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10首經典詠物詩詞,一首一個千古名句,最愛蘇軾和陸游的

唐德宗貞元年間, 年僅十六歲的白居易來到長安, 謁見當時的文壇大佬顧況。

白居易呈上自己的詩作, 顧況看了他的名字:白居易。

旋即說道:居長安, 大不易。

他翻看白居易的詩作, 當他讀到開頭的詩句「咸陽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時, 拍案叫絕。

他說:寫出這樣的詩作, 居長安也容易呀。

眾所周知, 這句詩出自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是一首詠物詩。 以萋萋芳草喻送別的不舍之情, 千古為之傳誦。

在詩詞中, 不管優秀的詠物詩, 詩人們以物抒心, 托物言志, 用花木蟲鳥訴說著內心的感受。

詩詞君分享十首詠物詩, 每一首都是經典名作, 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1、最高潔傲世的詠蟬詩: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是貞觀年間的名臣, 博學多能, 高潔耿介, 他覺得自己像極了蟬。

蟬垂下觸須吸吮著甘甜的露水, 稀疏的梧桐之上, 不時傳來蟬清遠的聲音。 正是因為站得高遠, 聲音才傳得遠, 而不是借助秋風的力量。

「居高能致遠」虞世南說得一個哲理:品格高尚的人, 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 自能聲名遠揚。

能力到位了, 自然就是聲揚海外, 不需要借勢。

2、最驚心動魄的詠石灰詩: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是明代名臣, 相傳有一天, 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 觀看師傅們煅燒石灰。 他深有感觸, 略加思索之后便寫下了此詩。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 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成為傳世的名句, 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 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于謙一生都如詩中所說,

堅持原則和自我, 譜寫了一曲人生的贊歌。

于謙的「石灰精神」成為后世英勇卓絕的象征。

3、最清空脫俗的詠雪詞:行天入鏡, 做弄出、輕松纖軟。

《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宋·史達祖

巧沁蘭心, 偷黏草甲, 東風欲障新暖。 謾凝碧瓦難留, 信知暮寒輕淺。 行天入鏡, 做弄出、輕松纖軟。

料故園、不卷重簾, 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紅欲斷、杏開素面。 舊游憶著山陰, 厚盟遂妨上苑。 寒爐重暖, 便放慢春衫針線。 恐鳳靴, 挑菜歸來, 萬一灞橋相見。

詠物詞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到南宋時, 詠物詞已進入成熟期, 不僅數量眾多, 而且更重視寫作技巧和形式美。

史達祖以細膩的筆觸, 繪形繪神, 寫出春雪的特點, 以及雪中草木萬物的千姿百態。

此詞題為「詠春雪」, 卻無一字道著「雪」字, 但又無一字不在寫雪。

全詞始終緊扣春雪纖細的特點來寫, 「巧沁蘭心, 偷粘草甲」、「碧瓦難留」、「輕松纖軟」均準確把握了春雪的特征。

冬雪帶來的是寒冷, 而春雪帶來的則是希望。

4、最意味深長的詠竹詩: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764年,杜甫在成都依附嚴武,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這一天,在嚴武家宴飲,看著窗外的竹子,杜甫寫下此詩,表達希望得到嚴武提攜與栽培,最終「撥云見日」。

嫩綠的新竹有一半還包著筍殼,新長出的竹梢才高出墻頭。新雨過后,竹子更加美好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殘,新竹一定可以長到高矗云霄。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的呼吁和預見提醒人們:對于一個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應該予以保護扶持,而不要讓它受到戕害摧殘。

中國人總是很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意愿。

5、最傲然不屈的詠梅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一首詠梅的絕唱,也是陸游一生堅貞不屈的寫照。

陸游一生都堅持抗金,至死未休,可南宋朝廷卻是主和派占上風。

仕途不順,人生坎坷都沒有改變陸游的堅持,一如梅花。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絕俗,忠貞不渝的情懷與抱負。

孤獨地生長在斷橋邊,寂寞地承受著風雨,忍受著哀愁。她聽任百花的忌妒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零,落在塵土中,粉身碎骨碾作塵,清香依然留存。

這首詠梅詞,通篇未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在對梅的贊詠中,顯示詞人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6、最平淡而別致的詠蜂詩: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詠蜂詩諷喻不勞而獲者,對勞動者充滿了同情。

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詩人替蜜蜂發出了「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不平之鳴。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詠嘆蜜蜂終生徒勞,所獲甚少,使人感慨無窮。

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征,而埋頭苦干的勞動者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肯定。

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醞釀生活的蜜。積極向上,努力前行,你會成為照亮自己亦照亮別人的那束光。

7、最凄迷深遠的詠蟋蟀詞: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齊天樂·蟋蟀》

宋·姜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這篇詠物詞,借描寫蟋蟀悲鳴,傾瀉人間幽恨。

詞中以蟋蟀的鳴聲為線索,把詩人、思婦、客子、帝王、兒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組織到一篇中來。

其中,不僅有詞人自傷身世的喟嘆,而且還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滅亡與南宋王朝茍且偷安,醉心于暫時安樂的可悲現實。

陳廷焯說:「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最為入妙。」(《白雨齋詞話》)

不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孤身在家的思婦,各有各的憂愁。

8、最幽怨纏綿的詠柳絮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在蘇軾筆下,柳絮像花又不是花,而是離人淚。

這是一個思婦,面對漫天飛舞的柳絮,覺得這微小之物蘊含著無限的情思,像極了柔弱的自己。

她醉倒了,在夢里,她飛越千里,到了情郎的所在,卻又被黃鶯擊碎了美夢。那空中的柳絮呀,像是我的淚水。

全詞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

楊花與思婦,在詞中互隱互現,細看對方,都是鏡中的自己。

9、最氣勢凌厲的詠菊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考試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寫下了這首《不第后賦菊》。

黃巢借詠菊以抒抱負,境界瑰麗,氣魄恢宏,筆勢剛勁,格調雄邁,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長劍,氣沖霄漢的英雄形象。

「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語調斬截,氣勢凌厲,對后世許多有志之士的思想產生了積極影響。

沒有一個黑夜不會逾越,沒有一個黎明不會到來。

10、最清新鮮麗的詠山泉詩: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詠山泉》

唐·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是一首別致的山水詩,也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詠物詩。

臘八粥風味清淡,與肉不一樣,卻甚得詞人喜歡。

靜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動,給這僻遠之所平添一活氣它流淌在平地之時,恰似一面新亮的鏡子將蔚藍的天宇盡映水底;它飛瀉于山下之際,又如瀟瀟春雨般潑灑半空,煞是壯觀。

盡管山泉清凈而鮮活,可是當它流入深澗,水滿溢出,分引到小池中,山泉的「恬淡」無人關注,可它仍然年復一年,自潔自清,保持著一塵不染的秉性。

山泉即詩人自己,山泉崇尚恬淡自然、飄逸出俗的高潔境界即詩人要追求的個性。

我愿化為一股山泉,澹泊、清凈,過完此生。

人有太多的情緒要發泄,有太多的感情要傾訴,投之于物上,方有詠物詩。

在詩中,有人生的堅持,有人生的理想,更有情感的寫照。

如果你也有時間,就來讀一讀這些詠物詩吧,在詩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情感。

4、最意味深長的詠竹詩: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764年,杜甫在成都依附嚴武,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這一天,在嚴武家宴飲,看著窗外的竹子,杜甫寫下此詩,表達希望得到嚴武提攜與栽培,最終「撥云見日」。

嫩綠的新竹有一半還包著筍殼,新長出的竹梢才高出墻頭。新雨過后,竹子更加美好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殘,新竹一定可以長到高矗云霄。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的呼吁和預見提醒人們:對于一個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應該予以保護扶持,而不要讓它受到戕害摧殘。

中國人總是很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意愿。

5、最傲然不屈的詠梅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一首詠梅的絕唱,也是陸游一生堅貞不屈的寫照。

陸游一生都堅持抗金,至死未休,可南宋朝廷卻是主和派占上風。

仕途不順,人生坎坷都沒有改變陸游的堅持,一如梅花。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絕俗,忠貞不渝的情懷與抱負。

孤獨地生長在斷橋邊,寂寞地承受著風雨,忍受著哀愁。她聽任百花的忌妒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零,落在塵土中,粉身碎骨碾作塵,清香依然留存。

這首詠梅詞,通篇未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在對梅的贊詠中,顯示詞人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6、最平淡而別致的詠蜂詩: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詠蜂詩諷喻不勞而獲者,對勞動者充滿了同情。

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詩人替蜜蜂發出了「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不平之鳴。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詠嘆蜜蜂終生徒勞,所獲甚少,使人感慨無窮。

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征,而埋頭苦干的勞動者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肯定。

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醞釀生活的蜜。積極向上,努力前行,你會成為照亮自己亦照亮別人的那束光。

7、最凄迷深遠的詠蟋蟀詞: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齊天樂·蟋蟀》

宋·姜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這篇詠物詞,借描寫蟋蟀悲鳴,傾瀉人間幽恨。

詞中以蟋蟀的鳴聲為線索,把詩人、思婦、客子、帝王、兒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組織到一篇中來。

其中,不僅有詞人自傷身世的喟嘆,而且還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滅亡與南宋王朝茍且偷安,醉心于暫時安樂的可悲現實。

陳廷焯說:「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最為入妙。」(《白雨齋詞話》)

不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孤身在家的思婦,各有各的憂愁。

8、最幽怨纏綿的詠柳絮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在蘇軾筆下,柳絮像花又不是花,而是離人淚。

這是一個思婦,面對漫天飛舞的柳絮,覺得這微小之物蘊含著無限的情思,像極了柔弱的自己。

她醉倒了,在夢里,她飛越千里,到了情郎的所在,卻又被黃鶯擊碎了美夢。那空中的柳絮呀,像是我的淚水。

全詞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

楊花與思婦,在詞中互隱互現,細看對方,都是鏡中的自己。

9、最氣勢凌厲的詠菊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考試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寫下了這首《不第后賦菊》。

黃巢借詠菊以抒抱負,境界瑰麗,氣魄恢宏,筆勢剛勁,格調雄邁,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長劍,氣沖霄漢的英雄形象。

「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語調斬截,氣勢凌厲,對后世許多有志之士的思想產生了積極影響。

沒有一個黑夜不會逾越,沒有一個黎明不會到來。

10、最清新鮮麗的詠山泉詩: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詠山泉》

唐·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是一首別致的山水詩,也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詠物詩。

臘八粥風味清淡,與肉不一樣,卻甚得詞人喜歡。

靜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動,給這僻遠之所平添一活氣它流淌在平地之時,恰似一面新亮的鏡子將蔚藍的天宇盡映水底;它飛瀉于山下之際,又如瀟瀟春雨般潑灑半空,煞是壯觀。

盡管山泉清凈而鮮活,可是當它流入深澗,水滿溢出,分引到小池中,山泉的「恬淡」無人關注,可它仍然年復一年,自潔自清,保持著一塵不染的秉性。

山泉即詩人自己,山泉崇尚恬淡自然、飄逸出俗的高潔境界即詩人要追求的個性。

我愿化為一股山泉,澹泊、清凈,過完此生。

人有太多的情緒要發泄,有太多的感情要傾訴,投之于物上,方有詠物詩。

在詩中,有人生的堅持,有人生的理想,更有情感的寫照。

如果你也有時間,就來讀一讀這些詠物詩吧,在詩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情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