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這頭古怪的野獸其實是「鯨魚」,因海洋過分寒冷而滅絕!

圖為:巴基鯨的復原圖

巴基鯨是已經滅絕的古鯨, 是現代鯨的前身。

古鯨又稱古代鯨, 是鯨形類中的古鯨小目(或稱原鯨小目),

包括現代鯨魚的祖先。 傳統上用以概括史前鯨豚類, 但不包括其存活至現代的后代, 因此, 這是一個并系群分類, 不是自然的演化支。

古鯨擁有后肢, 不像今日的鯨類。 最早的古鯨可能完全在陸地上活動。 其滅絕原因至今眾說紛紜, 其中一種解釋是由于氣候變化, 海洋變得過分寒冷, 造成古鯨類滅絕。

本文列舉幾種古鯨,

朋友們可對古鯨有初步了解。

巴基鯨

Pakicetus

巴基鯨屬, 又名巴基斯坦鯨, 已經絕種的古鯨, 是現代鯨的前身, 生存于始新世(5200-4800萬年前)的巴基斯坦, 故此得名。 發現化石的地層是特提斯洋的沿岸部分。

首先發現的巴基鯨化石是一個長頭顱骨, 最初被認為是屬于中爪獸目, 但因其內耳的特征而確定是早期的鯨。 故此它是已滅絕的陸上哺乳動物及現代鯨的過渡物種。

巴基鯨的完整骨骼于2001年發現, 顯示了它們主要生活在陸地上。 巴基鯨約有狼的大小, 外觀很像中爪獸目的動物。

魚中獸

Ichthyolestes

魚中獸, 又名盜魚鯨或竊魚鯨, 屬于巴基鯨科下的一屬, 是已經滅絕的古代陸生哺乳動物, 是現代鯨的前身, 生存于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 它們的化石在巴基斯坦被發現。

走鯨

Ambulocetus

走鯨, 又名陸行鯨、游走鯨, 是陸行鯨科走鯨屬, 是一種早期的鯨, 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水, 走鯨是過渡化石, 顯示了鯨如何從陸上的哺乳動物演化出來。 走鯨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發現(4700-4800萬年前)。 在走鯨的時代, 巴基斯坦是近古地中海的海岸區域。

走鯨的外表像鱷魚, 約有3米長。 可能和現存鯨豚一樣為完全水生的動物, 透過上下擺動身體游泳前進。 針對走鯨牙齒的化學成分分析顯示其可以出入淡水及海洋區域。

走鯨缺乏外耳, 擁有長口鼻部, 雙眼長在頭顱兩側, 和河馬一樣眼眶位置偏高。

走鯨較短的前肢具有五指, 而較長的后肢則僅有四趾:走鯨具有十分堅實的臂骨, 這代表它們十分適應水中生活但無法快速游動, 可能為埋伏型掠食者。 它們的骨盆與脊椎骨連結, 類似于陸生哺乳動物而非鯨豚。走鯨和巴基鯨尾部缺乏尾葉,可能作為舵使用,游泳的方式類似于現存的水獺,推進的部分則主要獎狀的前后肢。

雷明頓鯨

Remingtonocetus

雷明頓鯨,是已滅絕的早期鯨,雷明頓鯨科中的一屬,生存在4500-435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化石發現于印度及巴基斯坦。

熊神鯨

Artiocetus

熊神鯨,其學名是鯨目及偶蹄目的結合,因它們擁有像偶蹄目的腳踝,故又名偶蹄鯨。熊神鯨生存于4700萬年前的盧臺特階早期,是最古老的原鯨科之一。它們的踝骨顯示鯨魚是由陸地回到海中,而河馬則是屬于另一分支。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其發達的前后肢顯示它們較多在淺水區出沒,甚至于步上陸地。熊神鯨的化石代表了陸生有蹄類及鯨魚的中間形態,更加支持了偶蹄目祖先的說法。

原鯨

Protocetus

原鯨,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鯨魚,屬于原鯨科,生活在始新世中期(4500萬年前)。身長約為2.5米,擁有后鰭,前鰭則長有腳趾。它們的長下顎中長有銳利的牙齒。與更原始的巴基鯨不同的是,原鯨可以完全聽見水中的聲音。

羅德侯鯨

Rodhocetus

羅德侯鯨,是原鯨科其中的一屬,第一個化石是于2001年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發現,估計生存于4700萬年前。

羅德侯鯨的盆骨已與脊骨及后肢融合,并有分化的牙齒。它的踝骨支持了羅德侯鯨是偶蹄目演化的直接連結,并推翻了很多指鯨魚是由中獸目衍生而成的理論。羅德侯鯨踝骨結構中的滑車是雙軸式的,在哺乳動物中只有偶蹄目有這個特性。羅德侯鯨肯定是半水中動物,后肢大而有蹼,用以在水中推進。顯示了鯨魚從陸地進入海洋的過渡性。

龍王鯨

Basilosaurus

龍王鯨,又名械齒鯨,已經絕種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鯨的近親,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生存于4000萬至3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龍王鯨平均身長為15-18米,最顯眼的特征是身體非常細長,因為它們有前所未有細長的脊椎骨,所以被描繪成最細長的鯨。在與其他海洋哺乳類相比之下,龍王鯨被認為有不尋常的運動方式。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薦部與尾部脊椎骨意味著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的方式來活動。古生物學家對于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后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鯨魚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

類似于陸生哺乳動物而非鯨豚。走鯨和巴基鯨尾部缺乏尾葉,可能作為舵使用,游泳的方式類似于現存的水獺,推進的部分則主要獎狀的前后肢。

雷明頓鯨

Remingtonocetus

雷明頓鯨,是已滅絕的早期鯨,雷明頓鯨科中的一屬,生存在4500-435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化石發現于印度及巴基斯坦。

熊神鯨

Artiocetus

熊神鯨,其學名是鯨目及偶蹄目的結合,因它們擁有像偶蹄目的腳踝,故又名偶蹄鯨。熊神鯨生存于4700萬年前的盧臺特階早期,是最古老的原鯨科之一。它們的踝骨顯示鯨魚是由陸地回到海中,而河馬則是屬于另一分支。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其發達的前后肢顯示它們較多在淺水區出沒,甚至于步上陸地。熊神鯨的化石代表了陸生有蹄類及鯨魚的中間形態,更加支持了偶蹄目祖先的說法。

原鯨

Protocetus

原鯨,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鯨魚,屬于原鯨科,生活在始新世中期(4500萬年前)。身長約為2.5米,擁有后鰭,前鰭則長有腳趾。它們的長下顎中長有銳利的牙齒。與更原始的巴基鯨不同的是,原鯨可以完全聽見水中的聲音。

羅德侯鯨

Rodhocetus

羅德侯鯨,是原鯨科其中的一屬,第一個化石是于2001年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發現,估計生存于4700萬年前。

羅德侯鯨的盆骨已與脊骨及后肢融合,并有分化的牙齒。它的踝骨支持了羅德侯鯨是偶蹄目演化的直接連結,并推翻了很多指鯨魚是由中獸目衍生而成的理論。羅德侯鯨踝骨結構中的滑車是雙軸式的,在哺乳動物中只有偶蹄目有這個特性。羅德侯鯨肯定是半水中動物,后肢大而有蹼,用以在水中推進。顯示了鯨魚從陸地進入海洋的過渡性。

龍王鯨

Basilosaurus

龍王鯨,又名械齒鯨,已經絕種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鯨的近親,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生存于4000萬至3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龍王鯨平均身長為15-18米,最顯眼的特征是身體非常細長,因為它們有前所未有細長的脊椎骨,所以被描繪成最細長的鯨。在與其他海洋哺乳類相比之下,龍王鯨被認為有不尋常的運動方式。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薦部與尾部脊椎骨意味著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的方式來活動。古生物學家對于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后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鯨魚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