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了凡四訓》:人到中年,不訴滄桑,不露鋒芒,不減銳氣

網上有個熱門話題:

「人到中年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位作家這樣形容: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紀, 也是一個最壞的年紀。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

也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失望之冬, 也是希望之春。 」

人到中年, 所謂的「危機」, 恰恰是人生最好的轉機。

因為有些迷障, 只有中年人才能看透。

有些本事, 只有中年人才能練就。

有些智慧, 也只有中年人才能領悟。

中年以后最好的活法是:不訴滄桑, 不露鋒芒, 不減銳氣。

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才是往后余生里最美的風景。

不訴滄桑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只小猴子, 爬樹時不小心刮傷了肚皮, 留下了一個小傷口。 若放著不管, 幾天后也會自愈。

可這只猴子卻總是向別的猴子訴苦, 不斷扒開自己的傷口給它們看。

結果, 傷口不但沒好, 反而感染流膿, 給它帶來了更多的痛苦。

猴子是這樣, 人也是如此。

人活半生, 誰的心里沒點傷疤?誰的過往沒點故事?

與人訴苦, 只會越訴越苦。

余秋雨曾說:

「在這個世界上, 沒有人真正可以對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 你萬箭穿心, 你痛不欲生, 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 」

這個世界沒有不帶傷的人, 你受過的傷, 只能自己慢慢養;你的苦樂, 只有自己才能渡;你心中的枷鎖, 也唯有自己才能解。

作家楊絳的前半生順風順水, 中年以后, 卻遭受了一連串的打擊。

41歲時, 她莫名其妙被一個不認識的女生控訴, 失去了清華教授的工作。

好不容易進了文學研究所外文組工作, 卻無意中得罪了高層領導, 被扣了個「諂媚首長的資產階級女性」的帽子不說, 還被當做攀權附勢的勢利小人, 遭到了眾人的排擠和孤立。

工作時, 沒人愿意和她一組;福利分紅,

唯獨沒有她的份;領導也常常架空她, 不給她安排重要的工作。

面對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楊絳卻毫不在意。 她不向任何人訴苦, 也從不抱怨命運不公, 而是披上了「隱身衣」, 一個人默默讀書, 專心研究學問, 翻譯厚厚的《堂吉訶德》。

十年過去, 整整八冊的《堂吉訶德》, 她譯完了七冊, 卻又不幸趕上了特殊時期, 她成了被批斗的對象, 譯稿也全被紅衛兵沒收, 十年的心血付之東流。

面對如此打擊, 她并沒有哭天怨地、自暴自棄, 而是對自己說:

「簡單點, 糊涂點, 開心一點, 別說以前, 別想也許, 別談如果。 」

又一個十年過去, 1976年, 她終于將《堂吉訶德》重新翻譯完畢, 而這個譯本仍是至今為止最好的版本。

《了凡四訓》中說:「從前種種, 譬如昨日歿;從后種種,

譬如今日生。 」

過往種種, 不論好壞, 發生了就是發生了, 再多的抱怨, 再多的不甘, 也是徒勞。

不如放下從前, 專注當下, 沉下心來, 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過往皆為序章, 當下才是人生。

不訴滄桑, 不念過去, 過好當下, 才能不懼未來、不負余生。

不露鋒芒

前段時間, 看到一位網友分享的帖子, 說他公司有一位女銷售, 給公司簽下了200萬的訂單。

本來是件好事, 可她卻到處顯擺, 四處炫耀, 覺得自己比誰都厲害, 對工作也漸漸怠慢起來。

結果, 老客戶不再找她, 新客戶她也沒簽幾單, 年終評定時, 老板看她沒什麼長進, 便把她從優秀銷售員的名單里劃去了。

王陽明曾對自己的學生說:「人生大病, 只是一傲字。 」

想要走得更久更遠, 就要學會低調和謙卑。

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藏鋒守拙、低調謙卑, 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熟。

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個有勇有謀的將帥之才, 他屢建奇功, 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為了獎勵他, 朱元璋打算把自己當皇帝之前的府邸賜給他, 結果徐達歿活不要。

無奈之下,朱元璋又請他到舊邸喝酒,將其灌醉之后,親自把他抬到床上,蓋上被子。

徐達半夜醒來,一看自己竟睡在朱元璋的床上,嚇得半歿,立刻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歿罪。

朱元璋見他如此謙恭,明白他對自己的忠心,心里一高興就命人在舊邸前修建了一所宅地,并在門口立下牌坊,親自提寫了「大功」二字。

后來,朱元璋還贈給他一塊沙洲,因為正好處在船只必經之地,他的家臣便借機牟利。

徐達知道以后,立馬就把這塊沙洲上繳了官府。

徐達雖是開國功臣,有過赫赫戰績,卻從不以功自居,而是收斂鋒芒,低調做人,也因此沒有遭到朱元璋的清算,終得善終。

《菜根譚》中有云:

「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意思是,君子不做恥辱的壞事,也不圖樹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渾然之氣,不露鋒芒,這就是安身立命的安樂窩了。

光而不耀、深藏若虛,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修養。

不爭不搶、圓融通達,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人到中年,「穩」字當頭。

行得穩,才能走得遠。

不貪功勞、不圖美名,韜光養晦、低調做人,沉淀自己的心,做好該做的事,就是安身立命最穩固的資本。

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你總能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

不減銳氣

白巖松曾說:

「人到中年時,不往上,就容易往下了,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有重新出發的心態。」

人生下半場,與其隨波逐流,飄哪算哪,不如主動一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是明知有跌落的可能,卻仍然有重新出發的勇氣。

礦工詩人陳年喜29歲進入礦山工作,成為了一名爆破工。這一干,就是16年。

誰知道45歲那年,因為頸椎錯位,他經歷了一場大手術。

手術雖然成功,卻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他也無法再從事巷道爆破工作。

他不得不離開礦山,另謀出路。

由于詩寫得不錯,朋友把他推薦到貴州一家旅游企業的營銷部門做文案。

年近50的陳年喜,人生卻要重新開始。

生活不易,他選擇積極面對。

沒寫過軟文,他就多看別人的文章,惡補寫作技巧。

不了解市場,他就關注了十幾個旅游公眾號,天天研究,讓自己變得專業。

為了養活還在上大學的兒子,他白天工作再累,晚上都要拿起平板賣力寫稿。脖子疼得受不了時,他就干脆躺在床上寫。

為了多賺些錢,他放下了曾經最愛的詩歌,開始撰寫散文和非虛構作品,將自己過去16年的爆破生涯凝成文字。

2018年,48歲的陳年喜在澎湃新聞《鏡相》欄目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非虛構作品《一個鄉村木匠的最后十年》,獲得了廣泛關注。

此后三年,他寫下了五十多篇散文和非虛構作品,近兩年還出版了非虛構作品集《活著就是沖天一喊》《微塵》《一地霜白》等優秀作品。

他收獲了稿費,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人生。

小說《心居》里說:

「年紀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氣吊著。氣一泄,人就塌了。」

中年以后,活的就是一股「氣」。

生活越不如意,越是要保持積極飽滿的心態。

贏要贏得漂亮,輸也要輸得精彩。

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才能接受煥然一新的自己。

銳氣不減,精神不怠,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

「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你怎麼訴說自己,就怎麼定義自己;

你怎麼看待生活,就怎麼看待自己;

你怎麼面對困境,就怎麼定義人生。

人生下半場,能夠決勝千里的,始終是自己內心的力量。

人活一世,不過就是自己成全自己。

無奈之下,朱元璋又請他到舊邸喝酒,將其灌醉之后,親自把他抬到床上,蓋上被子。

徐達半夜醒來,一看自己竟睡在朱元璋的床上,嚇得半歿,立刻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歿罪。

朱元璋見他如此謙恭,明白他對自己的忠心,心里一高興就命人在舊邸前修建了一所宅地,并在門口立下牌坊,親自提寫了「大功」二字。

后來,朱元璋還贈給他一塊沙洲,因為正好處在船只必經之地,他的家臣便借機牟利。

徐達知道以后,立馬就把這塊沙洲上繳了官府。

徐達雖是開國功臣,有過赫赫戰績,卻從不以功自居,而是收斂鋒芒,低調做人,也因此沒有遭到朱元璋的清算,終得善終。

《菜根譚》中有云:

「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意思是,君子不做恥辱的壞事,也不圖樹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渾然之氣,不露鋒芒,這就是安身立命的安樂窩了。

光而不耀、深藏若虛,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修養。

不爭不搶、圓融通達,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人到中年,「穩」字當頭。

行得穩,才能走得遠。

不貪功勞、不圖美名,韜光養晦、低調做人,沉淀自己的心,做好該做的事,就是安身立命最穩固的資本。

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你總能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

不減銳氣

白巖松曾說:

「人到中年時,不往上,就容易往下了,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有重新出發的心態。」

人生下半場,與其隨波逐流,飄哪算哪,不如主動一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是明知有跌落的可能,卻仍然有重新出發的勇氣。

礦工詩人陳年喜29歲進入礦山工作,成為了一名爆破工。這一干,就是16年。

誰知道45歲那年,因為頸椎錯位,他經歷了一場大手術。

手術雖然成功,卻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他也無法再從事巷道爆破工作。

他不得不離開礦山,另謀出路。

由于詩寫得不錯,朋友把他推薦到貴州一家旅游企業的營銷部門做文案。

年近50的陳年喜,人生卻要重新開始。

生活不易,他選擇積極面對。

沒寫過軟文,他就多看別人的文章,惡補寫作技巧。

不了解市場,他就關注了十幾個旅游公眾號,天天研究,讓自己變得專業。

為了養活還在上大學的兒子,他白天工作再累,晚上都要拿起平板賣力寫稿。脖子疼得受不了時,他就干脆躺在床上寫。

為了多賺些錢,他放下了曾經最愛的詩歌,開始撰寫散文和非虛構作品,將自己過去16年的爆破生涯凝成文字。

2018年,48歲的陳年喜在澎湃新聞《鏡相》欄目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非虛構作品《一個鄉村木匠的最后十年》,獲得了廣泛關注。

此后三年,他寫下了五十多篇散文和非虛構作品,近兩年還出版了非虛構作品集《活著就是沖天一喊》《微塵》《一地霜白》等優秀作品。

他收獲了稿費,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人生。

小說《心居》里說:

「年紀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氣吊著。氣一泄,人就塌了。」

中年以后,活的就是一股「氣」。

生活越不如意,越是要保持積極飽滿的心態。

贏要贏得漂亮,輸也要輸得精彩。

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才能接受煥然一新的自己。

銳氣不減,精神不怠,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

「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你怎麼訴說自己,就怎麼定義自己;

你怎麼看待生活,就怎麼看待自己;

你怎麼面對困境,就怎麼定義人生。

人生下半場,能夠決勝千里的,始終是自己內心的力量。

人活一世,不過就是自己成全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