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半生過后,請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

01

徐志摩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

其實, 天下人, 都期待有一個靈魂伴侶, 一次遇見, 一生不棄。

捫心自問, 有可能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 就是恩愛的夫妻, 也是求同存異、彼此遷就而已, 并不會一模一樣。

亦舒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人生短短數十載, 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 不是討好他人。 」

并沒有人, 想去討好誰, 只是為了幾兩碎銀, 不得不低頭, 言不由衷。

到了后半生, 碎銀的問題, 不再是人生的主角, 才有底氣說「我要做自己」。

你也「做自己」, 我也「做自己」, 他也「做自己」, 因此和我們相伴一生的,

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

孤獨, 明顯就變成了后半生的必修課;你要是不愿意孤獨, 就注定被弄丟在人群里。

02

害怕孤獨的人, 最迷茫。

戰國時, 哲學家楊朱去拜見梁王, 說自己可以統領國家。

梁王取笑楊朱:「你啊, 一妻一妾都管不好, 一畝三分地都種不好,

還談什麼政治?」

楊朱笑著回答:「大王, 你看過小孩趕羊嗎?身高五尺的孩子, 揮舞鞭子, 羊群就服服帖帖了, 要它們往東走, 就不敢往西走。 如果堯帝牽著一頭羊, 舜帝拿著一根鞭子, 羊群就不知何去何從了。 」

為什麼一群羊, 可以輕松被人指揮。 因為羊群在行動的時候, 以頭羊為方向, 剩下的羊是毫無主見的, 只是盲從。

類似的道理, 在豐子愷的繪畫故事里, 也體現過。

豐子愷畫了幾只羊, 每一只羊都被繩子牽著。 農民看到了, 就笑著說:「一根繩子就夠了。 」

牽著一只羊走路, 剩下的羊, 不要擔心, 都會跟著來。

那些害怕孤獨的人, 習慣性「隨大流」, 也不敢堅持自己的主張, 就是別人做錯了, 還在模仿。 最后變成了盲從的羊群。

如果你在生活中,

害怕孤獨, 對于情感的依賴性很強, 總是希望有人關注你, 就會特別失望。 當你使勁去討好一個人的時候, 會特別卑微, 并且孤獨感更加強烈。

真正的孤獨, 不是獨來獨往, 而是站在人群里, 看到很多不友善的臉, 不自然的笑容。

正如泰戈爾寫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星星沒有交匯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 ,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

為了避免孤獨, 你加倍愛別人, 你給別人錦上添花, 卻讓自己雪上加霜。

03

享受孤獨, 是人間最大的清醒。

作家馬德說:「忍受孤獨是可怕的。 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 一下子就不怕了。 」

真正的靈魂伴侶, 唯有你自己。 好好和「自己」相處, 接受世事無常, 擁有單身的信念, 后半生就好過多了。

首先, 人少。

降低對別人的期待。 不管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如何, 會不會友善, 都別放在心上。 有人對你好, 那是驚喜和意外。

與人交往, 聚散隨緣。 就算是自己的老伴, 真的要離開自己, 也不要懼怕。 收起自己的悲傷, 好好活著, 不負老伴的期盼, 也不虧待自己的余生。

兒女會外出工作, 長輩先后會過世, 同齡的人, 會走散, 會陰陽兩隔。 接受了「人越來越少」的事實, 就可以輕松揮手告別了。

然后, 群少。

站在人群里, 但是不會太合群。

比方說, 愛好跳廣場舞的人, 曲終之后, 愿意回家就回家, 想要宵夜就宵夜, 不隨意茍同舞隊的想法, 不礙于別人的情面。

曾經所在的群, 可以悄無聲息地退出去, 不要客氣。 連說再見, 都顯得多余。

再后, 言少。

少說話, 不干涉晚輩的人生, 不評價外人的是非, 不把自己的經驗, 強加于人。

夫妻相處, 也是一對沉默寡言的人, 默默地走過風風雨雨。

尤其是老年人, 最忌諱嘮叨。 話很多, 但是沒有人愿意聽, 自己就會很無趣, 出現失落感。 不說, 就不會這樣了。

最后, 心事少。

想什麼呢?擔心兒女過不好, 害怕自己生病......都是多余的。

是你的,怎麼也擋不住;不是你的,求也不來。

真正的詩和遠方,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慢慢走出來的。而不是追逐別人喜歡的風景。當一個人到了頂峰,周圍都沒有人,最孤獨。但是你堅持往上走,會享受到孤獨的樂趣——超越自己。

后半生,變老是不能逆轉的,身邊的人離開是必然的,那就從心眼里接受。盡早習慣一個人走路,遇見風,遇見高山和大海。

04

孤獨終老,或許是人生最好的歸途。

李叔同,上半生頗有成就,被人稱為「二十文章驚海內」。

他的后半生,選擇了出家,并嚴守規矩。很多人為他惋惜,認為埋沒了才華。

豐子愷說:「李先生放棄教育與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慶的。」

在行為上,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做李叔同,但是在境界上,是可以努力學習的。

所有的繁華,終究要褪去。不如主動一些,尋找人生的歸路,做一朵野菊,一片云,一棵樹......

外表活成了一座孤島的人,只要內心是豐腴的,就是非常幸福的。

音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做人也是如此,切忌喧嘩。

愿你我,努力成長,悶聲賺錢,默默老去。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害怕自己生病......都是多余的。

是你的,怎麼也擋不住;不是你的,求也不來。

真正的詩和遠方,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慢慢走出來的。而不是追逐別人喜歡的風景。當一個人到了頂峰,周圍都沒有人,最孤獨。但是你堅持往上走,會享受到孤獨的樂趣——超越自己。

后半生,變老是不能逆轉的,身邊的人離開是必然的,那就從心眼里接受。盡早習慣一個人走路,遇見風,遇見高山和大海。

04

孤獨終老,或許是人生最好的歸途。

李叔同,上半生頗有成就,被人稱為「二十文章驚海內」。

他的后半生,選擇了出家,并嚴守規矩。很多人為他惋惜,認為埋沒了才華。

豐子愷說:「李先生放棄教育與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慶的。」

在行為上,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做李叔同,但是在境界上,是可以努力學習的。

所有的繁華,終究要褪去。不如主動一些,尋找人生的歸路,做一朵野菊,一片云,一棵樹......

外表活成了一座孤島的人,只要內心是豐腴的,就是非常幸福的。

音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做人也是如此,切忌喧嘩。

愿你我,努力成長,悶聲賺錢,默默老去。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