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國藩:這3件事最易折福,千萬不要做

《三國志》說:「福來有由, 禍來有漸。 」

意思是指, 福氣和災禍都不是憑空而降。

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晚年時他曾告誡家人:

這3件事,

最折福, 千萬別做!

 01 

行事刻薄

「刻薄則福易薄也。 」——曾國藩

早年間, 曾國藩行事刻薄, 常以自我為中心, 搞得別人下不來臺。

別人稍有錯誤, 他便指責教訓不停, 少了寬容, 失了胸襟。

曾國藩有個叫陳升的仆人, 和他鬧了些矛盾。

曾國藩二話不說就解雇了陳升, 甚至寫了一首詩諷刺人家。

陳升也受不了這種主家, 經常拖延工錢, 行事還如此刻薄, 于是卷起鋪蓋, 去另一個官員家做事了。

好友陳岱云勸曾國藩:「患太刻薄, 須步步留心。 」

曾國藩則在家書中反思:「視童仆如旅人, 刻薄寡恩, 漠然無情, 則童仆將視主如逆旅矣。 」

意思是說, 我把下屬看成是路人, 刻薄無情, 那下屬自然也將我看成路人。

道理很簡單, 你刻薄, 別人自然不會忠心于你,

你不為別人著想, 別人也不會為你著想。

曾國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 始終在檢討反省自己, 糾正自己的毛病。

到后來, 哪怕左宗棠攻擊中傷, 他在給左宗棠準備西征軍餉時, 不僅足額準時, 還派遣自己的得力部將前去協助。

他的所作所為, 使兩人化干戈為玉帛, 也讓他得到了更多人的信服和敬佩。

曾國藩在給兩個兒子的遺囑中說:「善莫大于恕。 」

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就是懂得寬恕別人。

少一點刻薄, 多一份寬容, 人生之路才能行穩致遠。

 02 

說話隨意

「詞華太盛者福淺。 」——曾國藩

曾國藩年輕時也有許多毛病。

尤其是平時說話, 有時高己卑人、逞能顯擺, 有時肆意謾罵、口不擇言。

當年, 曾國藩進士及第, 春風得意, 在給父親過壽時, 對前來祝壽的至交好友鄭小珊夸夸其談。

引得鄭小珊心中反感, 口出「慢言」, 曾國藩隨之破口大罵, 對方當場拂袖而去。

經人勸誡后, 曾國藩十分懊悔, 主動登門致歉, 在日記中深刻反省。

此后他時時告誡自己:「行事不可任心, 說話不可任口」, 還立下重誓:「如再妄語, 明神殛之!」

逞一時口舌之快, 言語不當, 很容易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甚至招致災禍。

他還告誡家人「立身以不妄語為本」, 連自己的嘴都管不住, 還有什麼福分可言呢?

若不如此, 曾國藩也不可能脫胎換骨, 從一庸人變成「天地之完人」。

《道德經》中也說:「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

多言妄語, 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 還不如慎言少語, 留住福氣。

 03 

獨享名利

「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 」——曾國藩

正所謂, 利不可獨, 謀不可眾, 有誰獨占名利, 無異于引火燒身。

不僅會成為眾矢之的, 引來他人的怨恨, 還會把路越走越窄。

項羽對部下噓寒問暖, 讓他們吃好喝好, 卻不愿放權, 吝嗇封賞。

以至于韓信、范增、陳平等人都投奔了劉邦, 最后楚霸王一敗涂地, 自刎烏江。

有人說, 曾國藩的成功秘訣在于:「自己成功, 也讓別人成功;自己發達, 也讓別人發達。 」

曾國藩曾經舉薦提拔三品官員47人, 官至督撫者33人。

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等晚清棟梁之才, 更是「國之重臣, 悉出曾門矣!」

抱著這種胸懷為人處世, 做什麼事都有人幫, 遭再什麼難都有人扶。

《菜根譚》說:「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不獨享名利,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格局。

眼界寬了,胸襟廣了,格局大了,福氣自然也就來了。

《左傳》有言:「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其實源于他自身。

行事寬厚,說話謹慎,胸懷大度,福氣自然越來越深。

說到底,你的人品,就是你的福氣。

《菜根譚》說:「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不獨享名利,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格局。

眼界寬了,胸襟廣了,格局大了,福氣自然也就來了。

《左傳》有言:「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其實源于他自身。

行事寬厚,說話謹慎,胸懷大度,福氣自然越來越深。

說到底,你的人品,就是你的福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