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人老了,幫忙帶孫子、外孫時,要守住這三條底線

父母最好的愛, 應該是「愛而不溺, 嚴而有格」。

很多人, 在管教兒女時, 很有原則, 并且堅決杜絕敗家子的出現。 搖身一變, 成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后, 對于孫輩的教育, 就把持不住了。

其實, 育兒的方法, 同樣適合教育孫輩, 并且要根據時代的發展, 推陳出新。 被祖輩溺愛的孩子, 是沒有出息的, 還會引發大人之間的矛盾。

建議老人們, 幫忙帶孫子、外孫時, 要守住以下三條底線, 真正「幫到點子上」。

01

第一條底線:一日三餐中, 注意節儉, 別有求必應。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老人覺得虧待了兒女, 于是把更多的愛給孫輩, 希望能夠彌補。 老人不知道, 兒女的童年過得不好,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時代不夠富有, 不是不愛, 只是無奈。

作為70后的我, 深有感觸。 小時候家在農村, 每到青黃不接的時候, 就要去借糧食。 一個月才能吃一頓肉。 雞蛋要留著, 等有客人來的時候, 才能下鍋。

當經濟條件變好之后, 一些老年人就帶著「虧欠」的想法去帶孫子、外孫, 就出現了「有求必應」的問題。

有一次, 我從廣州回來, 在高鐵上, 鄰座的爺爺幫孫子買了蛋糕。 孫子把蛋糕放在嘴里, 嘗了一下, 就吐掉了。 蛋糕上有芝麻, 孫子不喜歡。

爺爺趕緊把蛋糕放在一邊, 找到乘務員, 買了另一種蛋糕。

下高鐵時, 蛋糕隨意丟在座位上, 令人心疼。

明代皇帝朱元璋常常對子孫說:「居高位者勿驕, 處佚樂者勿侈。 驕者善言不入, 而過不聞。 侈則善道不立, 而行不顧。 如此者, 未有不亡。 」

很多家庭的奢靡之風, 都是從「一日三餐」開始的。 一頓飯, 一塊蛋糕, 花錢不多, 但是日積月累, 就是一筆大數字, 更要看清楚的是, 吃喝的事情, 伴隨終生。

孫輩要什麼,

老人就買什麼;因為口味不好, 隨意更換, 百般挑剔, 這樣的行為, 一定要杜絕。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 」孫輩就是第三代, 關于節儉的教育, 可見有多重要, 別不把古訓當一回事。

02

第二條底線:發展愛好時, 嚴格約束, 別低級趣味。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似乎這樣的規律,

在很多家庭都管用。

老人舍不得打罵孩子, 或者擔心打罵了孩子, 會引起兒女的憤怒。

有的孩子, 動不動就說:「我要告訴爸爸去, 我要告訴媽媽。 」

老人以為, 一旦兒女知道自己「苛刻」了孩子, 就會引發婆媳矛盾, 會導致兒女不放心。 因此, 寧愿對自己苛刻一些, 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老人對教育的認識有偏差, 內心的「愛」在涌動, 因此孩子犯錯了, 不僅不責罰, 還會包庇。

低級趣味的愛好, 不能阻止, 其后果不堪設想。

有一段時間, 「熊孩子高空拋物被假扮傷者嚇哭」的話題, 沖上了熱搜。

在福建寧德, 一男孩經常高空拋物, 家人勸說幾次, 都沒有效果。 媽媽請人扮演受傷者, 上門追問:「誰丟的玩具。 」

家人異口同聲:「男孩丟的。 」

受傷者拉著孩子,

要去找警察。 孩子腿都嚇軟了, 表示以后不再朝窗外丟東西了。

假如此刻, 爺爺奶奶站出來護短, 揭穿真相, 后果不堪設想。

現實告訴我們, 孩子因為無聊, 缺乏對社會危害的認知, 因此「無知者無畏」, 愛好層出不窮, 甚至變成社會的禍害。

在農村, 孩子爬樹、私自下河游泳、損壞鄰居家的西瓜、挖墻洞;在城里, 采花草、搖動小樹、在車輛上刻畫圖案......如果家里有人包庇孩子, 孩子會錯誤地認為, 自己做對了。

總有一些老人, 看到孩子與人打架, 丟出一句:「打贏了就好, 這才是我的孫子。 」其內心的陰暗, 令人不齒。

博物學家海克爾說:「理智是人的最高天賦, 是人本質上區別于低級動物的特征。 」

老人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有積極的愛好。不要對任何愛好,無底線地包容,更不要助紂為虐。

03

第三條底線:孩子犯錯時,注意站隊,別盲目護短。

有一句口頭禪:「放過他吧,他還是個孩子。」

今天,我們放過了一個犯錯誤的孩子,明天社會就會教訓這個孩子,甚至會讓孩子覆滅。

很多家庭,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中年人狠狠地批評孩子,老人站出來護短,認為孩子太小,不能狠心教育,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也有一些孩子,被爸爸媽媽批評之后,馬上就跑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哭泣,求助。

當爺爺奶奶站在孩子這一邊,教訓孩子的父母的時候,其反面作用,就悄然冒出來了。孩子會認為,自己沒錯,是父母錯了;怕啥,這不有爺爺幫忙嗎。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

大人隨時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樹立應有的威嚴。當孩子受批評時,老人應該保持安靜,明斷是非。

0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想要家庭世代興旺,就要強化「樹人」的底線。想一想,一棵樹,根須腐朽了,是無法長高的;一個人,道德變壞了,是沒有辦法成才的。

魯迅先生說:「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

愛孩子,是老人的天性;管教孩子,是老人的智慧;引導孩子,是老人的遠見。

家有黃金萬兩,不如育兒經一本。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有積極的愛好。不要對任何愛好,無底線地包容,更不要助紂為虐。

03

第三條底線:孩子犯錯時,注意站隊,別盲目護短。

有一句口頭禪:「放過他吧,他還是個孩子。」

今天,我們放過了一個犯錯誤的孩子,明天社會就會教訓這個孩子,甚至會讓孩子覆滅。

很多家庭,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中年人狠狠地批評孩子,老人站出來護短,認為孩子太小,不能狠心教育,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也有一些孩子,被爸爸媽媽批評之后,馬上就跑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哭泣,求助。

當爺爺奶奶站在孩子這一邊,教訓孩子的父母的時候,其反面作用,就悄然冒出來了。孩子會認為,自己沒錯,是父母錯了;怕啥,這不有爺爺幫忙嗎。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

大人隨時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樹立應有的威嚴。當孩子受批評時,老人應該保持安靜,明斷是非。

0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想要家庭世代興旺,就要強化「樹人」的底線。想一想,一棵樹,根須腐朽了,是無法長高的;一個人,道德變壞了,是沒有辦法成才的。

魯迅先生說:「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

愛孩子,是老人的天性;管教孩子,是老人的智慧;引導孩子,是老人的遠見。

家有黃金萬兩,不如育兒經一本。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