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二戰時美國沒有原子彈,將會怎樣征服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曾實施過數以百計的登陸作戰。 從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海群島、帕勞到硫磺島、菲律賓群島和沖繩,

這些今日的旅游勝地在70多年前都曾經是美日雙方的激戰之地, 而那場策劃中的終極之戰的規模則堪比諾曼底登陸, 幾乎就要載入史冊。

▍如何徹底擊敗日本

1944年8月, 美軍攻占位于中太平洋的馬里亞納群島, 日本的所謂「絕對國防圈」被打開一個缺口。 次年1月, 美軍又相繼進占了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群島, 向日本列島步步逼近, 在摧毀「絕對國防圈」的同時, 美軍高層開始策劃對日本本土發起直接進攻。

對此, 美國陸海軍雙方有著不同的意見。

海軍部長歐內斯特.金和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主張先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 然后利用馬里亞納群島、沖繩以及中國沿海地區的機場, 對日本實施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

逐漸消耗其戰爭資源, 使其最終油盡燈枯而被迫投降。 這一方案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發揮盟軍在海空力量和資源方面的優勢, 且可避免重大傷亡。

海軍部長歐內斯特.金

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和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卻針鋒相對地指出:單純依靠轟炸和封鎖曠日持久,

在對德作戰已經勝利在望的情況下, 很難想象美國民眾有耐心再花數年時間去等待日本的投降, 而且如果在中國大陸登陸的話, 將直接面對數量龐大的侵華日軍, 而當時美軍地面部隊主力仍在歐洲戰場, 太平洋戰場的地面兵力將不敷使用。 因此, 最直接、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直搗日本本土, 最大限度地摧毀日本的戰爭機器, 瓦解其抵抗意志, 迫使其無條件投降, 從而盡快地結束戰爭。

羅斯福總統在1945年4月3日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例會上最終拍板, 采納陸軍方面提出的作戰方案, 對日本本土的作戰行動不設總司令一職, 而是由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分別統率相應的陸海軍部隊和戰略空軍,

整個作戰計劃的代號為「沒落行動」。

麥克阿瑟、羅斯福、萊希和尼米茲在商討進軍日本的作戰計劃

它的初步框架是:1945年9月1日在九州島南部實施第一階段登陸, 占領九州后修建機場和海空基地, 為下一階段作戰提供準備;三個月之后在本州島進行第二階段作戰,

在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與日軍進行決戰。 1945年5月底, 美國陸海軍各自拿出了具體的作戰方案并進行了溝通與協商。

首先是登陸地點的選擇, 美國軍方認為日本列島適合登陸的地點屈指可數。 經過反復篩選, 確定九州島適合的登陸地點有三個:薩摩半島西側的串木野、大隅半島東面的志布志灣以及位于九州東南的宮崎市。 本州島的理想登陸地點為房總半島以東的一處海濱和橫須賀南部的相模灣。 預計九州作戰需要出動10—13個師的地面部隊, 而侵入本州則需要動用25個師。

對美軍來說, 相比日軍的頑強抵抗, 最大的考驗還是來自后勤方面的壓力。 根據歐洲戰場的相關經驗進行估算, 在預期90天的九州戰役期間, 10個師的登陸部隊需要消耗至少18萬噸彈藥、9萬噸食物、15萬噸的燃料以及18.5萬噸的其他物資,這些都要由太平洋戰區自行完成供給。 

本州作戰由于規模更為龐大,僅僅靠太平洋戰區自力更生是不夠的,需要從歐洲和美國本土抽調大量的兵員和物資予以支援。據美軍后勤部門預估,如果將第一集團軍的15個師從歐洲運至遠東需要一萬噸的運輸船23,000艘次。

這些部隊抵達戰區后,還需要通過空運才能部署到前線,而美軍將輕裝的第11空降師從菲律賓空運至沖繩就出動了500架運輸機和100架改裝過的轟炸機。如果本州作戰部隊也需大規模空運的話,那麼所需要的運輸機數量將多得令人瞠目結舌。此外,由于登陸作戰前期美軍沒有現成的大型港口可供使用,屆時還需要在登陸灘頭建造巨型的人工碼頭,這必將耗費大量的鋼材、廢舊船只和浮箱。

由于本州戰役規模宏大,超出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原先的估計。為彌補兵力的不足,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應美方請求將各自派出一個師組成英聯邦軍團,參加本州作戰第二階段的行動,他們將改用美軍武器并使用美方的后勤和通信系統,先在美軍基地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隨后開往前線,軍團司令則暫定由英國的基特利中將擔任。

有趣的是,由于預估到戰役期間會出現大量傷員,美軍后勤部門還向國內訂購了多達50萬枚的紫心勛章,結果這批勛章歷經二戰之后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歷次戰火,至今還沒有用完。

▍「奧林匹克」行動

1945年6月,美國新上任不久的總統杜魯門批準了代號為「奧林匹克」行動的在日本九州島實施登陸的作戰計劃,進攻本州的「王冠」行動也進入了籌備階段。6月中旬,太平洋戰區兩棲部隊司令特納中將和第六集團軍司令克魯格上將在馬尼拉會晤,雙方組建了聯合作戰司令部。

九州島登陸計劃

由于沖繩戰役一直拖到6月下旬才結束,比美國軍方預期的要晚,同時為了避開日本的臺風季節,美軍高層決定將登陸日期由9月1日推遲至11月1日,在登陸正式發起之前繼續對日本進行高強度的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以消耗其實力。

按照事先擬定的作戰計劃,在登陸日當天,將有三個軍規模的美軍部隊在九州島南部登陸:第11軍,總兵力11.3萬人,在志布志灣登陸,任務是占領志布志平原及其西面的鹿屋市;陸戰5軍,總兵力9.9萬人在薩摩半島西側的串木野登陸,隨后兵分兩路,一路向東攻占鹿兒島,另一路則向北方的川內川挺進;第1軍,總兵力9.5萬人,則在九州東南部的宮崎登陸,任務是占領宮崎市及其附近的機場。

以上三支登陸部隊統一由九州戰役地面部隊最高指揮官克魯格上將指揮,特納中將指揮的三個兩棲突擊集群則負責將地面部隊投送到指定的登陸地點。

克魯格上將

在登陸日之前四天,美軍的幾支偏師:第40步兵師、第158步兵團將分別在九州島附近的種子島、屋久島等島嶼登陸,以掃除九州島的外圍屏障,撤其藩籬,并為后續部隊的到來開辟臨時停泊場。而在正式登陸發起四天之后,第9軍,總兵力7.9萬人,將在大隅半島最南端的地區進行第二波登陸,任務是徹底控制整個鹿兒島灣,使這個海灣成為美軍水面艦艇停泊的一個重要基地。

擁有1.5萬人的第11空降師則在后方留作預備隊,用于機動作戰。預計到登陸日之后的第23天,美軍部隊將完全控制占九州島面積三分之一的整個南部地區。

為了掩護地面部隊登陸,美軍將投入令人嘆為觀止的巨大海空力量。包括:哈爾西上將將指揮的第三艦隊,下轄20艘航母、9艘戰列艦、26艘巡洋艦和75艘驅逐艦;斯普魯恩斯上將麾下的第五艦隊,下轄36艘航母、11艘戰列艦、26艘巡洋艦、387艘驅逐艦、394艘運輸艦和977艘兩棲登陸艇。金凱德上將的第七艦隊作為預備隊在后方待命,擁有6艘戰列艦、16艘航母、8艘巡洋艦和48艘驅逐艦。上述三個艦隊的航母一共搭載各式飛機2000多架。

空中力量方面,除了航母的艦載機之外,美國陸軍航空兵和戰略空軍屆時將出動2000多架B-29、B-24轟炸機和1600多架戰斗機,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支援了500多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澳大利亞空軍也將派出20個戰斗機和攻擊機中隊參加戰斗。

B -24戰略轟炸機

根據美軍預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奧林匹克」行動發起前的幾個月,第三艦隊將對九州島沿海地區實施猛烈的轟炸和炮擊,力爭摧毀更多的日軍機場和航空基地。

而此前在對日轟炸中已大顯神威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將繼續重點空襲日本的鐵路樞紐、港口、機場和軍工企業,力求切斷九州島與日本其他地區的聯系,使島上日軍在美軍發起進攻時無法得到有效增援,只能做困獸之斗。

B-29戰略轟炸機

第五艦隊則將在開戰前一周內,對九州島南部地區的各類軍事設施,包括灘頭工事、岸防炮臺、艦艇基地等進行犁庭掃穴式的清剿,同時掃除日軍布設在海岸線附近的水雷,為登陸日的到來做好最后的準備工作。

▍「王冠」行動

相比詳細周密的「奧林匹克」行動,登陸本州島的「王冠」行動,由于制定得比較晚,直到日本投降時還只是一個較為粗淺的框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該行動正式發起,其規模將超過此前的諾曼底登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史無前例的兩棲登陸戰役。它的實施日期原定為1945年12月1日,后由于「奧林匹克」行動延遲,因而登陸日期也被推遲到了1946年5月1日。

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在5月1日當天,擁有7個師兵力的美第一集團軍將在本州房總半島東岸的海濱登陸,隨后兵分三路,分進合擊:主力部隊繼續向西推進,其他兩路部隊一路北進至利根川,另一路則向南一直推進到房總半島最南端的地區,以保證美軍能控制住東京灣的入口處。與此同時,擁有8個師的第八集團軍將在橫須賀附近的相模灣登陸,隨后向北攻占橫須賀和橫濱。

第一梯隊上岸并穩固了灘頭陣地之后,第二梯隊的10個師將發起第二波登陸。預計在戰役發起90天之后,第一集團軍與第八集團軍將在東京外圍會師,對日本帝國的首善之區實施合圍。會師后的主力隨后將繼續北上,在關東平原對日軍主力實施分割、圍殲,從而完成整場戰爭。

本州登陸計劃

由于日本之戰規模宏大,勢必會給美軍帶來太平洋戰爭期間前所未有的重大傷亡。因此,美國軍方對傷亡數字進行了預估。馬歇爾在給杜魯門總統的報告中指出:參考呂宋島戰役的傷亡率,在「奧林匹克」行動期間,美軍傷亡的大約是7萬人左右,這一數字顯得過于樂觀,明顯偏低。麥克阿瑟估計的傷亡數字大約為10萬,而參謀長聯系會議主席萊希上將參考了之前剛結束不久的、慘烈的沖繩之戰,他認為美軍在九州戰役期間的傷亡率不會低于三分之一,傷亡數字將達到26.8萬人。

至于規模更巨大的「王冠」行動,美國陸軍部給出的預估數字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死亡40-80萬人,負傷100-300萬人。參聯會給出的數字相對樂觀一點:死亡20萬,負傷60萬-80萬人。而與之對陣的本州島的日本軍民將有500-1000萬人被殺,至于戰爭引發的瘟疫和饑荒的人數將數倍于此。日本本土屆時將化為一片屠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終極大殺器

從1942年6月開始,美國官方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始了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該項工程的保密度極高,全美國只有包括羅斯福總統、陸軍部長史汀生在內的12個人知道整個工程的具體情況,就連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也被蒙在鼓里。尼米茲在1945年2月從海軍部長金上將那里得知了這一神秘工程的存在,不過他依然不知道該工程的具體進度如何。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時30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大男孩」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試爆成功。

九天后,尼米茲、斯普魯恩斯和戰略空軍司令李梅觀看了原子彈試爆時的影像資料,三人都被原子彈的威力深深地震撼了,一致認為如果動用這一終極大殺器,對日作戰將提前結束,無需再進行慘烈的九州和本州登陸戰役,后來得知消息的麥克阿瑟也持相同的觀點。這對于美日雙方的上千萬生靈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小男孩」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在廣島、長崎遭到原子彈攻擊以及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情況下,日本帝國的抵抗意志終于崩潰,宣布無條件投降。「奧林匹克」和「王冠」行動雖然中途夭折,卻由于其計劃的精確性和周密性,成為日本投降后美軍大舉占領日本本土的行動藍本。

10個師的登陸部隊需要消耗至少18萬噸彈藥、9萬噸食物、15萬噸的燃料以及18.5萬噸的其他物資,這些都要由太平洋戰區自行完成供給。 

本州作戰由于規模更為龐大,僅僅靠太平洋戰區自力更生是不夠的,需要從歐洲和美國本土抽調大量的兵員和物資予以支援。據美軍后勤部門預估,如果將第一集團軍的15個師從歐洲運至遠東需要一萬噸的運輸船23,000艘次。

這些部隊抵達戰區后,還需要通過空運才能部署到前線,而美軍將輕裝的第11空降師從菲律賓空運至沖繩就出動了500架運輸機和100架改裝過的轟炸機。如果本州作戰部隊也需大規模空運的話,那麼所需要的運輸機數量將多得令人瞠目結舌。此外,由于登陸作戰前期美軍沒有現成的大型港口可供使用,屆時還需要在登陸灘頭建造巨型的人工碼頭,這必將耗費大量的鋼材、廢舊船只和浮箱。

由于本州戰役規模宏大,超出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原先的估計。為彌補兵力的不足,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應美方請求將各自派出一個師組成英聯邦軍團,參加本州作戰第二階段的行動,他們將改用美軍武器并使用美方的后勤和通信系統,先在美軍基地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隨后開往前線,軍團司令則暫定由英國的基特利中將擔任。

有趣的是,由于預估到戰役期間會出現大量傷員,美軍后勤部門還向國內訂購了多達50萬枚的紫心勛章,結果這批勛章歷經二戰之后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歷次戰火,至今還沒有用完。

▍「奧林匹克」行動

1945年6月,美國新上任不久的總統杜魯門批準了代號為「奧林匹克」行動的在日本九州島實施登陸的作戰計劃,進攻本州的「王冠」行動也進入了籌備階段。6月中旬,太平洋戰區兩棲部隊司令特納中將和第六集團軍司令克魯格上將在馬尼拉會晤,雙方組建了聯合作戰司令部。

九州島登陸計劃

由于沖繩戰役一直拖到6月下旬才結束,比美國軍方預期的要晚,同時為了避開日本的臺風季節,美軍高層決定將登陸日期由9月1日推遲至11月1日,在登陸正式發起之前繼續對日本進行高強度的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以消耗其實力。

按照事先擬定的作戰計劃,在登陸日當天,將有三個軍規模的美軍部隊在九州島南部登陸:第11軍,總兵力11.3萬人,在志布志灣登陸,任務是占領志布志平原及其西面的鹿屋市;陸戰5軍,總兵力9.9萬人在薩摩半島西側的串木野登陸,隨后兵分兩路,一路向東攻占鹿兒島,另一路則向北方的川內川挺進;第1軍,總兵力9.5萬人,則在九州東南部的宮崎登陸,任務是占領宮崎市及其附近的機場。

以上三支登陸部隊統一由九州戰役地面部隊最高指揮官克魯格上將指揮,特納中將指揮的三個兩棲突擊集群則負責將地面部隊投送到指定的登陸地點。

克魯格上將

在登陸日之前四天,美軍的幾支偏師:第40步兵師、第158步兵團將分別在九州島附近的種子島、屋久島等島嶼登陸,以掃除九州島的外圍屏障,撤其藩籬,并為后續部隊的到來開辟臨時停泊場。而在正式登陸發起四天之后,第9軍,總兵力7.9萬人,將在大隅半島最南端的地區進行第二波登陸,任務是徹底控制整個鹿兒島灣,使這個海灣成為美軍水面艦艇停泊的一個重要基地。

擁有1.5萬人的第11空降師則在后方留作預備隊,用于機動作戰。預計到登陸日之后的第23天,美軍部隊將完全控制占九州島面積三分之一的整個南部地區。

為了掩護地面部隊登陸,美軍將投入令人嘆為觀止的巨大海空力量。包括:哈爾西上將將指揮的第三艦隊,下轄20艘航母、9艘戰列艦、26艘巡洋艦和75艘驅逐艦;斯普魯恩斯上將麾下的第五艦隊,下轄36艘航母、11艘戰列艦、26艘巡洋艦、387艘驅逐艦、394艘運輸艦和977艘兩棲登陸艇。金凱德上將的第七艦隊作為預備隊在后方待命,擁有6艘戰列艦、16艘航母、8艘巡洋艦和48艘驅逐艦。上述三個艦隊的航母一共搭載各式飛機2000多架。

空中力量方面,除了航母的艦載機之外,美國陸軍航空兵和戰略空軍屆時將出動2000多架B-29、B-24轟炸機和1600多架戰斗機,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支援了500多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澳大利亞空軍也將派出20個戰斗機和攻擊機中隊參加戰斗。

B -24戰略轟炸機

根據美軍預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奧林匹克」行動發起前的幾個月,第三艦隊將對九州島沿海地區實施猛烈的轟炸和炮擊,力爭摧毀更多的日軍機場和航空基地。

而此前在對日轟炸中已大顯神威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將繼續重點空襲日本的鐵路樞紐、港口、機場和軍工企業,力求切斷九州島與日本其他地區的聯系,使島上日軍在美軍發起進攻時無法得到有效增援,只能做困獸之斗。

B-29戰略轟炸機

第五艦隊則將在開戰前一周內,對九州島南部地區的各類軍事設施,包括灘頭工事、岸防炮臺、艦艇基地等進行犁庭掃穴式的清剿,同時掃除日軍布設在海岸線附近的水雷,為登陸日的到來做好最后的準備工作。

▍「王冠」行動

相比詳細周密的「奧林匹克」行動,登陸本州島的「王冠」行動,由于制定得比較晚,直到日本投降時還只是一個較為粗淺的框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該行動正式發起,其規模將超過此前的諾曼底登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史無前例的兩棲登陸戰役。它的實施日期原定為1945年12月1日,后由于「奧林匹克」行動延遲,因而登陸日期也被推遲到了1946年5月1日。

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在5月1日當天,擁有7個師兵力的美第一集團軍將在本州房總半島東岸的海濱登陸,隨后兵分三路,分進合擊:主力部隊繼續向西推進,其他兩路部隊一路北進至利根川,另一路則向南一直推進到房總半島最南端的地區,以保證美軍能控制住東京灣的入口處。與此同時,擁有8個師的第八集團軍將在橫須賀附近的相模灣登陸,隨后向北攻占橫須賀和橫濱。

第一梯隊上岸并穩固了灘頭陣地之后,第二梯隊的10個師將發起第二波登陸。預計在戰役發起90天之后,第一集團軍與第八集團軍將在東京外圍會師,對日本帝國的首善之區實施合圍。會師后的主力隨后將繼續北上,在關東平原對日軍主力實施分割、圍殲,從而完成整場戰爭。

本州登陸計劃

由于日本之戰規模宏大,勢必會給美軍帶來太平洋戰爭期間前所未有的重大傷亡。因此,美國軍方對傷亡數字進行了預估。馬歇爾在給杜魯門總統的報告中指出:參考呂宋島戰役的傷亡率,在「奧林匹克」行動期間,美軍傷亡的大約是7萬人左右,這一數字顯得過于樂觀,明顯偏低。麥克阿瑟估計的傷亡數字大約為10萬,而參謀長聯系會議主席萊希上將參考了之前剛結束不久的、慘烈的沖繩之戰,他認為美軍在九州戰役期間的傷亡率不會低于三分之一,傷亡數字將達到26.8萬人。

至于規模更巨大的「王冠」行動,美國陸軍部給出的預估數字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死亡40-80萬人,負傷100-300萬人。參聯會給出的數字相對樂觀一點:死亡20萬,負傷60萬-80萬人。而與之對陣的本州島的日本軍民將有500-1000萬人被殺,至于戰爭引發的瘟疫和饑荒的人數將數倍于此。日本本土屆時將化為一片屠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終極大殺器

從1942年6月開始,美國官方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始了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該項工程的保密度極高,全美國只有包括羅斯福總統、陸軍部長史汀生在內的12個人知道整個工程的具體情況,就連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也被蒙在鼓里。尼米茲在1945年2月從海軍部長金上將那里得知了這一神秘工程的存在,不過他依然不知道該工程的具體進度如何。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時30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大男孩」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試爆成功。

九天后,尼米茲、斯普魯恩斯和戰略空軍司令李梅觀看了原子彈試爆時的影像資料,三人都被原子彈的威力深深地震撼了,一致認為如果動用這一終極大殺器,對日作戰將提前結束,無需再進行慘烈的九州和本州登陸戰役,后來得知消息的麥克阿瑟也持相同的觀點。這對于美日雙方的上千萬生靈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小男孩」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在廣島、長崎遭到原子彈攻擊以及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情況下,日本帝國的抵抗意志終于崩潰,宣布無條件投降。「奧林匹克」和「王冠」行動雖然中途夭折,卻由于其計劃的精確性和周密性,成為日本投降后美軍大舉占領日本本土的行動藍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