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甄嬛傳》:皇后明明占盡先機,為什麼最后會輸給甄嬛?

《甄嬛傳》是一部優秀的宮斗劇, 同時也是一部大女主的成長史。 宮里的女人都在為家族榮譽和自身生存苦苦掙扎。 爭斗永無停息, 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與世無爭。

在沒有硝煙的后宮斗爭中, 有兩個女人旗鼓相當地走到了最后。 第一, 是甄嬛;第二, 就是宜修。 除了太后, 她們兩人就是宮里最強的兩個女人。

宜修是中宮之主, 貴為皇后。 甄嬛是地位僅次于宜修的皇貴妃。 一個是皇后, 一個是寵妃。 照理說, 皇后宜修更占先機, 可為何最后會輸給甄嬛, 落到永久禁足景仁宮的結局呢?

后來再刷《甄嬛傳》, 發現了皇后的確做錯了不少事, 所謂棋差一招, 便恍然大悟了!

甄嬛自從甘露寺, 以熹妃身份回宮, 分別以甄嬛和宜修為中心的兩個陣營的拉鋸戰就開始了!

甄嬛、皇后的籌碼和作戰方式有何不同, 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呢, 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分析一番的!

1.團隊人力資源, 皇后不占優勢

皇后戰隊的主力成員有齊妃、安陵容和祺嬪, 心腹剪秋。 甄嬛戰隊的主力成員有敬妃、端妃、惠嬪, 還有心腹槿夕、浣碧。

從位分來看, 皇后戰隊的成員略遜一籌, 兩嬪一妃;而甄嬛戰隊的成員是兩妃一嬪。 位分就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雖然位分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兩隊成員的實力確有切實的差距。

齊妃, 皇上長子三阿哥的生母, 年老色衰, 失寵多年, 沒有才干, 唯一可提及的就是有一個兒子傍身, 且還是皇帝的長子, 如不是那麼愚蠢, 被皇后利用棄之, 雖說不一定就能母憑子貴, 但是至少有一個親生兒子可以依靠。

齊妃雖身居妃位, 但頭腦完全拎不清楚。 對皇后言聽計從, 缺乏對事物的正確判斷, 自私利己、狹隘的慈母心態被皇后反復利用, 兩次投毒都被人贓并獲。 最終被皇后逼得上吊自戕。

蠢是所有觀眾對她的共識, 并賜其名為齊二哈,

說白了, 她連做壞事都做得太沒有水平。 用皇后的話說就是:一看就是你做的。

這樣的水準還妄想以后憑借兒子封她做皇太后, 不謹言慎行, 說出這種沒有分寸的話, 又被皇后心腹剪秋聽到, 順理成章成為皇后最早的一顆棄子。

而與她同為妃位的甄嬛團隊的敬妃和端妃就比她智慧多了, 對后宮形勢有洞見, 具備獨立思考和辨別虛實是非的能力, 不輕易害人樹敵, 雖無圣寵, 但都是受皇帝敬重的賢妃。

敬妃、端妃根基穩固,頭腦清醒,亦不會輕易淪為他人的槍手。只需守好自己的三畝地,安生過自己的平靜日子。加上和皇貴妃甄嬛結為同盟,相互照拂,形成互為支撐的態勢,使彼此的地位更為穩固。

再說嬪位,皇后團隊的兩名主將就是祺嬪和安嬪。兩人各有各的「本事」博得圣寵,再加上皇后的「調教」,形成了網友口中的安祺拉三人組。

這個組合里,做莊的是皇后,祺嬪、安嬪不過是她的倆兒下線,被她玩弄于鼓掌之間 。如果說,受制于人對于安嬪而言是不得已,那麼祺嬪的沖鋒陷陣則是心甘情愿。

祺嬪頭腦簡單且心思單純,以為進宮背靠皇后這棵大樹,就可前途無量、一片坦途。

憑借幾分姿色博得圣寵,便不知收斂、恃寵而驕;橫行霸道,使小伎倆「夢魘癥」爭寵,欺負欣貴人;還經常言語挑釁甄嬛,不知天高地厚。

最后受皇后指使設局串供陷害甄嬛和溫實初私通,給皇帝扣綠帽子又沒有成功,最后自取滅亡,被亂棍打死,連同情都沒有賺到半分。

蠢和笨是祺嬪的特質,也是她悲劇命運的根源。她的自視過高、自以為是,實則只是沒有實力支撐的膚淺張狂。一個把野心寫在臉上的浮夸之流,在兇險異常、波詭云譎的深宮,又能走多遠呢?

更為可悲的是,她到死都是糊涂的!沒有看清皇后的半分真面目!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被別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由此可見,皇后戰隊中的人力資源并不比甄嬛團隊的人更有優勢,非蠢既笨,不然就是安陵容使得陰狠下作的爭寵手段,一朝被人逮住就萬劫不復。

2.皇后、甄嬛截然不同的用人之道

皇后宜修,心太狠,用人也太狠,不留余地,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利誘、挑撥、打壓、控制、威脅。她手中的人都被她用到極致后,毀之、棄之。

她利用齊妃毒害寧嬪不孕,再以三阿哥前程為由逼死齊妃滅口,來個死無對證。

對祺嬪,一邊所謂的栽培,一邊利用她當出頭鳥,送麝香紅瑪瑙,讓她不孕。可愚蠢的祺嬪還覺得是無上榮耀,天天戴在身上炫耀。

對安陵容恩威并施,加于控制和驅使。讓安陵容服用息肌丸,練冰上之舞爭寵。

凡是被她用過的人,都被她損害得千瘡百孔,不是逼死就是逼殘,沒有善終。

所以,皇后最后是損兵折將,無人可用。

也正是皇后殘忍之極,盡失人心,嚇退了宮中的明眼人,不敢再有新人輕易站隊皇后團隊。因為不僅前程堪憂,說不一定連命都保不住。

所以,以至于后來,再沒有什麼人向皇后靠攏示好,皇后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如果說華妃的倒臺是墻倒眾人推,皇后最后的預告便是眾叛親離。

連安陵容最后死前都不忘反咬她一口,留下「皇后殺了皇后」的驚天秘密,為皇后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而反觀甄嬛的用人之道則截然不同。

得益于甄嬛的用人之道,甄嬛團隊成員都具備較好的共情能力,彼此之間更傾向于抱團取暖,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不像皇后團隊不僅純屬利益勾結,還經常起內訌、窩里反。

前者實則是良性循環。

尤其甄嬛在處理敬妃「出賣」自己這一件事情上,尤為高明。甄嬛能夠回宮,蘇培盛的功勞不自言說。而當初要獲得蘇培盛的幫助、搭橋,槿夕犧牲自己,主動向蘇培盛示好,兩人對食,才得到蘇培盛盡心盡力的幫助。

而「對食之事」無意間被敬妃發現,敬妃向皇后告發了此事,皇后借題發揮、大做文章,欲除掉甄嬛心腹槿夕,又可斷甄嬛手臂。

甄嬛和敬妃本身并無過節,唯一產生的利害沖突就是甄嬛的回宮,會讓敬妃不能再撫養和陪伴朧月了。敬妃在甄嬛出宮這三年,已經和朧月建立了深厚的母女感情。

甄嬛平息這場風波以后,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向敬妃興師問罪。而是將敬妃邀約到自己宮中,開誠布公,把話說開說明。不僅沒有責罰敬妃,還滿足敬妃所想,讓敬妃一直陪伴和撫養朧月到出嫁為止。

這樣,敬妃感激涕零,對甄嬛更加拜服,忠心耿耿。

甄嬛有容人雅量,有同理心,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難處。

以退為進,化敵為友,足以體現甄嬛的氣度和格局。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看清形勢的欣貴人,還有王爺的粉絲寧嬪,后來也相繼站隊甄嬛戰隊。

3.甄嬛比皇后更會利用皇帝

記得甄嬛向皇帝提議大封六宮,皇帝最后問,你都替別人求了,總該為你自己求點什麼?甄嬛說:只要有皇上的寵愛,我別無所求。

皇帝對寵妃和皇后之間還是存在區別的。皇帝和皇后是幾十年的老夫老妻,彼此之間只有敬意,早已沒有了情致和新鮮感。

而寵妃甄嬛,不僅生養能力好,和皇帝還有許多共同話題,相處起來不乏情趣。再加上,甄嬛回宮以來,更加溫婉懂事,成熟從容,越來越被皇帝看重。

一個內外兼修的女人,即使不是皇帝心中的白月光(純元皇后),至少也能成為皇帝心中有分量的女人。

至于爭寵二字,皇后早已沒有了資本,然而手上的安嬪和祺嬪又都是繡花枕頭一包草,用來解悶,娛樂一下還可以,要說抓住皇上的心實在是枉然!

甄嬛雖是寵妃,位分不及皇后,但是她只要能夠讓皇帝相信她所說的,讓皇帝看到她想讓皇帝看到的,就可以利用皇帝的那點偏愛之心扳倒皇后。這才是那句「只要有皇上的寵愛,我別無所求「的深意。

甄嬛在拿捏男人的手段上勝過皇后,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懂異性心理學。尤其擅長以柔克剛,表面示弱、委曲求全來引起皇帝憐憫之心;實則是以退為進,等到更好的時機,后發制人,讓敵人措手不及。

甄嬛最終扳倒皇后,除了自身段位高,同樣也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甄嬛再一次懷孕,但這個胎經溫實初診斷是一個必然會滑胎且生不下來的胎兒。

甄嬛將這個事情隱瞞下來,設局夜賞紅珊瑚,以祈福為名,利用皇帝強邀皇后上鉤,再請君入甕,配合自己的團隊人員共同唱了一出環環相扣的大戲給皇帝看。

讓皇帝震怒之下懲戒皇后,為徹底扳倒皇后打下基礎。

皇后宜修最后是永久囚禁景仁宮,非死不得出,和皇帝死生不復相見。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是其殘害純元皇后的事也最終曝露。

皇后本身拿了一手好牌,不僅地位穩固,還有太后庇佑,如果不是欲壑難填、權利欲太執著,以至于趕盡殺絕,不給他人留一絲活路,就不會落得眾叛親離,滿盤皆輸的地步。

敬妃、端妃根基穩固,頭腦清醒,亦不會輕易淪為他人的槍手。只需守好自己的三畝地,安生過自己的平靜日子。加上和皇貴妃甄嬛結為同盟,相互照拂,形成互為支撐的態勢,使彼此的地位更為穩固。

再說嬪位,皇后團隊的兩名主將就是祺嬪和安嬪。兩人各有各的「本事」博得圣寵,再加上皇后的「調教」,形成了網友口中的安祺拉三人組。

這個組合里,做莊的是皇后,祺嬪、安嬪不過是她的倆兒下線,被她玩弄于鼓掌之間 。如果說,受制于人對于安嬪而言是不得已,那麼祺嬪的沖鋒陷陣則是心甘情愿。

祺嬪頭腦簡單且心思單純,以為進宮背靠皇后這棵大樹,就可前途無量、一片坦途。

憑借幾分姿色博得圣寵,便不知收斂、恃寵而驕;橫行霸道,使小伎倆「夢魘癥」爭寵,欺負欣貴人;還經常言語挑釁甄嬛,不知天高地厚。

最后受皇后指使設局串供陷害甄嬛和溫實初私通,給皇帝扣綠帽子又沒有成功,最后自取滅亡,被亂棍打死,連同情都沒有賺到半分。

蠢和笨是祺嬪的特質,也是她悲劇命運的根源。她的自視過高、自以為是,實則只是沒有實力支撐的膚淺張狂。一個把野心寫在臉上的浮夸之流,在兇險異常、波詭云譎的深宮,又能走多遠呢?

更為可悲的是,她到死都是糊涂的!沒有看清皇后的半分真面目!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被別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由此可見,皇后戰隊中的人力資源并不比甄嬛團隊的人更有優勢,非蠢既笨,不然就是安陵容使得陰狠下作的爭寵手段,一朝被人逮住就萬劫不復。

2.皇后、甄嬛截然不同的用人之道

皇后宜修,心太狠,用人也太狠,不留余地,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利誘、挑撥、打壓、控制、威脅。她手中的人都被她用到極致后,毀之、棄之。

她利用齊妃毒害寧嬪不孕,再以三阿哥前程為由逼死齊妃滅口,來個死無對證。

對祺嬪,一邊所謂的栽培,一邊利用她當出頭鳥,送麝香紅瑪瑙,讓她不孕。可愚蠢的祺嬪還覺得是無上榮耀,天天戴在身上炫耀。

對安陵容恩威并施,加于控制和驅使。讓安陵容服用息肌丸,練冰上之舞爭寵。

凡是被她用過的人,都被她損害得千瘡百孔,不是逼死就是逼殘,沒有善終。

所以,皇后最后是損兵折將,無人可用。

也正是皇后殘忍之極,盡失人心,嚇退了宮中的明眼人,不敢再有新人輕易站隊皇后團隊。因為不僅前程堪憂,說不一定連命都保不住。

所以,以至于后來,再沒有什麼人向皇后靠攏示好,皇后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如果說華妃的倒臺是墻倒眾人推,皇后最后的預告便是眾叛親離。

連安陵容最后死前都不忘反咬她一口,留下「皇后殺了皇后」的驚天秘密,為皇后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而反觀甄嬛的用人之道則截然不同。

得益于甄嬛的用人之道,甄嬛團隊成員都具備較好的共情能力,彼此之間更傾向于抱團取暖,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不像皇后團隊不僅純屬利益勾結,還經常起內訌、窩里反。

前者實則是良性循環。

尤其甄嬛在處理敬妃「出賣」自己這一件事情上,尤為高明。甄嬛能夠回宮,蘇培盛的功勞不自言說。而當初要獲得蘇培盛的幫助、搭橋,槿夕犧牲自己,主動向蘇培盛示好,兩人對食,才得到蘇培盛盡心盡力的幫助。

而「對食之事」無意間被敬妃發現,敬妃向皇后告發了此事,皇后借題發揮、大做文章,欲除掉甄嬛心腹槿夕,又可斷甄嬛手臂。

甄嬛和敬妃本身并無過節,唯一產生的利害沖突就是甄嬛的回宮,會讓敬妃不能再撫養和陪伴朧月了。敬妃在甄嬛出宮這三年,已經和朧月建立了深厚的母女感情。

甄嬛平息這場風波以后,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向敬妃興師問罪。而是將敬妃邀約到自己宮中,開誠布公,把話說開說明。不僅沒有責罰敬妃,還滿足敬妃所想,讓敬妃一直陪伴和撫養朧月到出嫁為止。

這樣,敬妃感激涕零,對甄嬛更加拜服,忠心耿耿。

甄嬛有容人雅量,有同理心,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難處。

以退為進,化敵為友,足以體現甄嬛的氣度和格局。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看清形勢的欣貴人,還有王爺的粉絲寧嬪,后來也相繼站隊甄嬛戰隊。

3.甄嬛比皇后更會利用皇帝

記得甄嬛向皇帝提議大封六宮,皇帝最后問,你都替別人求了,總該為你自己求點什麼?甄嬛說:只要有皇上的寵愛,我別無所求。

皇帝對寵妃和皇后之間還是存在區別的。皇帝和皇后是幾十年的老夫老妻,彼此之間只有敬意,早已沒有了情致和新鮮感。

而寵妃甄嬛,不僅生養能力好,和皇帝還有許多共同話題,相處起來不乏情趣。再加上,甄嬛回宮以來,更加溫婉懂事,成熟從容,越來越被皇帝看重。

一個內外兼修的女人,即使不是皇帝心中的白月光(純元皇后),至少也能成為皇帝心中有分量的女人。

至于爭寵二字,皇后早已沒有了資本,然而手上的安嬪和祺嬪又都是繡花枕頭一包草,用來解悶,娛樂一下還可以,要說抓住皇上的心實在是枉然!

甄嬛雖是寵妃,位分不及皇后,但是她只要能夠讓皇帝相信她所說的,讓皇帝看到她想讓皇帝看到的,就可以利用皇帝的那點偏愛之心扳倒皇后。這才是那句「只要有皇上的寵愛,我別無所求「的深意。

甄嬛在拿捏男人的手段上勝過皇后,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懂異性心理學。尤其擅長以柔克剛,表面示弱、委曲求全來引起皇帝憐憫之心;實則是以退為進,等到更好的時機,后發制人,讓敵人措手不及。

甄嬛最終扳倒皇后,除了自身段位高,同樣也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甄嬛再一次懷孕,但這個胎經溫實初診斷是一個必然會滑胎且生不下來的胎兒。

甄嬛將這個事情隱瞞下來,設局夜賞紅珊瑚,以祈福為名,利用皇帝強邀皇后上鉤,再請君入甕,配合自己的團隊人員共同唱了一出環環相扣的大戲給皇帝看。

讓皇帝震怒之下懲戒皇后,為徹底扳倒皇后打下基礎。

皇后宜修最后是永久囚禁景仁宮,非死不得出,和皇帝死生不復相見。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是其殘害純元皇后的事也最終曝露。

皇后本身拿了一手好牌,不僅地位穩固,還有太后庇佑,如果不是欲壑難填、權利欲太執著,以至于趕盡殺絕,不給他人留一絲活路,就不會落得眾叛親離,滿盤皆輸的地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