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白鯨對所有游客都「一視同仁」?不,它會區別對待「成年人與小孩」!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館中, 企鵝、北極熊、海豚、鯊魚、海獅、虎鯨、白鯨等都算是非常常見的明星動物, 其他的先放一放,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白鯨。

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 是偶蹄目、一角鯨科、白鯨屬下的唯一物種, 目前已被承認的有將近三十個亞種。 成年的白鯨體長3~5.5米, 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的淺層海域中, 擁有季節性遷徙行為, 但仍然不會離北極圈太遠。

白鯨的屬名Delphinapterus意思是「無背鰭的海豚」, 種加詞leucas的意思是「白色的」, 拉丁學名直譯過來就是「沒有背鰭的白色海豚」。

可能有朋友會感到好奇, 不是鯨嗎, 怎麼是海豚呢?沒有錯, 其實從生物學上來講, 所有的海豚和淡水豚都屬于齒鯨(分類單元是齒鯨小目Odontoceti), 而白鯨無論是外形還是習性都跟海豚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與一角鯨Monodon monoceros更為相似, 所以被劃分到了一角鯨科下。

與眾不同的白鯨

除了背鰭之外, 白鯨從外形上與其他鯨豚還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

首先, 在我們的印象中, 鯨魚和海豚的鰭狀前肢跟鯊魚的胸鰭有著趨同演化, 類似那種彎彎的月牙形, 對快速游泳很有幫助。 但是白鯨的前肢不同, 前端很寬, 看上去類似扁平的方形, 大家注意觀察下面這張照片就能很明顯看出來了。

此外, 白鯨的七節頸椎沒有愈合在一起, 這一點與其他絕大多數鯨豚都不同。 這樣的頸部結構可以讓白鯨進行左右扭頭的動作, 不用轉身就能扭頭看到側面的狀況, 有助于觀察環境、尋找獵物或提前躲避可能出現的危險。

再加上特化后的扁形鰭狀肢, 白鯨成為了極少數可以倒著向后游泳的鯨豚, 也能完成很多高難度動作, 但是不能像海豚那樣身體完全躍出水面。

白鯨的頭頂偏后一點的位置有一個氣孔, 周圍有可以控制的肌肉群, 它們可以自由選擇將呼吸孔封閉或者打開。

與苗條的海豚不同, 白鯨的身子看上去特別圓潤(胖), 這是因為它們的分布海域比大部分鯨豚都要更往北, 也更寒冷, 它們的體重有40%~50%都來源于脂肪層。 成年白鯨身上的脂肪層厚度可達15厘米, 既能為它們提供能量, 又能讓內臟與冰冷的海水隔絕開來。

在水面區域活動時, 白鯨的心率在每分鐘100次左右, 但是當它們潛入水下覓食時, 心率會急速下降到每分鐘12~20次, 以應付海水的寒冷,

同時減少氧氣和熱量的消耗。

舍棄了嗅覺的掠食者

在食性方面, 白鯨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 會捕捉并進食鱈魚、鮭魚、鯡魚、比目魚、杜父魚等魚類, 和烏賊、章魚、螺、蝦蟹、沙蠶等無脊椎動物。 被圈養在海洋館中的白鯨每天需要進食15~27公斤的食物, 相當于它們體重的2.5%左右。

野生的白鯨主要靠聽覺(回聲定位)和視覺來尋找食物,它們能夠左右扭動的頭部可以為它們提供很好的視野,高度發達的聽覺皮層也能保證白鯨幾乎不會錯過任何周圍的響動。

另外,白鯨的口腔中具有不同類型的化學感受器,能在海水中分辨出不同味道。但是有得必有失,白鯨的大腦中缺乏嗅球和嗅覺神經,這就表明了它們并沒有嗅覺,也不需要嗅覺來輔助行動。

鯨生在世,「玩」就對了

大家都知道鯨豚是高智商動物,白鯨也不例外。它們是善于交際的社會化動物,經常會選擇群居生活,每個群體包含2~30名成員,遷徙期間甚至有可能出現數百上千頭白鯨聚集在一起的畫面。

但是白鯨的群體內結構并不嚴謹,除了占據領導地位的成年雄性白鯨之外,其他成員往往都是去留隨意,經常有白鯨個體或小家庭脫離群體單獨行動,或者加入另外一個新的群體。

白鯨個體之間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互動,包括一起追逐玩耍、互相觸碰身軀、合唱,還會彼此之間互相吐水,這是白鯨之間的一種嬉戲方式。群體捕獵時,白鯨個體之間會產生合作行為,共同圍捕魚類。

而且白鯨的好奇心很旺盛,這也是野生動物腦化指數高的一種體現。自然界中的野生白鯨如果遇到人類開的船,經常會在船邊上一起同行,甚至跟潛水的作業人員產生良好的互動。

高智商的動物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玩」,在吃飽喝足以后它們會進行跟基本生存無關的娛樂方式,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比如白鯨就會在水中尋找玩具,包括珊瑚、海膽、大型貝類、其他動物的骨骸,頂著到處游,實在找不到還會自己吐水泡來玩。

但是這一點對白鯨來說有可能會帶來災禍,因為目前已經觀測到有不少白鯨在水中尋找玩具時被漁網、浮漂和一些漂流到海中的垃圾纏繞住難以掙脫,導致受傷感染亡。

自從1861年第一頭白鯨在美國展出以后,它們迅速成為了全世界各大海洋館、博物館、動物園中的常客,并以與游客的互動性聞名。

區別對待

海洋館中的白鯨有種行為特別好玩兒,它們在面對成年人時,往往會表現出友好和溫順,比如隔著厚厚的玻璃用頭和后背去靠近游客,或者張著嘴巴對著游客點頭,動作緩慢柔和。

但是在面對小孩時就不一樣了,白鯨的玩心會更重,而且經常會一驚一乍的,例如突然張大嘴巴猛然靠近,或緩慢游動時突然扭頭嚇唬小孩,似乎很喜歡看到人類小孩被嚇哭的畫面。

不僅如此,如果玻璃窗的頂端沒有封住的話,白鯨還會瞅準距離計算出角度,用嘴巴含一口水往高處噴(不是用噴氣孔),水流會呈拋物線狀態從展示區域頂端飛出來,準確命中目標,很少出現失誤。

而且這種噴水行為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針對小孩出現的,這種區別對待的原因有可能是它們喜歡人類小孩,也有可能是把小體型的人當成了「玩具」。當然了,也不排除是白鯨單純討厭熊孩子,畢竟它們的智商很高嘛!

野生的白鯨主要靠聽覺(回聲定位)和視覺來尋找食物,它們能夠左右扭動的頭部可以為它們提供很好的視野,高度發達的聽覺皮層也能保證白鯨幾乎不會錯過任何周圍的響動。

另外,白鯨的口腔中具有不同類型的化學感受器,能在海水中分辨出不同味道。但是有得必有失,白鯨的大腦中缺乏嗅球和嗅覺神經,這就表明了它們并沒有嗅覺,也不需要嗅覺來輔助行動。

鯨生在世,「玩」就對了

大家都知道鯨豚是高智商動物,白鯨也不例外。它們是善于交際的社會化動物,經常會選擇群居生活,每個群體包含2~30名成員,遷徙期間甚至有可能出現數百上千頭白鯨聚集在一起的畫面。

但是白鯨的群體內結構并不嚴謹,除了占據領導地位的成年雄性白鯨之外,其他成員往往都是去留隨意,經常有白鯨個體或小家庭脫離群體單獨行動,或者加入另外一個新的群體。

白鯨個體之間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互動,包括一起追逐玩耍、互相觸碰身軀、合唱,還會彼此之間互相吐水,這是白鯨之間的一種嬉戲方式。群體捕獵時,白鯨個體之間會產生合作行為,共同圍捕魚類。

而且白鯨的好奇心很旺盛,這也是野生動物腦化指數高的一種體現。自然界中的野生白鯨如果遇到人類開的船,經常會在船邊上一起同行,甚至跟潛水的作業人員產生良好的互動。

高智商的動物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玩」,在吃飽喝足以后它們會進行跟基本生存無關的娛樂方式,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比如白鯨就會在水中尋找玩具,包括珊瑚、海膽、大型貝類、其他動物的骨骸,頂著到處游,實在找不到還會自己吐水泡來玩。

但是這一點對白鯨來說有可能會帶來災禍,因為目前已經觀測到有不少白鯨在水中尋找玩具時被漁網、浮漂和一些漂流到海中的垃圾纏繞住難以掙脫,導致受傷感染亡。

自從1861年第一頭白鯨在美國展出以后,它們迅速成為了全世界各大海洋館、博物館、動物園中的常客,并以與游客的互動性聞名。

區別對待

海洋館中的白鯨有種行為特別好玩兒,它們在面對成年人時,往往會表現出友好和溫順,比如隔著厚厚的玻璃用頭和后背去靠近游客,或者張著嘴巴對著游客點頭,動作緩慢柔和。

但是在面對小孩時就不一樣了,白鯨的玩心會更重,而且經常會一驚一乍的,例如突然張大嘴巴猛然靠近,或緩慢游動時突然扭頭嚇唬小孩,似乎很喜歡看到人類小孩被嚇哭的畫面。

不僅如此,如果玻璃窗的頂端沒有封住的話,白鯨還會瞅準距離計算出角度,用嘴巴含一口水往高處噴(不是用噴氣孔),水流會呈拋物線狀態從展示區域頂端飛出來,準確命中目標,很少出現失誤。

而且這種噴水行為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針對小孩出現的,這種區別對待的原因有可能是它們喜歡人類小孩,也有可能是把小體型的人當成了「玩具」。當然了,也不排除是白鯨單純討厭熊孩子,畢竟它們的智商很高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