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越過越好的退休老人,每天都在做這些事

有人說, 人生的最終高度不在于起點, 而在于拐點。 退休是我們人生很重要的一個拐點, 它決定了我們后半生的生活。

退休后的美好生活,

不僅僅取決于退休金的多少, 更多地在于我們內心的安寧和對余生的認知度。 有人覺得自己操勞了半生就該躺平享受, 而忘記了責任和義務;有的人在退休后, 不僅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還更加精彩漂亮。

生活里, 那些越過越好的退休老人, 大多有平和的心態, 健康的身體, 和睦的家庭, 善心善念地與人交往, 每天的日子都過得舒心愉悅。

有人說, 退休后的生活不就是一日三餐, 走出去鍛煉身體, 能夠幫忙帶娃的就幫一把, 沒人需要的時候就得體地回自己的家安度余生。 其實, 這些都是正能量的想法, 真正讓老人越過越好的事情是, 自己每天都有事可做, 也就是, 老有所用, 老有所安, 老有所樂, 老有所養。

善待身邊的人, 幫扶子女, 家庭和睦是晚年的根本

王小波有段話說得極好: 「人到了中年以后, 會發現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當你看多了外界的勾心斗角, 當你被工作的苦、生活的難折騰得疲憊不堪, 你就會發現:家, 就是你在這世上最后的去處。

這段話也適用于我們退休后的老人, 不論外面的精彩有多麼的絢麗, 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 回到家的時光多過在外的流連, 家人才是我們余生最好的陪伴, 晚年擁有和睦的家庭, 那才是我們的福氣和享受晚景的根本。

人越老越能感受到汪曾祺所說的:家人閑坐, 燈火可親。 」有家可回, 有人在等, 有盞燈會為你守候。 看似平淡的每一天, 都是不可復制的幸福。

退休后的老人, 善待身邊的老伴, 與他攜手去廣場散步, 鍛煉, 再一起去菜市場購買食材, 說著談著回家, 他在廚房里擇菜做飯, 你在房間里收拾打掃, 一起坐在桌前閑聊家常, 吃著老妻做的飯菜, 穿著老妻買的衣服, 是不是就有了「家常飯粗布衣, 知冷知熱是老妻」的幸福!

當子女需要我們老人幫扶的時候, 主動伸把手幫忙帶一段時間的孩子, 等到孫輩人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后, 子女能夠獨立帶娃生活了, 我們再得體地退出子女的生活圈, 既享受了天倫之樂, 又與子女之間有了相處時的親情回饋, 內心擁有的不僅僅是親情溫暖,

還有血緣的傳遞, 更多的是我們內心的安穩和對晚年的準備。

有人會說, 我不給他們帶娃也要給我養老, 這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 不要把大話說得太過了, 回過頭思考一下你走過的人生路, 有多少時候, 也曾得到來自你父母的幫扶, 沒有得到親情幫扶的時候, 那份無助絕望的時刻是不是很冷。

到了我們退休閑賦在家做老人的時候, 我們善待了身邊的老伴, 幫扶了子女, 其實也是給我們自己的晚年鋪墊了后路。 這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回饋, 沒有付出就不要期待別人對你的回報, 任何關系都是相互平衡的, 沒有什麼是應該和必須的。

做喜歡的事,擁有興趣愛好是晚年的寄托

郭德綱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人得有點興趣愛好,這人沒有愛好不要跟他玩,為什麼呢,因其無至性也。」愛好是來自我們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事情,在我們覺得生活無趣日子無光的時候,因為有愛好能感受到的一絲溫暖和繼續活好的希望。

有個心理學家曾說過:愛好絕對是重要的,它讓我們開心,而且可以產生一種滋潤作用,在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的帶我們走出這個困境。

退休后的我們,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就不會感覺時光的漫長,也不會感覺一整天無事可做,更不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光。因為你的愛好就可以讓你享受愉悅的心境,讓你感受到有事可做的幸福。

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呢?首先是,遵循自己內心的意愿,做自己想做而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不論是什麼,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其次是,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想做啥,可以走出去主動參與一些活動,再根據自己內心的歡喜程度來決定是否堅持做下去。

最后是,一定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想法,堅持自己的愛好,克服人性的惰性和別人的言語意見,擁有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不容易,一定要堅持做下去,把愛好變成一種習慣,也就能夠讓你活得更開心。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里寫道: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一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內心是發光的,是愉悅的,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身心,更會讓我們在余生里度過那些晦暗的時光。

心存善意,是老人幸福晚年的底色

有人說,心存善念,日行一善,是最好的養生。這也是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善心如水會滋養人的臟腑,讓人的身心平衡通暢,從而獲得心之愉悅,靈魂干凈。

人心善良,福未至而禍已遠,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人只管善良,老天自有安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的意思。

退休后,我們不必做那些驚天動地的善事,只需遵循內心的善意,善待身邊的一切,不論是花草樹木,還是老[少.婦]孺,我們用自己的善心對待,就是心存善意。

《傳習錄》中說過一句話:人過五十,不要再去糾結,該看淡就看淡,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再去執著,尤其是當你迷茫無助的時候,更應該謹記放下二字。

退休后的我們要看淡人世無常,世態炎涼,學會放下心中的執念,生活簡單了,一切也就順了,有些老人到了晚年,看見兒媳過得比自己好,心中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心態,各種作,似乎不把子女作死不算自己說了算。

其實,人老了,心善的老人都會從別人的角度著想,兒子對兒媳好,那是家庭和睦的象征,老人應該開心祝福才對,而不是看不慣,各種挑刺。

做一個「慈祥可愛」的老人,心存善意地對待身邊人,那才是我們晚年幸福的底色,也是我們人生最好的資本。

做喜歡的事,擁有興趣愛好是晚年的寄托

郭德綱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人得有點興趣愛好,這人沒有愛好不要跟他玩,為什麼呢,因其無至性也。」愛好是來自我們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事情,在我們覺得生活無趣日子無光的時候,因為有愛好能感受到的一絲溫暖和繼續活好的希望。

有個心理學家曾說過:愛好絕對是重要的,它讓我們開心,而且可以產生一種滋潤作用,在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的帶我們走出這個困境。

退休后的我們,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就不會感覺時光的漫長,也不會感覺一整天無事可做,更不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光。因為你的愛好就可以讓你享受愉悅的心境,讓你感受到有事可做的幸福。

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呢?首先是,遵循自己內心的意愿,做自己想做而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不論是什麼,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其次是,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想做啥,可以走出去主動參與一些活動,再根據自己內心的歡喜程度來決定是否堅持做下去。

最后是,一定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想法,堅持自己的愛好,克服人性的惰性和別人的言語意見,擁有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不容易,一定要堅持做下去,把愛好變成一種習慣,也就能夠讓你活得更開心。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里寫道: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一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內心是發光的,是愉悅的,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身心,更會讓我們在余生里度過那些晦暗的時光。

心存善意,是老人幸福晚年的底色

有人說,心存善念,日行一善,是最好的養生。這也是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善心如水會滋養人的臟腑,讓人的身心平衡通暢,從而獲得心之愉悅,靈魂干凈。

人心善良,福未至而禍已遠,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人只管善良,老天自有安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的意思。

退休后,我們不必做那些驚天動地的善事,只需遵循內心的善意,善待身邊的一切,不論是花草樹木,還是老[少.婦]孺,我們用自己的善心對待,就是心存善意。

《傳習錄》中說過一句話:人過五十,不要再去糾結,該看淡就看淡,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再去執著,尤其是當你迷茫無助的時候,更應該謹記放下二字。

退休后的我們要看淡人世無常,世態炎涼,學會放下心中的執念,生活簡單了,一切也就順了,有些老人到了晚年,看見兒媳過得比自己好,心中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心態,各種作,似乎不把子女作死不算自己說了算。

其實,人老了,心善的老人都會從別人的角度著想,兒子對兒媳好,那是家庭和睦的象征,老人應該開心祝福才對,而不是看不慣,各種挑刺。

做一個「慈祥可愛」的老人,心存善意地對待身邊人,那才是我們晚年幸福的底色,也是我們人生最好的資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