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罵上熱搜的《電鋸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瑪奇瑪被弱化是最大硬傷!

藤本樹原作、由MAPPA動畫化的話題性作品《電鋸人》從今年10月開始放送, 目前已經播出了3集。 目前, 故事進度剛剛來到電次被瑪奇瑪收編入公安、和帕瓦一起行動并擊敗蝙蝠惡魔的階段, 劇情和原作并無太大出入。

面對如此有傳播度的、具有大熱潛質的IP, 已經制造過《呪術迴戰》這種商業大成功漫改作品的MAPPA在作品放送前夕就大力宣傳《電鋸人》的高投入——不論是讓動畫畫面如同真人電影一樣的作畫張數, 還是每集請一個音樂人搞一個ED的財大氣粗, 都顯示出MAPPA讓電鋸人大紅大紫的野心。

然而, 在放送三集之后, 《電鋸人》動畫似乎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受歡迎, 二次元老害們對此興致缺缺, 討論熱度遠不如《水星魔女》, 甚至隱隱有被《孤獨搖滾》趕超之勢。

如果說中文論壇的表現只是婆羅門心理作祟, 那麼日推的評論多少還是能夠代表本土觀眾的觀點。 在電鋸人官推下, 我看到有復數不同語言的人都表達著自己失望的觀點。

「ED做得比動畫好。 」

「完全沒有做出漫畫的張力。 」

而在監督中山龍的推特下面, 也有人直球沖鋒:「我對你在《電鋸人》上的表現很失望。 」

當然, 沒有一部動畫能夠做到十全十美, 總會有那麼幾點讓人詬病之處;但是作為一部極其成功的漫畫的改編作品、花費了大量的制作投入,

非議的聲音還是占據了主流、甚至被贊到了官推的熱評, 一定是其中出了問題。

其實這種非議自從動畫播出之前、MAPPA公布將由楠木燈出演瑪奇瑪之時就開始了。 許多人無法接受燈燈的甜妹聲線出現在壞女人(至少在漫畫前期和刻板印象里的壞女人)瑪奇瑪的身上, 甚至在微博引發了一場燈廚和部分《電鋸人》粉絲的大戰。

關于瑪奇瑪聲優的爭議

很多人認為楠木燈的聲音將摧毀瑪奇瑪的形象, 我個人對于這一觀點倒是不太贊同——雖然她本人對于拿到瑪奇瑪這件事也非常意外,

但是至少從目前播出的集數來看, 瑪奇瑪角色塑造的主要問題其實并不在聲音上。

事實上, 在《電鋸人》前期的劇情中, 瑪奇瑪本應在以電次為主視角的世界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存在感——她強大、神秘, 擁有權力, 恩威并施, 讓代入其中的人深深沉溺在對壞女人的眷戀和恐懼之中, 最終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我想做你的狗」的名場面;

PV畫面

然而在動畫前三集中,瑪奇瑪的存在感似乎并不如漫畫那麼強,給觀眾留下印象的深度可能與稍后才出場的帕瓦平分秋色;盡管臺詞是「養狗」,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像是養了個小男友。

我認為,造成這種觀感的主要原因是動畫的鏡頭語言對于瑪奇瑪的弱化。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瑪奇瑪向「上級」匯報工作的劇情。在漫畫的這一分鏡中,瑪奇瑪的背影占據了畫面的主要部分,而坐在辦公桌后面的「領導」則非常渺小——這個鏡頭很好地體現出了瑪奇瑪實際并不受后者控制的事實,凸顯出支配惡魔的威壓;

但是在動畫中,盡管這個畫面幾乎被「還原」了,但是人物回歸了比較真實的、沒有透視的比例,這就大大減少了張力和沖擊力。

這樣「失敗還原」的鏡頭其實不止一個。原作中前期最讓人動容、我個人最期待的畫面可能是電次與瑪奇瑪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在那個第一次變成電鋸人、擊殺了僵尸惡魔的倉庫里,隨著明媚的陽光一起來到的干凈美麗的瑪奇瑪毫無顧忌地抱住了已經失去了生活意義的電次。

回過頭來看,這可能是瑪奇瑪為數不多的「真情流露」的場面。我認為,漫畫中這個翹起的辮子柔化了瑪奇瑪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藤本樹PUA的關鍵一環;

而動畫中這個畫面不但沒有給特寫,還在這一卡的作畫上把瑪奇瑪畫崩了——五官變形,頭髮也沒有動感,從結果上來說這個擁抱缺少了視覺和情感上的沖擊力。

網友銳評中山龍「抄都抄不明白」,正是因為看上去他對原作的分鏡和鏡頭語言進行了「負優化」;而在補充原作由于漫畫的載體缺少連貫性的戰斗場面時,似乎MAPPA又露了怯。

網友「白發兔耳」逐幀分析了第三話電次對陣蝙蝠惡魔的戰斗畫面。你能夠看到,這些戰斗場景存在大量的穿幫情況,作畫不僅在蝙蝠惡魔的實際體型前上后矛盾,對于兩方位置的把控非常不到位,導致最后呈現出的結果「非常不對味」。

非常不對味的另一個原因是電次對惡魔行使暴力的殘忍度被下調了。終究少了一點刺激,從B級片變成了較為血腥的電影,流失了一些本味。

說到底,從目前播出的三集來看,MAPPA用令人感嘆的畫面精度兌現了前期宣傳的高投入,把動畫做得像真人演出的電影;但是由于鏡頭語言的不足和戰斗場景的失真,不論是打斗戲還是情感戲都欠缺了對觀眾的觸動,顯得非常平淡。

再加上楠木燈略顯過于溫柔、而戶谷菊之介又過于慵懶的聲線,整部作品似乎拋卻了漫畫所營造的「代入感」,反而呈現出一種冷眼旁觀的「疏離感」,讓《電鋸人》成為了充滿各種致敬鏡頭的文藝片、凸顯出某種理性的視角,但是忽略了作品本身的獨特風味。

更別提還有NGA壇友自曝是《電鋸人》外包原畫,MAPPA在要求張數遠超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一個靜止鏡頭有23張原畫)給出的單價僅僅只有2500日元,遠遜于工作量低上不少的《死神:千年血戰篇》——在前期宣傳如此熱烈、卻如此壓榨業內勞動力的情況下,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就顯得更加不能接受了。

在這種輿論環境下,中山龍在動畫播出之前的訪談也被網友拿出來痛罵。他在訪談中說:「比起動畫,我可能更想做電影……想要做出經得起審視和鑒賞的作品。」

「正是因為只有影像才能做到,所以必然要去挑戰一些東西。」

從目前呈現的結果來看,這種挑戰可能算不上是成功——不過還有大半的內容還未播出,之后中山監督能否力挽狂瀾,還猶未可知。盡管如此,我可能還會接著看《電鋸人》,不過很大程度上會對它降低期待——比起劇情本身,可能每集不同的精彩ED會讓我更加喜愛。

況且《電鋸人》漫畫第二步正在堂堂連載中,還是看看遠方的三鷹和小夜,和她們書寫的新故事吧。

PV畫面

然而在動畫前三集中,瑪奇瑪的存在感似乎并不如漫畫那麼強,給觀眾留下印象的深度可能與稍后才出場的帕瓦平分秋色;盡管臺詞是「養狗」,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像是養了個小男友。

我認為,造成這種觀感的主要原因是動畫的鏡頭語言對于瑪奇瑪的弱化。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瑪奇瑪向「上級」匯報工作的劇情。在漫畫的這一分鏡中,瑪奇瑪的背影占據了畫面的主要部分,而坐在辦公桌后面的「領導」則非常渺小——這個鏡頭很好地體現出了瑪奇瑪實際并不受后者控制的事實,凸顯出支配惡魔的威壓;

但是在動畫中,盡管這個畫面幾乎被「還原」了,但是人物回歸了比較真實的、沒有透視的比例,這就大大減少了張力和沖擊力。

這樣「失敗還原」的鏡頭其實不止一個。原作中前期最讓人動容、我個人最期待的畫面可能是電次與瑪奇瑪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在那個第一次變成電鋸人、擊殺了僵尸惡魔的倉庫里,隨著明媚的陽光一起來到的干凈美麗的瑪奇瑪毫無顧忌地抱住了已經失去了生活意義的電次。

回過頭來看,這可能是瑪奇瑪為數不多的「真情流露」的場面。我認為,漫畫中這個翹起的辮子柔化了瑪奇瑪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藤本樹PUA的關鍵一環;

而動畫中這個畫面不但沒有給特寫,還在這一卡的作畫上把瑪奇瑪畫崩了——五官變形,頭髮也沒有動感,從結果上來說這個擁抱缺少了視覺和情感上的沖擊力。

網友銳評中山龍「抄都抄不明白」,正是因為看上去他對原作的分鏡和鏡頭語言進行了「負優化」;而在補充原作由于漫畫的載體缺少連貫性的戰斗場面時,似乎MAPPA又露了怯。

網友「白發兔耳」逐幀分析了第三話電次對陣蝙蝠惡魔的戰斗畫面。你能夠看到,這些戰斗場景存在大量的穿幫情況,作畫不僅在蝙蝠惡魔的實際體型前上后矛盾,對于兩方位置的把控非常不到位,導致最后呈現出的結果「非常不對味」。

非常不對味的另一個原因是電次對惡魔行使暴力的殘忍度被下調了。終究少了一點刺激,從B級片變成了較為血腥的電影,流失了一些本味。

說到底,從目前播出的三集來看,MAPPA用令人感嘆的畫面精度兌現了前期宣傳的高投入,把動畫做得像真人演出的電影;但是由于鏡頭語言的不足和戰斗場景的失真,不論是打斗戲還是情感戲都欠缺了對觀眾的觸動,顯得非常平淡。

再加上楠木燈略顯過于溫柔、而戶谷菊之介又過于慵懶的聲線,整部作品似乎拋卻了漫畫所營造的「代入感」,反而呈現出一種冷眼旁觀的「疏離感」,讓《電鋸人》成為了充滿各種致敬鏡頭的文藝片、凸顯出某種理性的視角,但是忽略了作品本身的獨特風味。

更別提還有NGA壇友自曝是《電鋸人》外包原畫,MAPPA在要求張數遠超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一個靜止鏡頭有23張原畫)給出的單價僅僅只有2500日元,遠遜于工作量低上不少的《死神:千年血戰篇》——在前期宣傳如此熱烈、卻如此壓榨業內勞動力的情況下,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就顯得更加不能接受了。

在這種輿論環境下,中山龍在動畫播出之前的訪談也被網友拿出來痛罵。他在訪談中說:「比起動畫,我可能更想做電影……想要做出經得起審視和鑒賞的作品。」

「正是因為只有影像才能做到,所以必然要去挑戰一些東西。」

從目前呈現的結果來看,這種挑戰可能算不上是成功——不過還有大半的內容還未播出,之后中山監督能否力挽狂瀾,還猶未可知。盡管如此,我可能還會接著看《電鋸人》,不過很大程度上會對它降低期待——比起劇情本身,可能每集不同的精彩ED會讓我更加喜愛。

況且《電鋸人》漫畫第二步正在堂堂連載中,還是看看遠方的三鷹和小夜,和她們書寫的新故事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