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刷甄嬛傳:浣碧「奪孟靜嫻之子」的手腕,讓甄嬛都大吃一驚

大雪天, 已是果郡王側福晉的浣碧, 身著華服, 抱著孟靜嫻的兒子來找甄嬛。 那時候, 孟靜嫻已經離世。

追劇的人都知道, 孟靜嫻誤食了六阿哥的湯羹, 中了鶴頂紅之毒, 艱難產下一子后, 一命嗚呼。

然而, 真正害死孟靜嫻的人, 并不是皇后身邊的剪秋姑姑, 而是另有其人。

這個人就是浣碧。

1、殺母奪子的浣碧, 她對孟靜嫻的陰毒冷酷, 讓甄嬛都后怕。

浣碧當著甄嬛的面, 親吻懷里的孩子時, 甄嬛問她, 這個孩子終究是孟靜嫻的兒子, 浣碧日后撫養他, 每天看著他的臉, 想到他身體里留著孟靜嫻的血, 會不會害怕?會不會覺得良心有愧?

浣碧面不改色心不跳, 淡淡笑著說, 以后這孩子心里只有她這一個母親, 她會對這個孩子好, 孩子以后會孝順她, 有什麼可怕的。

她甚至毫不客氣地頂撞甄嬛, 說她一直記得崔槿汐的至理名言:要在宮里活下去, 就不能有心, 所以還要什麼良心。

看著浣碧一臉的若無其事, 甄嬛忍無可忍, 直接拿出三個斷了的指甲質問她, 當日孟靜嫻中毒并不深, 所以有力氣生下兒子, 原本休息一下就能恢復, 為何產后只喝了一口湯水, 就再次毒發身亡?

而且, 當日華妃的妹妹慕容赤芍, 原本在指甲里藏了鶴頂紅, 是要害甄嬛和六阿哥的, 看到事情敗露卻只是傷了孟靜嫻, 華妃的妹妹氣極了, 生生折斷四根指甲, 可是為何現場只有三根?還有一根含有鶴頂紅藥沫的指甲去哪里了?

一直堅挺的浣碧直到此刻, 才容顏大變, 直呼甄嬛瘋了。

而這樣的浣碧, 更讓甄嬛心驚膽戰, 她怎麼也不敢相信, 浣碧柔婉的面孔下竟然藏著這樣陰毒冷酷的心。

甄嬛更沒想到, 浣碧殺母奪子, 做得如此干凈利落, 毫無嫌疑, 誰都想不到是浣碧動手殺了孟靜嫻, 浣碧騙過了所有人, 包括她這個長姐。

原本以為浣碧糾結于身份, 頂多也就是像劇中那樣, 因為不知道甄嬛這個長姐早就替她打斷好了未來, 所以稀里糊涂去在皇帝面前爭寵表現, 或者給曹貴人通風報信, 讓甄嬛犯個小錯被皇帝處罰, 而她借此上位而已。

哪里知道這姑娘心機手腕如此一流, 可以在甄嬛眼皮子底下輕松布局, 還真是小瞧了她。然而,繼續往下看原文,就越發現,浣碧還真是不簡單。

2、讓皇帝把自己賜給果郡王為妻,是浣碧早有預謀的一場局。

想必看過劇的大家,都還清楚地記得,果郡王一度被人罵慘了。

因為他一個從九子奪嫡如此慘烈戰役中保全性命的皇子,卻那麼不謹慎小心,把藏有甄嬛小像的貼身荷包,掉在皇帝面前。

這事兒無論怎麼想,都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直到看到原著中浣碧不動聲色殺了孟靜嫻,差點連甄嬛都騙過,才開始懷疑果郡王當日掉荷包,是不是浣碧又做了什麼手腳?

果然如此。

浣碧被皇帝賜婚的事發生前不久,果郡王因風寒而大病,浣碧自請去王府照料,她偷偷看了果郡王貼身攜帶的荷包,發現里面藏著甄嬛的小像,還有甄嬛最喜歡的杜若花瓣。

小像的邊緣已經磨損破舊,正如皇上所言,果郡王必是常常拿出來看。而這一切落在浣碧的眼里,就是刺痛。因為她深愛果郡王。

尤其是,果郡王當初出事的消息傳來不到一個月,甄嬛就轉而投入皇上的懷抱,然后回宮了。這讓浣碧忿忿不平,所以后來果郡王要出關救甄嬛,阻止皇帝將甄嬛下嫁給摩格時,浣碧哭著抱緊果郡王,就是這麼對他說的。

可見浣碧在心里,對于甄嬛能得到果郡王的心,而自己只能默默相思,早已心生怨念。

于是,浣碧趁著果郡王病的糊涂時,悄悄把系荷包的帶子拆松了,然后等到家宴那天,假裝失手把酒灑在果郡王衣衫上,讓果郡王換衣服時把荷包掉出來。

眾目睽睽之下,荷包里的秘密便藏不住了。而浣碧,利用自己和甄嬛眉眼相似的優勢,在皇上和眾人面前,演繹了一曲蕩氣回腸的癡情男女戲碼,成功讓皇上把自己賜給果郡王為側福晉。

可是,浣碧既然這麼聰明,難道沒有想過,那張小像那麼像甄嬛,如果皇上堅信就是甄嬛,那甄嬛和果郡王必然喪命,而她自己也無法茍活,還要連累父親和甄氏一族以及果郡王府所有人?

想當初,我剛看完這一幕,還覺得浣碧忠勇為主,甄嬛沒白疼這個妹妹。沒想到這個妹妹,差點為了自己一廂情愿的愛情,害死姐姐。

3、不斷試探甄嬛,指責甄嬛是阻礙果郡王和自己愛情的根源。

第一次試探,是新婚不久,浣碧跑去看甄嬛,原本正向甄嬛訴委屈,甄嬛還苦口婆心地安慰她,浣碧冷不丁說孟靜嫻懷孕了,并激動得揚言要讓這個孩子活不成。

當她看到甄嬛當真了,不僅勸她別傷害果郡王的孩子,心中的酸楚痛苦溢于言表,浣碧馬上又輕描淡寫地說,孟靜嫻沒有懷孕,她說錯了。

她只是想提醒甄嬛,孟靜嫻是個有心機的女子,又得太后喜歡,常常來往宮中,她希望甄嬛克制自己對果郡王的感情,不然像今日這樣失態,很容易被孟靜嫻看出端倪,最終連累果郡王。

說著說著,浣碧甚至直言,讓甄嬛不要再對果郡王有什麼心思了,給自己和果郡王一條路走,許她一個安穩,給甄氏滿門一條活路。

言下之意,甄嬛阻礙了她和果郡王的愛情之路。而且,甄嬛繼續這樣想著果郡王,事情一旦敗露,甄嬛就會成為家族的罪人。

浣碧的一番話,讓甄嬛倒吸一口冷氣,她沒想到自己的親妹妹,會這樣處心積慮地算計試探。

然而千算萬算,浣碧沒想到自己一語成讖,孟靜嫻果然搶先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而她也終究下了最狠毒的心,害死了孟靜嫻,奪了孟靜嫻的兒子。只是,做了這麼多,浣碧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實在可笑又可悲!

還真是小瞧了她。然而,繼續往下看原文,就越發現,浣碧還真是不簡單。

2、讓皇帝把自己賜給果郡王為妻,是浣碧早有預謀的一場局。

想必看過劇的大家,都還清楚地記得,果郡王一度被人罵慘了。

因為他一個從九子奪嫡如此慘烈戰役中保全性命的皇子,卻那麼不謹慎小心,把藏有甄嬛小像的貼身荷包,掉在皇帝面前。

這事兒無論怎麼想,都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直到看到原著中浣碧不動聲色殺了孟靜嫻,差點連甄嬛都騙過,才開始懷疑果郡王當日掉荷包,是不是浣碧又做了什麼手腳?

果然如此。

浣碧被皇帝賜婚的事發生前不久,果郡王因風寒而大病,浣碧自請去王府照料,她偷偷看了果郡王貼身攜帶的荷包,發現里面藏著甄嬛的小像,還有甄嬛最喜歡的杜若花瓣。

小像的邊緣已經磨損破舊,正如皇上所言,果郡王必是常常拿出來看。而這一切落在浣碧的眼里,就是刺痛。因為她深愛果郡王。

尤其是,果郡王當初出事的消息傳來不到一個月,甄嬛就轉而投入皇上的懷抱,然后回宮了。這讓浣碧忿忿不平,所以后來果郡王要出關救甄嬛,阻止皇帝將甄嬛下嫁給摩格時,浣碧哭著抱緊果郡王,就是這麼對他說的。

可見浣碧在心里,對于甄嬛能得到果郡王的心,而自己只能默默相思,早已心生怨念。

于是,浣碧趁著果郡王病的糊涂時,悄悄把系荷包的帶子拆松了,然后等到家宴那天,假裝失手把酒灑在果郡王衣衫上,讓果郡王換衣服時把荷包掉出來。

眾目睽睽之下,荷包里的秘密便藏不住了。而浣碧,利用自己和甄嬛眉眼相似的優勢,在皇上和眾人面前,演繹了一曲蕩氣回腸的癡情男女戲碼,成功讓皇上把自己賜給果郡王為側福晉。

可是,浣碧既然這麼聰明,難道沒有想過,那張小像那麼像甄嬛,如果皇上堅信就是甄嬛,那甄嬛和果郡王必然喪命,而她自己也無法茍活,還要連累父親和甄氏一族以及果郡王府所有人?

想當初,我剛看完這一幕,還覺得浣碧忠勇為主,甄嬛沒白疼這個妹妹。沒想到這個妹妹,差點為了自己一廂情愿的愛情,害死姐姐。

3、不斷試探甄嬛,指責甄嬛是阻礙果郡王和自己愛情的根源。

第一次試探,是新婚不久,浣碧跑去看甄嬛,原本正向甄嬛訴委屈,甄嬛還苦口婆心地安慰她,浣碧冷不丁說孟靜嫻懷孕了,并激動得揚言要讓這個孩子活不成。

當她看到甄嬛當真了,不僅勸她別傷害果郡王的孩子,心中的酸楚痛苦溢于言表,浣碧馬上又輕描淡寫地說,孟靜嫻沒有懷孕,她說錯了。

她只是想提醒甄嬛,孟靜嫻是個有心機的女子,又得太后喜歡,常常來往宮中,她希望甄嬛克制自己對果郡王的感情,不然像今日這樣失態,很容易被孟靜嫻看出端倪,最終連累果郡王。

說著說著,浣碧甚至直言,讓甄嬛不要再對果郡王有什麼心思了,給自己和果郡王一條路走,許她一個安穩,給甄氏滿門一條活路。

言下之意,甄嬛阻礙了她和果郡王的愛情之路。而且,甄嬛繼續這樣想著果郡王,事情一旦敗露,甄嬛就會成為家族的罪人。

浣碧的一番話,讓甄嬛倒吸一口冷氣,她沒想到自己的親妹妹,會這樣處心積慮地算計試探。

然而千算萬算,浣碧沒想到自己一語成讖,孟靜嫻果然搶先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而她也終究下了最狠毒的心,害死了孟靜嫻,奪了孟靜嫻的兒子。只是,做了這麼多,浣碧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實在可笑又可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