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了《星漢燦爛》原著才懂,霍無傷為何能輕易頂替凌不疑的身份?

看了《星漢燦爛》和《月生滄海》的朋友們, 相信大家已經很清楚, 凌不疑其實不是真正的凌不疑, 而是霍翀的兒子霍無傷。

孤城一戰時, 霍無傷和凌不疑都已經五六歲了, 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兩個人的樣子, 但霍無傷能頂替凌不疑的身份, 卻沒有一個人質疑, 這一點令很多觀眾感到十分不理解。

現在, 我來給大家解疑。

為什麼沒人發現凌不疑是霍無傷?

真正的凌不疑和霍無傷是表兄弟, 兩個人年歲相當, 只相差兩個月, 身高和身形也都差不多。

好巧不巧, 這兩個孩子一個長得像舅舅, 一個長得像父親, 所以都和霍翀將軍有些相似。

不過, 這些都只是前提條件, 給霍無傷替代凌不疑提供了機會, 最關鍵的一環還得是霍君華的安排。

別看霍君華現在瘋瘋癲癲的, 她當年可是十分聰明。

孤城城破之時, 霍君華沒有慌張, 第一時間對戰局做了準確的判斷, 凌益帶兵來孤城, 卻為了自己的利益殺了霍翀和霍家滿門, 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霍君華看到穿著霍無傷衣服的凌不疑死了, 十分悲痛, 但她知道當下最重要的是保護霍無傷, 所以她對著霍無傷大叫「阿貍」。

「阿貍」是凌不疑的乳名, 霍無傷的乳名叫「阿猙」。

霍君華絕對不可能認錯自己的親兒子, 她之所以這麼做, 是要讓霍無傷變成凌不疑, 保全霍家最后的血脈。

可是, 頂替一個人哪有那麼容易, 京城里多少人都是看著這兩個孩子長大的, 怎麼可能霍君華說他是誰就是誰呢。

所以, 霍君華沒有帶著孩子回凌家,

而是偷偷地躲去了鄉下, 劇中說霍君華當年在孤城走散了, 其實不是走散了, 而是她藏起來了。

那個年紀的孩子, 長得快, 變得快, 霍君華想著, 她帶著霍無傷在鄉下躲上幾年, 等孩子長大長高了, 別人認不出來的時候再回去。

不料, 霍君華遇上了崔祐這個癡情人。

霍君華失聯之后, 崔祐一直在尋找她, 不過兩年就找到了霍君華, 大張旗鼓地把她送回了凌家, 這事兒文帝也是知情的。

不過, 在后來的傳言里, 都說霍君華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還因為凌益續弦一事大鬧凌家, 沒有人提及崔祐。

這個不實言論是霍君華自己傳出來的, 這樣一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轉移了, 大家都在看熱鬧, 看霍君華和淳于氏爭個高下, 沒有人在意, 霍君華當初是走散的還是躲起來的。

霍君華考慮得很周到,要是有人知道她自己故意不回來,必然會牽扯到已經變成凌不疑的霍無傷。

可是,兩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其實也不長,還不能讓一個孩子的長相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旁人也就罷了,身為凌不疑的親生父親,凌益肯定能認出來自己的兒子,這是最大的隱患。

為什麼凌益也認不出自己的兒子?

騙過別人很容易,騙過凌益確實有些困難。

幸好,當時有一個好機會,就是凌益以為霍君華已經死了,準備娶淳于氏為續弦,霍君華決定好好演一場戲。

人人都知道,霍君華善妒,能折騰,所以她就折騰給別人看,誓死不愿與淳于氏共侍一夫。

霍君華畢竟是原配,霍家又是滿門忠烈,當時很多人都站在霍君華這一邊,讓淳于氏給霍君華讓位。

淳于氏已經懷了孩子,但她還是讓步了,答應生下孩子之后就回老家嫁人,不再糾纏凌益。

不過,霍君華還是不同意,非要把淳于氏弄死不可,事情越鬧越大,連皇上皇后都管不了,霍君華和凌益是做不成夫妻了。

最后,霍君華和凌益絕婚了,搬去了杏花小院居住,還把凌不疑帶了出來,讓凌益見不到兒子。

為了不讓別人追問當年之事,霍君華決定裝瘋賣傻,不過這樣一來,她就不好照顧凌不疑了,凌不疑被送去了皇后的長秋宮里,由皇后娘娘教養,后來霍君華被仇恨折磨瘋了。

皇后心地善良,自然不會虧待凌不疑,而且,對于霍君華來說,凌不疑養在長秋宮里比養在自己身邊更好,因為這樣凌益就更加見不到凌不疑了。

在宮里住了幾年之后,凌不疑有了自己的府院,樣貌也早就不是當年的孩童模樣了,就算凌益站在他的面前,也不會被看出破綻。

霍君華為什麼自己不報仇,而是讓凌不疑報仇?

霍君華和凌不疑一樣清楚當年的真相,但她回京之后只忙著隱藏凌不疑的身份,絲毫沒有報仇的打算。

霍君華沒有報仇伸冤,不是因為不想,而是不敢。

當年,霍君華和越姮同時愛上了文帝,為了得到文帝,霍君華撒謊成性,到處抹黑越姮,還找了一伙人綁架越姮。

霍君華的名聲早就臭到不行了,文帝曾經放過話,說此生再也不相信霍君華的話。

這就導致霍君華不敢為霍家伸冤,她怕她一開口,沒有一個人相信她,反而會打草驚蛇、倒打一耙,不如靜觀其變。

報仇很重要,保護霍家最后的血脈同樣重要,霍君華不能為了報仇害了霍無傷,所以報仇之事不能著急。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目睹了這麼慘烈的滅門慘案,他是忘不掉的,就算霍君華不讓霍無傷去報仇,他自己也不可能放任凌益瀟灑自在。

霍無傷以凌不疑的身份積攢力量,馳騁沙場,逐漸成為在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少年將軍,有足夠的力量和凌家抗衡,他也收集到了更多的證據,想要把仇人繩之以法。

令人失望的是,文帝太優柔寡斷了,所以,凌不疑只能自己出手了。

霍君華考慮得很周到,要是有人知道她自己故意不回來,必然會牽扯到已經變成凌不疑的霍無傷。

可是,兩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其實也不長,還不能讓一個孩子的長相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旁人也就罷了,身為凌不疑的親生父親,凌益肯定能認出來自己的兒子,這是最大的隱患。

為什麼凌益也認不出自己的兒子?

騙過別人很容易,騙過凌益確實有些困難。

幸好,當時有一個好機會,就是凌益以為霍君華已經死了,準備娶淳于氏為續弦,霍君華決定好好演一場戲。

人人都知道,霍君華善妒,能折騰,所以她就折騰給別人看,誓死不愿與淳于氏共侍一夫。

霍君華畢竟是原配,霍家又是滿門忠烈,當時很多人都站在霍君華這一邊,讓淳于氏給霍君華讓位。

淳于氏已經懷了孩子,但她還是讓步了,答應生下孩子之后就回老家嫁人,不再糾纏凌益。

不過,霍君華還是不同意,非要把淳于氏弄死不可,事情越鬧越大,連皇上皇后都管不了,霍君華和凌益是做不成夫妻了。

最后,霍君華和凌益絕婚了,搬去了杏花小院居住,還把凌不疑帶了出來,讓凌益見不到兒子。

為了不讓別人追問當年之事,霍君華決定裝瘋賣傻,不過這樣一來,她就不好照顧凌不疑了,凌不疑被送去了皇后的長秋宮里,由皇后娘娘教養,后來霍君華被仇恨折磨瘋了。

皇后心地善良,自然不會虧待凌不疑,而且,對于霍君華來說,凌不疑養在長秋宮里比養在自己身邊更好,因為這樣凌益就更加見不到凌不疑了。

在宮里住了幾年之后,凌不疑有了自己的府院,樣貌也早就不是當年的孩童模樣了,就算凌益站在他的面前,也不會被看出破綻。

霍君華為什麼自己不報仇,而是讓凌不疑報仇?

霍君華和凌不疑一樣清楚當年的真相,但她回京之后只忙著隱藏凌不疑的身份,絲毫沒有報仇的打算。

霍君華沒有報仇伸冤,不是因為不想,而是不敢。

當年,霍君華和越姮同時愛上了文帝,為了得到文帝,霍君華撒謊成性,到處抹黑越姮,還找了一伙人綁架越姮。

霍君華的名聲早就臭到不行了,文帝曾經放過話,說此生再也不相信霍君華的話。

這就導致霍君華不敢為霍家伸冤,她怕她一開口,沒有一個人相信她,反而會打草驚蛇、倒打一耙,不如靜觀其變。

報仇很重要,保護霍家最后的血脈同樣重要,霍君華不能為了報仇害了霍無傷,所以報仇之事不能著急。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目睹了這麼慘烈的滅門慘案,他是忘不掉的,就算霍君華不讓霍無傷去報仇,他自己也不可能放任凌益瀟灑自在。

霍無傷以凌不疑的身份積攢力量,馳騁沙場,逐漸成為在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少年將軍,有足夠的力量和凌家抗衡,他也收集到了更多的證據,想要把仇人繩之以法。

令人失望的是,文帝太優柔寡斷了,所以,凌不疑只能自己出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