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杭州紫陽書院

1

創始及曆辦經過

遠在明朝萬曆年間, 杭州西湖先有一個“紫陽崇文書院”;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兩浙鹽運使高熊征, 捐錢購地, 建另一個書院於城內太廟巷, 因為地點靠近紫陽山的左邊, 就定名為“紫陽別墅”。 而“紫陽崇文書院”則去掉“紫陽”兩字, 改叫“崇文書院”。 “紫陽別墅”的開辦費及其後一段時間的經常歲費, 都出於在杭取得商籍的安徽鹽商們的捐款。 因為他們取得了商籍, 其子弟可以就近在杭州進書院讀書和應各項考試, 他們感到對自己個人家族有些便利, 所以肯破私囊, 輸財於書院。 當時鹽商中捐資較多者有兩人,

一個是汪鳴瑞(字旃來, 號白史, 歙縣人, 能詩善書), 出開辦費白銀千兩, 又助常年費7000兩;又一個是吳琦, 每年捐銀400兩, 作肄業生膏火補助費。

藏詩牆

乾隆年間, “紫陽別墅”費用增加, 單靠商捐不夠開支, 才在兩浙鹽務項下撥給官款, 以資應用。 因此, 開始設置監院人員, 經理諸務。 咸豐之末, 院舍毀於兵火。 同治四、五年間(1865—1866)撥用官款修建, 並買地增屋20楹;同治七年(1868)戊辰, 又拓造樓廳齋房38間;而監院陸宗翰于同治四年(1865)呈請更定名稱曰“紫陽書院”, 至是新宇落成, 即揭“紫陽書院”四字匾額於門楣, 與“崇文”、“敷文”及“詁經精舍”並稱為當時浙江的四大書院。

紫陽書院舊址

2

職員和肄業生徒

過去書院制度下所設置的工作人員, 有院長、監院等人。

院長也稱山長, 又稱掌教, 是主持教學工作的, 也就是所謂“抗顏為人師”的。 在當時, 凡因事去職或年老退休的京外官員, 多有可能得到安排來任書院掌教。 紫陽書院歷來院長姓名, 現在不可能查考得很完全, 據我個人所聞凡得30余人, 有如秀水宋崑友瑾(康熙時任)、淳安方樸山楘如(康雍間任)、會稽傅玉笥王露(雍正時任)、錢塘何樟亭玉梁(雍乾間任)、仁和顧涑園光、孫芥舟庭槐、秀水鄭誠齋虎文、余姚盧召弓文弨(以上4人, 乾隆時任, 盧先後兩次來主講席)、錢塘邵寶村樹本、仁和孫頤谷志祖、蕭山王轂塍宗炎、太平戚鶴泉學標、江蘇吳縣石琢堂韞玉(以上5人, 嘉慶時任)、仁和魏春松成憲、錢塘朱春泉鈺、仁和龔闇齋麗正、及其子定庵自珍、秀水朱筠麓鴻、錢塘屠琴鴻倬、項梅侶名達、歸安卞雅堂斌(以上8人,
道光時任)、錢塘姚弢庵近寶、歸安錢楞仙振倫、桐鄉陸定國以湉(以上3人, 咸豐時任)、江蘇陽湖呂定之耀鬥、鄞縣章采南鋆、西安張師寬德容、仁和夏子松同善、鄞縣張子騰家驤、會稽沈墨莊元泰(以上6人, 同治時任, 呂後於光緒年間重來主講)、蘭溪唐根石壬森、嘉興許竹筼景澄、桐鄉金沅石壽松、仁和吳卓堂超、王呂廬同(以上5人, 光緒時任), 至於我的祖父琴西公衣言, 也曾經在同治四年至六年間(1865—1867)擔任過院長。

監院是院中提調人員, 管理一切事務, 大多由做過府學或州縣學教官者充當。 紫陽書院自從設置監院後, 歷任的人, 據我所知, 有如余姚張潛亭羲年、仁和車半林向榮(以上2人,

乾隆時任, 車與盧召弓同時在院)、海甯楊書巢秉初、丁菊山治、永康應菊裳壽椿(以上3人, 嘉慶時任)、海甯陳琴齋其泰、仁和沈五樓藻鳳、錢塘胡珂廷珽(以上3人, 道光時任)、仁和高宰平學治、駱韻樓金藻、陸子香宗翰(以上3人, 咸同間任)、錢塘吳勤伯以同、鄒典三在寅、秦小琴思溥、建德陳禮齋建常、仁和鐘仲和鸞藻(以上5人, 同治時任)、童淮川如淮、錢塘孫子搢詒紳、仁和高澥垞鵬年、富陽何冶甫鎔、仁和許子社郊、吳有倫、海甯查亮采、烏程朱吟棣文炳(以上8人, 光緒時任, 許任兩次), 凡20餘人。 他們多是久于其任, 而楊書巢、陳琴齋在職將及20年(本文列舉院長36人, 監院24人, 都是從散見各書者搜集起來, 事詳我所另寫的《浙江三大書院(紫陽、崇文、敷文)職員調查錄》)。

肄業生徒, 平日上講堂聽院長課, 每逢朔課(在每月初二日)由撫、藩、臬、運四個官府命題, 限一日一夜繳卷;望課(在每月16日)由山長命題, 限兩日兩夜繳卷。 擇其文字較優者, 評定甲乙, 並分超等、特等、壹等三種;超等最優, 特等次之, 考列此兩等者, 各有一定之獎金, 名曰膏火, 惟有多少之不同。 若官府朔課, 則超等前數名, 官府自出私財, 於膏火之外, 另有獎齎名曰加獎, 亦以名次先後而分多少。

根據乾隆三十八年(1773)所立的紫陽別墅碑記說:“武林三書院(指紫陽、崇文和敷文), 惟紫陽在城, 為地較近, 士肄業其中者亦較盛”。 嘉慶八年(1803)所立的碑記又說:“生徒有三百二十八人。 ”同治六年(1867)紫陽書院課藝序說:“當時外郡學者, 往往來省垣, 三書院學舍不能容。紫陽在城內,尤為多士所輳,每朔望考校閱卷,無慮六七百篇。”由此可見,院中學生後增于前的情況(我另寫有《紫陽書院肄業生調查錄》)。

桂花園

3

改辦學堂後的點滴遺聞

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醜八月,清政府命令各省書院改辦學堂,於是紫陽書院院長王同,稟經仁和縣知縣蕭治輝,詳報上級政府,將院舍改辦仁和縣學堂,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五月二十八日成立,經費由原有院款撥充,每年計6200餘元。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與錢塘縣學堂合併(錢塘縣學堂原由崇文書院改辦),稱仁錢縣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分為兩校,此稱仁和縣高等小學堂,彼稱錢塘縣高等小學堂,兩堂經費,開始歸藩司統籌支配。仁和縣高等小學堂,辦到宣統三年(1911)為止,每年向藩司支領經費5000餘元。

辛亥革命後,杭州軍政分府汪嶔,將它改為杭縣第一高等小學校。1923年8月,與縣立第一國民學校(這是原仁和縣第一初等小學堂)合併為完全小學,稱杭縣縣立第一小學校,每年額支經費計3514元。1927年8月,歸國民黨杭州市政府接管,改稱杭州市立城區第一小學校。1928年春天,奉浙江大學令(時行大學區制,大學兼管普通教育行政)將名稱去掉“校”字。1932年春天,奉國民黨杭州市政府令改為杭州市立太廟巷小學,直到解放為止。

當1902年壬寅改辦學堂時,最後一任的院長王同,改任了仁和縣學堂總理。王同之後,到民國時期,繼主校事者,有王煒(同子)、朱作棨(戟臨)、范承祖、駱慶珍等人。

4

略記

紫陽別墅地址的前身,本是杭州人周雯(字雨文)的舊宅,宅裡有園,名叫“山居園”,一作“山響園”。王晫《霞舉堂集》中,有《過周雨文山居園詩序》,據說園裡原有“春草池”、“垂釣磯”、“石芷峰”、“尋詩徑”、“蟾蜍石”、“筆架峰”、“螺泉”、“別有天”、“片月庵”等景。改紫陽別墅後,所謂蟾蜍石、片月庵,沒有人再談起,其他則遺留下來,稍加修整而增築了“樂育堂”作為禮堂,“五雲深處”作為講堂,“南宮舫”、“簪花閣”、“瀛洲榭”作為學生自習閱讀之室,所以當時的碑記中有四字銘文寫道:“鳳山之門,有墅翼然;枕山之麓,江帶其前;清池湧地,古木參天;石門曲徑,屹立盤旋;經之營之,以誦以弦。”其後院宇屢經擴充,景物也時有添設,於是有“看潮台”、“巢翠亭”、“鸚鵡石”、“葡萄石”、“望仁岩”等。嘉慶《兩浙鹽法志》卷二附有紫陽書院圖,這圖是嘉慶八年(1803)以前之作,圖中所載景物之續出者,還有“校經亭”(事見下節)、“石樑”、“牛眠石”等,到嘉慶八年以後,再續建了“淩虛閣”(南宮舫易名)、“近水樓”、“觀瀾樓”(看潮台圯後改建)、“小瞿塘”、“梧桐岡”等,而“景徽堂”和“聽經岩”則是同治年間才有的。所有這些,200年間,引起了四方詩人詞客的吟詠,因有所謂紫陽書院“十景”、“十二景”、“十五景”、“十六景”種種的說法。通過了諸如此類的筆墨藻飾,好像成為西湖地區以外的杭州另一名勝點,其實都是隨興所至,任意品題,無關宏旨,有的在當時似乎有一定意義,後來事過情遷,陳跡也無足言了。我想只有那觀瀾樓和巢翠亭,並位在紫陽山頂,是當年出於勞動人民群眾的傑構,也可說是書院古跡中的突出部分。據稱昔日於此登臨者,可以俯瞰城市,遠眺江湖;今人過其遺址,或許還會追憶及之吧。

樂育堂

觀瀾樓

5

餘話雜摭

盧文弨先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來到杭州。先做崇文書院掌教,次年調任紫陽,後又移長他省書院,中間相隔十餘年,重來舊地主講,時在紫陽手校明刊本漢王充原著《論衡》。這書校本,曾經歸入南京前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收藏,卷中鈐有兩顆圖章,一是“文弨校正”,一是“抱經堂印”,其末冊尾,還有“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七十七翁盧文弨細校竟”的朱筆手記。這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事情。

嘉慶年間,浙江巡撫阮元,曾經邀同臧在東鏞堂(江蘇武進縣人)、顧千里廣圻(江蘇舊元和縣人)共事校勘書籍于紫陽書院。那時院裡新建一亭,即在亭上工作,並因此用“校經”二字作為亭的名稱。當時挑選書院學生30名,在楊書巢監院率領下,共襄其事,書巢有詩紀之。

王轂塍山長在紫陽書院時,借得盧召弓手校本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手加複校於觀瀾樓上,冊尾有“丁卯五月初九日燈下畢、晚聞居士記”的題識,丁卯是嘉慶十二年,即1807年。

道光二十一年(1841),我祖父曾任北京國子監琉球官學教習,有琉球國人向朝儀克秀、阮勤院宣詔、鄭以宏學楷、東子祥國興等4人來留學。其後事隔20多年,到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東子祥以奉使來中國,道經杭州,聞知我祖父在紫陽書院,即來訪晤,因此繪了一幅《重談沄海圖》,並為作記。同治六年(1867)夏,阮勤院繼以奉使到中國來,也路過杭州,又得相見于紫陽書院,他以琉球出產的摺扇等物相贈,我祖父有詩紀事,時人並有和作。

淩虛閣

我祖父在紫陽書院時,曾經批校過清畢沅校本《呂氏春秋》及宋黃庭堅《山谷集》、葉適《水心集》、明歸有光《震川集》、清王士禎選《古詩抄》、姚鼐選《古今體詩抄》等書,各有筆記,見於玉海樓舊藏本。

同治六年(1867),浙江官書局開辦,照章以紫陽、崇文兩院長兼為書局總辦,即由我祖父和薛慰農時雨(安徽全椒縣人)任之。局中設總分校各員。總校4人中,有杭州譚複堂獻,是紫陽書院學生;分校8人中,有杭州陳藍洲豪、陸春江元鼎、汪洛雅鳴皋、胡肖梅鳳錦、張子虞預、王松溪麟書,6人是紫陽書院學生。當書局初開時,曾借用書院為辦事處所。

尋夢石

文章原名為《浙江紫陽書院簡述》

三書院學舍不能容。紫陽在城內,尤為多士所輳,每朔望考校閱卷,無慮六七百篇。”由此可見,院中學生後增于前的情況(我另寫有《紫陽書院肄業生調查錄》)。

桂花園

3

改辦學堂後的點滴遺聞

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醜八月,清政府命令各省書院改辦學堂,於是紫陽書院院長王同,稟經仁和縣知縣蕭治輝,詳報上級政府,將院舍改辦仁和縣學堂,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五月二十八日成立,經費由原有院款撥充,每年計6200餘元。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與錢塘縣學堂合併(錢塘縣學堂原由崇文書院改辦),稱仁錢縣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分為兩校,此稱仁和縣高等小學堂,彼稱錢塘縣高等小學堂,兩堂經費,開始歸藩司統籌支配。仁和縣高等小學堂,辦到宣統三年(1911)為止,每年向藩司支領經費5000餘元。

辛亥革命後,杭州軍政分府汪嶔,將它改為杭縣第一高等小學校。1923年8月,與縣立第一國民學校(這是原仁和縣第一初等小學堂)合併為完全小學,稱杭縣縣立第一小學校,每年額支經費計3514元。1927年8月,歸國民黨杭州市政府接管,改稱杭州市立城區第一小學校。1928年春天,奉浙江大學令(時行大學區制,大學兼管普通教育行政)將名稱去掉“校”字。1932年春天,奉國民黨杭州市政府令改為杭州市立太廟巷小學,直到解放為止。

當1902年壬寅改辦學堂時,最後一任的院長王同,改任了仁和縣學堂總理。王同之後,到民國時期,繼主校事者,有王煒(同子)、朱作棨(戟臨)、范承祖、駱慶珍等人。

4

略記

紫陽別墅地址的前身,本是杭州人周雯(字雨文)的舊宅,宅裡有園,名叫“山居園”,一作“山響園”。王晫《霞舉堂集》中,有《過周雨文山居園詩序》,據說園裡原有“春草池”、“垂釣磯”、“石芷峰”、“尋詩徑”、“蟾蜍石”、“筆架峰”、“螺泉”、“別有天”、“片月庵”等景。改紫陽別墅後,所謂蟾蜍石、片月庵,沒有人再談起,其他則遺留下來,稍加修整而增築了“樂育堂”作為禮堂,“五雲深處”作為講堂,“南宮舫”、“簪花閣”、“瀛洲榭”作為學生自習閱讀之室,所以當時的碑記中有四字銘文寫道:“鳳山之門,有墅翼然;枕山之麓,江帶其前;清池湧地,古木參天;石門曲徑,屹立盤旋;經之營之,以誦以弦。”其後院宇屢經擴充,景物也時有添設,於是有“看潮台”、“巢翠亭”、“鸚鵡石”、“葡萄石”、“望仁岩”等。嘉慶《兩浙鹽法志》卷二附有紫陽書院圖,這圖是嘉慶八年(1803)以前之作,圖中所載景物之續出者,還有“校經亭”(事見下節)、“石樑”、“牛眠石”等,到嘉慶八年以後,再續建了“淩虛閣”(南宮舫易名)、“近水樓”、“觀瀾樓”(看潮台圯後改建)、“小瞿塘”、“梧桐岡”等,而“景徽堂”和“聽經岩”則是同治年間才有的。所有這些,200年間,引起了四方詩人詞客的吟詠,因有所謂紫陽書院“十景”、“十二景”、“十五景”、“十六景”種種的說法。通過了諸如此類的筆墨藻飾,好像成為西湖地區以外的杭州另一名勝點,其實都是隨興所至,任意品題,無關宏旨,有的在當時似乎有一定意義,後來事過情遷,陳跡也無足言了。我想只有那觀瀾樓和巢翠亭,並位在紫陽山頂,是當年出於勞動人民群眾的傑構,也可說是書院古跡中的突出部分。據稱昔日於此登臨者,可以俯瞰城市,遠眺江湖;今人過其遺址,或許還會追憶及之吧。

樂育堂

觀瀾樓

5

餘話雜摭

盧文弨先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來到杭州。先做崇文書院掌教,次年調任紫陽,後又移長他省書院,中間相隔十餘年,重來舊地主講,時在紫陽手校明刊本漢王充原著《論衡》。這書校本,曾經歸入南京前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收藏,卷中鈐有兩顆圖章,一是“文弨校正”,一是“抱經堂印”,其末冊尾,還有“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七十七翁盧文弨細校竟”的朱筆手記。這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事情。

嘉慶年間,浙江巡撫阮元,曾經邀同臧在東鏞堂(江蘇武進縣人)、顧千里廣圻(江蘇舊元和縣人)共事校勘書籍于紫陽書院。那時院裡新建一亭,即在亭上工作,並因此用“校經”二字作為亭的名稱。當時挑選書院學生30名,在楊書巢監院率領下,共襄其事,書巢有詩紀之。

王轂塍山長在紫陽書院時,借得盧召弓手校本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手加複校於觀瀾樓上,冊尾有“丁卯五月初九日燈下畢、晚聞居士記”的題識,丁卯是嘉慶十二年,即1807年。

道光二十一年(1841),我祖父曾任北京國子監琉球官學教習,有琉球國人向朝儀克秀、阮勤院宣詔、鄭以宏學楷、東子祥國興等4人來留學。其後事隔20多年,到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東子祥以奉使來中國,道經杭州,聞知我祖父在紫陽書院,即來訪晤,因此繪了一幅《重談沄海圖》,並為作記。同治六年(1867)夏,阮勤院繼以奉使到中國來,也路過杭州,又得相見于紫陽書院,他以琉球出產的摺扇等物相贈,我祖父有詩紀事,時人並有和作。

淩虛閣

我祖父在紫陽書院時,曾經批校過清畢沅校本《呂氏春秋》及宋黃庭堅《山谷集》、葉適《水心集》、明歸有光《震川集》、清王士禎選《古詩抄》、姚鼐選《古今體詩抄》等書,各有筆記,見於玉海樓舊藏本。

同治六年(1867),浙江官書局開辦,照章以紫陽、崇文兩院長兼為書局總辦,即由我祖父和薛慰農時雨(安徽全椒縣人)任之。局中設總分校各員。總校4人中,有杭州譚複堂獻,是紫陽書院學生;分校8人中,有杭州陳藍洲豪、陸春江元鼎、汪洛雅鳴皋、胡肖梅鳳錦、張子虞預、王松溪麟書,6人是紫陽書院學生。當書局初開時,曾借用書院為辦事處所。

尋夢石

文章原名為《浙江紫陽書院簡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