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人人可學、人人可行、人人可證

人人可學、人人可行、人人可證

第四節 曇鸞大師釋“念”為稱名念佛

接下來引用曇鸞大師《往生論注》對“乃至十念”的解釋, 在此引用三段文:

如是至心, 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 便得往生安樂淨土。

緣佛願力故, 十念念佛, 便得往生。

經言十念者, 明業事成辦耳。

曇鸞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 當然不只是這三條。 比如在《往生論注》最前面玄義的地方, 開宗明義就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的“難易二道”作為解釋《往生論》的一種提示。

什麼提示呢?顯明天親菩薩于《往生論》所述的內容不只是聖者所修的, 而是通於聖凡、善惡,

任何人都做得來、修得起。 因為它是易行的法門, 所以, 一開始就定義《往生論》是一部解釋“易行道”的書。

關於“易行道”的解釋,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是引用第十八願的內涵來說明,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解釋易行道, 也是以第十八願的內涵來解釋說明, 只是跟龍樹菩薩稍有不同。

曇鸞大師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 願生淨土, 乘佛願力, 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 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 乘船則樂。

點出信佛因緣, 然後乘佛願力, 顯明所謂“易行道”, 就是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 乘彼彌陀願力, 必生彌陀淨土。 亦即專信、專稱彌陀佛名, 專靠彌陀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 絲毫不假藉自己的功德、功夫,

絲毫不假藉自己的修行能力。

即使《往生論》所說的“五念門”——“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 儘管它的教理非常玄奧, 修起來似乎非常困難, 但是追根究本, 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不是依靠我們的願力。 如果依靠我們自己的願力或功夫, 我們就無法往生了, 可是如果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 則無論聖凡、善惡都能念佛往生。

所以, 《往生論注》開宗明義就以易行道來定義《往生論》, 讓我們知道《往生論》, 是為我這樣的凡夫所說的, 是人人可學、人人可行、人人可證的。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團隊部分志工

法義摘選:佛永

播讀:佛陪

音訊聽審:佛殊

後期製作:佛攝

圖文編輯:佛牽

時光由此倒流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大愛之聲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