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年你奶偏心眼兒」作為父母,你會把上一輩的恩怨傳給下一代嗎

「媽, 明天周末, 我想去小叔家找弟弟玩兒」

「去什麼去, 你小叔摳死了, 一家人每一個好東西!不許去!」

「我就要去嘛!我們倆都約好了。 」

「我跟你說, 當年你奶奶偏心眼兒, 重男輕女, 只哄你弟不哄你, 害得我沒法上班, 你爸一個人養活我們娘兒三個......你小叔人家在城里買新房子住, 我們十幾年了還在租房子住!你心里沒點兒數嘛!不嫌丟人啊!跟你爸一樣窩囊!」

小女孩兒想去找叔叔家的堂弟玩兒, 結果收到了母親的這頓牢騷。 雖說, 我聽了也覺得這樣的老人很「不公」, 但, 這樣跟孩子說未免有些欠妥。 畢竟, 孩子的世界沒那麼復雜。 長此以往, 這樣的「恩怨」會延續給下一代。

中國的家庭, 往往并不是只有父母和子女, 而是一個家族的大家庭, 甚至是兩個家庭這樣的大家庭。 所以在相處中, 父母和親友、長輩之間就難免會有各種恩怨矛盾。

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親友,

嘮叨恩怨, 那麼對于孩子來說, 就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情緒, 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社交和情感發展, 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真的很大。

在我老家的村里有兩個兄弟, 從小生活貧困, 家里都偏心老二, 倆沒有讀書。 好在老大性格堅韌勤快, 所以從小就跟著人學手藝,

做過木匠瓦工, 吃過很多苦, 也是天道酬勤, 后來老大承包了村里很大一片土地, 開始種植藥材, 竟然日子越過越好了。

而相反的, 比老大年紀小八歲的老二, 卻從小就是一個「懶漢」。 天天在村里游手好閑, 走街串巷, 就沒正經努力過, 甚至就連結婚都要沾大哥的光。 老人的房子給他不算, 為了省錢, 他還借了大哥家一面墻。

為此老大媳婦碎碎念很久, 但是架不住老大疼弟弟, 就也只好勉強同意了。 但是也從此對弟弟有了芥蒂。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 便宜占盡, 老二結婚后, 在媳婦的挑撥下竟然也變得對老大家很不滿, 認為老人是兩兄弟共同的老人, 憑什麼要和他們家住在一起。

所以總是想著法子, 把老人趕到老大家住。

于是, 妯娌們之間常常發生口角, 兩兄弟和彼此的孩子也對對方視若仇人, 結果就在他們的父母去世沒幾天, 這兩個家庭就因為爭遺產而大打出手, 最后鬧出了人命。 讓兩個家庭都變得支離破碎, 后悔不已。

不得不說, 很多時候, 父母的恩怨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

身為家長, 我們一定要保持寬大的胸懷。 不是說要做圣母, 而是對這種爛人爛事要學會放下, 要學會遠離。

不僅不要在子女面前反復提及, 同時自己也要學會敬而遠之。 否則的話「你凝視深淵的時候, 深淵也會一直回望你, 最后還會無情地將你吞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