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國藩:做人守拙,做事守缺

《道德經》有言:「大巧若拙, 大成若缺」。

曾國藩作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為人辦事有兩個特別之處值得我們學習, 一是拙誠,

二是求闕。

01

拙 誠

1、恒能破拙

曾國藩考秀才, 六次不中;隨后又考進士, 三次落榜。

梁啟超曾評價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 在并時諸賢杰中, 稱最鈍拙。 」

曾國藩也明白自己天資不高, 他說:「天資拙, 唯有以恒破之。 」

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不讀完這本書, 就不碰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 就堅決不睡覺。

因為鈍拙, 曾國藩比別人更能堅持, 更肯付出。

基礎打得牢, 才有了為官十年連升十級。

2、拙能破巧

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 能破天下之至巧。 」

以拙破巧, 是曾國藩智慧的顯現。

尤其是到了晚年, 這位深諳世事的老人, 更講求「拙渾」二字。

他說:「縱人以巧詐來, 我仍以渾含應之, 以誠愚應之;久之, 則人之意也消。 若勾心斗角, 迎相距, 則報復無已時耳。 」

曾國藩認為, 用兵貴在詭異和狡詐, 這些他不擅長;用兵又貴在巧取和奇奪, 這些他也不擅長。

他所擅長的, 唯有穩打穩扎、步步為營的策略。

這種策略雖然笨, 拼的卻是硬實力, 取得的勝利, 也是絕對的勝利。

用如今的話來說, 就是「埋頭苦干」,

少說多做。

這才是「以拙破巧」的關鍵所在。

02

求 闕

1、花未全開月未圓, 正是人間好時節

曾國藩通過鉆研《周易》, 琢磨宇宙間盈虛消漲的規律。

他曾寫過一篇《求闕備記》, 開頭便說:「天地之氣, 陽至矣, 則退而生陰;陰至矣, 則進而生陽。 一損一益者, 自然之理也。 」

花開到盛時便會凋謝,

月亮圓滿后隨即虧缺, 太陽升到中天便開始西斜。

自然界尚且沒有圓滿的事物, 人生在世更不可能完美無缺。

所以, 君子存有警惕自省的意識, 懂得留有一絲缺憾, 而不敢去強求圓滿。

小人則常常追求圓滿, 卻不知圓滿一旦到來, 危機也便隨之而來了。

因此, 曾國藩最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 認為這是惜福之道、保全之法。

他說:「我們家中父母健在, 兄弟姊妹平安, 即便是大富之家也難以比美, 可以算得上萬全之家了。 故而我只求缺陷, 以‘求闕齋’來作為寓所之名。 目的在于以其他方面的欠缺, 來求取家中親人的齊全。 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愿望了。 」

2、福不可享盡, 勢不可使盡

蘇東坡曾說:「守駿莫如跛。 」

意思是, 假使你有一匹駿馬, 也應該象對待跛馬一樣珍惜它、呵護它。

倘若放任駿馬恣意奔跑, 難保沒有摔跤的時候。

人也一樣, 一味追求登高圓滿, 未免沒有跌落的一天。

曾國藩對這五個字非常贊同, 他說:「福不可享盡, 勢不可使盡, 自然悠久矣, 自有深固之基矣。 」

我們都一樣, 羨慕別人穿著一雙新鞋,卻忘了世間還有只能拄拐的人。

既然是人皆有缺陷,那麼我們就滿足于「缺」的狀態。

正是因為有缺失,才令我們更加完整。

不求聰明,但求順遂;不求圓滿,但求平安。

羨慕別人穿著一雙新鞋,卻忘了世間還有只能拄拐的人。

既然是人皆有缺陷,那麼我們就滿足于「缺」的狀態。

正是因為有缺失,才令我們更加完整。

不求聰明,但求順遂;不求圓滿,但求平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