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歲小孩提出的問題,孔子竟毫無頭緒,答案一出,孔子當即拜他為師

一位是備受人們尊敬的老者, 一位是被世人稱為神童的七歲小孩, 二人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神童降世春秋時期, 莒國誕生過一位神童, 名叫項橐(tuó), 他出生于一個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平淡不爭的袁家莊中。

一天, 懷著大肚子的項家媳婦魏氏正跟鄰居姑嫂一起到幽兒崮挖藥材, 誰料走著走著, 魏氏突然劇痛無比, 羊水也破了。 情急之下, 三人不得不停下腳步。

魏氏就地而躺, 調整呼吸, 姑嫂二人則在一旁接生。 不一會的功夫, 魏氏順利地誕下了男嬰, 抱著啼哭不已的孩兒, 魏氏在她們的攙扶下, 向家的方向走去。

走著走著, 魏氏便與焦急的丈夫碰了個正著。 剛準備將生子的消息告訴丈夫, 他就已經先一步知道了, 因此才會急匆匆地上山找她。

接過孩子後, 項父大喜。 看著熟睡中稚嫩的小臉, 他便仔細地端詳起來。 孩子的額頭高高隆起, 並且下巴圓潤, 正所謂是天格方圓地格飽滿。

「長得像個小橐(口袋)似的, 那就叫他橐吧」項父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一個名字。 從此該嬰兒便有了姓名——項橐。 隨著項橐一天天地成長, 他對于事物的好奇程度也與日俱增, 對于見到的事物總有十萬個為什麼, 也逐漸突顯出了他與其他小孩不同的地方。

夏季往往多雨。 一次, 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風大作, 烏雲密布, 同時還伴著不間斷的電閃雷鳴。

其他小孩光是聽見這接連不斷地雷聲, 早就躲進母親懷裏, 而項橐卻是望著天空, 問向父親:「爹, 為什麼下雨會打雷呢」?

項父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想了會兒說道:「那是老天在懲罰壞人和妖怪, 讓他們不敢造次」。

「奇怪, 那為什麼只有夏天才有壞人和妖怪,

冬天的時候咋不見打雷呢?」項橐皺著眉頭問道。

項父頓時難為了起來, 他本身也沒讀過多少書, 對于事物的了解本身就很有限, 所以兒子在詢問他的時候, 他就瞎說了一番, 沒想到還被這話給問住了。

周圍人答不上來項橐提問的情形不止一次, 而他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卻絲毫未變。 許是習慣的影響, 項橐對于萬物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有次, 項橐的舅舅來他家串門。 吃罷晚飯後, 一家人開始閑聊, 當項橐的舅舅不經意間擡頭收獲滿眼的星星時, 一個想法便從腦海想出。

「橐兒, 你說這滿天的星星有多少呢」項橐的舅舅一手指著天空, 一邊扭頭看向項橐, 期待他能答出稀罕的答案。

項橐脫口而出:「就跟地上的人一樣多啊」。

項橐的舅舅並未料到屁點大的外甥說起話來竟像個小大人, 一時沒反應過來。

項橐也不是吃虧的人, 反問道:「舅舅, 你頭上的頭髮有多少根啊」?

項橐的舅舅笑道:「你數數不就知道了」。 雖然舅舅並沒有打擊孩子天真的提問, 可是誰也沒有一根根去數頭髮吧, 更何況是個小孩子。

項橐不以為然, 一本正經地說道:「那你全部拔下來的話, 我就能數了」。 一家人都被他這「沒大沒小」的話弄得哭笑不得。

村民或多或少都跟項橐有過交集, 都對他這個「人小鬼大」的孩童評價很高。 一傳十、十傳百, 漸漸地,項橐的名聲傳到了其他地方。

項橐居住的袁家莊位于莒國所屬境內嵐山區西南部的一座山前。該山名叫聖公山,不僅風景秀麗,還是一處交通要地,光是經過它山前的驛道就有三條。

有次,一名官差恰巧經過袁家莊,趁歇腳之際就來到了項家。此前他就聽過與項橐有關的傳聞,對這個孩童頗感興趣,正好有機會見識一番。

項家本就是普通農民,熱情淳樸的本性使他們對遠道而來上門做客的客人禮待有加。不僅放下手裏的活,趕緊給來者的馬兒餵草料,還忙著招呼官差的午飯。

官差也沒有絲毫客氣,擡頭說道:「主食不管是大米還是面都可以,再炒20樣菜」。

此話一出,項父的臉上變得有些難堪,又不好發作,便默默來到了廚房交代夫人魏氏。

魏氏聽聞後更是愁眉不展,他們哪裏能吃上這麼好的夥食,這小地方哪有這麼豐富的食材。

這時,項橐剛好從外面回到家中,看到一臉不高興的母親就上前詢問原因。魏氏一五一十地將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項橐。

項橐聽了來龍去脈後,陷入了思考。不一會的功夫,他跟魏氏說道:「有辦法了,母親你就烙個大餅,完了再弄生、熟各一盤韭菜,都用大蒜和醬拌上就行了」。

魏氏滿臉疑問地望著項橐,琢磨著他剛才說的一番話。項橐看出了母親的不解,便解釋道:「生韭和熟韭加在一起,二韭(九)是一十八,蒜和醬算兩樣,這不正好是二十樣」。

魏氏明白了項橐的意思,便照做起來,畢竟當下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官差望著端上桌的菜,盯了一會便大笑起來,心中對項橐贊賞不已。看到官人並沒有動怒,項父和妻子那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項橐不僅聰慧無比,還因此使家人化險為夷,留下了一番佳話。

項橐的智是天生的,還有一種智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地思考和實踐獲得的。

虛心好學的孔子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經歷值得每一個人借鑒和尊重。

公元前480年左右,身為魯國人的孔子開始在當地開辦私人學堂。他認為應該有更多的人獲得學習的機會,將自身的余熱用在用武之地。

學生們跟在孔子的周圍,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做人的德行也日漸提高。

魯國規定的法律中有一條是:如果魯國人在其他國家見到本國的同胞因慘遭不幸致使其淪落為奴隸的話,只要解救他們,使其恢復自由身,那麼解救者在回國後就可以上報國家,並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作為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把受難的魯國人從外國贖了回來,可是此舉並不是為了領國家的錢,只是單純的善舉,所以並沒有向國家上報。

聽說此事的孔子立刻找到子貢談話,說:「子貢啊,你這麼做是不對的!聖人所做之事,是可以影響百姓的民風民俗的,其中的教導之意也會傳授給百姓,所以包含的不單單是利己的行為啊。

縱觀當今,魯國的富人與窮人差距懸殊,如果你向國家領取了補償金,對自身而言是沒有任何損失的;但是若你不去領取這份補償金,魯國以後哪裏還有人再去贖回外國遇難的同胞」。

子貢細品之下,體會到了孔子的用心良苦。

隨著教授的學生越來越多,孔子在用心教學之余,自身也在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其中不乏不恥下問,謙虛向人學習的例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曾離開自己生活的曲阜,前往洛陽拜老子為師。歷經幾個月的風餐露宿,終于與老子碰面。

「冒昧地問一句,您就是老聃先生嗎」孔子謙謙有禮地望著眼前穿一身長袍的老者。

老者眉頭一皺,心想:他是怎麼認出我的。看了他幾眼,問道:「你是哪位」。

孔子回復道:「我乃孔丘,特意前來拜先生為師」。

老子聽後,點頭說道:「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早早地就在此等候。只不過在學問的研究上,你我不相上下,為何還要拜我為師」?

孔子露出謙虛的表情,說:「不敢當,原本學途就是無止境的,況且大千世界到處都有學習之處,跟著老師想必一定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孔子的一番話得到了老子的賞識,同意他跟在自己的身邊。之後,老子經常指點孔子,孔子也如願以償地學到了更多的學識。

公元前496年左右,孔子聽說衛國有一名樂師名叫師襄,便前往衛國拜師學藝,學習《文王操》這首樂曲。

在師襄地悉心指導下,孔子終于完整地彈出了這首樂曲。

「不錯,接下來你可以學習其他的曲目了」師襄邊聽邊說著。

雖然老師已經發話,但孔子總覺得還是差一些,于是對師襄說:「我再練練」。

反復幾次後,孔子總算彈出了該曲的意境,才達到了心中的滿意度。

孔子拜過的老師還有郯子、萇弘,每一位都是德高望重、名聲在外的人士。然而他的一生還曾拜過一位七歲的孩童為師,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神童項橐,讓人震驚不已又刮目相看。

孔子與項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竟讓他甘拜下風,立地拜師?

語出驚人

公元前496年,孔子開啟了周遊列國的講學之途。

某日,孔子與其弟子乘坐馬車到某地講學,突然馬車停了下來,隨後就聽見弟子與一名孩童(項橐)爭執起來,便拉開簾子走了下來。

之前,項橐正在馬路上用土堆城池,正玩得不亦樂乎,卻突然冒出來一個聲音讓他離開,項橐哪會畏懼,依舊趾高氣昂地站在原地,不肯離去。

「這裏有城池在,你們是過不去的,趕緊繞道走吧」項橐理直氣壯地說道。

孔子的弟子哪裏聽得進去,只想趕緊趕路,不想跟小孩一般見識,所以沒好氣地朝著項橐大聲嚷道:「你這小頑童莫要再胡鬧,車裏坐的可是孔夫子,趕緊走開,不要擋路」。

項橐還是不依他,又說道:「我不管裏面是誰,但是不論是誰都是要講道理的」。

「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孔子下車後客氣地說道,身體伴隨著話語微微屈身。在他眼裏,雖然孩童年紀尚小,同樣值得被尊重。

「你為何要擋我們的去路呢?」孔子彬彬有禮地對項橐問道。

項橐繼續又問:「古往今來,車馬遇到城池都是要繞道走的,何處有城要躲著車走的道理」?

孔子心知無理,只能讓弟子繞道離開。

路上,弟子子路一直有些悶悶不樂,剛好看到路邊有位正在勞作的一名農夫長相與先前碰到的孩童有些相像,就萌生了捉弄之意。

子路把車停到一邊,向農夫走去並問道:「看你忙碌于農田,那你可知手中的鋤頭一天要起落多少次呢」?

農夫被冷不丁的提問弄得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作答,一時間陷入了尷尬之地,而達到目的的子路則不露聲色地暗自竊喜。

誰知,項橐趕了過來,毫不膽怯地回復道:「我爹日復一日地鋤地,答案當然心知肚明。我看你們總是用馬車出行,那想必也很清楚馬蹄一天擡了多少次吧」?

這會,輪到子路變得啞口無言。

孔子對眼前孩童的能言善辯起了興趣,想要借此考考他,遂向他問道:「我看你機智過人,不如我們相互考考對方,輸的一方就拜贏得一方為師,怎麼樣」?

項橐面露毫無畏懼地表情說道:「那就按你說的來吧」。

先進行發問的是項橐,他問向孔子:「請教夫子,何處的水無魚?何煙無火?何樹無葉?何花無枝呢」?

雖說是第一問,但很明顯孔子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只能無奈地搖頭說道「凡是江河湖海,水中皆有魚兒;只要是柴草燈燭,有火的地方就必會生煙;沒有葉哪裏會有樹,沒有枝又哪裏還會生花呢」?

項橐微微一笑回道:「井水裏當然無魚,螢火哪裏有煙,枯樹就無葉,雪花自然無枝了」。

孔子聽到答案後,先是一驚,後來想想又十分在理。

項橐接著又問:「你再想想何山上無石?何車無子?何牛無犢兒?何馬無駒兒?何男無妻?何女人無夫?君子是什麼?小人是什麼?不足是什麼?有余是什麼?何城無市?何人無字?」

這一題的難度絲毫不低,孔子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也沒有答案,只能悻悻地說:「老夫不知」。

項橐揭秘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賢為君子,愚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無市,小人無字」。

答案一出,孔子佩服不已,但他豈能不扳回一城?遂開始向項橐提問。

孔子問道:「老夫想問問你可知道天地綱紀,陰陽始終?何謂左?何謂右?何謂表?何謂裏?何謂父?何謂母?何謂夫?何謂婦?風是從何處來?雨是從何處至?雲是從何處出?霧是從何處起?天地相去幾千萬裏」?

項橐脫口而出:「九九八十一,乃天地之綱紀也;八九七十二,乃陰陽之始終也;天為父,地為母;日為夫,月為婦;東為左,西為右;外為表,內為裏;風從蒼梧,雨從郊市;雲從山出,霧從地起;天地相去,有千千萬萬裏,東西南北,皆有方向」。

孔子對于他的作答倍感驚訝,不敢小覷,又繼續拋出問題。

「人生在世,皆要靠星辰的光芒、地生的五谷,方才得以養育萬物生靈。老夫問你,可知天上星星有多少,地上五谷又有多少啊」?

項橐眼睛都不眨地立刻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滴水不漏地回答令孔子心生敬意,履行了之前拜師的諾言。

孔子閱人與事物不計其數,不論男女老少皆皆謙遜待之,以理服人,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盡管當時他已經名聲在外,還能夠低頭拜一位孩童為師,更是叫人值得敬佩與深思。

漸漸地,項橐的名聲傳到了其他地方。

項橐居住的袁家莊位于莒國所屬境內嵐山區西南部的一座山前。該山名叫聖公山,不僅風景秀麗,還是一處交通要地,光是經過它山前的驛道就有三條。

有次,一名官差恰巧經過袁家莊,趁歇腳之際就來到了項家。此前他就聽過與項橐有關的傳聞,對這個孩童頗感興趣,正好有機會見識一番。

項家本就是普通農民,熱情淳樸的本性使他們對遠道而來上門做客的客人禮待有加。不僅放下手裏的活,趕緊給來者的馬兒餵草料,還忙著招呼官差的午飯。

官差也沒有絲毫客氣,擡頭說道:「主食不管是大米還是面都可以,再炒20樣菜」。

此話一出,項父的臉上變得有些難堪,又不好發作,便默默來到了廚房交代夫人魏氏。

魏氏聽聞後更是愁眉不展,他們哪裏能吃上這麼好的夥食,這小地方哪有這麼豐富的食材。

這時,項橐剛好從外面回到家中,看到一臉不高興的母親就上前詢問原因。魏氏一五一十地將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項橐。

項橐聽了來龍去脈後,陷入了思考。不一會的功夫,他跟魏氏說道:「有辦法了,母親你就烙個大餅,完了再弄生、熟各一盤韭菜,都用大蒜和醬拌上就行了」。

魏氏滿臉疑問地望著項橐,琢磨著他剛才說的一番話。項橐看出了母親的不解,便解釋道:「生韭和熟韭加在一起,二韭(九)是一十八,蒜和醬算兩樣,這不正好是二十樣」。

魏氏明白了項橐的意思,便照做起來,畢竟當下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官差望著端上桌的菜,盯了一會便大笑起來,心中對項橐贊賞不已。看到官人並沒有動怒,項父和妻子那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項橐不僅聰慧無比,還因此使家人化險為夷,留下了一番佳話。

項橐的智是天生的,還有一種智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地思考和實踐獲得的。

虛心好學的孔子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經歷值得每一個人借鑒和尊重。

公元前480年左右,身為魯國人的孔子開始在當地開辦私人學堂。他認為應該有更多的人獲得學習的機會,將自身的余熱用在用武之地。

學生們跟在孔子的周圍,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做人的德行也日漸提高。

魯國規定的法律中有一條是:如果魯國人在其他國家見到本國的同胞因慘遭不幸致使其淪落為奴隸的話,只要解救他們,使其恢復自由身,那麼解救者在回國後就可以上報國家,並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作為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把受難的魯國人從外國贖了回來,可是此舉並不是為了領國家的錢,只是單純的善舉,所以並沒有向國家上報。

聽說此事的孔子立刻找到子貢談話,說:「子貢啊,你這麼做是不對的!聖人所做之事,是可以影響百姓的民風民俗的,其中的教導之意也會傳授給百姓,所以包含的不單單是利己的行為啊。

縱觀當今,魯國的富人與窮人差距懸殊,如果你向國家領取了補償金,對自身而言是沒有任何損失的;但是若你不去領取這份補償金,魯國以後哪裏還有人再去贖回外國遇難的同胞」。

子貢細品之下,體會到了孔子的用心良苦。

隨著教授的學生越來越多,孔子在用心教學之余,自身也在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其中不乏不恥下問,謙虛向人學習的例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曾離開自己生活的曲阜,前往洛陽拜老子為師。歷經幾個月的風餐露宿,終于與老子碰面。

「冒昧地問一句,您就是老聃先生嗎」孔子謙謙有禮地望著眼前穿一身長袍的老者。

老者眉頭一皺,心想:他是怎麼認出我的。看了他幾眼,問道:「你是哪位」。

孔子回復道:「我乃孔丘,特意前來拜先生為師」。

老子聽後,點頭說道:「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早早地就在此等候。只不過在學問的研究上,你我不相上下,為何還要拜我為師」?

孔子露出謙虛的表情,說:「不敢當,原本學途就是無止境的,況且大千世界到處都有學習之處,跟著老師想必一定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孔子的一番話得到了老子的賞識,同意他跟在自己的身邊。之後,老子經常指點孔子,孔子也如願以償地學到了更多的學識。

公元前496年左右,孔子聽說衛國有一名樂師名叫師襄,便前往衛國拜師學藝,學習《文王操》這首樂曲。

在師襄地悉心指導下,孔子終于完整地彈出了這首樂曲。

「不錯,接下來你可以學習其他的曲目了」師襄邊聽邊說著。

雖然老師已經發話,但孔子總覺得還是差一些,于是對師襄說:「我再練練」。

反復幾次後,孔子總算彈出了該曲的意境,才達到了心中的滿意度。

孔子拜過的老師還有郯子、萇弘,每一位都是德高望重、名聲在外的人士。然而他的一生還曾拜過一位七歲的孩童為師,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神童項橐,讓人震驚不已又刮目相看。

孔子與項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竟讓他甘拜下風,立地拜師?

語出驚人

公元前496年,孔子開啟了周遊列國的講學之途。

某日,孔子與其弟子乘坐馬車到某地講學,突然馬車停了下來,隨後就聽見弟子與一名孩童(項橐)爭執起來,便拉開簾子走了下來。

之前,項橐正在馬路上用土堆城池,正玩得不亦樂乎,卻突然冒出來一個聲音讓他離開,項橐哪會畏懼,依舊趾高氣昂地站在原地,不肯離去。

「這裏有城池在,你們是過不去的,趕緊繞道走吧」項橐理直氣壯地說道。

孔子的弟子哪裏聽得進去,只想趕緊趕路,不想跟小孩一般見識,所以沒好氣地朝著項橐大聲嚷道:「你這小頑童莫要再胡鬧,車裏坐的可是孔夫子,趕緊走開,不要擋路」。

項橐還是不依他,又說道:「我不管裏面是誰,但是不論是誰都是要講道理的」。

「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孔子下車後客氣地說道,身體伴隨著話語微微屈身。在他眼裏,雖然孩童年紀尚小,同樣值得被尊重。

「你為何要擋我們的去路呢?」孔子彬彬有禮地對項橐問道。

項橐繼續又問:「古往今來,車馬遇到城池都是要繞道走的,何處有城要躲著車走的道理」?

孔子心知無理,只能讓弟子繞道離開。

路上,弟子子路一直有些悶悶不樂,剛好看到路邊有位正在勞作的一名農夫長相與先前碰到的孩童有些相像,就萌生了捉弄之意。

子路把車停到一邊,向農夫走去並問道:「看你忙碌于農田,那你可知手中的鋤頭一天要起落多少次呢」?

農夫被冷不丁的提問弄得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作答,一時間陷入了尷尬之地,而達到目的的子路則不露聲色地暗自竊喜。

誰知,項橐趕了過來,毫不膽怯地回復道:「我爹日復一日地鋤地,答案當然心知肚明。我看你們總是用馬車出行,那想必也很清楚馬蹄一天擡了多少次吧」?

這會,輪到子路變得啞口無言。

孔子對眼前孩童的能言善辯起了興趣,想要借此考考他,遂向他問道:「我看你機智過人,不如我們相互考考對方,輸的一方就拜贏得一方為師,怎麼樣」?

項橐面露毫無畏懼地表情說道:「那就按你說的來吧」。

先進行發問的是項橐,他問向孔子:「請教夫子,何處的水無魚?何煙無火?何樹無葉?何花無枝呢」?

雖說是第一問,但很明顯孔子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只能無奈地搖頭說道「凡是江河湖海,水中皆有魚兒;只要是柴草燈燭,有火的地方就必會生煙;沒有葉哪裏會有樹,沒有枝又哪裏還會生花呢」?

項橐微微一笑回道:「井水裏當然無魚,螢火哪裏有煙,枯樹就無葉,雪花自然無枝了」。

孔子聽到答案後,先是一驚,後來想想又十分在理。

項橐接著又問:「你再想想何山上無石?何車無子?何牛無犢兒?何馬無駒兒?何男無妻?何女人無夫?君子是什麼?小人是什麼?不足是什麼?有余是什麼?何城無市?何人無字?」

這一題的難度絲毫不低,孔子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也沒有答案,只能悻悻地說:「老夫不知」。

項橐揭秘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賢為君子,愚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無市,小人無字」。

答案一出,孔子佩服不已,但他豈能不扳回一城?遂開始向項橐提問。

孔子問道:「老夫想問問你可知道天地綱紀,陰陽始終?何謂左?何謂右?何謂表?何謂裏?何謂父?何謂母?何謂夫?何謂婦?風是從何處來?雨是從何處至?雲是從何處出?霧是從何處起?天地相去幾千萬裏」?

項橐脫口而出:「九九八十一,乃天地之綱紀也;八九七十二,乃陰陽之始終也;天為父,地為母;日為夫,月為婦;東為左,西為右;外為表,內為裏;風從蒼梧,雨從郊市;雲從山出,霧從地起;天地相去,有千千萬萬裏,東西南北,皆有方向」。

孔子對于他的作答倍感驚訝,不敢小覷,又繼續拋出問題。

「人生在世,皆要靠星辰的光芒、地生的五谷,方才得以養育萬物生靈。老夫問你,可知天上星星有多少,地上五谷又有多少啊」?

項橐眼睛都不眨地立刻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滴水不漏地回答令孔子心生敬意,履行了之前拜師的諾言。

孔子閱人與事物不計其數,不論男女老少皆皆謙遜待之,以理服人,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盡管當時他已經名聲在外,還能夠低頭拜一位孩童為師,更是叫人值得敬佩與深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