抑郁癥、精神分裂、癌癥、高血壓、睡眠障礙等等(Fekete et al., 2018)。

孤獨的心理狀態會讓一個人的死亡風險提高26%, 而長期孤獨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 導致孤獨者更容易過早死亡(Knowles et al., 2015; Cacioppo & Patrick, 2008)。

接下來, 我們就從兩種孤獨發生的常見情景出發, 來聊聊:這兩種「孤獨感」, 該如何化解?

與他者缺失聯結的典型表現之一, 是感到「朋友變少」。

我們常說「越長大越孤單」。 事實上, 由于成年后生活環境的變化, 我們確實可能和一些舊日好友不復過往的親密(Adams et al., 1998)。

與此同時, 成年后的交友往往伴隨更復雜的考量:「Ta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嗎?」「Ta是否能給我帶來某種便利?」被劃進我們「交友圈子」的人, 也變得越來越少。

不過,發達的社交網絡和豐富的娛樂活動,依然給我們提供了廣泛結交新朋友的機會。只要我們愿意,想要擴大交友范圍、提升朋友數量,對大部分人來說并不是難事。

真正變少的不是朋友,而是深刻的聯結。

當我們能夠在對方身上獲得一種「被看見」「被理解」的感受,我們就會感到彼此之間存在深刻的聯結與愛。然而,現實往往會讓人失望。

我們或許有過對他人敞開心扉,對方卻只能回以我們「不懂得」「不理解」的難堪體驗:

「我們明明已經這麼熟悉,為什麼你還是不懂我?你辜負了我的期待!」

這一方面與對方的人格特質有關:一些人本就擅長感受情緒,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深度共情他人;而另一些則暫時沒有能力這麼做。

至于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有些扎心了:

雖然當我們稱一個人為自己的朋友時,往往默認這段關系是相互的。但研究證明,有一半的人都只是誤以為自己和別人是朋友。

在對方眼里,你可能只是一位「友好的熟人」。

退一步說,即便你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足夠親密,一段好的友情也需要長久的經營和維系。

我們可能不需要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和朋友保持聯系,但這并不代表,朋友是一種會一直在原地默默等著我們「突然想起ta」的、理所應當的存在。畢竟,誰會想成為一名「工具人」呢?

當我們向這些朋友尋求情感支持時,對方就可能會因為自己不能(或不想)回應,阻斷你們之間的情感聯結,使你感受到「不被看見」的孤單。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一些人看起來似乎「朋友遍天下」,卻依然十分孤獨,關鍵時刻總是找不到人陪伴。

如果這些難題也是你的現實困擾,那麼是否意味著:我目前的朋友質量普遍不佳,我應該去選擇一批全新的優質好友呢?

其實某種意義上,知心好友與完美情人是相似的——可遇而不可求。

我們都曾夢想自己能有一位完美的愛人:外形出眾、多金專一、性格體貼……然而現實生活中,這往往并不現實。

我們只能選擇那些對你來說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需求,放棄另一些不那麼重要,或能夠妥協的。友情關系也是如此。

Robert Weiss(1974)提出了人們的四大社交需求(social provision):親密依賴(intimate attachment),社會融入(social integration),價值認同(reassurance of worth)以及建議指導(advice/guidance)。

他認為,為了滿足這些不同的社交需求,我們的社交關系網需要更加多元化。

我們或許很難找尋到一位滿足以上所有社交需求的靈魂摯友,但我們可以在不同朋友身上,尋求不同的社交關系。

當你在友情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失望,不用泄氣,也不必因此否定朋友整個人的人格——你只是沒有在這一類社交需求上,找到「對的人」罷了。

在友情關系中,做「海王」并不可恥,且有用。

第二類聯結的缺失,則關乎我們自己。

有時候,讓我們感到孤獨的并不是身邊無人。而是我們自行選擇「封心鎖愛」,主動地讓自己孑然一身。

盡管孤獨可以是一種個人選擇,我們依然需要警惕「主動孤獨」背后隱藏的信息:

孤獨有時是一種自我攻擊。當人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被愛的時候,便會試圖通過主動尋求的孤獨來懲罰自己。

此時,ta會進入一種防御式的社交狀態:因為怕被別人討厭,所以不再積極和他人接觸;因為怕被別人嘲笑,所以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變得畏畏縮縮、患得患失。我們表現出的是一種「虛假的獨立」。

另一些孤獨者則恰恰相反,ta們表現得非常渴望陪伴。然而,ta們寧可要一些替代品(比如追星啦、嗑CP啦、喜歡紙片人啦),或者一些虛幻中的融合,也不愿嘗試現實的陪伴和靠近。

高度發展的信息科技,能讓我們輕松建立一段淺嘗即止的關系。聊天有話術,戀愛有套路,卻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與人深入、真摯交心的能力(Turkle, 2011)。

這樣的狀態或許讓人覺得安全感十足。然而,變故一旦發生,我們將遭受更為激烈的反噬,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亂境地。

此外,一些社會文化因素被證明和更高的孤獨感相關。

非異性戀的學生比異性戀學生更多地感到孤獨,遭遇過「非典型事件」的人(比如父母有重性精神病等),也更容易感到孤獨(Rubin, 2017)。

此外,微觀層面的情境因素也很關鍵。如在經歷喪失后,人們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比過去更強烈的孤獨。

這種喪失不僅限于親人離世或分手,一些諸如結婚、升遷、去外地上學等喜慶的事件也會引發孤獨感。我們會經歷身份的轉變,失去了同「過去自己」的聯結,比如從「單身」變成「妻子」。

這些事件阻礙了我們形成持續、穩定的內在生命,恰恰是這種缺失為我們帶來了孤獨感。

你的孤獨,是來自于以上哪一種情況呢?

在大部分人眼中,「孤獨」并不是一個好詞。它往往和諸如「寂寞」「凄涼」「被剩下」這些負面的形容關聯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孤獨」很多時候是一種不被承認的感受——這樣的孤獨,通常指的是「loneliness」。

Loneliness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會讓人們感到不安、痛苦與耗竭。它是一種讓我們想要去回避的感受。然而,一些不愿承認孤獨感的孤獨者卻會認為,自己正享受著跳脫于周遭的處境。Ta們正在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待生活,自己是如此遺世獨立、與眾不同。

事實上,「熱愛孤獨」的感覺,往往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保護著我們免受更大的磨難。比如社交關系中權力的競爭,人際交往里被拒絕的風險,對于人事物求而不得的無助和被動。

那麼,是不是除去讓自己建立人間高質量社交之外,想要緩解孤獨危機就別無他法了呢?

其實在英文里,除去「loneliness」表示孤獨,「solitude」也表達了孤獨的含義。只不過,solitude和中文中「孤獨」一詞所傳遞的色彩有所差異:

Solitude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讓自己感到享受的孤獨狀態。在solitude中的人會主動回避和外界的聯系,并且ta們對此感到平和而快樂。

要想在不依賴于社交行為的前提下化解孤獨感,我們可以嘗試將「Loneliness」轉化為「Solitude」。

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以正念的心態去生活。在這種精神狀態下,我們積極地投入當下,留意新事物,對環境保持敏感。

Shelly Carson和Ellen Langer(2006)改良了一系列曾在臨床中使用的提高正念的技術。我們從中精選了3個日常特別容易做的練習,來幫助大家逐漸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納。

練習1

積極觀察新的變化

積極留意環境中的新出現的人、事、物,或是已經存在的人、事、物新發生的變化;不要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只是去觀察,且不要做評判。我們會更容易發現,自我的哪些方面是我們還不那麼了解,又或者是我們一直回避的。

練習2

把自我想象成一個「正在打磨的作品」

你可能容易習慣性地否定自己。比如,「我不受別人歡迎」「我就是沒有吸引力」。下次再想去否定自己時,你可以用「可能性詞語」取代「固化詞語」。比如將「我是(is/am)」的句式,換成「我可能是(may be)」「我可以是(could be)」。僅僅是語言上的微小變化,就會幫助我們少一些自我否定,看到更多改變的可能。

練習3

書寫「正念」日記

在每天結束時,寫下這一天的重要事件。在回顧過去時,進行專注的、不評判的觀察練習,并將這些觀察和體驗記錄下來。

這樣的日記書寫,有助于讓你正念地去體驗接下來的生活,還可以讓你更容易發現生活的連續性和方向,從而更能夠接納當下的自己。

當然,我們依舊鼓勵大家主動出擊,去尋求你所缺失的社交關系。在聯結逐漸加深的過程里,我們會重新理解彼此的意義。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寫道:

「愛卻艱難,心魂的敞開甚至危險。他人也許正是你的地獄……當然,仍有孤獨的心在戰栗,仍有未熄的對溝通的渴盼。」

孤獨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情感。而復雜正是人最真實的樣子。在認識自己和認識人性這件事上,簡單確定的答案往往都不是真的。

傷痛背后有心心相印的狂喜,寂寞之后也有是孤身一人的榮光。歸根結底,我們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代價,在代價與代價中重獲自由。

希望你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但也永遠不會失去愛的能力。

今日互動:「我們都是黑暗海洋上行駛的孤獨船只。雖然我們無法碰觸這些船,但是它們的存在以及處境的相似給我們提供了莫大的安慰。」來寫下一個你的孤獨瞬間吧,你通常會如何處理孤獨情緒?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也變得越來越少。

不過,發達的社交網絡和豐富的娛樂活動,依然給我們提供了廣泛結交新朋友的機會。只要我們愿意,想要擴大交友范圍、提升朋友數量,對大部分人來說并不是難事。

真正變少的不是朋友,而是深刻的聯結。

當我們能夠在對方身上獲得一種「被看見」「被理解」的感受,我們就會感到彼此之間存在深刻的聯結與愛。然而,現實往往會讓人失望。

我們或許有過對他人敞開心扉,對方卻只能回以我們「不懂得」「不理解」的難堪體驗:

「我們明明已經這麼熟悉,為什麼你還是不懂我?你辜負了我的期待!」

這一方面與對方的人格特質有關:一些人本就擅長感受情緒,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深度共情他人;而另一些則暫時沒有能力這麼做。

至于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有些扎心了:

雖然當我們稱一個人為自己的朋友時,往往默認這段關系是相互的。但研究證明,有一半的人都只是誤以為自己和別人是朋友。

在對方眼里,你可能只是一位「友好的熟人」。

退一步說,即便你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足夠親密,一段好的友情也需要長久的經營和維系。

我們可能不需要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和朋友保持聯系,但這并不代表,朋友是一種會一直在原地默默等著我們「突然想起ta」的、理所應當的存在。畢竟,誰會想成為一名「工具人」呢?

當我們向這些朋友尋求情感支持時,對方就可能會因為自己不能(或不想)回應,阻斷你們之間的情感聯結,使你感受到「不被看見」的孤單。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一些人看起來似乎「朋友遍天下」,卻依然十分孤獨,關鍵時刻總是找不到人陪伴。

如果這些難題也是你的現實困擾,那麼是否意味著:我目前的朋友質量普遍不佳,我應該去選擇一批全新的優質好友呢?

其實某種意義上,知心好友與完美情人是相似的——可遇而不可求。

我們都曾夢想自己能有一位完美的愛人:外形出眾、多金專一、性格體貼……然而現實生活中,這往往并不現實。

我們只能選擇那些對你來說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需求,放棄另一些不那麼重要,或能夠妥協的。友情關系也是如此。

Robert Weiss(1974)提出了人們的四大社交需求(social provision):親密依賴(intimate attachment),社會融入(social integration),價值認同(reassurance of worth)以及建議指導(advice/guidance)。

他認為,為了滿足這些不同的社交需求,我們的社交關系網需要更加多元化。

我們或許很難找尋到一位滿足以上所有社交需求的靈魂摯友,但我們可以在不同朋友身上,尋求不同的社交關系。

當你在友情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失望,不用泄氣,也不必因此否定朋友整個人的人格——你只是沒有在這一類社交需求上,找到「對的人」罷了。

在友情關系中,做「海王」并不可恥,且有用。

第二類聯結的缺失,則關乎我們自己。

有時候,讓我們感到孤獨的并不是身邊無人。而是我們自行選擇「封心鎖愛」,主動地讓自己孑然一身。

盡管孤獨可以是一種個人選擇,我們依然需要警惕「主動孤獨」背后隱藏的信息:

孤獨有時是一種自我攻擊。當人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被愛的時候,便會試圖通過主動尋求的孤獨來懲罰自己。

此時,ta會進入一種防御式的社交狀態:因為怕被別人討厭,所以不再積極和他人接觸;因為怕被別人嘲笑,所以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變得畏畏縮縮、患得患失。我們表現出的是一種「虛假的獨立」。

另一些孤獨者則恰恰相反,ta們表現得非常渴望陪伴。然而,ta們寧可要一些替代品(比如追星啦、嗑CP啦、喜歡紙片人啦),或者一些虛幻中的融合,也不愿嘗試現實的陪伴和靠近。

高度發展的信息科技,能讓我們輕松建立一段淺嘗即止的關系。聊天有話術,戀愛有套路,卻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與人深入、真摯交心的能力(Turkle, 2011)。

這樣的狀態或許讓人覺得安全感十足。然而,變故一旦發生,我們將遭受更為激烈的反噬,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亂境地。

此外,一些社會文化因素被證明和更高的孤獨感相關。

非異性戀的學生比異性戀學生更多地感到孤獨,遭遇過「非典型事件」的人(比如父母有重性精神病等),也更容易感到孤獨(Rubin, 2017)。

此外,微觀層面的情境因素也很關鍵。如在經歷喪失后,人們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比過去更強烈的孤獨。

這種喪失不僅限于親人離世或分手,一些諸如結婚、升遷、去外地上學等喜慶的事件也會引發孤獨感。我們會經歷身份的轉變,失去了同「過去自己」的聯結,比如從「單身」變成「妻子」。

這些事件阻礙了我們形成持續、穩定的內在生命,恰恰是這種缺失為我們帶來了孤獨感。

你的孤獨,是來自于以上哪一種情況呢?

在大部分人眼中,「孤獨」并不是一個好詞。它往往和諸如「寂寞」「凄涼」「被剩下」這些負面的形容關聯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孤獨」很多時候是一種不被承認的感受——這樣的孤獨,通常指的是「loneliness」。

Loneliness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會讓人們感到不安、痛苦與耗竭。它是一種讓我們想要去回避的感受。然而,一些不愿承認孤獨感的孤獨者卻會認為,自己正享受著跳脫于周遭的處境。Ta們正在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待生活,自己是如此遺世獨立、與眾不同。

事實上,「熱愛孤獨」的感覺,往往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保護著我們免受更大的磨難。比如社交關系中權力的競爭,人際交往里被拒絕的風險,對于人事物求而不得的無助和被動。

那麼,是不是除去讓自己建立人間高質量社交之外,想要緩解孤獨危機就別無他法了呢?

其實在英文里,除去「loneliness」表示孤獨,「solitude」也表達了孤獨的含義。只不過,solitude和中文中「孤獨」一詞所傳遞的色彩有所差異:

Solitude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讓自己感到享受的孤獨狀態。在solitude中的人會主動回避和外界的聯系,并且ta們對此感到平和而快樂。

要想在不依賴于社交行為的前提下化解孤獨感,我們可以嘗試將「Loneliness」轉化為「Solitude」。

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以正念的心態去生活。在這種精神狀態下,我們積極地投入當下,留意新事物,對環境保持敏感。

Shelly Carson和Ellen Langer(2006)改良了一系列曾在臨床中使用的提高正念的技術。我們從中精選了3個日常特別容易做的練習,來幫助大家逐漸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納。

練習1

積極觀察新的變化

積極留意環境中的新出現的人、事、物,或是已經存在的人、事、物新發生的變化;不要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只是去觀察,且不要做評判。我們會更容易發現,自我的哪些方面是我們還不那麼了解,又或者是我們一直回避的。

練習2

把自我想象成一個「正在打磨的作品」

你可能容易習慣性地否定自己。比如,「我不受別人歡迎」「我就是沒有吸引力」。下次再想去否定自己時,你可以用「可能性詞語」取代「固化詞語」。比如將「我是(is/am)」的句式,換成「我可能是(may be)」「我可以是(could be)」。僅僅是語言上的微小變化,就會幫助我們少一些自我否定,看到更多改變的可能。

練習3

書寫「正念」日記

在每天結束時,寫下這一天的重要事件。在回顧過去時,進行專注的、不評判的觀察練習,并將這些觀察和體驗記錄下來。

這樣的日記書寫,有助于讓你正念地去體驗接下來的生活,還可以讓你更容易發現生活的連續性和方向,從而更能夠接納當下的自己。

當然,我們依舊鼓勵大家主動出擊,去尋求你所缺失的社交關系。在聯結逐漸加深的過程里,我們會重新理解彼此的意義。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寫道:

「愛卻艱難,心魂的敞開甚至危險。他人也許正是你的地獄……當然,仍有孤獨的心在戰栗,仍有未熄的對溝通的渴盼。」

孤獨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情感。而復雜正是人最真實的樣子。在認識自己和認識人性這件事上,簡單確定的答案往往都不是真的。

傷痛背后有心心相印的狂喜,寂寞之后也有是孤身一人的榮光。歸根結底,我們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代價,在代價與代價中重獲自由。

希望你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但也永遠不會失去愛的能力。

今日互動:「我們都是黑暗海洋上行駛的孤獨船只。雖然我們無法碰觸這些船,但是它們的存在以及處境的相似給我們提供了莫大的安慰。」來寫下一個你的孤獨瞬間吧,你通常會如何處理孤獨情緒?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