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戰最沒有存在感的戰略轟炸機,美國B-32「統治者」,被徹底拆解只剩下零件!

1939年12月, 美國發布了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的規范, 其成果就是后來著名的波音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 不過美國軍方顯然不能將寶只壓在波音一家公司身上, 在1940年間還存在洛克希德XB-30、道格拉斯XB-31以及聯合飛機XB-32三個競爭項目, 其中XB-32是后三者中最成功的, 它獲得了生產訂單并且參加了實戰。

XB-32由聯合飛機公司研發, 在1940年9月獲得2架原型機研發合同, 生產型B-32「統治者」在1944年交付到軍隊手中時B-29已經服役并參戰, 因此B-32就顯得有點多余, 原本計劃超過1500架的訂單實際生產118架。

B-32在外形上就像是B-24的前半部分加B-17的尾巴, 它是一種高單翼4發大型轟炸機, 原本計劃作為高空轟炸機, 因為它的增壓系統故障得不到解決, 后來改成中、低空轟炸機。

飛機的動力與B-29一樣, 為4臺萊特R-3350 18缸風冷發動機, 單臺輸出2200馬力, 螺旋槳為4槳葉恒速螺旋槳(原型機采用3槳葉螺旋槳), 內側兩副螺旋槳可調整螺距產生反推力縮減著陸距離。 機翼采用了二戰時發明的戴維斯機翼, 它的阻力系數相對更低, 可以提高飛行速度。 飛機垂尾最初的設計是類似于B-24轟炸機的雙垂尾, 后來改為大尺寸的單垂尾, 第一架生產型還曾直接安裝B-29的垂尾。

飛機計劃安裝艙內增壓設備以滿足高空飛行需求, 因為設備技術缺陷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生產型采用10人機組, 與當時其他轟炸機一樣, 他們分散在轟炸機的各個陣位上負擔不同的任務。 飛機采用內置彈艙, 最大載彈量為9噸(第一架原型機的載彈量要少一些)。 起落架為可收放的前三點式, 主起落架收入內側發動機艙下方。

生產型飛機的自衛武器為10挺12.7毫米機槍, 比B-29的火力更弱, 但是它的原型機上配置還是很強的。 起初在機背和機腹各有2座炮塔, 單座炮塔安裝2挺12.7毫米機槍, 機翼靠近翼尖的位置安裝另一挺機槍, 它沒有尾部自衛火力, 而是選擇在外側發動機艙后部安裝遙控炮塔, 遙控炮塔內安裝2挺12.7毫米機槍和1門20毫米機炮, 炮手通過操作機體內的潛望式瞄準設備控制炮塔, 瞄具和炮塔之間通過模擬計算機系統進行協調。

實際上模擬計算機系統可靠性很差,還達不到實用標準,因此軍方要求取消遙控炮塔,改回傳統的手動操作炮塔,生產型在機頭和機尾各安裝一座Sperry A-17炮塔,機背安裝兩座Martin A-3F-A炮塔,機腹安裝一座Sperry A-13-A炮塔,所有炮塔內都安裝2挺12.7毫米機槍。

B-32之所以能夠趕上二戰的末班車參與戰斗,跟B-29的產量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它首次參戰是在太平洋西南地區,原本空軍希望得到B-29轟炸機,但是考慮到后者戰略轟炸的首要任務因此拒絕空軍,空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B-32,3架B-32在1945年5月部署到菲律賓并投入實戰。

B-32的實戰檢驗有好有壞,但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問題,因為當時已經臨近二戰結束,敵人的反制能力本來就弱了很多,并且它執行的是一些危險程度相對低一些的任務,例如它們曾轟炸過某糖廠、酒精廠等目標。機組反映飛機內部噪音大、儀表混亂、投彈手視野太窄、火災頻發等問題。

B-32的生產合同在1945年9月8日終止,實際生產工作在次月12日停止,它的「統治者」稱號也在當年8月取消,二戰后所有B-32都被拆解,只有一些零部件被保留下來。

實際上模擬計算機系統可靠性很差,還達不到實用標準,因此軍方要求取消遙控炮塔,改回傳統的手動操作炮塔,生產型在機頭和機尾各安裝一座Sperry A-17炮塔,機背安裝兩座Martin A-3F-A炮塔,機腹安裝一座Sperry A-13-A炮塔,所有炮塔內都安裝2挺12.7毫米機槍。

B-32之所以能夠趕上二戰的末班車參與戰斗,跟B-29的產量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它首次參戰是在太平洋西南地區,原本空軍希望得到B-29轟炸機,但是考慮到后者戰略轟炸的首要任務因此拒絕空軍,空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B-32,3架B-32在1945年5月部署到菲律賓并投入實戰。

B-32的實戰檢驗有好有壞,但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問題,因為當時已經臨近二戰結束,敵人的反制能力本來就弱了很多,并且它執行的是一些危險程度相對低一些的任務,例如它們曾轟炸過某糖廠、酒精廠等目標。機組反映飛機內部噪音大、儀表混亂、投彈手視野太窄、火災頻發等問題。

B-32的生產合同在1945年9月8日終止,實際生產工作在次月12日停止,它的「統治者」稱號也在當年8月取消,二戰后所有B-32都被拆解,只有一些零部件被保留下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