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戰美國本土唯一遭空襲的城市,挨6枚炸彈,經濟損失25美元

在二戰時期, 美國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受到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護, 遠離歐亞大陸的熊熊戰火, 除了戰爭初期日德潛艇對東西海岸的騷擾,

以及戰爭后期日本極為低效的「飄炸氣球」外, 美國本土對于軸心國的直接攻擊基本免疫, 德日計劃襲擊美國本土的幻想兵器如「美利堅轟炸機」、「富岳」遠程轟炸機、潛射V2飛彈等等, 不是停留在圖紙上, 就是缺乏實用性。

然而, 即便是在最為安全的美國本土, 仍有一座內陸城市在戰爭期間遭到了轟炸, 只不過炸彈是由美軍轟炸機丟下的, 美軍為何要空襲大后方的本國城市?

▲日本海軍「富岳」重型轟炸機空襲紐約的想象圖

迷失航向的夜鷹

1943年7月4日傍晚, 美國民眾還沉浸在戰爭期間第二個獨立日的喜慶氣氛中, 但位于德克薩斯州最北端的達爾哈特陸軍航空隊基地依然一派忙碌。

這座基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 為滿足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大幅擴充而興建的眾多基地設施之一, 初建于1942年5月, 軍方斥資在達爾哈特購買了3000英畝土地用于修建機場及附屬設施, 最終發展成為一座擁有三座機場的大型綜合性訓練基地。

▲1943年10月達爾哈特陸航基地機場鳥瞰。

達爾哈特基地最初負責滑翔機機組的訓練, 從1943年初開始成為轟炸機機組的主要訓練基地, 包括B-17、B-24、B-25、B-29等各型轟炸機的很多機組成員都是從這里走向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

在7月4日當天, 根據訓練計劃, 基地安排4架B-17進行夜間轟炸訓練, 它們將在午夜升空,

向東飛往設在康倫的陸航靶場進行模擬轟炸, 靶場在達爾哈特東北約20英里處。 投彈靶標是一處面積不大的方形區域, 在靶區四角各亮起一盞燈便于機組識別和瞄準。 所有轟炸機都要反復飛越靶區, 投擲訓練炸彈, 在天亮后根據彈著點判定成績。

夜間轟炸訓練首先考驗的是飛行員的夜間駕駛能力, 其次就是領航員的導航能力, 而當晚出動的一位領航員約翰·戴利是首次接受夜航訓練, 不過他對自己的能力倒是信心滿滿。

▲1944年在達爾哈特基地受訓的美軍B-24轟炸機機組。

計劃雖然很簡單, 但真正實施起來面臨諸多困難。 達爾哈特位于德克薩斯州與俄克拉荷馬州的交界處, 四周都是地曠人稀的荒野, 在夜幕中幾乎沒有任何燈光或地標用于導航, 領航員只能憑借地圖和羅盤規劃航線, 在黑暗中將飛機帶到指定的地點。

戴利所在的B-17轟炸機順利升空, 他立即在領航席上忙活起來, 對著地圖測算后給出了航向。 大約在7月5日0時30分, 機組成員果然發現地面上有四個呈矩形分布的光點, 那就是靶標!于是,彈艙門被緩緩打開,第一枚炸彈被丟入夜空中……

▲正在機艙內規劃航線的B-17領航員

午夜時分的驚悚

位于俄克拉荷馬州西北角的博伊西城在1943年時還是一個人口僅1200人的小鎮,這里的人們遠離都市的塵囂,過著平靜而質樸的生活。

在7月4日深夜,鎮上的大部分居民在慶祝了獨立日之后都已進入夢鄉,僅有一家咖啡館還在營業,幾名運送軍需品的卡車司機一邊吃著宵夜,一邊閑聊,街上空蕩蕩的,偶爾有看完晚場電影的情侶親密偎依著漫步街頭。

城鎮的燈火大部分都熄滅了,只有鎮中心縣法院前的廣場四角有路燈照明。然而,在這一夜,這四盞路燈卻被一架B-17的瞄準手當成了投彈靶區的標識燈!

▲20世紀上半葉的俄克拉荷馬州博伊西城,一座典型的美國中西部鄉村小鎮。

當一聲重物砸穿屋頂的噪音和隨之而來的一聲并不響亮的爆炸聲打碎午夜的寧靜,被驚醒的居民們還沒有馬上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那種響動跟白天里慶祝國慶的禮炮很相似,可能是某些冒失鬼的惡作劇吧?

可是,在幾分鐘后類似的爆炸聲再度響起,所有人心中都涌出可怕的想法:有人在往我們頭上丟炸彈!恐懼趕走了睡意,人們惶恐不安地從被窩里跑出來,鉆進地下室或其他能夠提供隱蔽的地方,或者開車逃往鎮外避難。

運送軍需品的卡車司機發瘋一般沖出咖啡館,啟動引擎,猛踩油門,絕塵而去,此后再未出現。

▲位于博伊西城中心的西馬倫縣法院,法院前方的廣場被誤認為是轟炸靶區。

當轟炸的恐怖氛圍在博伊西城內蔓延時,當地空襲警報辦公室負責人約翰·阿德金斯給俄克拉荷馬的聯邦調查局辦公室打電話報警,還向上級發出一份很酷的電報:「博伊西城在今日1時遭轟炸,浸禮會教堂和車庫被炸!」口吻很像珍珠港遇襲時的那封著名電報。

鎮治安官哈里斯·鮑威爾和居民赫利·里德試圖聯系附近的軍事基地,但他們并不知道電話號碼,直到兩名與當地女孩野餐晚歸的士兵抵達電話局,他們才得以將突發事態告知軍方。

▲在空襲事件后,兩位當地居民站在彈坑內留影,可見彈坑足有齊腰深。

達爾哈特基地在接到報告后立即聯系了正在訓練的所有轟炸機,告知有人誤炸了城鎮。然而,戴利的機組并不認為自己是那個犯錯的家伙,依然認真地對著「靶區」瞄準投彈,直到「靶區的標識燈」突然熄滅了!原來是鎮內供電部門的值班員弗蘭克·加特勒關閉了總電閘,整座城鎮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失去目標的轟炸機終于停止投彈,戴利和他的伙伴們終于明白事情有些不對勁,隨即中止訓練向達爾哈特返航。

▲誤炸博伊西城的B-17機組,他們后來從歐洲戰場上載譽而歸

有驚無險的轟炸

這場深夜空襲持續了30分鐘,這架B-17先后6次飛越博伊西城上空,以法院廣場為瞄準點總共投下了6枚100磅訓練炸彈。

這種炸彈內部僅有4磅炸藥,其余都是沙子,盡管威力很弱,但足夠在地面上制造一個顯而易見的彈坑,如果一個人距離它的落點足夠近,同樣性命堪憂。

▲博伊西城的市民們后來在市中心廣場上建立了一座紀念碑,以紀念這次誤炸事件。

第一枚炸彈擊穿了一座車庫的屋頂,在地板上炸出一個四英尺深的彈坑;

第二枚炸彈擦著浸禮會教堂的屋檐落在教堂一側的地面上,沖擊波震碎了教堂的玻璃窗,彈坑深度三英尺;

第三枚炸彈落在商店大樓前的人行道和路沿石之間;

第四枚炸彈險些擊中一輛燃料卡車,在距離一棟公寓幾碼遠的地方爆炸;

第五枚炸彈則威脅到另一座民居,所幸偏離了幾英尺,讓房屋的主人幸免于難;

第六枚炸彈落在城鎮邊緣的鐵路附近,但沒有爆炸。

這場空襲造成的財產損失僅有25美元,更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或死亡,但人們的確被嚇得不輕!

▲1943年7月8日,當地的《博伊西城新聞》以「博伊西城遭轟炸」為題報道了誤炸事件。

在7月5日天亮后,來自陸軍、警察和聯邦調查局的大批人員涌入博伊西城,尋找炸彈殘骸,調查事故損失,奇怪的是他們只確定了前五枚炸彈的落點,卻沒有第六枚炸彈的蹤影。

直到幾周后,鐵路工人杰里·香農在鐵路邊工作時,才在一堆沙子里發現了那枚炸彈,因為沙土減緩了沖擊力而沒有引爆。香農并沒有把這枚炸彈移交給鎮政府,而是當作私人收藏放進了自家谷倉內,直到2019年香農去世后,他的兒子才把這枚炸彈捐給了當地博物館。

▲那枚未爆炸的訓練炸彈如今被陳列在當地博物館內,被故意擺成下墜的姿態。

博伊西城之所以遭到「轟炸」,根據達爾哈特基地指揮官蘭開斯特少校的解釋,是因為導航錯誤,領航員戴利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指引下,其座機沒有向東飛,而是向北進入俄克拉荷馬州境內,偏離預定目標達43英里,最后被博伊西城廣場的燈光所迷惑,錯誤地投下了炸彈。

事后,鎮長帕爾默特地在廣場上舉行集會,安撫驚魂未定的居民們,還借機進行了一番擁軍動員,在他的號召下人們在那座差點被炸掉的教堂前購買了數千美元的戰爭債券,以示對軍隊的支持。

一夜成名的小鎮

誤炸博伊西城的機組受到了軍方的調查,一度面臨軍事法庭的審判,但鑒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被免于處罰,順利結訓后被派往歐洲加入第8航空隊。

大概因為這次意外,這個機組努力精進技術,在1944年3月第8航空隊首次深入德國境內轟炸柏林時,這個機組成為800架B-17的引路者!

他們是歐洲戰場上獲得嘉獎最多的B-17機組之一,領航員戴利也獲得了杰出飛行十字勛章在內的多項獎勵,而所有人都幸存到戰后,其中一位機組成員還與來自博伊西城的姑娘喜結連理,真是緣妙不可言。

▲1944年春季,第8航空隊的B-17機群對德國腹地進行轟炸。

博伊西城的市民們起初對這次意外誤炸感到極為憤慨,但沒過多久就轉怒為喜。因此這次事件使得這座默默無聞的偏遠小城突然全國聞名,包括《時代周刊》在內很多主流媒體都專門進行了報道,博伊西城也作為二戰中唯一遭到空襲的美國本土城市而載入史冊,成為小鎮居民們值得紀念的大事件。

1993年7月5日空襲事件50周年之際,博伊西城的市民們邀請當年犯錯的機組故地重游,然而他們全都委婉拒絕,有人因為身體欠佳,也有人則感覺尷尬,只有無線電員錄制了一段演講,向市民們表達了敬意。當地一位傳記作家在記錄誤炸事件的著作中寫道:「這些年來,他(戴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雖然最初并不是那樣」。

▲1993年7月誤炸事件50周年時,博伊西城市民豎立的紀念銘牌。

那就是靶標!于是,彈艙門被緩緩打開,第一枚炸彈被丟入夜空中……

▲正在機艙內規劃航線的B-17領航員

午夜時分的驚悚

位于俄克拉荷馬州西北角的博伊西城在1943年時還是一個人口僅1200人的小鎮,這里的人們遠離都市的塵囂,過著平靜而質樸的生活。

在7月4日深夜,鎮上的大部分居民在慶祝了獨立日之后都已進入夢鄉,僅有一家咖啡館還在營業,幾名運送軍需品的卡車司機一邊吃著宵夜,一邊閑聊,街上空蕩蕩的,偶爾有看完晚場電影的情侶親密偎依著漫步街頭。

城鎮的燈火大部分都熄滅了,只有鎮中心縣法院前的廣場四角有路燈照明。然而,在這一夜,這四盞路燈卻被一架B-17的瞄準手當成了投彈靶區的標識燈!

▲20世紀上半葉的俄克拉荷馬州博伊西城,一座典型的美國中西部鄉村小鎮。

當一聲重物砸穿屋頂的噪音和隨之而來的一聲并不響亮的爆炸聲打碎午夜的寧靜,被驚醒的居民們還沒有馬上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那種響動跟白天里慶祝國慶的禮炮很相似,可能是某些冒失鬼的惡作劇吧?

可是,在幾分鐘后類似的爆炸聲再度響起,所有人心中都涌出可怕的想法:有人在往我們頭上丟炸彈!恐懼趕走了睡意,人們惶恐不安地從被窩里跑出來,鉆進地下室或其他能夠提供隱蔽的地方,或者開車逃往鎮外避難。

運送軍需品的卡車司機發瘋一般沖出咖啡館,啟動引擎,猛踩油門,絕塵而去,此后再未出現。

▲位于博伊西城中心的西馬倫縣法院,法院前方的廣場被誤認為是轟炸靶區。

當轟炸的恐怖氛圍在博伊西城內蔓延時,當地空襲警報辦公室負責人約翰·阿德金斯給俄克拉荷馬的聯邦調查局辦公室打電話報警,還向上級發出一份很酷的電報:「博伊西城在今日1時遭轟炸,浸禮會教堂和車庫被炸!」口吻很像珍珠港遇襲時的那封著名電報。

鎮治安官哈里斯·鮑威爾和居民赫利·里德試圖聯系附近的軍事基地,但他們并不知道電話號碼,直到兩名與當地女孩野餐晚歸的士兵抵達電話局,他們才得以將突發事態告知軍方。

▲在空襲事件后,兩位當地居民站在彈坑內留影,可見彈坑足有齊腰深。

達爾哈特基地在接到報告后立即聯系了正在訓練的所有轟炸機,告知有人誤炸了城鎮。然而,戴利的機組并不認為自己是那個犯錯的家伙,依然認真地對著「靶區」瞄準投彈,直到「靶區的標識燈」突然熄滅了!原來是鎮內供電部門的值班員弗蘭克·加特勒關閉了總電閘,整座城鎮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失去目標的轟炸機終于停止投彈,戴利和他的伙伴們終于明白事情有些不對勁,隨即中止訓練向達爾哈特返航。

▲誤炸博伊西城的B-17機組,他們后來從歐洲戰場上載譽而歸

有驚無險的轟炸

這場深夜空襲持續了30分鐘,這架B-17先后6次飛越博伊西城上空,以法院廣場為瞄準點總共投下了6枚100磅訓練炸彈。

這種炸彈內部僅有4磅炸藥,其余都是沙子,盡管威力很弱,但足夠在地面上制造一個顯而易見的彈坑,如果一個人距離它的落點足夠近,同樣性命堪憂。

▲博伊西城的市民們后來在市中心廣場上建立了一座紀念碑,以紀念這次誤炸事件。

第一枚炸彈擊穿了一座車庫的屋頂,在地板上炸出一個四英尺深的彈坑;

第二枚炸彈擦著浸禮會教堂的屋檐落在教堂一側的地面上,沖擊波震碎了教堂的玻璃窗,彈坑深度三英尺;

第三枚炸彈落在商店大樓前的人行道和路沿石之間;

第四枚炸彈險些擊中一輛燃料卡車,在距離一棟公寓幾碼遠的地方爆炸;

第五枚炸彈則威脅到另一座民居,所幸偏離了幾英尺,讓房屋的主人幸免于難;

第六枚炸彈落在城鎮邊緣的鐵路附近,但沒有爆炸。

這場空襲造成的財產損失僅有25美元,更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或死亡,但人們的確被嚇得不輕!

▲1943年7月8日,當地的《博伊西城新聞》以「博伊西城遭轟炸」為題報道了誤炸事件。

在7月5日天亮后,來自陸軍、警察和聯邦調查局的大批人員涌入博伊西城,尋找炸彈殘骸,調查事故損失,奇怪的是他們只確定了前五枚炸彈的落點,卻沒有第六枚炸彈的蹤影。

直到幾周后,鐵路工人杰里·香農在鐵路邊工作時,才在一堆沙子里發現了那枚炸彈,因為沙土減緩了沖擊力而沒有引爆。香農并沒有把這枚炸彈移交給鎮政府,而是當作私人收藏放進了自家谷倉內,直到2019年香農去世后,他的兒子才把這枚炸彈捐給了當地博物館。

▲那枚未爆炸的訓練炸彈如今被陳列在當地博物館內,被故意擺成下墜的姿態。

博伊西城之所以遭到「轟炸」,根據達爾哈特基地指揮官蘭開斯特少校的解釋,是因為導航錯誤,領航員戴利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指引下,其座機沒有向東飛,而是向北進入俄克拉荷馬州境內,偏離預定目標達43英里,最后被博伊西城廣場的燈光所迷惑,錯誤地投下了炸彈。

事后,鎮長帕爾默特地在廣場上舉行集會,安撫驚魂未定的居民們,還借機進行了一番擁軍動員,在他的號召下人們在那座差點被炸掉的教堂前購買了數千美元的戰爭債券,以示對軍隊的支持。

一夜成名的小鎮

誤炸博伊西城的機組受到了軍方的調查,一度面臨軍事法庭的審判,但鑒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被免于處罰,順利結訓后被派往歐洲加入第8航空隊。

大概因為這次意外,這個機組努力精進技術,在1944年3月第8航空隊首次深入德國境內轟炸柏林時,這個機組成為800架B-17的引路者!

他們是歐洲戰場上獲得嘉獎最多的B-17機組之一,領航員戴利也獲得了杰出飛行十字勛章在內的多項獎勵,而所有人都幸存到戰后,其中一位機組成員還與來自博伊西城的姑娘喜結連理,真是緣妙不可言。

▲1944年春季,第8航空隊的B-17機群對德國腹地進行轟炸。

博伊西城的市民們起初對這次意外誤炸感到極為憤慨,但沒過多久就轉怒為喜。因此這次事件使得這座默默無聞的偏遠小城突然全國聞名,包括《時代周刊》在內很多主流媒體都專門進行了報道,博伊西城也作為二戰中唯一遭到空襲的美國本土城市而載入史冊,成為小鎮居民們值得紀念的大事件。

1993年7月5日空襲事件50周年之際,博伊西城的市民們邀請當年犯錯的機組故地重游,然而他們全都委婉拒絕,有人因為身體欠佳,也有人則感覺尷尬,只有無線電員錄制了一段演講,向市民們表達了敬意。當地一位傳記作家在記錄誤炸事件的著作中寫道:「這些年來,他(戴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雖然最初并不是那樣」。

▲1993年7月誤炸事件50周年時,博伊西城市民豎立的紀念銘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