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上海每年出生人口20萬,早產兒占比10%,部分家長錯誤認知“把保暖箱當保險箱”

上海每年出生20萬新生兒, 其中早產兒發生率達10%左右, 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今天, 由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聯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共同成立“早產兒護理研究項目”, 相關活動上專家提出, 我國醫院過渡到家庭的早產兒照護存在空白。 建立一套針對早產兒家長的專業培訓體系, 讓早產兒更好地從醫院過渡到家庭環境, 可確保早產兒安全與健康成長。

據悉,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 早產兒數量逐年增加。 以兒科醫院為例, 新生兒科每年收治早產兒達到3000例之多, 其中將近500例是體重不到1500g的小早產兒。

體重不到1500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 是未來發生神經系統不良結局的高危人群。 兒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主任曹雲教授介紹:早產是新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產兒皮膚薄嫩, 皮下脂肪少, 體溫調節能力差, 抵抗力極弱, 呼吸吞咽吸吮能力不協調, 各器官系統發育未成熟, 容易發生多種與早產相關的疾病。

近年來, 越來越多家長存在將醫院“保暖箱當成保險箱”的心態, 曹雲說, “他們缺乏相關知識, 不知如何照護早產兒, 覺得孩子留在醫院更放心, 還有家長提出推遲出院的要求。 ”從醫學專家角度來看, 這並不利於早產兒生長發育。 早產兒本身經歷很長時間母嬰分離, 孩子需要與大人互動, 家長撫觸以及視覺、聽覺方面的刺激,

如此可以更好成長, 這些在醫院無法實現。

曹雲坦言, “國內大部分機構重視住院期醫護人員對早產兒的照護, 沒有意識到父母對於早產兒更加重要, 普遍缺乏對家長關注, 也缺乏延續性理念。 對於早產兒這一特殊人群, 只有早產兒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才能準確承擔父母教育任務。 ”目前, 發達國家已提倡家庭參與式及新生兒個體化發育支援護理等模式, 國際也有大量文獻報導該模式對於早產兒遠期預後的更重要。

專家舉例,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新生兒消化系統最重要的疾病。 在母嬰分離情況下, 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內已實現母乳餵養率70%, 極/超低出生體重兒母乳餵養率達到100%。 母乳餵養率的提升,

使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大幅降低。 然而, 孩子出院後媽媽的母乳餵養方式過渡, 還需專業訓練。

今天啟動的“早產兒護理研究項目”, 將早產兒餵養、疾病預防、家庭參與式照護、出院過渡護理的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想融合, 通過多學科干預完善早產兒的系統管理, 向早產兒家庭宣傳科學的家庭護理方法, 瞭解早產兒的心理行為發育, 熟悉各類疾病早產兒的餵養, 社工疏導家庭成員焦慮情緒, 從而幫助父母在住院期間參與照護特殊物件, 在出院前學會照護特殊物件, 提高早產兒出院成功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