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球真要大降溫了?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約比釋放多5.3億噸

地理課本告訴我們, 地球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 不過就在去年, 四大洋的說法就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個世界海洋日, 在這一天,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宣布將南極洲周圍海域命名為南大洋, 同時將它確定為世界第五大洋。

此后, 越來越多國家認同南大洋地位的提升, 紛紛在自己的教科書以及地圖中將南大洋加入世界大洋之列。

其實, 這一舉動也是為了喚起學界與公眾對南大洋水域的關注。 盡管在五大洋中, 南大洋的面積不算大, 但它對于地球氣候以及生態環境的作用卻是不可小覷的。

南大洋正在「猛猛吸碳」

人類文明能發展到今天的程度, 工業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從工廠的煙囪中排放出來, 升向天空。

因此, 近些年來, 由于碳排放過多, 人類陷入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困境,

出現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而要解決碳排放過多的問題, 海洋就起著關鍵作用。

大家知道, 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氧氣, 而海洋也同樣有著強悍的吸碳能力。 數據顯示, 地球上有將近一半的二氧化碳都是被海洋吸收的。

在這其中, 南大洋更是起著尤為積極的吸碳作用。

經過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監測, 科學家們發現在2009年到2018年的這九年間, 南大洋上空的碳含量很不對勁。

全球歷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原來, 在地球各處的碳含量都明顯增高之時, 南大洋區域的碳含量卻出現了減少的趨勢。

在仔細分析數據之后, 科學家們更是驚訝地發現, 南大洋的年吸碳量比釋放量足足多出了5.3億噸。

這意味著南大洋正在瘋狂吸碳, 它不僅排放的碳少, 吸收的碳還很多, 對于目前的氣候形勢而言, 這無疑是一個代表著積極意義的信號。

為何南大洋的吸碳能力如此之強?

按理來說, 在五大洋中, 南大洋的面積算不上大, 那為何它的吸碳能力卻如此突出呢?

其實, 南大洋之所以能成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吸存槽」, 還要歸功于它所處的地理環境。

南大洋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被大陸分隔的海洋, 其水域面積達到了2032.7萬平方千米。

南大洋還有個「咆哮西風帶」的別名, 這是因為, 狂野的西風終年席卷在南大洋的水面之上。

而隨著西風大力攪動海水,二氧化碳也會被卷入表層海水之中,進而溶解。等到風平浪靜的時候,二氧化碳就會慢慢下沉到海底深處,再被浮游生物慢慢消化掉。

此外,由于海水輻合,在南大洋的海面上海形成了一種呈逆時針旋轉的巨大漩渦。在漩渦以及逆流的席卷下,二氧化碳會被徑直送到亞熱帶水域,再被深海綠植吸收。

就這樣,南大洋扛起了吸碳的的大旗。

那麼,如果「瘋狂」的南大洋持續保持如此巨大的吸碳量,全球氣候會不會不再持續升高,反而開始降溫呢?

地球要降溫還是升溫?

大氣中的碳含量越高,意味著溫室效應就會越嚴重,地球也就會越熱。相反,如果空氣中的碳含量減少,那麼氣溫也就可以隨之下降。

因此,在看到南大洋宛如一個巨大的「吸碳器」一般處理了大量二氧化碳之時,我們是感到慶幸的,想著溫室效應會不會由此而得到緩解。

而令人遺憾的是,地球并不會因為南大洋而停止變暖,降溫則是更不可能。

這是因為,長久來看,海洋過度吸收二氧化碳并非全然是一件好事。隨著大量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海水酸度也會隨之增加,這就會導致大量海洋生物的消逝。

要知道,這些生物的尸體也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于是,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外,因為季節性循環,大氣中的碳含量每年都會上下波動。

基林曲線

上圖為基林曲線(即反映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觀測結果變化的曲線),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盡管在某些時間內碳含量會有下降的表現,但從整體來看,大氣中的碳含量呈持續上漲的趨勢。

雖然現在各個國家都有意減少碳排放,但要發展工業,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本沒有辦法減少。

并且,由于溫室效應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冰川也隨之隨之消融,而融化的冰川還會帶來甲烷。

須知,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為可怕的溫室氣體,它造成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多上28-36倍。

因此,盡管南大洋的年吸碳量比釋放量多了大約5.3億噸,但對于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而言,還是不夠看的,它也不足以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更不用說讓地球降溫了。

結語

憑借海洋的一己之力是沒有辦法緩解溫室效應的,它也無力阻止地球的升溫,要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問題,關鍵還在于我們人類自己。

如果只顧經濟利益而忽視環境問題,持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那麼,當海洋的吸碳能力減弱之時,人類就會自食惡果,面臨更大的危機。

而隨著西風大力攪動海水,二氧化碳也會被卷入表層海水之中,進而溶解。等到風平浪靜的時候,二氧化碳就會慢慢下沉到海底深處,再被浮游生物慢慢消化掉。

此外,由于海水輻合,在南大洋的海面上海形成了一種呈逆時針旋轉的巨大漩渦。在漩渦以及逆流的席卷下,二氧化碳會被徑直送到亞熱帶水域,再被深海綠植吸收。

就這樣,南大洋扛起了吸碳的的大旗。

那麼,如果「瘋狂」的南大洋持續保持如此巨大的吸碳量,全球氣候會不會不再持續升高,反而開始降溫呢?

地球要降溫還是升溫?

大氣中的碳含量越高,意味著溫室效應就會越嚴重,地球也就會越熱。相反,如果空氣中的碳含量減少,那麼氣溫也就可以隨之下降。

因此,在看到南大洋宛如一個巨大的「吸碳器」一般處理了大量二氧化碳之時,我們是感到慶幸的,想著溫室效應會不會由此而得到緩解。

而令人遺憾的是,地球并不會因為南大洋而停止變暖,降溫則是更不可能。

這是因為,長久來看,海洋過度吸收二氧化碳并非全然是一件好事。隨著大量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海水酸度也會隨之增加,這就會導致大量海洋生物的消逝。

要知道,這些生物的尸體也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于是,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外,因為季節性循環,大氣中的碳含量每年都會上下波動。

基林曲線

上圖為基林曲線(即反映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觀測結果變化的曲線),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盡管在某些時間內碳含量會有下降的表現,但從整體來看,大氣中的碳含量呈持續上漲的趨勢。

雖然現在各個國家都有意減少碳排放,但要發展工業,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本沒有辦法減少。

并且,由于溫室效應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冰川也隨之隨之消融,而融化的冰川還會帶來甲烷。

須知,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為可怕的溫室氣體,它造成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多上28-36倍。

因此,盡管南大洋的年吸碳量比釋放量多了大約5.3億噸,但對于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而言,還是不夠看的,它也不足以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更不用說讓地球降溫了。

結語

憑借海洋的一己之力是沒有辦法緩解溫室效應的,它也無力阻止地球的升溫,要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問題,關鍵還在于我們人類自己。

如果只顧經濟利益而忽視環境問題,持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那麼,當海洋的吸碳能力減弱之時,人類就會自食惡果,面臨更大的危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