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重陽為何只愿傳功南帝,不考慮北丐?你看他與段譽是什麼關系

《射雕英雄傳》中的主角雖是郭靖, 但可以說原著中有一半的風頭是被五絕高手給搶去了, 即便郭靖一身主角光環, 也難掩這些前輩身上的光芒。

五絕之中, 南帝、北丐、東邪、西毒在書中都有諸多戲份, 唯獨「中神通」王重陽在故事開篇之前早已駕鶴西去, 但他卻做到了「他不在江湖, 江湖卻有他的傳說」, 橫行武林的東南西北四絕提及王重陽時難免將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王重陽劇照)

也正因為王重陽始終沒有登場的機會, 他身上留下了諸多謎團, 比如當年他臨死前決定將先天功傳給段智興, 以備日后有人能夠壓制「西毒」歐陽鋒, 可從表面來看, 這招式更適合傳給一身正氣的「北丐」洪七公, 不是麼?為何王重陽沒考慮傳功北丐?

一、力壓四絕的高人

王重陽對于四絕的壓制是肉眼可見的, 畢竟當年能夠參加華山論劍的人都對自己的武功有絕對的自信,

可當論劍結束之后, 那四人便只能仰望王重陽了。

比如為人高傲的黃藥師曾說:「自重陽真人逝世, 從此更無武功天下第一之人了。 」

懲奸除惡無數的洪七公則說:「要講武功, 終究全真教是正宗, 這個我老叫化是心服口服的。 」

而后來出了家的一燈大師也說:「王真人英風仁俠, 并世無出其右。 」

即便歐陽鋒嘴上不說, 他心中對王重陽自然也是服氣的, 否則怎會選擇在王重陽「死后」才去全真教搶《九陰真經》?

當然, 也正因為王重陽料想到老毒物會做出搶奪經書之舉, 所以他才想要傳功于某位高手, 好讓自己死后有人能夠克制歐陽鋒, 而后來的那個人選便是段智興。

二、王重陽臨終前的決定

當年王重陽帶著周伯通前去大理找段智興交換武功,

周伯通還因此與段智興的妃子劉瑛勾搭在一起, 在此不多贅述那「插曲」。

(洪七公劇照)

其實從邏輯上來看, 王重陽遠赴大理去與段智興交換武功是十分不符合常理的, 因為無論如何, 他傳功的對象都理應是洪七公才是。

你看書中交代他傳功的目的時是怎麼說的:「重陽真人千里迢迢來到大理,

旨在將先天功傳給我師, 要在他身死之后, 留下一個克制西毒歐陽鋒之人。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向來齊名當世, 若說前來傳授功夫, 未免對我師不敬, 是以先求我師傳他一陽指, 再以先天功作為交換。 」

五絕之中, 除了「西毒」歐陽鋒之外, 都算是正道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東邪」早年間也被百姓視為「邪怪大俠」, 他的「邪」從來不是「邪惡」, 而是不拘世俗禮法, 所以東、南、北三人都有可能成為王重陽傳功之人, 尤其是洪七公是明面上的大俠, 是天下第一幫之主, 傳他神功, 繼而由他來懲奸除惡自然再合適不過。

不過書中也不是沒有合理地解釋的, 比如洪七公當年因為貪吃誤事,

這才選擇自斷一根手指,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 似乎他這人頗為不靠譜。

(歐陽鋒劇照)

但話說回來, 除了為人方面的問題, 王重陽應該還要考慮身份的問題, 段智興可是大理人士, 對于王重陽而言, 他始終是個外人, 即便洪七公為人不靠譜, 也不該傳給段智興這「外人」。

除非有一種可能,他對大理段氏的人充分信任,而這一點從書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三、王重陽與段譽的關系

王重陽若只了解段智興一人,他還未必信得過對方,而他若與另外一位高人有過一面之緣的話,那他多半就會認可段智興了,筆者所指那人便是段智興的爺爺段譽。

段譽何時與王重陽有了交集?仿佛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你多慮了,這兩個角色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其中王重陽活到公元1170去世,而歷史上真實的段譽(段正嚴)則活到了公元1176年,二人完全有機會遇上彼此。

(段智興劇照)

而段譽則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嵩山斗酒僧。

那斗酒僧自詡一生為儒為道為僧,段譽曾是大理世子,算是官職之一,后來拜了神仙姐姐為師,入了道派逍遙派,算是道派俗家弟子。

至于「為僧」,新修版的結尾也提到過這一點,原文道:「大理(史稱‘后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后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

所以段譽與那斗酒僧的身份是完全匹配的,也只有他這等高人才能讓王重陽不得不以《九陰真經》為籌碼與他斗酒,試想這人僅僅是個酒鬼,重陽真人豈會與他斗酒?

而段譽找王重陽斗酒的目的也很好解釋,一來他的確是想看一看《九陰真經》究竟有多精妙,二來也是為了幫自己的孫子討回些顏面,畢竟當年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挫敗了「南帝」段智興,而段智興與一般的武林高手還不太一樣,他代表的可是大理段氏的顏面,如今敗給另一個武林人士,自然臉上無光。

可段譽始終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若以前輩的身份來欺壓王重陽,顯然有失風度,于是他選擇以斗酒的方式來讓王重陽吞下敗果。

(段譽劇照)

至于為何是「斗酒」,不妨看看段譽當年是如何戲耍蕭峰的,原文道:「(段譽)說著便將跟前這一大碗酒喝了下去,隨即依法運氣。他左手搭在酒樓臨窗的欄桿之上,從小指尖流出來的酒水,順著欄桿流到了樓下墻腳邊,當真神不知、鬼不覺,沒半分破綻可尋。片刻之間,他喝下去的四大碗酒已然盡數逼出。」

段譽的酒量雖然一般,但他懂得使詐,這也符合王重陽的人設,他說自己一生不弱于人,段譽此時是以使詐的方式贏他,也無可厚非,當年王重陽輸給林朝英,不也是對方使詐麼?

所以經此一役,王重陽與段譽有了一面之緣,甚至成了忘年交,王重陽自然也了解了大理段氏一脈的為人,他才會選擇將先天功傳給段智興,由「南帝」來壓制「西毒」。

也不該傳給段智興這「外人」。

除非有一種可能,他對大理段氏的人充分信任,而這一點從書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三、王重陽與段譽的關系

王重陽若只了解段智興一人,他還未必信得過對方,而他若與另外一位高人有過一面之緣的話,那他多半就會認可段智興了,筆者所指那人便是段智興的爺爺段譽。

段譽何時與王重陽有了交集?仿佛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你多慮了,這兩個角色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其中王重陽活到公元1170去世,而歷史上真實的段譽(段正嚴)則活到了公元1176年,二人完全有機會遇上彼此。

(段智興劇照)

而段譽則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嵩山斗酒僧。

那斗酒僧自詡一生為儒為道為僧,段譽曾是大理世子,算是官職之一,后來拜了神仙姐姐為師,入了道派逍遙派,算是道派俗家弟子。

至于「為僧」,新修版的結尾也提到過這一點,原文道:「大理(史稱‘后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后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

所以段譽與那斗酒僧的身份是完全匹配的,也只有他這等高人才能讓王重陽不得不以《九陰真經》為籌碼與他斗酒,試想這人僅僅是個酒鬼,重陽真人豈會與他斗酒?

而段譽找王重陽斗酒的目的也很好解釋,一來他的確是想看一看《九陰真經》究竟有多精妙,二來也是為了幫自己的孫子討回些顏面,畢竟當年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挫敗了「南帝」段智興,而段智興與一般的武林高手還不太一樣,他代表的可是大理段氏的顏面,如今敗給另一個武林人士,自然臉上無光。

可段譽始終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若以前輩的身份來欺壓王重陽,顯然有失風度,于是他選擇以斗酒的方式來讓王重陽吞下敗果。

(段譽劇照)

至于為何是「斗酒」,不妨看看段譽當年是如何戲耍蕭峰的,原文道:「(段譽)說著便將跟前這一大碗酒喝了下去,隨即依法運氣。他左手搭在酒樓臨窗的欄桿之上,從小指尖流出來的酒水,順著欄桿流到了樓下墻腳邊,當真神不知、鬼不覺,沒半分破綻可尋。片刻之間,他喝下去的四大碗酒已然盡數逼出。」

段譽的酒量雖然一般,但他懂得使詐,這也符合王重陽的人設,他說自己一生不弱于人,段譽此時是以使詐的方式贏他,也無可厚非,當年王重陽輸給林朝英,不也是對方使詐麼?

所以經此一役,王重陽與段譽有了一面之緣,甚至成了忘年交,王重陽自然也了解了大理段氏一脈的為人,他才會選擇將先天功傳給段智興,由「南帝」來壓制「西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