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媽媽在這三個方面越「懶」,孩子才能越好地成長,將來會更加優秀

盡管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 但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在一個家庭中依然占主導地位, 也就是說,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 媽媽是「主力軍」。

縱觀當下大多數家庭模式驚奇的一致, 基本上都是爸爸只需掙錢養家, 媽媽則是負責養兒育女, 可以說包辦了孩子的「成長任務」, 小到穿衣吃飯, 大到做人做事。

當然, 這些孩子在媽媽細致入微的照顧下也是健康茁壯地成長,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往往一個家庭里媽媽懶一點養出來的孩子反而就勤快一點;

反之, 越勤快的媽媽養出的孩子越懶惰, 因為媽媽太勤快把家里的大小細活全包了, 導致家里不僅爸爸不會干活, 孩子也不會干活, 反觀媽媽累成了狗卻還沒人體諒。

其實, 媽媽給予孩子的教育和幫助都應該有個度, 凡事過度了對孩子的成長未必就好, 因為你替孩子做得越多,

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會越少, 將來如何能優秀呢?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孩子的成長, 成也母親, 敗也母親。

的確如此,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純潔的白紙, 至于白紙上能繪畫出什麼樣的色彩, 媽媽這個「執筆人」至關重要。

所以,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媽媽有時候偷個懶, 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 尤其是媽媽在這三個方面越「懶」, 孩子才能越好地成長, 將來會更加優秀。

第一, 媽媽的嘴巴要「懶」

孩子上小學時:

「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 不要開小差, 聽見了嗎?」

「遇到不懂的題目, 就問老師或者同學, 知道了嗎?」

「放學了就回家, 不要在路上玩, 記住了嗎?」

……

孩子上中學后:

「早上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 你還不起來背書, 能考上高中嗎?」

「你不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 將來怎麼能找個好工作呢?」

「都上高中了, 做事情不要這麼拖拉懶散了, 要有點規劃!」

……

這樣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識?每天去上學的時候, 媽媽的嘴巴就沒有停過, 就像個復讀機一樣反復叮囑, 孩子聽多了只會煩悶, 甚至有可能會頂嘴回懟幾句。

雖然孩子有時候也能理解這是父母的一片苦心, 但是天天都聽著一樣的話, 久而久之會產生消極情緒, 甚至破罐子破摔跟媽媽對著干。

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可能就是引發一場爭論, 媽媽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而孩子則是嫌棄媽媽太嘮叨太啰嗦,

于是媽媽和孩子相看兩厭。

作為媽媽, 不要試圖去跟一個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其實道理孩子自己也懂, 只不過是媽媽頻繁地說教, 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 從而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慢慢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媽媽嘴里說的那樣「沒出息」, 進而讓自己產生自我懷疑,然后真的有可能放任自流,從而限定了自己的成長。

教育家盧梭認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所以,媽媽的嘴巴真的要偷個「懶」,要懶得去給孩子說教,說得多了孩子不耐煩,說得少了反而讓自己焦慮。

第二,媽媽的手要「懶」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次做好飯后就會習慣性地把全家人的飯都盛好,然后把飯菜都端到餐桌上,「吃飯了」一聲招呼后寶爸和孩子才一起圍過來開始吃飯。

這樣的習慣一直維持到女兒7歲時被打破了,那天準備吃晚飯時我隨口一句讓女兒自己去盛飯,結果女兒一句話把我驚到了:「媽媽,飯怎麼舀啊?」

看著女兒拿著舀飯的勺子對著電飯煲發愣,我不禁自我反思起來:7歲的女兒有一雙好手,為何竟然不會打開電飯煲蓋子,也不曉得如何舀飯?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也一直在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我仍然和許多媽媽一樣,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

以前我一直替女兒盛好飯,那是覺得自己既然已經做好飯了,那順手舀飯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以至于讓女兒認為盛飯就包含在做飯這件事里面,是媽媽應該做的。

我可不想將女兒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低能兒」,于是從那以后我開始教導女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求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她的獨立性。

剛開始女兒也有些抵觸,甚至認為這些生活技能是每個人長大后自然而然就會了。當看到女兒第一次被熱油濺到手、被菜刀切到手而「哇哇」大哭時我狠心地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照顧孩子一時,但沒辦法照顧孩子一世。總有一天,孩子會離我遠去,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作為媽媽,出于本能都想給孩子最精心細致的照顧,但如果我們不愿意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以后漫長的人生道路,又有誰能無微不至地貼身照顧他呢?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已經成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媽媽偷個「懶」,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還能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將來會更加地優秀!

第三,媽媽的心要「懶」

學習走路時:

「寶寶走慢點,又摔倒了吧,媽媽扶著你走。」

學習吃飯時:

「你看你,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媽媽喂你吃。」

上幼兒園時:

「要遲到啦,穿衣服那麼慢,媽媽幫你穿好。」

上小學后:

「自己的書包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收拾下?」

上國中后:

「寫個作業為啥這麼拖拉墨跡的?」

……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這些熟悉的場景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有經歷過,擔心孩子做得不好,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操心孩子不會做,自己的心總是時刻高懸著。

孩子學習走路時擔心摔傷;孩子學習吃飯時擔心把衣服弄臟;孩子上學后擔心穿衣太慢會遲到;孩子不收拾書桌又擔心不愛干凈;寫作業時拖拉墨跡又擔心影響成績……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媽媽總是下意識地想要幫忙,卻忽略了這樣的「幫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懶,喪失獨自思考的能力,產生依賴感,以后遇到問題就只能依賴別人。

總之,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媽媽就有著操不完的心,從而引發一系列后遺癥:急躁、怒吼,于是在家人眼里成了「瘋婆子」,在孩子心中成了「壞媽媽」。

其實,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媽媽就應該裝瞎子,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媽媽的心要「懶」,不要總想著去幫助孩子解決,而是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當媽媽的心「懶」了,孩子就會自己專注地去解決問題了,哪怕一開始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懂得怎麼做,以后遇到問題時也都會想辦法如何高效地去完成目標。

母愛之所以偉大,那是因為母愛就像一個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為了自己的孩子 ,拼盡全力地守護和呵護。

不過,如果媽媽事事都太用心、太用力的話,孩子就沒有機會成長,這樣的話母愛就有可能成了一個橢圓,雖然也是沒有起點沒有終點,但卻不能夠「圓滿」了。

所以,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媽媽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勤快,讓自己在這三方面「懶」一些,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將來會更加優秀!

進而讓自己產生自我懷疑,然后真的有可能放任自流,從而限定了自己的成長。

教育家盧梭認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所以,媽媽的嘴巴真的要偷個「懶」,要懶得去給孩子說教,說得多了孩子不耐煩,說得少了反而讓自己焦慮。

第二,媽媽的手要「懶」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次做好飯后就會習慣性地把全家人的飯都盛好,然后把飯菜都端到餐桌上,「吃飯了」一聲招呼后寶爸和孩子才一起圍過來開始吃飯。

這樣的習慣一直維持到女兒7歲時被打破了,那天準備吃晚飯時我隨口一句讓女兒自己去盛飯,結果女兒一句話把我驚到了:「媽媽,飯怎麼舀啊?」

看著女兒拿著舀飯的勺子對著電飯煲發愣,我不禁自我反思起來:7歲的女兒有一雙好手,為何竟然不會打開電飯煲蓋子,也不曉得如何舀飯?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也一直在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我仍然和許多媽媽一樣,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

以前我一直替女兒盛好飯,那是覺得自己既然已經做好飯了,那順手舀飯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以至于讓女兒認為盛飯就包含在做飯這件事里面,是媽媽應該做的。

我可不想將女兒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低能兒」,于是從那以后我開始教導女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求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她的獨立性。

剛開始女兒也有些抵觸,甚至認為這些生活技能是每個人長大后自然而然就會了。當看到女兒第一次被熱油濺到手、被菜刀切到手而「哇哇」大哭時我狠心地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照顧孩子一時,但沒辦法照顧孩子一世。總有一天,孩子會離我遠去,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作為媽媽,出于本能都想給孩子最精心細致的照顧,但如果我們不愿意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以后漫長的人生道路,又有誰能無微不至地貼身照顧他呢?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已經成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媽媽偷個「懶」,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還能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將來會更加地優秀!

第三,媽媽的心要「懶」

學習走路時:

「寶寶走慢點,又摔倒了吧,媽媽扶著你走。」

學習吃飯時:

「你看你,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媽媽喂你吃。」

上幼兒園時:

「要遲到啦,穿衣服那麼慢,媽媽幫你穿好。」

上小學后:

「自己的書包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收拾下?」

上國中后:

「寫個作業為啥這麼拖拉墨跡的?」

……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這些熟悉的場景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有經歷過,擔心孩子做得不好,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操心孩子不會做,自己的心總是時刻高懸著。

孩子學習走路時擔心摔傷;孩子學習吃飯時擔心把衣服弄臟;孩子上學后擔心穿衣太慢會遲到;孩子不收拾書桌又擔心不愛干凈;寫作業時拖拉墨跡又擔心影響成績……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媽媽總是下意識地想要幫忙,卻忽略了這樣的「幫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懶,喪失獨自思考的能力,產生依賴感,以后遇到問題就只能依賴別人。

總之,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媽媽就有著操不完的心,從而引發一系列后遺癥:急躁、怒吼,于是在家人眼里成了「瘋婆子」,在孩子心中成了「壞媽媽」。

其實,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媽媽就應該裝瞎子,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媽媽的心要「懶」,不要總想著去幫助孩子解決,而是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當媽媽的心「懶」了,孩子就會自己專注地去解決問題了,哪怕一開始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懂得怎麼做,以后遇到問題時也都會想辦法如何高效地去完成目標。

母愛之所以偉大,那是因為母愛就像一個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為了自己的孩子 ,拼盡全力地守護和呵護。

不過,如果媽媽事事都太用心、太用力的話,孩子就沒有機會成長,這樣的話母愛就有可能成了一個橢圓,雖然也是沒有起點沒有終點,但卻不能夠「圓滿」了。

所以,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媽媽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勤快,讓自己在這三方面「懶」一些,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將來會更加優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