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道德經》:一個字,藏著說話最大的智慧

《道德經·第六十二章》曰:「美言可以市尊。 」

與人溝通交流, 美好的言辭, 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 會說話的人,

既能讓別人如沐春風, 又能讓自己處處受益。  

《道德經》啟迪世人, 說話最大的智慧, 就一個字:少。

少廢話

《道德經·第五章》曰:「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 

說的話過多, 就容易變成廢話, 甚至使自己陷入危機, 倒不如持守虛靜, 學會適時沉默。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又曰:「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 

真正有智慧的人, 往往都不多說話;說話過多的人, 往往都顯得智慧不足。  

多言, 不等于會說話, 往往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不言, 不等于不會說話, 反而謹慎慢言、沉默是金。  

不言的核心要義, 并非總是故作高深、沉默不語, 而是善于把握時機, 少說廢話、說有用的話。  

毛遂是平原君的門客, 待了三年始終默默無聞。  

秦國大舉進犯趙國, 形勢非常危急, 趙王便派平原君去聯楚抗秦。  

為順利完成使命, 平原君決定遴選20人同去, 可只有19人達到條件。  

此時, 毛遂主動請求, 愿一同前往。  

平原君不以為然地說:「有才之人, 如錐子裝在口袋里, 很快便能刺穿口袋顯露出來, 而我一直未看到你的才華, 怎麼會帶你同去呢?」 

毛遂心平氣和地說:「我從未顯露才華,

是因為您從未將我當作錐子放在您的口袋里啊!」 

于是, 平原君便帶著毛遂等人, 連夜趕往楚國。  

到了楚國, 商談受阻, 毛遂慷慨陳詞, 曉之以利弊, 說服了楚王。  

楚國的相助, 解了趙國之危。  

事后, 平原君感嘆:「毛遂三寸之舌, 可抵百萬大軍, 若非他主動請愿, 我可就埋沒這個大才了。 」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毛遂沉默三年, 并非無才, 而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曰:「不言而善應。 」 

時機不對, 就要少說話, 甚至不說話;時機一到, 就要緊緊抓住, 善于主動回應。  

不言, 并非不說話, 而是一旦開口, 就要切中要害。  

蒼蠅和青蛙, 不分白天黑夜地叫個不休, 卻沒有人理睬;雄雞黎明一叫, 震動天下, 人人起床。  

少廢話,

善沉默, 才會少出差錯、受人重視。  

少許諾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曰:「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 」 

侃侃而談、輕易許諾的人, 必定經常言而無信;總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 必定會遭受意想不到的困難。  

《道德經·第十七章》又曰:「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 

做人做事, 若是誠信不足、失信于人,

就不會有人愿意相信他、幫助他。  

言必行, 行必果, 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秦末人季布, 一向為人仗義、言而有信, 許多人都與他成了好朋友。  

當時的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諾。 」 

項羽敗亡后, 曾在其麾下效力的季布, 被劉邦懸賞捉拿。  

后來, 在昔日好友冒著滅族危險的掩護下、在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說情下, 劉邦不但饒赦了他, 而且還拜他為郎中。  

言而有信的人, 自然會得道多助;言而無信的人, 往往會失道寡助。  

《道德經·第八章》曰:「與善仁, 言善信。 」 

待人, 要善于仁愛無私;說話, 要善于信守諾言。  

要做到信守諾言也不難, 對于那些沒有把握的事情, 不要海吹胡侃、輕易許諾即可。  

少許諾, 諾必信, 才會贏得信任、譽滿乾坤。 

少爭辯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可信的話不一定華美,華美的話不一定可信;善良的人不一定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一定善良。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又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吹自擂,總是涵養德行,所以容易功成名就;不自高自大,凡事低調謙遜,所以能夠長久持有。 

真正睿智的人,往往是「訥于言而敏于行」,而非總是去爭辯吹噓。 

據傳蘇軾的《艾子雜說》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營丘人,雖不通事理,但卻喜歡與人論短長。 

他問艾子:「大車下和駱駝脖子上,為何要掛著鈴?」 

艾子答:「是為了夜晚行車的時候,提醒路人避讓。」 

他又問:「高塔上也掛著鈴,也是為了提醒路人避讓嗎?」 

艾子又答:「是為了不讓鳥兒在塔上筑巢,避免鳥糞把塔弄臟。」 

他再問:「獵人的鷂鷹尾巴下也掛著鈴,也是為了不讓鳥兒在鷂鷹尾巴上筑巢嗎?」 

艾子再答:「是為了提醒獵人,鷂鷹腳下的繩子被樹枝纏住的時候,能夠及時趕去解救。」 

他最后問:「挽郎手中也搖著鈴,也是怕纏在樹枝上嗎?」 

艾子最后答:「挽郎給死人開路,或許這個死人生前總喜歡與人爭辯,所以搖鈴讓他最后再樂一下!」 

可見,總是喜歡爭辯吹噓的商丘人,最后被幽默的艾子喻為死人,看似風趣,實為受辱。 

生活中,喜歡爭辯吹噓者,比比皆是,然而真理與正道,靠的不是爭辯和吹噓,而是實踐和靜修。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曰:「大辯若訥。」 

擁有大智慧和真知灼見的人,看起來好像很遲鈍,是因為其深知「水深流緩,人貴語遲」的道理。 

這樣的人,不顯山不露水,不爭辯不吹噓,說話謹慎、做事踏實,是真正的大音希聲、大智若愚。 

少爭辯,重實修,才會明白事理、增厚美德。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少言少語則容易多得,多言多語則容易迷惑,所以有道之人總是以「少」為說話做事的標準法則。 

人活于世,說話最大的智慧,莫過于:少廢話,少出錯;少許諾,少失信;少爭辯,少受辱。 

余生,愿你我都能少說多做、勤修口德!

才會贏得信任、譽滿乾坤。 

少爭辯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可信的話不一定華美,華美的話不一定可信;善良的人不一定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一定善良。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又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吹自擂,總是涵養德行,所以容易功成名就;不自高自大,凡事低調謙遜,所以能夠長久持有。 

真正睿智的人,往往是「訥于言而敏于行」,而非總是去爭辯吹噓。 

據傳蘇軾的《艾子雜說》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營丘人,雖不通事理,但卻喜歡與人論短長。 

他問艾子:「大車下和駱駝脖子上,為何要掛著鈴?」 

艾子答:「是為了夜晚行車的時候,提醒路人避讓。」 

他又問:「高塔上也掛著鈴,也是為了提醒路人避讓嗎?」 

艾子又答:「是為了不讓鳥兒在塔上筑巢,避免鳥糞把塔弄臟。」 

他再問:「獵人的鷂鷹尾巴下也掛著鈴,也是為了不讓鳥兒在鷂鷹尾巴上筑巢嗎?」 

艾子再答:「是為了提醒獵人,鷂鷹腳下的繩子被樹枝纏住的時候,能夠及時趕去解救。」 

他最后問:「挽郎手中也搖著鈴,也是怕纏在樹枝上嗎?」 

艾子最后答:「挽郎給死人開路,或許這個死人生前總喜歡與人爭辯,所以搖鈴讓他最后再樂一下!」 

可見,總是喜歡爭辯吹噓的商丘人,最后被幽默的艾子喻為死人,看似風趣,實為受辱。 

生活中,喜歡爭辯吹噓者,比比皆是,然而真理與正道,靠的不是爭辯和吹噓,而是實踐和靜修。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曰:「大辯若訥。」 

擁有大智慧和真知灼見的人,看起來好像很遲鈍,是因為其深知「水深流緩,人貴語遲」的道理。 

這樣的人,不顯山不露水,不爭辯不吹噓,說話謹慎、做事踏實,是真正的大音希聲、大智若愚。 

少爭辯,重實修,才會明白事理、增厚美德。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少言少語則容易多得,多言多語則容易迷惑,所以有道之人總是以「少」為說話做事的標準法則。 

人活于世,說話最大的智慧,莫過于:少廢話,少出錯;少許諾,少失信;少爭辯,少受辱。 

余生,愿你我都能少說多做、勤修口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