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月下詩情知多少——解讀古詩詞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月亮不僅是清輝凝碧的優美物象, 而且是通脫淡泊的文化象征。 它凝聚著漢民族深刻的精神底蘊, 溫柔地流轉在詩人多情的心田。

一、月是美的象征

月是美的象征, 她皎潔, 明凈, 柔和, 可親, 猶如一位溫柔美麗而且冰清玉潔的女性, 永遠那麼可人地高懸于夜空之中, 風情萬種。 遠在先秦時期, 人們已經詩意地發現了月亮之美, 并以月光之美映襯人物之美, 唱出了「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

周祗則形象地描述了月亮的動人之美, 并賦予月以高遠、潤潔、柔和、清幽的審美內涵,

高歌「氣融潔而照遠, 質明潤而貞虛, 弱不廢照, 清不激污」。 而謝莊則巧妙地將秋月的純凈之美與山水結合, 匯成了更加清美的景致:「氣霽地表, 云斂天末, 洞庭始波, 木葉微脫。 菊散芳于山椒, 雁流哀于江瀨。 升秋質之悠悠, 降澄輝之藹藹。 」月亮朦朧柔和的清輝還能賦予山水景物獨特的神韻, 具有化景的作用。

張先在《木蘭花》「中庭月色下清明, 無數楊花過無影」之句中, 通過清明月色中飄過的無數淡若無痕的楊花, 將自己內心微微蕩漾的前塵舊夢, 融入這如夢似煙般的清澄和恬淡中, 從而給人以朦朧的美感。

而作為沖淡派大師的王維, 其詩作《竹里館》中所描寫的明月更具優美的意境:「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此詩不僅給人以清幽絕俗的感受, 而且使人感到, 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 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 外景與內情融為一體。

詩人在描寫周圍景色時, 選擇了竹林和明月, 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凈的環境相一致。

「明月來相照」在詩中不僅與「人不知」有對照之妙, 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 閑、靜、淡、遠的風格, 加之優的美意境, 讓人頓生「余音繞梁」之感。

總之, 在詩人的筆下, 不管是煙月迷蒙的輕憂淡愁, 還是花月披離的典雅艷麗;不管是皓月當空的雄渾高古, 還是月光籠佳人的恬淡婉約的寧靜, 月亮, 都是美的象征。

二、月是情的載體

月亮是人類情感的載體, 縱觀古代與月相關的詩詞, 借月抒情的作品不勝枚舉。 閨情、鄉思、送別, 均是詠月詩的基本主題。

(一)月亮常常寄托戀人之間的相思之情

男女相思離別, [少.婦]閨閣之怨, 是古詩文中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 而月夜則是相思主題最常見的背景。 「明月何皎皎, 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

攬衣起徘徊。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這是一首思婦懷念遠游丈夫的閨情詩。 夜深人靜, 明月皎潔, 流光透過羅賬灑在床上, 主人公獨守空幃, 寂寞凄涼。

在這麼一個特定的環境中, 明月的流光, 便引出了她內心積郁的無窮愁思。 曹植說:「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 悲嘆有余哀。 」

徐陵說:「關山三五月, 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 當窗應未眠。 」沈儉期說:「可憐閨里月, 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

李白說:「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

再如呂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南北東西。 南北東西, 只有相隨無別離。 」詞中怨婦夜不能寐, 獨立江邊樓上, 遙望當空明月, 寄情遠方丈夫, 表達怨憤之情。

你看那輪明月,

多像一位忠實的伴侶, 日日相隨依依不舍, 而我的丈夫卻總是別家他去, 讓我獨守空房。 這里的月亮顯得溫情脈脈, 反襯出那位夫君的薄情寡義。

杜甫則在此類詩中滲入了獨特的人生體驗, 意境沉郁, 更為感人。 他在《月夜》中寫道:「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詩的開頭,既突兀又形象。詩人身在長安,不寫長安的月夜,卻突然寫起鄜州的月色;不寫自己懷念妻子,反而寫妻子想念自己。

這種寫法超越常規,但仔細品味,卻很有一番深意。 正是因為詩人在長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謂「月圓人不圓」,這是夫妻離別后的共同感嘆! 詩人通過望月,把自己真摯而凝重的相思之情表露無遺。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懷遠》)則逼真地表現了相戀中的男女心態:二人相隔很遠,心中愛的語言不能直接地向對方傾訴,只能望著月亮,排遣相思之情。

歐陽修的《生查子》也是抒發男女離情別恨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多麼浪漫溫馨,富有情趣!但「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只是「不見去年人」,再面對此情此景,多麼令人肝腸欲斷。 終于,女主人公不堪忍受相思之苦而「淚濕春衫袖」。

又如李清照的「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詩人佇立西樓,推窗望月,想象著大雁飛回時,丈夫趙明誠或許會托雁傳書,帶來平安的信息。清澈的月光、飄浮的云影、輕飛的大雁,組合成一種朦朧的境界。李清照用她獨有的女性視角和人生體驗感知月象,傾訴閨閣幽怨,情感顯得特別地細膩和婉約。

至于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吟詠離別之情的千古絕唱。夾岸楊柳,參差拂動于凄涼的晨風之中;天涯孤客,唯有一鉤「殘月」相伴。煙水迷離的凄美中,透出的是百般的思念和無奈。楊柳、曉風、殘月,映襯出漂泊無依的行客綿綿不盡的愁思。

宦游的士子、遷謫的官員、羈旅的商人,去國思鄉,愁腸百結,都可能因之引發戀家思親的情感。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看到由「月亮」這一意象引發的懷人思家的這種共鳴效應。

(二)月亮常常寄托懷才不遇、貶謫流放之悲

《淮南子》 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這一神話原形,經過歷代詩人的反復吟詠,逐漸成為失意的情感象征。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懷才不遇,或仕途潦倒,或孤獨無依,或屢遭苦難,尤其是古代那些為官清正廉潔、敢于直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往往逃脫不掉被貶官流放的命運。

于是,詩人就將這種種情感寄托于月,而月亮也就在這些失意者的筆下,成了孤月、冷月、寒月。而月亮本身安寧與靜謐的情韻,也創造出靜與美的審美意境,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

古詩中這種表達貶謫的悲涼、懷才不遇的感慨的作品,隨處可見。潯陽江頭,荻花之側,朦朧的月色之下,琵琶內結的哀怨與外發的沉肅,在弦弦咽抑中,結合著人心的孤寒冷落之感,流蕩復流蕩。「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江心倒映的秋月以一種清清冷冷的素白,見證著漂泊的旅人在人間道上輾轉的清冷。

蘇軾有《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首詞寫于他被貶黃州之時,是一首詠物詞,詠一只孤獨寂寞的鴻雁。詞的開頭,便用缺月、疏桐等景物渲染了一幅凄清、幽冷的氣氛,為下文孤鴻的出現設置了特定的場景。作者借對這只離群失伴、形單影只孤鴻的描寫,表現了自己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獨的處境和悲傷的心情。

這首詞和他同一時期的作品 《記承天寺夜游》 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的發問,正是這種處境和心情的真實寫照。李商隱也寫道:「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表面看去,詩人是在訴說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實則是作者借嫦娥曾偷食仙藥飛升月宮的傳說,來暗示自己也曾想「蟾宮折桂」,后因不幸被牽入牛李黨爭,不但無法施展政治抱負,而且落魄終身,后悔之情,溢于言外。

詩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置身于月光下,遙想月宮中失意的嫦娥,自然倍感與自己的人生失意相契合。但中國的詩人是善于逃避現實的,當他們政治上受打擊,生活上變得困頓時,有的人頹唐厭世,極其消沉,而有的人則泰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 蘇東坡就是其中特別超然的一位。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大自然成為士大夫們逃避現實的好去處,此時的月亮已不是一種純客觀的物象,它成為詩人自身飄逸風采、瀟灑氣度的象征了。

(三)月亮常常寄托天涯游子的思鄉之愁

古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漂泊在外的游子常常仰望夜空那一輪明月,思念故土、親友。 他們往往把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傾注于筆端,于是,月亮便成了詩人鄉愁的無言見證。

李白是詠月的高手,他的《靜夜思》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字里行間流露著詩人淪落天涯、眷戀故土的深情,文字樸素無華,內涵卻異常豐富,表達了久離故鄉之人的共同情感,能激發起讀者的共鳴,讓人倍感親切和真實。

夜深人靜之時,四海漂泊的游子,唯見江心一輪秋月,恍然憶起家鄉的一草一木,頓覺一片憫然,油然感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由于戰亂,詩人盧綸被迫浪跡異鄉,流徙不定。 秋風起,落葉紛下;秋霜落,青楓凋。 身為逃避戰亂的流亡者,詩人無賞異地秋色之心,卻有思久別故鄉之念。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晚次鄂州》)詩人被秋風吹白了雙鬢,人雖往三湘去,心卻掛念著遙距萬里的故鄉,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還,也許此別即為永訣。

秋鬢偏逢秋色,思歸又見明月,只有雪上加霜,愁更愁。「萬里歸心對月明」,其中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有迢迢萬里不見家鄉的悲悲戚戚,亦有音書久滯縈懷妻兒的凄凄苦苦,真可謂愁腸百結,煞是動人肺腑。

月亮寄托天涯游子的思鄉之愁,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這便是邊塞詩里的月下家園之思。 戍邊的將士在寥落凄清的邊關,更加想念家鄉和親人。 可「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片思念之情無法讓親人知曉,于是,他們只能把這充滿悲涼凄苦的情愫寄托于明月和胡笳簫管。

作為寫邊塞詩高手的李益,他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寫道:「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泛著瑟縮的寒意。 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 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 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心頭。

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里,夜風又送來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征人的思鄉愁懷?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郁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著遠方……

(四)月亮常常寄托黍離之悲、亡國之痛

六朝繁華,金陵王氣,曾是一場熱鬧而浪漫的夢,一如夜夜東升的月色,迷戀地撫觸過重閣疊榭的宮殿,照臨過畫舫笙歌不絕的秦淮。夢后,景物依舊,山河故我。江水依然有潮汐漲落,水邊明月依然以浪漫溫柔的光色,照臨金陵城墻,投映秦淮河中,秦淮河的水月遂經歷著金陵王城的繁華與傾頹。劉夢得以天上明月見證歷史的悲涼。「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寂靜的群山,冰涼的潮水,荒廢的空城,詩人描摹的是「故國」、「寂寞」的現實,讓人想起的卻是秦淮舊月,是南朝近三百年的滄桑歲月。 六朝國祚短促,驟興驟亡。

《石頭城》無一句寫到六朝繁華的過去,但讀者無一例外地會從拍擊「空城」的潮聲中觸摸到歷史的滄桑巨變。 詩人巧妙地以「舊時月」作為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成功地組接了歷史時態和現實時態,傳達的是詩人深沉的歷史悲涼感。姜夔也以維揚冷月,烘托揚州城劫后的荒涼。「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揚州慢》)唐代揚州,何其繁華阜盛。而今,維揚名橋靜臥水上,但已不見了昔日的歡聲笑語、玉人笙歌。 只有一輪「冷月」悄無聲息投影清波,隨波蕩漾。 這是「胡馬窺江去后」出現的殘破景象。 月,本無所謂冷熱。 月之「冷」是客觀物象作用于詞人心靈的感覺,似乎月也懂得人間的苦難。 殘橋、冷月、清音,構成了一種清遠空靈的凄清境界。

這里,詞人以靈動之筆寫出了揚州城昔盛今衰的黍離之悲。表達亡國之痛的作品,最具典型意義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詞人用如鉤的殘月渲染了一種凄慘、暗淡的意境,烘托他國破家亡的悲傷心情。

那冷冷的月光,既照見了愁人「無言獨上西樓」,也照見了作者心中已經失去了的三千里地山河。 這一切在冰涼澄澈的月光下沒有任何遮掩地呈現在作者的心頭,不容他不正視這嚴酷的現實人生。從皇帝一下子變為囚徒,這種生活和地位的巨變,使李煜經歷了巨大的侮辱和難以言狀的痛楚。于是,他后期的詞作,或感嘆身世,或眷戀往昔,或托物言情,或直抒胸臆,把一個亡國之君的思鄉情、 亡國恨表現得哀婉凄美而極富感染力。

他的這種詞風在《相見歡》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孑然一身,滿腹憂愁,步履沉重,緩緩登上西樓,詞人倚欄而望,一彎如鉤的殘月,讓人遐思,讓他回憶。殘破的故國,殘破的家,還有這顆破碎的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知人心,月懂人情,象征團圓、完美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詞人愁上加愁。月亮還是舊時的月亮,但如今物是人非,山河淪落,這彎新月也便成了歷史盛衰興亡的見證,讓人不得不生亡國之痛、悲苦之情。

三、月是哲理的寄寓

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一直是詩人的寵兒,在他們的眼中,那朦朧的月光、淡雅的月色、多變的月形,無不富含哲學的思辨意味,它喚起了詩人們蒼茫浩渺的宇宙意識和歷史意識,從而引發了他們的哲理思考, 讓詩人們產生一種尋求生命真諦的哲人式的感悟。

李白在《把酒問月》一詩中,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宇宙的哲理思考寄托在問月之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一開篇,李白就將明月放在無邊無際的宇宙大時空中,提出了一個千古之謎,氣勢恢宏。 接著,詩人又說,月亮雖有吞吐宇宙的氣勢,卻是孤獨寂寞的。「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這里,詩人借嫦娥的孤獨和悔恨表達自己的情懷。 他雖然和嫦娥一樣追求高潔,企望擺脫塵世,但卻只能忍受著寂寞和孤獨。詩人的目光隨著月華的流動,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作者以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無限生命源流的對照方式,寫盡了人世的短暫和宇宙的無窮,突出了人生的悲劇性,同時也提示了人生的真趣和價值——人生是短暫的,其間有無盡的坎坷、曲折、孤獨、寂寞,但沉浮交替,幽寂虛靜又正是宇宙萬物的真諦,何須讓有限的人生去承擔那些無益的憂慮呢?

人類雖然不可能永遠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卻可以永遠享有宇宙。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卻塵世的一切,人生就會像明月一樣自由自在。 于是,詩人的心情復歸寧靜。「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生命既然如此短暫,那就只能對酒當歌,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了。 詩人企圖擺脫現實、獲得自由的愿望,這種超脫、無欲無爭的心態,對寧靜平和溫馨世界的追尋,都使《把酒問月》一詩從厚重的哲理之中閃爍出嫵媚的柔美之光。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蘇東坡赤壁祭奠江月,既有傷悼「千古風流人物」的吊古之情,更有感喟「早生華發」一事無成的個人憂傷。貶官黃州,是蘇軾人生的不幸,「酹江月」的確反映出一種「人生如夢」的空漠情緒。 但是,蘇軾的過人之處正在于實現了精神的自我完善。 磨難中,東坡備受侮辱,身心俱傷,但他不因一己之禍福,而改憂國憂民之赤心。

「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以曠達平和的心態,面對逆境,一如既往地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蘇東坡這種隨遇而安的達觀精神和云行風流而自適的超然意氣,在《赤壁賦》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清風明月,主客「共適」。高貴卑賤,莫能變其規律;販夫走卒,共享人生之趣。 大江滾滾東流,一去不返,是為變;然滔滔江水,流之不盡,是為不變。 月亮月半盈滿,月初空損,是為變;然風月無邊,你我共適,是為不變。人生百年,何其短促,是為變;然千萬年來,人類繁衍,綿綿不絕,物我同一,化作永恒,是為不變。人從自然而生,復歸自然而滅,自然生生不息,人即生死同一。

蘇東坡在文章中所表現的留戀人生、熱愛生命的生活態度,正是得之于月亮的深刻啟示。即使是在抒寫思鄉懷人的《水調歌頭》里,他筆下的月亮也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一方面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一方面也抒發了對自然、人生的感悟。

在這首詞中,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自許的曠遠境界,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情緒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入了濃厚的哲理意味,并在詞的結尾把對親人的思念擴展到人類普遍的情感體驗,表達出對天下有情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的心里彌漫著永恒的感動。

再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例。詩一開始,作者就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既柔美寧靜,又壯麗開闊的春江月夜圖。「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是主體,是詩中情景兼容之物,它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紐帶,貫穿上下,觸處生神。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匯成了縹緲深邃的意境,充滿了優雅的韻味,構成了一幅滿溢著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動人畫卷。 它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寧靜,優美,高遠,柔和,純凈。

詩人從靜態描摹到動態抒寫,由遠及近,由面到點,天上地下,寫盡了月光、月色的柔美和神秘。 然而,詩人并沒有停留在視覺欣賞的層面上,面對春江上空的一輪明月,詩人寫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可以想象,此時的月亮已經升到中天了,于是詩人昂首問月,在這江畔是誰第一次見到了月亮?江水上空的月亮又是什麼時候把她的光亮初次灑向大地?

為什麼人生一代又一代經歷了無數次的輪回,而高懸于天宇的月亮卻亙古不變? 不知月的永恒是不是出自于一種我們無法感知的期待?這一連串的問月,是詩人在感嘆人生之短暫和宇宙之無窮,在時空交替的坐標中探索生命的本源。不由得令人產生一些幽遠凄幻的遐想冥思。

這是中國古代文人經常產生的對于人生思考的哲理表達,帶來淡淡的哀傷和無奈,恰似月光的清幽與朦朧。 但接著作者又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種舒解:個人生命短暫,人類卻是「代代」流傳,與「年年」不變的明月共存千古。 這也讓我們感到了安慰。 到這里,詩情與哲理已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詩的[高·潮],也是全詩精華之所在。

但詩人在問月之后,就把目光轉向了人間的游子和思婦,由月的期待轉向了思婦的期待。 一輪明月在沒有一絲云彩的夜空高懸著,月光照向思婦的妝樓,射進簾中,映入鏡臺,撒滿砧上,擦不掉,卷不去,拂還來,始終陪伴著思婦。至此,月已經成為思婦情感的載體了。最后,月漸西斜,在江水的余波中,我們感到了詩人徘徊的、低婉的、拂之不去的天地憂思,無窮無盡。

全詩生發于情感,凈化于審美,升華于哲理。這樣,忠于愛情、充溢著人格之美的思婦,就和充溢著自然之美的月融合為一了。

且看,懸掛在中國古典詩壇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它的空明、澄澈、高潔的品性令無數詩人為之傾倒。 于是,它成了一種審美意趣,一種情感媒介,一種文化符號,最終融入我們民族的血脈和靈魂。

」詩的開頭,既突兀又形象。詩人身在長安,不寫長安的月夜,卻突然寫起鄜州的月色;不寫自己懷念妻子,反而寫妻子想念自己。

這種寫法超越常規,但仔細品味,卻很有一番深意。 正是因為詩人在長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謂「月圓人不圓」,這是夫妻離別后的共同感嘆! 詩人通過望月,把自己真摯而凝重的相思之情表露無遺。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懷遠》)則逼真地表現了相戀中的男女心態:二人相隔很遠,心中愛的語言不能直接地向對方傾訴,只能望著月亮,排遣相思之情。

歐陽修的《生查子》也是抒發男女離情別恨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多麼浪漫溫馨,富有情趣!但「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只是「不見去年人」,再面對此情此景,多麼令人肝腸欲斷。 終于,女主人公不堪忍受相思之苦而「淚濕春衫袖」。

又如李清照的「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詩人佇立西樓,推窗望月,想象著大雁飛回時,丈夫趙明誠或許會托雁傳書,帶來平安的信息。清澈的月光、飄浮的云影、輕飛的大雁,組合成一種朦朧的境界。李清照用她獨有的女性視角和人生體驗感知月象,傾訴閨閣幽怨,情感顯得特別地細膩和婉約。

至于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吟詠離別之情的千古絕唱。夾岸楊柳,參差拂動于凄涼的晨風之中;天涯孤客,唯有一鉤「殘月」相伴。煙水迷離的凄美中,透出的是百般的思念和無奈。楊柳、曉風、殘月,映襯出漂泊無依的行客綿綿不盡的愁思。

宦游的士子、遷謫的官員、羈旅的商人,去國思鄉,愁腸百結,都可能因之引發戀家思親的情感。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看到由「月亮」這一意象引發的懷人思家的這種共鳴效應。

(二)月亮常常寄托懷才不遇、貶謫流放之悲

《淮南子》 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這一神話原形,經過歷代詩人的反復吟詠,逐漸成為失意的情感象征。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懷才不遇,或仕途潦倒,或孤獨無依,或屢遭苦難,尤其是古代那些為官清正廉潔、敢于直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往往逃脫不掉被貶官流放的命運。

于是,詩人就將這種種情感寄托于月,而月亮也就在這些失意者的筆下,成了孤月、冷月、寒月。而月亮本身安寧與靜謐的情韻,也創造出靜與美的審美意境,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

古詩中這種表達貶謫的悲涼、懷才不遇的感慨的作品,隨處可見。潯陽江頭,荻花之側,朦朧的月色之下,琵琶內結的哀怨與外發的沉肅,在弦弦咽抑中,結合著人心的孤寒冷落之感,流蕩復流蕩。「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江心倒映的秋月以一種清清冷冷的素白,見證著漂泊的旅人在人間道上輾轉的清冷。

蘇軾有《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首詞寫于他被貶黃州之時,是一首詠物詞,詠一只孤獨寂寞的鴻雁。詞的開頭,便用缺月、疏桐等景物渲染了一幅凄清、幽冷的氣氛,為下文孤鴻的出現設置了特定的場景。作者借對這只離群失伴、形單影只孤鴻的描寫,表現了自己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獨的處境和悲傷的心情。

這首詞和他同一時期的作品 《記承天寺夜游》 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的發問,正是這種處境和心情的真實寫照。李商隱也寫道:「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表面看去,詩人是在訴說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實則是作者借嫦娥曾偷食仙藥飛升月宮的傳說,來暗示自己也曾想「蟾宮折桂」,后因不幸被牽入牛李黨爭,不但無法施展政治抱負,而且落魄終身,后悔之情,溢于言外。

詩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置身于月光下,遙想月宮中失意的嫦娥,自然倍感與自己的人生失意相契合。但中國的詩人是善于逃避現實的,當他們政治上受打擊,生活上變得困頓時,有的人頹唐厭世,極其消沉,而有的人則泰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 蘇東坡就是其中特別超然的一位。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大自然成為士大夫們逃避現實的好去處,此時的月亮已不是一種純客觀的物象,它成為詩人自身飄逸風采、瀟灑氣度的象征了。

(三)月亮常常寄托天涯游子的思鄉之愁

古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漂泊在外的游子常常仰望夜空那一輪明月,思念故土、親友。 他們往往把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傾注于筆端,于是,月亮便成了詩人鄉愁的無言見證。

李白是詠月的高手,他的《靜夜思》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字里行間流露著詩人淪落天涯、眷戀故土的深情,文字樸素無華,內涵卻異常豐富,表達了久離故鄉之人的共同情感,能激發起讀者的共鳴,讓人倍感親切和真實。

夜深人靜之時,四海漂泊的游子,唯見江心一輪秋月,恍然憶起家鄉的一草一木,頓覺一片憫然,油然感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由于戰亂,詩人盧綸被迫浪跡異鄉,流徙不定。 秋風起,落葉紛下;秋霜落,青楓凋。 身為逃避戰亂的流亡者,詩人無賞異地秋色之心,卻有思久別故鄉之念。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晚次鄂州》)詩人被秋風吹白了雙鬢,人雖往三湘去,心卻掛念著遙距萬里的故鄉,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還,也許此別即為永訣。

秋鬢偏逢秋色,思歸又見明月,只有雪上加霜,愁更愁。「萬里歸心對月明」,其中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有迢迢萬里不見家鄉的悲悲戚戚,亦有音書久滯縈懷妻兒的凄凄苦苦,真可謂愁腸百結,煞是動人肺腑。

月亮寄托天涯游子的思鄉之愁,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這便是邊塞詩里的月下家園之思。 戍邊的將士在寥落凄清的邊關,更加想念家鄉和親人。 可「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片思念之情無法讓親人知曉,于是,他們只能把這充滿悲涼凄苦的情愫寄托于明月和胡笳簫管。

作為寫邊塞詩高手的李益,他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寫道:「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泛著瑟縮的寒意。 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 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 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心頭。

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里,夜風又送來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征人的思鄉愁懷?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郁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著遠方……

(四)月亮常常寄托黍離之悲、亡國之痛

六朝繁華,金陵王氣,曾是一場熱鬧而浪漫的夢,一如夜夜東升的月色,迷戀地撫觸過重閣疊榭的宮殿,照臨過畫舫笙歌不絕的秦淮。夢后,景物依舊,山河故我。江水依然有潮汐漲落,水邊明月依然以浪漫溫柔的光色,照臨金陵城墻,投映秦淮河中,秦淮河的水月遂經歷著金陵王城的繁華與傾頹。劉夢得以天上明月見證歷史的悲涼。「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寂靜的群山,冰涼的潮水,荒廢的空城,詩人描摹的是「故國」、「寂寞」的現實,讓人想起的卻是秦淮舊月,是南朝近三百年的滄桑歲月。 六朝國祚短促,驟興驟亡。

《石頭城》無一句寫到六朝繁華的過去,但讀者無一例外地會從拍擊「空城」的潮聲中觸摸到歷史的滄桑巨變。 詩人巧妙地以「舊時月」作為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成功地組接了歷史時態和現實時態,傳達的是詩人深沉的歷史悲涼感。姜夔也以維揚冷月,烘托揚州城劫后的荒涼。「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揚州慢》)唐代揚州,何其繁華阜盛。而今,維揚名橋靜臥水上,但已不見了昔日的歡聲笑語、玉人笙歌。 只有一輪「冷月」悄無聲息投影清波,隨波蕩漾。 這是「胡馬窺江去后」出現的殘破景象。 月,本無所謂冷熱。 月之「冷」是客觀物象作用于詞人心靈的感覺,似乎月也懂得人間的苦難。 殘橋、冷月、清音,構成了一種清遠空靈的凄清境界。

這里,詞人以靈動之筆寫出了揚州城昔盛今衰的黍離之悲。表達亡國之痛的作品,最具典型意義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詞人用如鉤的殘月渲染了一種凄慘、暗淡的意境,烘托他國破家亡的悲傷心情。

那冷冷的月光,既照見了愁人「無言獨上西樓」,也照見了作者心中已經失去了的三千里地山河。 這一切在冰涼澄澈的月光下沒有任何遮掩地呈現在作者的心頭,不容他不正視這嚴酷的現實人生。從皇帝一下子變為囚徒,這種生活和地位的巨變,使李煜經歷了巨大的侮辱和難以言狀的痛楚。于是,他后期的詞作,或感嘆身世,或眷戀往昔,或托物言情,或直抒胸臆,把一個亡國之君的思鄉情、 亡國恨表現得哀婉凄美而極富感染力。

他的這種詞風在《相見歡》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孑然一身,滿腹憂愁,步履沉重,緩緩登上西樓,詞人倚欄而望,一彎如鉤的殘月,讓人遐思,讓他回憶。殘破的故國,殘破的家,還有這顆破碎的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知人心,月懂人情,象征團圓、完美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詞人愁上加愁。月亮還是舊時的月亮,但如今物是人非,山河淪落,這彎新月也便成了歷史盛衰興亡的見證,讓人不得不生亡國之痛、悲苦之情。

三、月是哲理的寄寓

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一直是詩人的寵兒,在他們的眼中,那朦朧的月光、淡雅的月色、多變的月形,無不富含哲學的思辨意味,它喚起了詩人們蒼茫浩渺的宇宙意識和歷史意識,從而引發了他們的哲理思考, 讓詩人們產生一種尋求生命真諦的哲人式的感悟。

李白在《把酒問月》一詩中,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宇宙的哲理思考寄托在問月之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一開篇,李白就將明月放在無邊無際的宇宙大時空中,提出了一個千古之謎,氣勢恢宏。 接著,詩人又說,月亮雖有吞吐宇宙的氣勢,卻是孤獨寂寞的。「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這里,詩人借嫦娥的孤獨和悔恨表達自己的情懷。 他雖然和嫦娥一樣追求高潔,企望擺脫塵世,但卻只能忍受著寂寞和孤獨。詩人的目光隨著月華的流動,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作者以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無限生命源流的對照方式,寫盡了人世的短暫和宇宙的無窮,突出了人生的悲劇性,同時也提示了人生的真趣和價值——人生是短暫的,其間有無盡的坎坷、曲折、孤獨、寂寞,但沉浮交替,幽寂虛靜又正是宇宙萬物的真諦,何須讓有限的人生去承擔那些無益的憂慮呢?

人類雖然不可能永遠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卻可以永遠享有宇宙。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卻塵世的一切,人生就會像明月一樣自由自在。 于是,詩人的心情復歸寧靜。「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生命既然如此短暫,那就只能對酒當歌,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了。 詩人企圖擺脫現實、獲得自由的愿望,這種超脫、無欲無爭的心態,對寧靜平和溫馨世界的追尋,都使《把酒問月》一詩從厚重的哲理之中閃爍出嫵媚的柔美之光。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蘇東坡赤壁祭奠江月,既有傷悼「千古風流人物」的吊古之情,更有感喟「早生華發」一事無成的個人憂傷。貶官黃州,是蘇軾人生的不幸,「酹江月」的確反映出一種「人生如夢」的空漠情緒。 但是,蘇軾的過人之處正在于實現了精神的自我完善。 磨難中,東坡備受侮辱,身心俱傷,但他不因一己之禍福,而改憂國憂民之赤心。

「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以曠達平和的心態,面對逆境,一如既往地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蘇東坡這種隨遇而安的達觀精神和云行風流而自適的超然意氣,在《赤壁賦》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清風明月,主客「共適」。高貴卑賤,莫能變其規律;販夫走卒,共享人生之趣。 大江滾滾東流,一去不返,是為變;然滔滔江水,流之不盡,是為不變。 月亮月半盈滿,月初空損,是為變;然風月無邊,你我共適,是為不變。人生百年,何其短促,是為變;然千萬年來,人類繁衍,綿綿不絕,物我同一,化作永恒,是為不變。人從自然而生,復歸自然而滅,自然生生不息,人即生死同一。

蘇東坡在文章中所表現的留戀人生、熱愛生命的生活態度,正是得之于月亮的深刻啟示。即使是在抒寫思鄉懷人的《水調歌頭》里,他筆下的月亮也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一方面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一方面也抒發了對自然、人生的感悟。

在這首詞中,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自許的曠遠境界,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情緒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入了濃厚的哲理意味,并在詞的結尾把對親人的思念擴展到人類普遍的情感體驗,表達出對天下有情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的心里彌漫著永恒的感動。

再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例。詩一開始,作者就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既柔美寧靜,又壯麗開闊的春江月夜圖。「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是主體,是詩中情景兼容之物,它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紐帶,貫穿上下,觸處生神。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匯成了縹緲深邃的意境,充滿了優雅的韻味,構成了一幅滿溢著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動人畫卷。 它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寧靜,優美,高遠,柔和,純凈。

詩人從靜態描摹到動態抒寫,由遠及近,由面到點,天上地下,寫盡了月光、月色的柔美和神秘。 然而,詩人并沒有停留在視覺欣賞的層面上,面對春江上空的一輪明月,詩人寫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可以想象,此時的月亮已經升到中天了,于是詩人昂首問月,在這江畔是誰第一次見到了月亮?江水上空的月亮又是什麼時候把她的光亮初次灑向大地?

為什麼人生一代又一代經歷了無數次的輪回,而高懸于天宇的月亮卻亙古不變? 不知月的永恒是不是出自于一種我們無法感知的期待?這一連串的問月,是詩人在感嘆人生之短暫和宇宙之無窮,在時空交替的坐標中探索生命的本源。不由得令人產生一些幽遠凄幻的遐想冥思。

這是中國古代文人經常產生的對于人生思考的哲理表達,帶來淡淡的哀傷和無奈,恰似月光的清幽與朦朧。 但接著作者又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種舒解:個人生命短暫,人類卻是「代代」流傳,與「年年」不變的明月共存千古。 這也讓我們感到了安慰。 到這里,詩情與哲理已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詩的[高·潮],也是全詩精華之所在。

但詩人在問月之后,就把目光轉向了人間的游子和思婦,由月的期待轉向了思婦的期待。 一輪明月在沒有一絲云彩的夜空高懸著,月光照向思婦的妝樓,射進簾中,映入鏡臺,撒滿砧上,擦不掉,卷不去,拂還來,始終陪伴著思婦。至此,月已經成為思婦情感的載體了。最后,月漸西斜,在江水的余波中,我們感到了詩人徘徊的、低婉的、拂之不去的天地憂思,無窮無盡。

全詩生發于情感,凈化于審美,升華于哲理。這樣,忠于愛情、充溢著人格之美的思婦,就和充溢著自然之美的月融合為一了。

且看,懸掛在中國古典詩壇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它的空明、澄澈、高潔的品性令無數詩人為之傾倒。 于是,它成了一種審美意趣,一種情感媒介,一種文化符號,最終融入我們民族的血脈和靈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