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三國時擁有第二大地盤的東吳:為何國家貧弱軍隊戰鬥力最差?

東漢末年分三國, 一下分成了魏、吳、蜀。

佔據中原的魏國, 號稱是接受東漢的“禪讓”, 不僅表面看起來正統, 而且也在三國當中實力也最為雄厚;佔據江東的東吳, 雖然所占之地各個方面遠不如中原, 但是也算是地大物博, 實力在三國當中位列第二;而那個號稱自己是“漢室遺胄”, 只佔據西南一隅之地, 可以說要錢沒錢, 要人沒人。

不過, 在三國60年的時間裡, 實力最強的魏國卻一直處於防守的姿態, 而實力最弱的蜀漢卻採用攻勢防禦不斷的進行“北伐”。 反到是, 實力居於第二的東吳, 一直保持著“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不過, 別人“坐山觀虎鬥”最終是為了獲取利益, 東吳給人的感覺則是, 純粹就是一個觀眾。 要知道, 如果此時東吳或乘機北伐, 或乘機西征, 都可能擴大地盤。 但是, 如此能坐收漁人之利的行為, 東吳居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這當然不是東吳估計什麼“唇亡齒寒”。 而是因為東吳的國家實力不足, 軍隊戰鬥力不足。 或許有人會反駁, 東吳畢竟佔據了江南富庶之地。 但是, 我們需要注意, 此時中國的經濟中心還是在北方的中原。 另外這裡需要強調的是, 東吳的“國家實力不足”。 雖然人在孫權時期, 由於這位“吳大帝”自身手腕和能力, 讓整個東吳都能在皇權的控制之下。 但是, 孫權死後, 不僅新的皇帝在沒有他的能力, 而且以陸、顧、朱、張等四大家族已成為尾大不掉之勢。

因為這四大家族, 不僅把持著朝政和地方政務, 更控制著私人軍隊。 因為, 東吳採取的是世襲領兵制, 原本屬於國家的軍隊, 經過這些大家族幾代人的統治管理之後, 逐漸就成為了私家武裝。 《三國志》中就有記載, 四大豪門中的朱家就有“部曲萬口”, 而且是父死子代的領兵制。 而且, 這些大家族還可以通過對外戰爭, 獲得大量部曲。 比如, 東吳名將全琮帶兵數千討伐山越之後, 從山越之中徵召了上萬精兵作為自己的私人武裝。 就是因為, 東吳的豪門佔據了大量人口, 成為他們的部曲, 反而使東吳在徵召軍隊的時候, 難以完成集結。 於是, 作戰就只能仰仗各大豪強的部曲和私人武裝。

這樣的軍隊怎麼會有戰鬥力呢?雖然, 東吳軍隊也曾有過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的戰績。 但是, 這種為了保衛自己實力範圍的戰爭, 東吳將領們也是捨死忘生, 不敢懈怠。 畢竟如果被曹魏或蜀漢攻下東吳, 這些豪強的私人軍隊和財富都會煙消雲散。 而且, 東吳取在這幾次戰爭中取勝, 也有天時、地利等多方面綜合因素。 如果, 一旦打成那種拉鋸戰, 東吳軍隊的表現就會一瀉千里。 比如, 當年在合肥, 10萬吳軍被張遼800人在逍遙津打得屁股尿流。 雖然這其中有演義的誇張的成分, 但是足見東吳軍隊戰鬥力之弱。

到是在打擊山越、蠻夷這種戰鬥力差, 還沒開化的少數民族時, 東吳的大將們似乎都能迸發出極大的戰鬥熱情。 因為這一方面,

可以擴大他們的地盤, 增加他們的財富;另一方面, 還能擴大部曲和私人武裝的兵源。

結果, 私人武裝膨爆, 豪門大族富可敵國。 有人形容這些大家族“勢力傾於邦君, 儲積富乎公室”。 結果, 東吳是國弱軍疲, 只能在三國爭雄的時候, 成為一個看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