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不產獅子,為什麼會有石獅子和舞獅文化?

在中國古建筑大門口, 經常可以看見一對石獅子, 端坐兩側, 就像保安一樣盡職盡責。 眾所周知, 獅子產于非洲, 中國是沒有的。 如此就產生了一個疑問, 獅子明明是外來物種, 為何會在我國混得風生水起?

而且在我國境內, 有土生土長、被稱為「百獸之王」的老虎, 同樣來自貓科家族。 威風凜凜的老虎, 怎麼不能化身石老虎, 或者讓人們舞老虎呢?

要解釋這一切, 得從獅子的來歷說起。

01 獅子來到中國

其實, 除了人們熟知的「非洲獅」, 還有「亞洲獅」,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帶。 據史料記載, 早在周穆王時期, 就有駕馭獅子巡游四方的事跡了。 在周代的青銅器上, 也能尋覓到獅子的蹤跡。 那時的獅子, 主要來源于西域小國, 屬于珍稀物種。

后來, 獅子的引進數量有所增多,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人們, 開始將其形象藝術化, 獅形圖案便應用在了一些建筑物上, 還有各類墓穴中。

到了漢代, 隨著張騫出使西域, 絲綢之路上的國家, 交流越來越密切。 稀有珍貴的獅子, 便被帶到了中國境內。 雖然它很粗獷, 但是它比老虎溫柔, 容易馴化。 人工喂養的獅子, 被圈養在皇家園林里, 成了皇族子弟和權貴大臣的好獅友。

《后漢書》里提到, 漢章帝章和元年(87年), 安息國國王派遣使者訪漢, 進獻了一批珍禽猛獸, 其中就包括獅子。 這是獅子作為貢品禮物的最早記載。 第二年, 大月氏國又進獻了一頭獅子, 作為兩國友好的象征。

很多文武百官還是頭一回, 親眼領略這種大貓的風采, 因此十分興奮, 直接將其稱為「無角麒麟」。 獅子出息了, 帶著神圣光環, 進入瑞獸行列, 正式開啟了中華千年游。

獅子屬于皇家獨有, 中下層百姓根本見不到活物。 正是這種距離產生的美感, 激發了民間對獅子的美好憧憬。 對于獅子的動物崇拜, 也影響到了中國的民俗文化, 各種與獅子有關的藝術, 逐漸發展起來。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 在當時人民的世界里, 只有藝術化的獅子, 例如獅子雕刻、獅子繪畫等等。

佛教傳入以后, 獅子的地位更高了。 它是佛教的圣物, 被視作釋迦牟尼的化身, 佛教里的很多物品, 都與「獅」有關, 例如「獅子吼」、文殊菩薩的青獅坐騎, 等等。 所以, 有一定規模的寺院, 會在寺門兩側, 蹲坐一對石獅子, 以表對佛法的敬畏與決心。

不少大戶人家有樣學樣, 也在門前擺起了石獅子, 美曰「鎮宅」。 在雕刻大師的手藝加持之下, 獅子形象愈發天馬行空起來, 在東漢時期, 甚至出現了長翅膀的造型。 人們深信, 只要坐上這種獅子, 便能在去世后升天。

舞獅活動, 也起源于漢代。 當時, 跟隨獅子從西亞來到中國的, 除了使者和商人, 還有一種職業, 叫做「馴獅郎」。 這群人來自雜技領域, 主要訓練真獅表演, 既驚險又好看,

很受皇室歡迎。

可惜老百姓, 同樣無緣觀賞真獅表演, 他們只能根據書里的描述, 發揮民間創造力, 制作了假獅子, 然后開始表演。 這些從業者, 被稱為「象人」。 各地民間舞獅, 就這樣萌芽、發展, 直至成為一項經典傳統藝術。

02 猛獸藝術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 佛教盛行,獅子的神圣地位又提升了。南朝的石獅子,依然沿襲了東漢時的威猛形象,翅膀也變得更加發達,有的還刻上了紋身。

可是到了北朝,審美風向變了。為了弱化獅子的猛男悍女形象,能工巧匠們絞盡腦汁,研究整形手術,將獅子做成了人畜無害臉,由猛獸徹底轉型「萌獸」。憨態可掬的后浪們,很快進入大戶人家,替下了石獅子前輩。

北魏太武帝時,征戰中俘虜了大量胡人,太武帝在巡察間隙,命令他們表演特色節目。這時,有一些胡人就帶上獅頭面具,披上獅紋外衣,伴著背景音樂,有節奏的舞動起身體。太武帝龍顏大悅,當即將舞獅賜名為「北魏瑞獅」。

還有一些寺廟,每逢四月初四,都會舉行盛大的祈福活動,通常由舞獅隊開道,其他人員緊隨其后巡游。很快,這種形式在民間流傳開來,只要遇到重大節事,人們總是邊舞獅邊敲鑼,沿街游行表演,祈求平安順遂。

在繪畫作品中,獅子元素也不少,例如嵇康的《獅子擊象圖》,描繪的就是雄獅和大象激烈搏斗的場景。還有一個畫家顧光寶,更是能通過畫獅子治病,相當神奇。

話說當年,顧光寶的朋友陸溉,身患頑疾一年有余,始終治不好。顧光寶就畫了一頭墨獅,讓陸溉懸掛在室外。當晚,陸溉聽到屋外有異常響動,等到第二天去查看時,才發現那頭墨獅的胸口處,呈現出斑斑血跡。而他久治不愈的病,竟然莫名消失了。

關于真獅子,有這樣一個故事。北魏正光年間,波斯國派使者來訪,進獻了一頭獅子。后來北魏節閔帝繼位,命人將這頭獅子還回去。此時,負責護送獅子的人員,考慮到路途太遙遠,于是心生一計,在路上偷偷將獅子殺掉了。可惜紙包不住火,他回來以后,立即就被投進了監牢。

03 民間瑞獸

到了唐代,國力日盛,進貢者眾多,來自西域的獅子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發展到后來,普通百姓終于有機會一睹獅子真容了。

舞獅傳統也一脈相承,每當遇上新年,或者節日慶典,無論宮廷里還是民間街頭,總能看見「獅子舞」表演。

發生在宮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獅子舞,是楊貴妃負責組織的。整場戲有五組獅子,每組十二人,各著五種顏色服裝,在樂曲中起舞。當年的楊貴妃,憑借這一精彩項目,成功取悅到了唐玄宗。

獅子舞不僅在國內流行,還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信西古樂圖》,是一部介紹唐代樂舞雜戲的圖集,里面就描繪了獅子舞表演時的盛況。

獅子的形象,多次出現在繪畫作品里,比如閻立本的《職貢獅子圖》,描繪了兩頭大獅子、多頭小獅子,它們體態靈動、非常寫實。而閻立本的另一幅作品《西旅貢獅子圖》,甚至畫上了黑色的獅子。后來,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也出現了「西域有黑獅子」的對應記述。

敦煌莫高窟壁畫上,有不少的獅子圖畫,它們常以「金毛獅子」形象示人。在第231窟,《群獅圖》里的獅子,更是采用了擬人的畫法,其中的兩頭,像威猛勇士一般站立起來,十分生動。

雕塑領域的獅子,造型逐漸統一,或蹲坐或行走狀,神態端莊,整體構圖是穩定的三角形。其代表作品之一,便是唐順陵的石獅子。順陵的主人,是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這里最出名的石刻雕塑群里,有蹲獅和走獅,一雌一雄,嘴巴一張一閉,均由整塊的灰巖精心雕琢而成,精神昂揚,氣勢磅礴,被譽為「東方第一獅」。

當時的長安城,商業區和居民區是分開的,商業和娛樂經營場所被稱為「市」,人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坊」。每一處坊,都會設置坊門和圍墻。坊柱兩側,常常用兩塊石頭夾住,既能防風又能避震。后來,這些單調的夾石柱,在工匠們的巧手之下,刻上了瑞獸圖形,最常見的就是獅子和麒麟。

久而久之,石獅子原先的權貴專有身份被打破,應用在了各類民間建筑物上,成為了常見的裝飾品。之后,又應用到了陶藝、印染、園藝等領域。

宋代石獅子最明顯的特征,是真正坐了下來。蹲獅看起來更加聽話,也非常生活化,這種固定姿態被歷朝歷代沿用。有時候為了顯出獅子的高大,工匠們還會配上石頭底座。

獅子的口中,放進去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繡球。配飾也從普通向高奢方向發展,脖子上掛起了項圈、鈴鐺等等。獅子的家庭成員擴容,二胎、三胎現象常見,像母子情深、小獅子嬉戲,這類主題雕塑既親民又喜慶。

關于真獅子有一則趣聞,記載在了周密的《癸辛雜識》里,說是國外進貢來一頭獅子,有大臣看過后,覺得與之前畫中所見不符,于是懷疑這是假獅子。使者為了證明獅子是獅子,將它牽到一頭老虎面前,老虎瞅著獅子,立即蜷縮成團,一動不敢動。獅子更加得意了,順勢在老虎頭上撒了一泡尿,只見那頭慫虎,依然一聲不吭。人們這才相信,眼前確實是一頭真獅子。

04 走下神壇的命運

到了元代,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鎮宅辟邪神器,不再只有石獅子。新進成員,是鐵獅子,它們由生鐵鑄造而成,同樣放置在大門口。發展到后來,鐵獅子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白石」獅子。

獅子藝術的一個頂峰,出現在明朝時期。這些瑞獸,真正化為了文化符號,走下神壇,進入勞苦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民間建筑,還是民間工藝品,隨處可見獅子們的身影。原先待于室外的石獅子,在體積縮水之后,以小獅子的樣貌,成為了擺件。另外像獅子造型玩具、小孩獅頭帽和獅頭鞋,也逐漸流行開來。

從明十三陵里的石獅子,可以看出一種變化,明石獅與前朝相比,顯得更加溫順了,它們不再一味秀肌肉,更像純粹的裝飾物。雖然淪為了擺設,顏值和觀賞性卻大大提高,雕刻愈發注重細節,身上的佩飾也更加奢華。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海外貿易,國與國之間,劃起了友誼的小船。明英宗時,西域某國進貢來一頭獅子,結果半路上病亡,使者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最后明朝廷,成功收到了一張獅子皮。

當時京都的西苑,是圈養獅子的地方。據史料記載,馴養師通常是胡人,享受正三品待遇,而一頭獅子,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只活羊。

外國人一批又一批來訪,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獅子。雖然名義上是進貢,實則屬于變相貿易,明朝政府會交換其他商品,而且價值更高。后來,這種你來我往的虧本買賣,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質疑。在明孝宗時期,吏部尚書耿裕就曾經建議,「南海非西域貢道」,表示我們不需要過量的獅子,希望拒絕貢品。

后來,孝宗為了削減開支,提出了放生政策,要求取消圈養虎獅豹等動物。負責執行的官員,一下子被難住了。因為隨意放生,這些猛獸必然會傷人,但是將其全部殺掉,又不符合放生的初衷。結果孝宗很快想出了辦法:「從現在開始,不給這些動物提供食物,它們自然就活不成了。」

清代開始,雌雄一對的石獅子,成為常規設置。對于獅子頭上的「卷發」,也有了嚴格規定。這種被稱為「肉髻」的造型,在各等級官員的大門口,數量是不同的。紫禁城里的石獅,最多有45個肉髻。一品官員是13個,然后往下依次遞減。到了七品官之后,不允許擺放石獅,只能以獅子形狀的紋樣代替。

康熙年間,皇帝南巡的時候,要求帶上活獅子。人們將獅子栓在船頭,然后從岸上拖來活豬作為食物。活豬還在岸上時,不停的嚎叫,待拖到獅子跟前時,立馬閉嘴了。接著,獅子瞅上前去想聞一聞,結果那活豬當場就嚇昏了過去。

后來,康熙帝出去打獵時,曾經帶上兩頭獅子,它們成為了很好的幫手,讓皇帝驚喜不已。等到乾隆的時代,乾隆帝也模仿爺爺的做法,南巡時帶上了獅子,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獅子的食物,除了肥豬,還添加了活的雞、鴨、鵝。

05 獅子的寓意

在古人的認識里,石獅子的身體朝向,以西北方向為最佳。而一雄一雌,左雄右雌,陰陽相合之下,可以驅魔辟邪。通常雄獅的腳爪之間,都在把玩繡球,是一種權利的象征。至于雌獅身邊臥有小獅子,則表示這個家族人丁興旺、代代相傳。

有的石獅子,嘴巴是張開的,代表著進財。嘴巴緊閉的,代表著守財。更有人相信,一旦發生洪水、地震等天災,石獅子的眼睛會提前變成紅色的。

石獅的肉髻,在佛造像的頭上很常見。肉髻越多,代表著佛法越高深。用到了獅子頭上,為了更加美觀,工匠們進行藝術加工,最終成了一圈又一圈,也就是人們看到的大波浪卷發。

自從來到中國,獅子經歷了從神秘到神化、再到世俗化的漫長旅途。它原有的樣貌,通過古人充滿想象力的改造,不斷更新,日趨完美。時至今日,獅子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將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更多驚喜元素,帶來更多中國智慧。

參考資料:《中國民俗》、《蓮花上的獅子——內陸歐亞的物種、圖像與傳說》、《中華石獅雕刻藝術》、《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佛教盛行,獅子的神圣地位又提升了。南朝的石獅子,依然沿襲了東漢時的威猛形象,翅膀也變得更加發達,有的還刻上了紋身。

可是到了北朝,審美風向變了。為了弱化獅子的猛男悍女形象,能工巧匠們絞盡腦汁,研究整形手術,將獅子做成了人畜無害臉,由猛獸徹底轉型「萌獸」。憨態可掬的后浪們,很快進入大戶人家,替下了石獅子前輩。

北魏太武帝時,征戰中俘虜了大量胡人,太武帝在巡察間隙,命令他們表演特色節目。這時,有一些胡人就帶上獅頭面具,披上獅紋外衣,伴著背景音樂,有節奏的舞動起身體。太武帝龍顏大悅,當即將舞獅賜名為「北魏瑞獅」。

還有一些寺廟,每逢四月初四,都會舉行盛大的祈福活動,通常由舞獅隊開道,其他人員緊隨其后巡游。很快,這種形式在民間流傳開來,只要遇到重大節事,人們總是邊舞獅邊敲鑼,沿街游行表演,祈求平安順遂。

在繪畫作品中,獅子元素也不少,例如嵇康的《獅子擊象圖》,描繪的就是雄獅和大象激烈搏斗的場景。還有一個畫家顧光寶,更是能通過畫獅子治病,相當神奇。

話說當年,顧光寶的朋友陸溉,身患頑疾一年有余,始終治不好。顧光寶就畫了一頭墨獅,讓陸溉懸掛在室外。當晚,陸溉聽到屋外有異常響動,等到第二天去查看時,才發現那頭墨獅的胸口處,呈現出斑斑血跡。而他久治不愈的病,竟然莫名消失了。

關于真獅子,有這樣一個故事。北魏正光年間,波斯國派使者來訪,進獻了一頭獅子。后來北魏節閔帝繼位,命人將這頭獅子還回去。此時,負責護送獅子的人員,考慮到路途太遙遠,于是心生一計,在路上偷偷將獅子殺掉了。可惜紙包不住火,他回來以后,立即就被投進了監牢。

03 民間瑞獸

到了唐代,國力日盛,進貢者眾多,來自西域的獅子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發展到后來,普通百姓終于有機會一睹獅子真容了。

舞獅傳統也一脈相承,每當遇上新年,或者節日慶典,無論宮廷里還是民間街頭,總能看見「獅子舞」表演。

發生在宮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獅子舞,是楊貴妃負責組織的。整場戲有五組獅子,每組十二人,各著五種顏色服裝,在樂曲中起舞。當年的楊貴妃,憑借這一精彩項目,成功取悅到了唐玄宗。

獅子舞不僅在國內流行,還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信西古樂圖》,是一部介紹唐代樂舞雜戲的圖集,里面就描繪了獅子舞表演時的盛況。

獅子的形象,多次出現在繪畫作品里,比如閻立本的《職貢獅子圖》,描繪了兩頭大獅子、多頭小獅子,它們體態靈動、非常寫實。而閻立本的另一幅作品《西旅貢獅子圖》,甚至畫上了黑色的獅子。后來,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也出現了「西域有黑獅子」的對應記述。

敦煌莫高窟壁畫上,有不少的獅子圖畫,它們常以「金毛獅子」形象示人。在第231窟,《群獅圖》里的獅子,更是采用了擬人的畫法,其中的兩頭,像威猛勇士一般站立起來,十分生動。

雕塑領域的獅子,造型逐漸統一,或蹲坐或行走狀,神態端莊,整體構圖是穩定的三角形。其代表作品之一,便是唐順陵的石獅子。順陵的主人,是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這里最出名的石刻雕塑群里,有蹲獅和走獅,一雌一雄,嘴巴一張一閉,均由整塊的灰巖精心雕琢而成,精神昂揚,氣勢磅礴,被譽為「東方第一獅」。

當時的長安城,商業區和居民區是分開的,商業和娛樂經營場所被稱為「市」,人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坊」。每一處坊,都會設置坊門和圍墻。坊柱兩側,常常用兩塊石頭夾住,既能防風又能避震。后來,這些單調的夾石柱,在工匠們的巧手之下,刻上了瑞獸圖形,最常見的就是獅子和麒麟。

久而久之,石獅子原先的權貴專有身份被打破,應用在了各類民間建筑物上,成為了常見的裝飾品。之后,又應用到了陶藝、印染、園藝等領域。

宋代石獅子最明顯的特征,是真正坐了下來。蹲獅看起來更加聽話,也非常生活化,這種固定姿態被歷朝歷代沿用。有時候為了顯出獅子的高大,工匠們還會配上石頭底座。

獅子的口中,放進去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繡球。配飾也從普通向高奢方向發展,脖子上掛起了項圈、鈴鐺等等。獅子的家庭成員擴容,二胎、三胎現象常見,像母子情深、小獅子嬉戲,這類主題雕塑既親民又喜慶。

關于真獅子有一則趣聞,記載在了周密的《癸辛雜識》里,說是國外進貢來一頭獅子,有大臣看過后,覺得與之前畫中所見不符,于是懷疑這是假獅子。使者為了證明獅子是獅子,將它牽到一頭老虎面前,老虎瞅著獅子,立即蜷縮成團,一動不敢動。獅子更加得意了,順勢在老虎頭上撒了一泡尿,只見那頭慫虎,依然一聲不吭。人們這才相信,眼前確實是一頭真獅子。

04 走下神壇的命運

到了元代,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鎮宅辟邪神器,不再只有石獅子。新進成員,是鐵獅子,它們由生鐵鑄造而成,同樣放置在大門口。發展到后來,鐵獅子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白石」獅子。

獅子藝術的一個頂峰,出現在明朝時期。這些瑞獸,真正化為了文化符號,走下神壇,進入勞苦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民間建筑,還是民間工藝品,隨處可見獅子們的身影。原先待于室外的石獅子,在體積縮水之后,以小獅子的樣貌,成為了擺件。另外像獅子造型玩具、小孩獅頭帽和獅頭鞋,也逐漸流行開來。

從明十三陵里的石獅子,可以看出一種變化,明石獅與前朝相比,顯得更加溫順了,它們不再一味秀肌肉,更像純粹的裝飾物。雖然淪為了擺設,顏值和觀賞性卻大大提高,雕刻愈發注重細節,身上的佩飾也更加奢華。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海外貿易,國與國之間,劃起了友誼的小船。明英宗時,西域某國進貢來一頭獅子,結果半路上病亡,使者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最后明朝廷,成功收到了一張獅子皮。

當時京都的西苑,是圈養獅子的地方。據史料記載,馴養師通常是胡人,享受正三品待遇,而一頭獅子,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只活羊。

外國人一批又一批來訪,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獅子。雖然名義上是進貢,實則屬于變相貿易,明朝政府會交換其他商品,而且價值更高。后來,這種你來我往的虧本買賣,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質疑。在明孝宗時期,吏部尚書耿裕就曾經建議,「南海非西域貢道」,表示我們不需要過量的獅子,希望拒絕貢品。

后來,孝宗為了削減開支,提出了放生政策,要求取消圈養虎獅豹等動物。負責執行的官員,一下子被難住了。因為隨意放生,這些猛獸必然會傷人,但是將其全部殺掉,又不符合放生的初衷。結果孝宗很快想出了辦法:「從現在開始,不給這些動物提供食物,它們自然就活不成了。」

清代開始,雌雄一對的石獅子,成為常規設置。對于獅子頭上的「卷發」,也有了嚴格規定。這種被稱為「肉髻」的造型,在各等級官員的大門口,數量是不同的。紫禁城里的石獅,最多有45個肉髻。一品官員是13個,然后往下依次遞減。到了七品官之后,不允許擺放石獅,只能以獅子形狀的紋樣代替。

康熙年間,皇帝南巡的時候,要求帶上活獅子。人們將獅子栓在船頭,然后從岸上拖來活豬作為食物。活豬還在岸上時,不停的嚎叫,待拖到獅子跟前時,立馬閉嘴了。接著,獅子瞅上前去想聞一聞,結果那活豬當場就嚇昏了過去。

后來,康熙帝出去打獵時,曾經帶上兩頭獅子,它們成為了很好的幫手,讓皇帝驚喜不已。等到乾隆的時代,乾隆帝也模仿爺爺的做法,南巡時帶上了獅子,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獅子的食物,除了肥豬,還添加了活的雞、鴨、鵝。

05 獅子的寓意

在古人的認識里,石獅子的身體朝向,以西北方向為最佳。而一雄一雌,左雄右雌,陰陽相合之下,可以驅魔辟邪。通常雄獅的腳爪之間,都在把玩繡球,是一種權利的象征。至于雌獅身邊臥有小獅子,則表示這個家族人丁興旺、代代相傳。

有的石獅子,嘴巴是張開的,代表著進財。嘴巴緊閉的,代表著守財。更有人相信,一旦發生洪水、地震等天災,石獅子的眼睛會提前變成紅色的。

石獅的肉髻,在佛造像的頭上很常見。肉髻越多,代表著佛法越高深。用到了獅子頭上,為了更加美觀,工匠們進行藝術加工,最終成了一圈又一圈,也就是人們看到的大波浪卷發。

自從來到中國,獅子經歷了從神秘到神化、再到世俗化的漫長旅途。它原有的樣貌,通過古人充滿想象力的改造,不斷更新,日趨完美。時至今日,獅子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將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更多驚喜元素,帶來更多中國智慧。

參考資料:《中國民俗》、《蓮花上的獅子——內陸歐亞的物種、圖像與傳說》、《中華石獅雕刻藝術》、《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