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5.17電信日5G調查:華為明年推5G晶片,大唐卻瀕臨退市

今天是2018年5.17電信日, 今年的主題是“推動人工智慧(AI)的正當使用, 造福全人類”, 在業內人士看來, 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5G網路的建設以及普及。 5G應用不再只是手機, 它將面向未來VR/AR、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無人駕駛、智慧家居、智慧醫療、無人機、應急安全等等。

今天, 主導中國5G企業, 情況如何?5.17電信日前夕, 藍鯨TMT記者進行了調查。

以下是全文:

又到517電信日。

近日, 高通提前公佈了一批將在2019年採用驍龍X50 5G NR的19家智慧手機廠商和18家運營商, 包括小米、OPPO、vivo、諾基亞、索 尼、LG,中國三大運營商等等。 相關媒體報導, 華為有望在2019年 年中全面推出使用自家研發的5G商用晶片 Balong 5G01 手機。

“簡單的說, 5G就是寬頻寬了。 手機流量上網屬於無線, 寬頻屬於有線, 寬頻變寬了就是指有線這塊變寬了, 速度快。 ”一位移動北京分公司的員工對藍鯨TMT記者說。

“5G在特殊場景有很多應用, 比如4K、8K高清影視對高寬頻有很高的要求, 4G網路比較難以支撐。 未來5G主要實現在同一場景下高密度使用者, 高速上網, 高速看視頻。 ”通信專家付亮對藍鯨TMT記者說。 “高寬頻高密度上網”用一位中國移動山東分公司員工的話解釋就是, “5G對有線無線網路的影響主要在於雲化”。

行業對5G過分樂觀

運營商相關宣傳資料顯示, 5G速度將會更快, 相比4G主要追求速率, 5G更關注體驗速率更快、連接數密度更高、空口延時更低三大關鍵性能指標。

在增強移動寬頻場景, 如VR/AR、雲端機器人;低功耗廣覆蓋場景, 如海量物聯網IoT;低延時高可靠場景, 如車聯網、自動駕駛等等場景中應用, 需要跨行業融合生態。

事實上, 在5G應用場景方面, 雖然有個別廠商提出8K的概念, 相關產品在去年9月已經推出。 可是目前4K都沒有完全落地, 相關市場也極其不成熟。 4K內容資源的匱乏, 網路支撐能力弱以及沒有良好頂層規劃設計, 直接限制了4K乃至8K視頻產業的發展, 炒作、噱頭大於用戶實際體驗。

而自動駕駛是一個複雜前沿的領域, 《華盛頓郵報》曾宣傳該技術未來能有效解決人類“路怒”引發的惡性事件。 英特爾公司戰略研究稱其是增加閒置乘客, 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事實上“現實很骨感”, 視覺AI技術、先進的演算法、深度學習系統都是影響自動駕駛能否落地的關鍵, 高可靠、低延時、廣覆蓋的網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AI目前連人類四歲孩子的常識分辨能力都不具備。 從特斯拉致人死亡到最近的賓士定速巡航模式失靈事件, 5G的應用場景需要一個從政策到監管強大有力的“生態圈”來支撐。

此外, 5G信號覆蓋問題, 也直接影響到5G的體驗。 一位元設備商員工對記者說, “高頻傳輸損耗大, 5G頻段高, 覆蓋距離小很多, 所以幾年之內都不會覆蓋太好。 ”因而, 想要5G網路信號覆蓋更好, 運營商將會面臨不小的基站建設壓力。 目前4G信號的覆蓋都成問題, 在偏遠地區4G信號仍沒有覆蓋。 5G的網路信號覆蓋更加艱難,

任重道遠。

“和國家的計畫以及設備商的觀點一致, 外界過於高估5G的商業進程了, 最早可能也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可能有一定的商用, 之前可能還是屬於試驗階段。 ”通信專家付亮說。

寡頭格局或繼續

對比三大運營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 中國移動運營收入1855億元人民幣, 略高於聯通和電信兩家的總和(749.35億和966.13億的總和1715.48億元)。 中國移動客戶數8.99億、4G用戶數6.72億遠遠高出聯通、電信兩家的總和(用戶數聯通2.94億和電信2.65億總和5.59億, 4G用戶數聯通1.94億和電信2.00億總和3.94億)。 移動ARPU值增加幅度高於聯通、電信, 而聯通和電信單季度的增長率8.59%、5.6%高於移動的0.8%, 聯通、電信未來業務增長空間大。 現在, 聯通正借助WCDMA、FDD相對成熟的3G、4G技術在尋找新的機會。

聯通落後於3G和4G過渡的階段, 移動對4G的投入規劃最早。 在2015年8月三大運營商進行人事調整以後, 聯通才全面切入4G的建設規劃。 儘管3G時代, 電信聯通實力相差不大, 但是電信在4G規劃時比聯通提前了大約三個季度, 相較聯通具有微弱優勢。

聯通和電信在4G制式FDD-LTE和TD-LTE混合組網, 建網成本低、速度快等方面比移動的TD-LTE優勢明顯。 然而, 移動用戶基數大, 用戶消費具有慣性。 跨網通話需要更高成本, 導致用戶更加傾斜於移動。 此外, 基站數量大, 信號覆蓋好於聯通也是移動保持“寡頭”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

4G向5G過渡的階段, 對比三家運營商在5G方面的投入。 中國移動的關注度和投入力度較聯通、電信超前。 近日, 移動計畫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和武漢5個城市啟動5G規模試驗, 每個城市部署超過100個5G基站;在北京、天津、深圳、重慶等12個城市部署小規模的5G應用示範。根據最新公佈的規劃計畫,在2020年前中國移動將會部署超過1萬個5G基站。

中國電信傳統的研究院,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研究院也一直在研究先進的固話網路技術,在5G的跟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聯通在5G方面的動作不少,一旦真正地回落到操作層面,從鋪開到佈局,在三大運營商裡面排名末位,是目前為止5G投入最少的一家運營商。

“5G牌照和頻段會成為是否能平衡三大運營商關係的一個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傾斜,但是能夠傾斜多少,會不會改變格局現在還是未知數。移動的領先力度能否持續到商用階段,能否分到好的頻段,FDD會不會在5G之前做一個很好的覆蓋來彌補短板,對移動的競爭能力有一定影響。“付亮說。

目前,三大運營商具體的5G規劃和投入均沒有公佈。根據中國移動內部的一份資料顯示,2018年移動仍然處於,R15 5G標準第一版,R16完整5G標準以及系統研製階段。

“移動現在主要在建設4G,5G還沒開始”,“現在談5G太早了,都是兩年以後的事情了”,“4G現在就夠用了,網速夠日常生活使用。5G現在都是炒作,目前還沒有什麼好的應用場景。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提高一線員工待遇。”一位中國移動總公司的經理對藍鯨TMT記者說。

中國移動正在快速的放棄3G網路,聯通在放棄2G網路。未來聯通可能通過3G和語音,而移動和電信通過4G的VoLTE或者2G網路形成優勢,是三大運營商在5G到來時,出現的差異。

我國3G牌照比國際晚5-6年時間。4G牌照晚3年時間。在5G牌照未發放之前,三大運營商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組網建設。“頻段如何劃分,5G牌照在2019年年初還是在2020年初發放,這一年的差距將會給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帶來較大的影響。”付亮說。

儘管聯通和電信在過去技術成熟度上有一定優勢,“聯通和電信在前些年的各項扶持都不到位。5G到來後,聯通和電信也不可能趕超移動。5G對三大運營商格局的變化甚至沒有3G時代大。”一位元移動山東分公司的員工對記者說。

不存在大而不倒

阿爾卡特董事長瑟奇謝瑞克曾說:“通信行業競爭太殘酷了,你根本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下個月會發生什麼”,企業由盛到衰閃電般迅速,沒有大而不倒的神話故事。

從2006年之前,通信設備市場的10家,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中興、華為、巨龍、大唐。到2018年的4家,諾基亞、愛立信、中興、華為。這期間通信設備市場風雲變幻,競爭殘酷。

國內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如今只剩下中興和華為兩家。根據大唐電信2018年4月26日公佈的2017年財報,營業收入43.48億,同比下滑39.86%。在經歷了2016、2017年兩年巨額虧損之後,大唐瀕臨退市風險。

2014年中國移動全面轉向4G建設,大唐電信參與與主導的TD-SCDMA制式網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退網,截至2017年,除新疆等少數偏遠地區,TD-SCDMA基本清退完畢。近幾年大唐在終端消費市場、晶片設計製造等領域轉型失敗更給其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和不確定性。

昔日通信設備全球排名第一的廠商愛立信,在經歷了2017年淨利潤從2016年的19億克朗到2017年淨虧損351億克朗(瑞典貨幣單位),以及全球裁員1萬名員工風波之後。

愛立信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受到去年裁員在內的控制成本舉措,經營收入434億克朗,同比下降9%。虧損從去年的113億克朗縮窄至3億克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16億克朗,毛利率高於上一季度。在最大業務地區北美4GLTE投資呈現出積極的增長勢頭。

“現在來看,愛立信和諾基亞仍將在美國市場佔有很大份額。華為、中興會在國內具有很大優勢。歐洲市場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可能有3-5個運營商,在存在這麼多運營商的情況下,運營商對設備商的選擇會存在變數。諾基亞、愛立信、中興、華為都會有機會。過去華為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很低,現在份額比較高。”付亮對記者說。

5G的標準不同於2G、3G、4G標準,是行業的拐點。所以,不只是傳統的設備商在測試、試驗5G,三星、英特爾等非傳統設備廠商也加入了戰局。今年三星已經和美國運營商Verizon進行了一系列關於5G的合作,同時三星也參與了國內工信部等一系列5G技術研發試驗。

“三星是世界第五大設備商,占全世界大約3%的份額。三星希望在原有手機業務基礎上做好系統設備,在這個領域做強,擴大份額的願景是清晰明確的。”通信專家項立剛向記者解釋三星、英特爾入局5G的邏輯。

“現在沒有絕對的IT行業,所有通信、IT都是融合的。全世界電腦一年的出貨量是2億台,而手機的出貨量是20億台,電腦的價格和手機不相上下,儘管在2001年、2010年英特爾生產手機晶片均以失敗告終,英特爾仍然需要在通信領域有所作為。”

英特爾在電腦晶片領域無人能及,很多通信基站需要用到英特爾的晶片和技術,在5G雲計算領域同樣積累豐富。英特爾從做存儲到做CPU達到產業的臨界點,需要在新的領域有所發展和擴充。“5G是全世界通信和IT產業融合的強大體系,全世界有實力的公司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項立剛說。

當然,儘管英特爾、三星背後有美國政府和運營商的支持,但是會不會退出或者長期停留在通信市場還存在變數,英特爾、三星可以拿走多少市場份額也不能準確預估,廠商之間微妙的競爭會具有一定的破壞性。

從3G、4G到5G的進程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家運營商、設備商具有排他性,形成一家獨大的行業格局。一直以來,都是多廠商競爭格局。設備商領域,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Wintel聯盟對IT行業的完全把控。

5月12日,兩年前聯想在3GPP 86次、87次會議上的投票再次成為爭議。此次風波在全球化合作分工大背景下,是否有利於整個平臺協同發展值得思考。

行業觀察專家徐勇認為,5G標準的統一需要合力,在全球一盤棋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公司想要“碾壓”對手,形成“一家獨大”都是不可能的。

早在2015年9月份,啟盈門曾發佈在搜狐科技一篇對5G展望的文章,這裡引用僅供參考。

每個城市部署超過100個5G基站;在北京、天津、深圳、重慶等12個城市部署小規模的5G應用示範。根據最新公佈的規劃計畫,在2020年前中國移動將會部署超過1萬個5G基站。

中國電信傳統的研究院,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研究院也一直在研究先進的固話網路技術,在5G的跟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聯通在5G方面的動作不少,一旦真正地回落到操作層面,從鋪開到佈局,在三大運營商裡面排名末位,是目前為止5G投入最少的一家運營商。

“5G牌照和頻段會成為是否能平衡三大運營商關係的一個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傾斜,但是能夠傾斜多少,會不會改變格局現在還是未知數。移動的領先力度能否持續到商用階段,能否分到好的頻段,FDD會不會在5G之前做一個很好的覆蓋來彌補短板,對移動的競爭能力有一定影響。“付亮說。

目前,三大運營商具體的5G規劃和投入均沒有公佈。根據中國移動內部的一份資料顯示,2018年移動仍然處於,R15 5G標準第一版,R16完整5G標準以及系統研製階段。

“移動現在主要在建設4G,5G還沒開始”,“現在談5G太早了,都是兩年以後的事情了”,“4G現在就夠用了,網速夠日常生活使用。5G現在都是炒作,目前還沒有什麼好的應用場景。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提高一線員工待遇。”一位中國移動總公司的經理對藍鯨TMT記者說。

中國移動正在快速的放棄3G網路,聯通在放棄2G網路。未來聯通可能通過3G和語音,而移動和電信通過4G的VoLTE或者2G網路形成優勢,是三大運營商在5G到來時,出現的差異。

我國3G牌照比國際晚5-6年時間。4G牌照晚3年時間。在5G牌照未發放之前,三大運營商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組網建設。“頻段如何劃分,5G牌照在2019年年初還是在2020年初發放,這一年的差距將會給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帶來較大的影響。”付亮說。

儘管聯通和電信在過去技術成熟度上有一定優勢,“聯通和電信在前些年的各項扶持都不到位。5G到來後,聯通和電信也不可能趕超移動。5G對三大運營商格局的變化甚至沒有3G時代大。”一位元移動山東分公司的員工對記者說。

不存在大而不倒

阿爾卡特董事長瑟奇謝瑞克曾說:“通信行業競爭太殘酷了,你根本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下個月會發生什麼”,企業由盛到衰閃電般迅速,沒有大而不倒的神話故事。

從2006年之前,通信設備市場的10家,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中興、華為、巨龍、大唐。到2018年的4家,諾基亞、愛立信、中興、華為。這期間通信設備市場風雲變幻,競爭殘酷。

國內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如今只剩下中興和華為兩家。根據大唐電信2018年4月26日公佈的2017年財報,營業收入43.48億,同比下滑39.86%。在經歷了2016、2017年兩年巨額虧損之後,大唐瀕臨退市風險。

2014年中國移動全面轉向4G建設,大唐電信參與與主導的TD-SCDMA制式網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退網,截至2017年,除新疆等少數偏遠地區,TD-SCDMA基本清退完畢。近幾年大唐在終端消費市場、晶片設計製造等領域轉型失敗更給其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和不確定性。

昔日通信設備全球排名第一的廠商愛立信,在經歷了2017年淨利潤從2016年的19億克朗到2017年淨虧損351億克朗(瑞典貨幣單位),以及全球裁員1萬名員工風波之後。

愛立信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受到去年裁員在內的控制成本舉措,經營收入434億克朗,同比下降9%。虧損從去年的113億克朗縮窄至3億克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16億克朗,毛利率高於上一季度。在最大業務地區北美4GLTE投資呈現出積極的增長勢頭。

“現在來看,愛立信和諾基亞仍將在美國市場佔有很大份額。華為、中興會在國內具有很大優勢。歐洲市場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可能有3-5個運營商,在存在這麼多運營商的情況下,運營商對設備商的選擇會存在變數。諾基亞、愛立信、中興、華為都會有機會。過去華為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很低,現在份額比較高。”付亮對記者說。

5G的標準不同於2G、3G、4G標準,是行業的拐點。所以,不只是傳統的設備商在測試、試驗5G,三星、英特爾等非傳統設備廠商也加入了戰局。今年三星已經和美國運營商Verizon進行了一系列關於5G的合作,同時三星也參與了國內工信部等一系列5G技術研發試驗。

“三星是世界第五大設備商,占全世界大約3%的份額。三星希望在原有手機業務基礎上做好系統設備,在這個領域做強,擴大份額的願景是清晰明確的。”通信專家項立剛向記者解釋三星、英特爾入局5G的邏輯。

“現在沒有絕對的IT行業,所有通信、IT都是融合的。全世界電腦一年的出貨量是2億台,而手機的出貨量是20億台,電腦的價格和手機不相上下,儘管在2001年、2010年英特爾生產手機晶片均以失敗告終,英特爾仍然需要在通信領域有所作為。”

英特爾在電腦晶片領域無人能及,很多通信基站需要用到英特爾的晶片和技術,在5G雲計算領域同樣積累豐富。英特爾從做存儲到做CPU達到產業的臨界點,需要在新的領域有所發展和擴充。“5G是全世界通信和IT產業融合的強大體系,全世界有實力的公司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項立剛說。

當然,儘管英特爾、三星背後有美國政府和運營商的支持,但是會不會退出或者長期停留在通信市場還存在變數,英特爾、三星可以拿走多少市場份額也不能準確預估,廠商之間微妙的競爭會具有一定的破壞性。

從3G、4G到5G的進程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家運營商、設備商具有排他性,形成一家獨大的行業格局。一直以來,都是多廠商競爭格局。設備商領域,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Wintel聯盟對IT行業的完全把控。

5月12日,兩年前聯想在3GPP 86次、87次會議上的投票再次成為爭議。此次風波在全球化合作分工大背景下,是否有利於整個平臺協同發展值得思考。

行業觀察專家徐勇認為,5G標準的統一需要合力,在全球一盤棋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公司想要“碾壓”對手,形成“一家獨大”都是不可能的。

早在2015年9月份,啟盈門曾發佈在搜狐科技一篇對5G展望的文章,這裡引用僅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