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一種思念叫十年生死兩茫茫,王弗——蘇軾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年近40歲的他, 在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 夢醒后寫下了這首《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首悼亡詞, 此后也成了千古絕唱, 一直被后人吟誦。 這首詞里, 作者寫盡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短短幾十個字, 卻將夫妻間的纏綿相知, 人鬼情未了表現得淋漓盡致。

寫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蘇東坡。 他詞里懷念的妻子是王弗。 他與妻子的忠貞愛情, 纏綿悱惻, 被后人敬仰。

他們雖然也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但卻也算是緣定終生。

不然, 蘇軾不會在見到王弗后, 一改永遠不婚的想法, 非她不娶。

他們的緣分, 是早已寫在了三生石上的。 相遇在回眸一瞬間, 相識于靈犀一點通。

婚后, 王弗的賢惠聰穎, 深明大義, 讓夫妻感情更好了。 他們一起在春天放風箏, 在夏天賞荷花, 在秋天看楓葉, 在冬天賞梅花...情意綿綿。

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 操持家務, 伺候丈夫, 撫養兒女.

他們原本可以白首到老。 可惜, 美好的感情, 卻抵不住疾病的侵襲。 十年的美好婚姻, 因為王弗的與世長辭, 就這麼結束了, 獨留蘇軾在人間憂傷。

之后, 雖然他又娶了妻, 有了愛妾, 但王弗在他心里的地位, 永遠不有變。 每每想起王弗, 想起她的嫻靜貞淑, 想起她的明眸皓齒, 想起她的一切好...仍然會淚水長流, 哽咽不止。

她的離開, 讓他的心, 缺了一塊!

16歲的王弗, 在蘇軾挑開她紅蓋頭時, 一定羞紅了臉,

那可是她仰幕已久的大詩人啊。 而豆蔻年華的王弗, 艷若桃李, 膚若凝脂, 巧笑倩兮的樣子, 也讓蘇軾心旌搖曳。

那一年, 蘇軾19歲。

蘇軾, 號東坡, 眉州眉山人, 后人多稱他為蘇東坡。 他是個風流才子, 他的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等在北宋占據著很高的位置。

王弗, 眉州青神縣人, 鄉貢進士王方的女兒。

蘇軾七八歲的時候, 便隨眉山道士張易簡讀書。 或許是受到了眉山道士的影響, 他看淡名利, 時常跑到深山里想要出家, 十幾歲時, 更是跑遍了他們那里的山川河流。

之所以四處跑, 只因為他反感婚姻。

反感的原因, 或許是因為他深愛的姐姐出嫁后, 生活不幸, 早早去世, 所以他對婚姻有了排斥, 甚至想方設法去逃避。

「軾齠此好道, 本不欲婚宦, 為父兄所強, 一落世網, 不能自逭。 」

他的逃避婚姻, 讓父親蘇洵很是著急, 也便強迫他與當地有些名望的雷家小姐訂了婚。 即使如此, 蘇軾仍然一直逃避, 不肯成婚, 直到19歲時, 遇到王弗。

很多時候, 一個人會因為另一個人, 改變自己的初衷, 成為自己的例外。

王弗便是蘇軾「不婚」的例外, 見到她, 他的不婚也成了非她不婚。

或許, 遇見她, 對他而言就是最美的意外。

蘇軾和王弗的相遇, 非常浪漫。

王弗的家鄉有個天然魚池, 很有意思。 站在池邊的游人只要一拍手, 那些魚兒便像聽到了指令一樣, 齊刷刷地向游人游過來。 王弗的父親王方因為是鄉貢進士, 在當地很有名望, 有心想讓這個地方成為風景區, 于是邀請遠近聞名的才子前來為此地命名。

其實, 這麼做還有個私心, 想從這些才子里選婿。 而在所邀請的人中, 就有蘇軾。

魚池邊, 才子們七嘴八舌, 說出了很多名字, 但王方聽后都不滿意。 不過, 就在蘇軾說出「喚魚池」三個字時, 王方的心里一動, 也便多看了他幾眼。 因為他的女兒王弗給這個魚池起的名字也叫「喚魚池」。

這是緣分使然嗎?

雖然有心和眉山的蘇家結親,但王方自知無法與有著上百畝良田的蘇家相比,有些門不當戶不對,何況他早聽說,蘇家和雷家定了親。

就在他為蘇軾無法做他的女婿而遺憾時,他不知道,緣分是件很奇妙的事,很多時候,再不可能的事,緣分到了,也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那時候,蘇軾正巧在青神縣求學,在去求學的路上,他時常會路過王方的家,也知道王家有個美麗的女兒叫王弗,只是以前不曾留意。

在那次給魚池起名后,他聽說,自己和王弗所起的名不謀而合,都叫「喚魚池」。于是,對王弗有些好奇的他,也便留意起了她。

王弗不似其他大家閨秀,整日躲在閨房里,她會時不時地溜出來,在附近玩。偶然遇到蘇軾,她會看他一眼,羞澀一笑,然后低下頭快步走開。

王弗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蘇軾的眼里,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王弗,就這樣慢慢地走進了蘇軾的心田,讓他「不欲婚宦」的想法有了動搖。

情竇初開的少年,情感的閥門一旦打開,便像那開了閘的洪水,一泄而出,將一切的提防和恐懼全都沖跑了,甚至有了一日不見王弗,如隔三秋的慌亂。即使眼睛看著書,書里、腦海里也全都是王弗的笑容。

那抑制不住的思念,讓他常常跑到王弗窗下,看著窗口那影影綽綽的身影。

王弗對鏡梳妝打扮的樣子,讓他在窗下看得著了迷。

窗內的王弗,看到了窗外的蘇軾,原本對他就有好感的她,便用眼神回應他。

粉面朱唇,欲言還羞,有著幽蘭之姿的王弗,讓蘇軾情不自禁。

一來二去,兩個人便偷偷約起會來。

愛到不能自拔,愛到烈火焚身,也便時時刻刻想在一起。

非王弗不娶。

蘇軾向父親傳遞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想和雷家結親,所以蘇洵有些失望。可見到逃避不婚的兒子,終于有了結婚想法,也便松了口氣,沒有過多猶豫就答應了。

在那個自己無法選擇愛人的年代,他們卻能彼此選擇,非常難得。

16歲的王弗,就那麼嫁給了19歲的蘇軾,可謂少年夫妻,感情篤厚。

王弗蕙質蘭心,賢惠而淑德。自嫁入蘇家后,她便擔起了為妻為媳的責任,天資聰慧、通曉事理的她,深得蘇家上下的喜歡。

新婚時,夫妻倆形影不離,即使蘇軾讀書,王弗也會在旁邊默默陪伴

蘇軾之前并不知道王弗讀過很多書。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雖然他知道王弗可能受父親-鄉貢進士的影響,多多少少知曉些事理,看些書,但未必會有多少學識。

誰知,在他讀書寫文章時,偶有遺忘,身邊的王弗便會做出提醒,甚至還能和他聊詩詞。蘇軾這才知道,自己娶的不僅是賢妻,而且是個才女。

于是,兩個人也便多了一些共同語言,感情也就更深了。

王弗不僅懂詩詞,還懂人情世故。

蘇軾中進士后,去一些地方任職,因為其不拘小節的性格,很得罪人。每到這時,王弗便會提醒他「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讓他凡事謹言慎行,不要沖動。對于蘇軾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她也會及時提醒他:

「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意思是說,此人說話時缺少主見,只知拍馬屁,你千萬不要被他欺騙。

「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意思是說,這樣的人,求你時突然熱情似火;一旦你有難,他跑得比誰都快,這樣的人也不可交。

果然,王弗的話得到了驗證,這也讓蘇軾對她很是佩服,多了份敬重和依賴。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王弗便是蘇軾背后的偉大女人。因為她的清醒、精明,讓蘇軾在她活著的那些年,仕途很順,過得風生水起。

是天妒紅顏嗎?

在他們生活了十年,有了一個兒子后,王弗生病去世了,年僅27歲。

曾經恩愛甜蜜、形影不離的兩個人,突然少了一個,蘇軾頓時有種失去一只臂膀的感覺。

傷心欲絕的他知道,他不僅失去了一個賢妻,還失去了一個性格互補的好幫手。

對王弗的想念,讓蘇軾經常夢到她,每次夢醒,他都惆悵不已。在又一個夢醒后,他寫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寫這首詞時,正值仕途失意,也是遠調他鄉之際,所以情緒非常低落。

詞的上闋,寫了自己十年來的風霜生活。王弗離開他整整十年了,如今,他們一個生,一個死。十年里,他始終沒有忘記她,即使不去刻意思念,也會不時地想起她,想起千里之外埋著她的那座孤墳。

內心的凄涼,他不知道向誰說,怎麼說。如今的他,因為仕途不順,滿面風塵,連雙鬢都泛白了。這樣的自己,想必就是見到她,她也不認識了吧。

而下闋則是回憶他們結婚前的美好瞬間,回憶王弗出嫁時,那間小閨房。那間小閨房的窗口,曾是他們結婚前,他經常去的地方。那時候,他偷偷看她梳妝打扮。他們一個窗內,一個窗外,激動著,興奮著。

可如今再相見,想必也是對視著不說話,只任淚水往下流了吧。

那月夜下的小松岡,有她孤零零的墳,那里,也便成了他年年月月為之牽掛,為之斷腸的地方。

王弗去世太早,只度過了她二十七年的歲月,十年的婚姻。可那十年的婚姻生活,卻讓蘇軾懷念了一輩子。

「生死兩茫茫」,即使生死,他們夫妻,依然心心相印。

「不思量,自難忘」。即使平素沒有將她掛在嘴邊,但哪有一刻將她遺忘?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那也是她結婚前的樣子,永遠地留在了他心底的最深處。

他與她,永別已過去十年之久,一切都變了,他已「塵滿面,鬢如霜」。王弗「縱使相逢應不識」,可一旦相認,也定會「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吧。

是因為現實生活的艱難,讓他有了如此的擔憂嗎?「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王弗長眠地下,他在世間,也只能獨自哀傷了。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長眠地下的王弗,一定也很孤獨,她對他的思念絲毫不比他少。

不長的詞里,卻將他和她的美好,以及他對她的思念表達了出來,令人哀嘆和惋惜。

蘇軾的中晚年,很是坎坷,也許,這都源于他的不拘小節、得罪政敵。

試想,如果王弗沒有去世,她一定能在他的身邊提醒他。那麼,他的后半生,是否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很有可能。因為蘇軾仕途走下坡路,就是從王弗去世后開始的。

王弗對蘇軾及蘇家人的重要,從蘇軾那篇情深義重的《亡妻王氏墓志銘》便能看出: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于京師。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年,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軾銘其墓日:

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于軾。有子邁。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

從軾宮于風翔。軾有所為于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日:「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軾者相語也。軾與客言于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日:「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日:「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將死之歲,其言多可聽,類有識者。其死也,蓋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軾日:「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未期年而先君沒,軾謹以遺令葬之,銘日:君得從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鳴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君雖沒,其有與為婦何傷乎?鳴呼哀哉!

這篇墓志銘讓一個賢妻良母、好兒媳的形象躍然紙上。

王弗不僅對他蘇軾好,而且對他們蘇家人都很好。不然,蘇洵也不會對蘇軾說:「她在患難中嫁給了你,你不能忘記她。以后就葬在你母親的邊上吧。」

就這樣,王弗葬在了蘇軾母親的身邊。

由此可見,王弗在蘇家的地位有多高。

之后,蘇軾還娶過一個妻子,是王弗的表妹王閏之。想必迎娶王閏之,也是因為他對王弗的想念,希望能從王閏之的身上,看出一些王弗的影子來。

可惜,王閏之不像她的表姐,也無法讓蘇軾對她有深厚感情。

蘇軾的晚年很落魄,而在他落魄的晚年陪伴他的,則是他的小妾王朝云。王朝云也成了蘇軾一生中,除了王弗之外,最愛的女人。

蘇軾對王朝云的愛,更多的是因為她懂他,她能撫慰他那顆蒼老的、落寞的心。

王朝云死后,蘇軾也曾提聯:「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也曾寫了多首悼亡詞,「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等,但卻沒有一首,能像《江城子》那麼痛徹心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可見,蘇軾對王弗的感情之深,就如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所說:「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蘇軾一生中,愛過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發妻王弗,她是他青年的愛侶;另一個則是小妾王朝云,她是他老年的伴侶。

雖然蘇軾所有詩作中,給王朝云的最多,但言詞里的感情,卻無一能和王弗相比。或許,王弗給蘇軾的是愛情,是溫馨;而王朝云給蘇軾的,則更多是親情,是溫暖。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蘇軾一首《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寫盡入骨的相思,動人心懷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詠花詞所蘊含的生命情思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記夢詩詞里的悲歡與愁苦

料想春光先到處,英吹綻梅英——蘇軾詠花詞中四季時序的描繪

蘇軾《定風波》用最質樸、自然的人生智慧,凝括成一種生活態度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飲食文學中的詩意人生

蘇軾的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這是緣分使然嗎?

雖然有心和眉山的蘇家結親,但王方自知無法與有著上百畝良田的蘇家相比,有些門不當戶不對,何況他早聽說,蘇家和雷家定了親。

就在他為蘇軾無法做他的女婿而遺憾時,他不知道,緣分是件很奇妙的事,很多時候,再不可能的事,緣分到了,也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那時候,蘇軾正巧在青神縣求學,在去求學的路上,他時常會路過王方的家,也知道王家有個美麗的女兒叫王弗,只是以前不曾留意。

在那次給魚池起名后,他聽說,自己和王弗所起的名不謀而合,都叫「喚魚池」。于是,對王弗有些好奇的他,也便留意起了她。

王弗不似其他大家閨秀,整日躲在閨房里,她會時不時地溜出來,在附近玩。偶然遇到蘇軾,她會看他一眼,羞澀一笑,然后低下頭快步走開。

王弗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蘇軾的眼里,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王弗,就這樣慢慢地走進了蘇軾的心田,讓他「不欲婚宦」的想法有了動搖。

情竇初開的少年,情感的閥門一旦打開,便像那開了閘的洪水,一泄而出,將一切的提防和恐懼全都沖跑了,甚至有了一日不見王弗,如隔三秋的慌亂。即使眼睛看著書,書里、腦海里也全都是王弗的笑容。

那抑制不住的思念,讓他常常跑到王弗窗下,看著窗口那影影綽綽的身影。

王弗對鏡梳妝打扮的樣子,讓他在窗下看得著了迷。

窗內的王弗,看到了窗外的蘇軾,原本對他就有好感的她,便用眼神回應他。

粉面朱唇,欲言還羞,有著幽蘭之姿的王弗,讓蘇軾情不自禁。

一來二去,兩個人便偷偷約起會來。

愛到不能自拔,愛到烈火焚身,也便時時刻刻想在一起。

非王弗不娶。

蘇軾向父親傳遞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想和雷家結親,所以蘇洵有些失望。可見到逃避不婚的兒子,終于有了結婚想法,也便松了口氣,沒有過多猶豫就答應了。

在那個自己無法選擇愛人的年代,他們卻能彼此選擇,非常難得。

16歲的王弗,就那麼嫁給了19歲的蘇軾,可謂少年夫妻,感情篤厚。

王弗蕙質蘭心,賢惠而淑德。自嫁入蘇家后,她便擔起了為妻為媳的責任,天資聰慧、通曉事理的她,深得蘇家上下的喜歡。

新婚時,夫妻倆形影不離,即使蘇軾讀書,王弗也會在旁邊默默陪伴

蘇軾之前并不知道王弗讀過很多書。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雖然他知道王弗可能受父親-鄉貢進士的影響,多多少少知曉些事理,看些書,但未必會有多少學識。

誰知,在他讀書寫文章時,偶有遺忘,身邊的王弗便會做出提醒,甚至還能和他聊詩詞。蘇軾這才知道,自己娶的不僅是賢妻,而且是個才女。

于是,兩個人也便多了一些共同語言,感情也就更深了。

王弗不僅懂詩詞,還懂人情世故。

蘇軾中進士后,去一些地方任職,因為其不拘小節的性格,很得罪人。每到這時,王弗便會提醒他「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讓他凡事謹言慎行,不要沖動。對于蘇軾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她也會及時提醒他:

「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意思是說,此人說話時缺少主見,只知拍馬屁,你千萬不要被他欺騙。

「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意思是說,這樣的人,求你時突然熱情似火;一旦你有難,他跑得比誰都快,這樣的人也不可交。

果然,王弗的話得到了驗證,這也讓蘇軾對她很是佩服,多了份敬重和依賴。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王弗便是蘇軾背后的偉大女人。因為她的清醒、精明,讓蘇軾在她活著的那些年,仕途很順,過得風生水起。

是天妒紅顏嗎?

在他們生活了十年,有了一個兒子后,王弗生病去世了,年僅27歲。

曾經恩愛甜蜜、形影不離的兩個人,突然少了一個,蘇軾頓時有種失去一只臂膀的感覺。

傷心欲絕的他知道,他不僅失去了一個賢妻,還失去了一個性格互補的好幫手。

對王弗的想念,讓蘇軾經常夢到她,每次夢醒,他都惆悵不已。在又一個夢醒后,他寫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寫這首詞時,正值仕途失意,也是遠調他鄉之際,所以情緒非常低落。

詞的上闋,寫了自己十年來的風霜生活。王弗離開他整整十年了,如今,他們一個生,一個死。十年里,他始終沒有忘記她,即使不去刻意思念,也會不時地想起她,想起千里之外埋著她的那座孤墳。

內心的凄涼,他不知道向誰說,怎麼說。如今的他,因為仕途不順,滿面風塵,連雙鬢都泛白了。這樣的自己,想必就是見到她,她也不認識了吧。

而下闋則是回憶他們結婚前的美好瞬間,回憶王弗出嫁時,那間小閨房。那間小閨房的窗口,曾是他們結婚前,他經常去的地方。那時候,他偷偷看她梳妝打扮。他們一個窗內,一個窗外,激動著,興奮著。

可如今再相見,想必也是對視著不說話,只任淚水往下流了吧。

那月夜下的小松岡,有她孤零零的墳,那里,也便成了他年年月月為之牽掛,為之斷腸的地方。

王弗去世太早,只度過了她二十七年的歲月,十年的婚姻。可那十年的婚姻生活,卻讓蘇軾懷念了一輩子。

「生死兩茫茫」,即使生死,他們夫妻,依然心心相印。

「不思量,自難忘」。即使平素沒有將她掛在嘴邊,但哪有一刻將她遺忘?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那也是她結婚前的樣子,永遠地留在了他心底的最深處。

他與她,永別已過去十年之久,一切都變了,他已「塵滿面,鬢如霜」。王弗「縱使相逢應不識」,可一旦相認,也定會「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吧。

是因為現實生活的艱難,讓他有了如此的擔憂嗎?「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王弗長眠地下,他在世間,也只能獨自哀傷了。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長眠地下的王弗,一定也很孤獨,她對他的思念絲毫不比他少。

不長的詞里,卻將他和她的美好,以及他對她的思念表達了出來,令人哀嘆和惋惜。

蘇軾的中晚年,很是坎坷,也許,這都源于他的不拘小節、得罪政敵。

試想,如果王弗沒有去世,她一定能在他的身邊提醒他。那麼,他的后半生,是否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很有可能。因為蘇軾仕途走下坡路,就是從王弗去世后開始的。

王弗對蘇軾及蘇家人的重要,從蘇軾那篇情深義重的《亡妻王氏墓志銘》便能看出: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于京師。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年,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軾銘其墓日:

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于軾。有子邁。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

從軾宮于風翔。軾有所為于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日:「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軾者相語也。軾與客言于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日:「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日:「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將死之歲,其言多可聽,類有識者。其死也,蓋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軾日:「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未期年而先君沒,軾謹以遺令葬之,銘日:君得從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鳴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君雖沒,其有與為婦何傷乎?鳴呼哀哉!

這篇墓志銘讓一個賢妻良母、好兒媳的形象躍然紙上。

王弗不僅對他蘇軾好,而且對他們蘇家人都很好。不然,蘇洵也不會對蘇軾說:「她在患難中嫁給了你,你不能忘記她。以后就葬在你母親的邊上吧。」

就這樣,王弗葬在了蘇軾母親的身邊。

由此可見,王弗在蘇家的地位有多高。

之后,蘇軾還娶過一個妻子,是王弗的表妹王閏之。想必迎娶王閏之,也是因為他對王弗的想念,希望能從王閏之的身上,看出一些王弗的影子來。

可惜,王閏之不像她的表姐,也無法讓蘇軾對她有深厚感情。

蘇軾的晚年很落魄,而在他落魄的晚年陪伴他的,則是他的小妾王朝云。王朝云也成了蘇軾一生中,除了王弗之外,最愛的女人。

蘇軾對王朝云的愛,更多的是因為她懂他,她能撫慰他那顆蒼老的、落寞的心。

王朝云死后,蘇軾也曾提聯:「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也曾寫了多首悼亡詞,「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等,但卻沒有一首,能像《江城子》那麼痛徹心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可見,蘇軾對王弗的感情之深,就如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所說:「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蘇軾一生中,愛過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發妻王弗,她是他青年的愛侶;另一個則是小妾王朝云,她是他老年的伴侶。

雖然蘇軾所有詩作中,給王朝云的最多,但言詞里的感情,卻無一能和王弗相比。或許,王弗給蘇軾的是愛情,是溫馨;而王朝云給蘇軾的,則更多是親情,是溫暖。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蘇軾一首《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寫盡入骨的相思,動人心懷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詠花詞所蘊含的生命情思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記夢詩詞里的悲歡與愁苦

料想春光先到處,英吹綻梅英——蘇軾詠花詞中四季時序的描繪

蘇軾《定風波》用最質樸、自然的人生智慧,凝括成一種生活態度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飲食文學中的詩意人生

蘇軾的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