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大唐第一「人渣」宋之問:為了這首詩,我們暫且原諒你

宋之問在唐代詩人中, 名聲很不好。 如果要評一個唐代的「人渣」詩人, 那麼宋之問一定會上榜。

為了上位, 他依附諂媚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為人所不齒;

為了偷生, 他告發幫助過自己的密友張仲之, 致使張仲之全家被殺。

為了得到官位, 他極盡諂媚武則天。

據說, 他為了奪得外甥劉希夷的好詞佳句, 而殺掉了外甥, 背萬古罵名。

可縱使宋之問在品德上有許多令人不齒的地方, 可另一方面, 我們又不得不肯定他在詩詞上的重要貢獻。

宋之問和沈佺期合稱「沈宋」, 兩人在創作中使五言律詩臻于完善, 并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 是律詩的奠基人。

可以說, 唐初的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是在他們手上定型的。

縱向來看, 宋之問對于詩歌是有貢獻的, 宋之問還有一首著名的唐詩, 歷來為人傳唱, 幾乎老弱婦孺皆會背誦。

《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 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據說這首詩是宋之問途經漢水時所作。

宋之問諂媚依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 為人不齒。 武則天去世后, 唐中宗將其貶為瀧州參軍。

瀧州在嶺南, 在唐代時, 嶺南屬于蠻荒之地, 很多貶到那里的人因為不習慣那里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 往往不能生還。

宋之問到達嶺南后, 也不習慣那里的生活, 于是偷偷逃回了洛陽, 路上, 途經漢江, 寫下這首詩。

這首五言詩, 前兩句追敘自己被貶到嶺南的情況。

被貶到嶺南蠻荒之地, 已經很悲苦了, 何況又和家人音信隔絕, 彼此都未卜生死。 這樣痛苦的日子, 從冬天過到春天, 真是漫長啊。

前兩句十個字, 卻表示出豐富的情感。 「斷」和「復」字, 雖普通, 卻寫出了作者內心的絕望。

冬去春來, 度日如年, 如何捱過這漫長的時光?一字不說想念, 卻字字流露出對家鄉和親人止不住的思念。

在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中度日如年, 也難怪宋之問要冒險逃回來了。

后兩句描寫詩人逃歸后的心理狀態:離家鄉越來越近了, 我卻突然心怯了, 不敢回去。

這就讓人奇怪了, 一般人不都是越靠近家鄉, 心里越高興和激動嗎?

詩人卻害怕, 這是為何呢?

原來, 詩人貶居嶺外, 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 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 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 怕家人由于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

越接近家鄉, 就越害怕。 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 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 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

于是詩人形成了急切盼回家, 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狀態。

愈接近重逢, 詩人便會愈發憂慮, 發展到極端, 這種憂慮就會變成一種恐懼、戰栗, 使之不敢面對現實。

這句「近鄉情更怯」是流傳千古的佳句。

這首詩短短20個字,卻真實地再現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人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

在這一點上,后來杜甫的「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寫戰亂中擔憂家人,至于不敢面對吉兇未卜的「消息」。則更有時代感,更耐人尋味。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吧,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可是,當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反而「怯」了,不敢面對家鄉的物是人非,不敢面對那一切令我們感傷的變化吧!

這樣的宋之問,就像你我,抑或是你我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樣的共鳴,讓我們暫時原諒了宋之問,和他一起沉浸在矛盾的心理中。

無論坊間傳聞他人品有多差,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平凡如你我的人最樸實的愛與思念。

你說呢?

這首詩短短20個字,卻真實地再現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人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

在這一點上,后來杜甫的「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寫戰亂中擔憂家人,至于不敢面對吉兇未卜的「消息」。則更有時代感,更耐人尋味。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吧,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可是,當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反而「怯」了,不敢面對家鄉的物是人非,不敢面對那一切令我們感傷的變化吧!

這樣的宋之問,就像你我,抑或是你我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樣的共鳴,讓我們暫時原諒了宋之問,和他一起沉浸在矛盾的心理中。

無論坊間傳聞他人品有多差,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平凡如你我的人最樸實的愛與思念。

你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