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37歲單身老漢遇小17歲殘障姑娘,怕自己「斷后」勉強花20元迎娶,49年后,他們的生活讓人驚訝

二〇二〇年六月, 山東省的一個小村子里, 一個年過八旬的老頭正在給妻子喂飯。

老人邊喂飯邊呢喃道, 「你可是我20元娶回來的福氣啊, 一定得好好的啊。 」

但坐在床頭, 裹著一床破棉被的妻子好像聽不見一般, 只是漠然地張著嘴, 機械地咽著嘴里的食物。

反倒是一旁的孫女蹦蹦跳跳跑過來, 打破了老人的美好希冀, 實話實說道:「那可不一定。 」

聽到孫女這麼說, 老人不怒反釋然一笑。

這個老人名叫王同俊, 是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后姚埠村的村民, 他的妻子叫做陳淑美。

黃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 歷經過人世間心酸的王同俊深知, 人拗不過天, 歲月不會饒過任何人。 孫女說的是事實。

王同俊有時候巴不得妻子一覺睡過去, 一了百了。 這于妻子來說, 其實也是一種福氣。

不過這也只是偶然間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 他只是不想讓妻子再受苦了。

大齡單身漢向往結婚

1973年5月16日,

王同俊和陳淑美結緣。 二人結緣, 因時代, 因命運, 因無奈。

王同俊在37歲時, 因為家境窮困, 同村同齡人都已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他還孑然一身。

王同俊試著反抗過, 平日里他只要一沒事就會給周圍的媒婆說:

「只要有合適的姑娘, 一定要第一時間介紹給我。

」媒婆們自然也是應聲稱道。

說起來, 王同俊這一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和他過去的那段經歷分不開關系。

念念不忘, 必有回響。 「隔壁馬莊村有一個姑娘正待嫁閨中, 你要不要去看一看。 」很平常的一天, 同村的王媒婆找到了王同俊。

王同俊當然不想錯過這一好事。 「可以啊, 人在哪?」王同俊急忙問到。

但很快, 王同俊便由之前的欣喜神色改為了一臉漠然的神態。 從媒婆的表情來看, 王同俊明確, 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

果然, 片刻后, 媒婆支支吾吾道出了關鍵信息, 「這個姑娘就是腿有點兒殘障, 其他一切都好, 今年才20, 生育也沒問題。 」

聽到媒婆這麼說, 王同俊瞬間興趣全無。 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 縱是已經37歲, 歷經半生風霜的王同俊也不例外。

37歲, 仍有對美向往的權利。

只是, 向往歸向往, 現實是現實。 很快, 王同俊便將這一念頭強行壓了下去。 他不能再等了, 再等, 老王家可能就要絕后了。

「先不打緊, 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姑娘?」隔日, 王同俊直接來到媒婆家向其表明了心意。

「隨時。 」媒婆喜出望外。 畢竟這筆單子談成了, 她又有一筆可觀的傭金可拿, 家里也能再添袋米。

七拐八拐到了姑娘家后, 王同俊的心倏然一涼。

「被騙了。 」回憶起當日看到姑娘的第一眼, 王同俊苦笑道。

只見眼前的女子雙眼無神, 正頹然呆坐在床上。

畸形的上半身, 麻稈一般細的腿無不是在表明,女子分明就是個癱瘓人士,和媒婆嘴里說的「就是有點殘障」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出于禮貌,王同俊并沒有當場黑臉,轉身走人,而是耐著性子走進了屋內。

陳淑美癱瘓緣由

人生實苦,不過如此。從陳淑美的母親處,王同俊得知了陳淑美癱瘓的根本原由。

原來陳淑美并不是先天殘障,是后天人為所致。事出于三歲時的一場怪病。

在那個年代,相對于大多數女孩來說,陳淑美是幸運的。

不同于其他父母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陳淑美的父母頗為明智,于他們而言,是生命就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為此,自陳淑美出生起,父母便對這個女孩極為疼愛。

奈何,面對這一情景,老天爺嫉妒得發慌。到陳淑美三歲那年,平日里身體很健康的陳淑美雙腿竟莫名不聽使喚起來。

不同于之前的筆直行走,陳淑美的走路姿勢越發傾斜,整個人大半個身子都是歪著的。

意識到情況不對的母親即刻帶女兒來到了村里的衛生所。

「可能是營養沒跟上,回去多吃點營養品就好了。」醫生三言兩語打發了陳淑美的母親。

回家后,母親自是照做。但完全不奏效。

吃了數個雞蛋,喝了數瓶羊奶后,陳淑美的腿疾不但沒有好轉,反倒還越發嚴重。

之前,陳淑美雖走路姿勢怪異,但好歹還能自己晃晃悠悠走幾圈,到后來,陳淑美甚至連最基本的邁腿都做不到了。

病在兒身,疼在娘心,母親只得再帶著陳淑美四處求醫。

奈何得到的結果不是和之前一樣的「營養不足」,就是「診斷不出病因」。

如此,七折騰八折騰,陳淑美便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以致到其14歲時,她的雙腿已完全不能下地走路,成了擺設。

陳淑美也成了村里人人表面惋惜,但實則背地里時刻挖苦諷刺的「廢人」一個。

「要是放在今天這個時代,女兒怎麼也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每當看到陳淑美殘障的雙腿,母親心如刀絞。

不同于母親講述陳淑美過往時的哀婉心境,彼時,王同俊心底已升起一絲異樣。

王同俊憐憫這個不幸的女孩。隨后,他的心底冒出了一個想法,他想護陳淑美余生周全。

王同俊的艱難過往

事出必有因。王同俊之所以有如此想法,和其過往的經歷分不開關系。說起來,王同俊也是個苦命人。

1936年,王同俊生于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后姚埠村。

底層人民的日子,從來就沒好過過。窮也就罷了,偏偏還趕上戰亂年代。

親眼目睹過日軍獸行的王同俊成年后毅然決定報名參軍。

1956,王同俊趕赴福建參軍入伍。期間,王同俊參加了大大小小數次戰疫,最為著名的當屬「金門炮戰」。

參戰期間,王同俊驍勇善戰,始終沖在一線,立功無數。戰爭結束后,王同俊被分配到了北京的一個單位上班。

「工資還可以,本來準備在北京落戶來著。」提及剛落足北京的那段時間,王同俊回憶道。

只是,人希冀的東西可能會以殘忍的方式離自己而去。

沒多久,王同俊所在的這家單位就因生意不景氣,宣布經濟赤字,苦熬沒多久便直接宣布破產倒閉了。

在北京舉目無親的王同俊只得即刻返鄉。

回鄉后,一無技術,二無文憑的王同俊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

好在村里的干部念及王同俊護國有功,幾經考量后給他安排了一個護林員的工作。而這一看護,就是整整三年的時間。

期間,王同俊是錢沒賺到多少,蹉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幾年歲月倒是真的。

時光緩緩流逝,彼時王同俊也已邁入了30歲大關。

眼看著周圍同齡人大多都已結婚生子,而自己卻仍舊孑然一身,王同俊不由得心里緊張了起來。

為盡快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王同俊主動找到了村里的媒婆。

「沒有什麼特別的條件,只要姑娘品行過得去,能看得上我就行。」王同俊向媒婆交代了自己的底線。

奈何,感情這種事講究的是兩情相悅。

一些適婚年齡的姑娘,不是嫌王同俊年紀大,就是嫌其家里窮困。為此,數年過去了,王同俊仍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好在王同俊沒有放棄成家生子的念頭。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如此,才有了事后他和陳淑美相聚的那一幕。

20元娶妻回家

聽完陳淑美家人的闡述后,王同俊心底萌生出了想將陳淑美變成家人的想法。

「彩禮要多少錢,我愿意娶她。」他猶豫了一番之后還是開口了。

或是看出了王同俊的心思,不給他反應的時間,陳淑美的母親發話了。

「如果你覺得合適,你現在身上有多少就給我們多少以當作彩禮,小美你就帶走吧。」

王同俊大喜過望,他想到過陳淑美的家人在彩禮方面不會獅子大開口。

但著實沒想到,陳淑美家人的要求竟會這麼低。王同俊自是欣然應允。

如此,王同俊拿出自己身上的全部身家20元遞給陳淑美的父母后,陳淑美便歸了他。

當天,陳淑美便告別家人,和王同俊回了家。

考慮到陳淑美行動不便,身形消瘦,為讓陳淑美盡可能舒服一點,王同俊隨即找來了一輛推車,之后在推車上鋪了幾床棉被。

待將推車布置妥當后,王同俊小心翼翼地將陳淑美抱上了車,準備帶其回家。

只是,上車容易,下車難。王同俊很清楚,他回家的那條路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正如王同俊所料。從王同俊家到陳淑美家,共有十多里路,周圍到處都是山地。

彼時正值秋收時分,大家都在地里忙著收割莊稼。

「王同俊,你這推的是誰啊?」見王同俊緩緩路過,眾人不免發問道。「是我媳婦兒。」王同俊堅定地說道。

「你這媳婦兒怎麼是這個樣子?」此時王同俊已面露難色,奈何幾個好事之人仍舊緊追不舍。

「沒什麼,就是腿腳有點不方便。」王同俊利落回答了幾人,準備快速離開此處。

但很顯然,帶頭的幾個人還并不想就此罷休,「你這找媳婦兒怎麼還專門找個腿腳不利索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無權干涉。早已覺察出眾人心思的王同俊根本無心再掰扯。

為避免陳淑美難堪,王同俊加快了腳步,帶著陳淑美離開了是非之處。

平日里不到一小時就能走完的路,當日王同俊為盡可能讓陳淑美舒服一點,硬是走了快兩小時。

一路跌跌撞撞,王同俊終于將陳淑美帶到了自己家里。

故事的開始都極盡美好,王同俊和陳淑美也不例外。

婚后第二年,陳淑美便為王同俊生下了一個男孩,王同俊為其取名王西峰。之后又過了兩年,陳淑美又給家中添了一子。

只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王同俊心心念念盼望的兒子來了,也便意味著他以前的安穩生活終究是遠去了。

之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現在一家四口人都在等著他養活。

為給兩個孩子好一點的生活條件,王同俊只得加大勞動力度。

一天得做幾份工,累到上氣不接下氣,一貼炕皮就能睡著是王同俊的生活常態。

只是,努力和成功之間并沒有半分關系。王同俊越辛勞,兩個孩子反倒和其越生疏。

事后才知,原來是自己經常早出晚歸,兩個孩子和其見面少,見到他難免生疏。

好在妻子及時發現了這一現象,得益于妻子的引導,父子三人的感情才又甜膩起來。

陳淑美徹底癱瘓

就在王同俊以為一家人的日子定會越過越紅火的時候,不料,問題又突發而至。

那天,王同俊正在給小兒子喂飯,突然間,妻子大哭。

被嚇到六神無主的王同俊隨即跑到妻子面前,細問后才知,原來妻子的腿竟莫名疼痛起來,像針扎一樣。

考慮到大兒子即將要開學,王同俊便想著等這個節骨眼過去了,再湊錢給妻子看病。

奈何,萬物皆有定數,錯過一時,就是錯過一世。

之后,因經濟壓力大,再加上陳淑美為省錢一昧推脫。

再到王同俊反應過來時,陳淑美的腿疾已嚴重到早已沒有治療的必要的程度了。

如此,之前四肢還能稍微動彈的陳淑美事后情況越發嚴重,直到最后徹底癱瘓。

陳淑美的一日三餐及大小便都需要在王同俊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而王同俊這一幫,就是整整四十多年。

陳淑美當然也想過尋死,但每一次都被王同俊及時救了回來。

「你死了,我怎麼活?」王同俊一遍一遍向妻子表明著自己的愛。得益于王同俊的悉心陪伴,陳淑美逐漸走出了困境。

如今,夫妻二人已相伴走過了49個年頭,兩個兒子也已相繼成家,家庭也算幸福。

「沒有陳淑美,就沒有我王同俊的今天。」每當看到自己兒孫繞膝的幸福場景,王同俊無不是如此說道。

麻稈一般細的腿無不是在表明,女子分明就是個癱瘓人士,和媒婆嘴里說的「就是有點殘障」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出于禮貌,王同俊并沒有當場黑臉,轉身走人,而是耐著性子走進了屋內。

陳淑美癱瘓緣由

人生實苦,不過如此。從陳淑美的母親處,王同俊得知了陳淑美癱瘓的根本原由。

原來陳淑美并不是先天殘障,是后天人為所致。事出于三歲時的一場怪病。

在那個年代,相對于大多數女孩來說,陳淑美是幸運的。

不同于其他父母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陳淑美的父母頗為明智,于他們而言,是生命就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為此,自陳淑美出生起,父母便對這個女孩極為疼愛。

奈何,面對這一情景,老天爺嫉妒得發慌。到陳淑美三歲那年,平日里身體很健康的陳淑美雙腿竟莫名不聽使喚起來。

不同于之前的筆直行走,陳淑美的走路姿勢越發傾斜,整個人大半個身子都是歪著的。

意識到情況不對的母親即刻帶女兒來到了村里的衛生所。

「可能是營養沒跟上,回去多吃點營養品就好了。」醫生三言兩語打發了陳淑美的母親。

回家后,母親自是照做。但完全不奏效。

吃了數個雞蛋,喝了數瓶羊奶后,陳淑美的腿疾不但沒有好轉,反倒還越發嚴重。

之前,陳淑美雖走路姿勢怪異,但好歹還能自己晃晃悠悠走幾圈,到后來,陳淑美甚至連最基本的邁腿都做不到了。

病在兒身,疼在娘心,母親只得再帶著陳淑美四處求醫。

奈何得到的結果不是和之前一樣的「營養不足」,就是「診斷不出病因」。

如此,七折騰八折騰,陳淑美便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以致到其14歲時,她的雙腿已完全不能下地走路,成了擺設。

陳淑美也成了村里人人表面惋惜,但實則背地里時刻挖苦諷刺的「廢人」一個。

「要是放在今天這個時代,女兒怎麼也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每當看到陳淑美殘障的雙腿,母親心如刀絞。

不同于母親講述陳淑美過往時的哀婉心境,彼時,王同俊心底已升起一絲異樣。

王同俊憐憫這個不幸的女孩。隨后,他的心底冒出了一個想法,他想護陳淑美余生周全。

王同俊的艱難過往

事出必有因。王同俊之所以有如此想法,和其過往的經歷分不開關系。說起來,王同俊也是個苦命人。

1936年,王同俊生于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后姚埠村。

底層人民的日子,從來就沒好過過。窮也就罷了,偏偏還趕上戰亂年代。

親眼目睹過日軍獸行的王同俊成年后毅然決定報名參軍。

1956,王同俊趕赴福建參軍入伍。期間,王同俊參加了大大小小數次戰疫,最為著名的當屬「金門炮戰」。

參戰期間,王同俊驍勇善戰,始終沖在一線,立功無數。戰爭結束后,王同俊被分配到了北京的一個單位上班。

「工資還可以,本來準備在北京落戶來著。」提及剛落足北京的那段時間,王同俊回憶道。

只是,人希冀的東西可能會以殘忍的方式離自己而去。

沒多久,王同俊所在的這家單位就因生意不景氣,宣布經濟赤字,苦熬沒多久便直接宣布破產倒閉了。

在北京舉目無親的王同俊只得即刻返鄉。

回鄉后,一無技術,二無文憑的王同俊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

好在村里的干部念及王同俊護國有功,幾經考量后給他安排了一個護林員的工作。而這一看護,就是整整三年的時間。

期間,王同俊是錢沒賺到多少,蹉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幾年歲月倒是真的。

時光緩緩流逝,彼時王同俊也已邁入了30歲大關。

眼看著周圍同齡人大多都已結婚生子,而自己卻仍舊孑然一身,王同俊不由得心里緊張了起來。

為盡快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王同俊主動找到了村里的媒婆。

「沒有什麼特別的條件,只要姑娘品行過得去,能看得上我就行。」王同俊向媒婆交代了自己的底線。

奈何,感情這種事講究的是兩情相悅。

一些適婚年齡的姑娘,不是嫌王同俊年紀大,就是嫌其家里窮困。為此,數年過去了,王同俊仍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好在王同俊沒有放棄成家生子的念頭。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如此,才有了事后他和陳淑美相聚的那一幕。

20元娶妻回家

聽完陳淑美家人的闡述后,王同俊心底萌生出了想將陳淑美變成家人的想法。

「彩禮要多少錢,我愿意娶她。」他猶豫了一番之后還是開口了。

或是看出了王同俊的心思,不給他反應的時間,陳淑美的母親發話了。

「如果你覺得合適,你現在身上有多少就給我們多少以當作彩禮,小美你就帶走吧。」

王同俊大喜過望,他想到過陳淑美的家人在彩禮方面不會獅子大開口。

但著實沒想到,陳淑美家人的要求竟會這麼低。王同俊自是欣然應允。

如此,王同俊拿出自己身上的全部身家20元遞給陳淑美的父母后,陳淑美便歸了他。

當天,陳淑美便告別家人,和王同俊回了家。

考慮到陳淑美行動不便,身形消瘦,為讓陳淑美盡可能舒服一點,王同俊隨即找來了一輛推車,之后在推車上鋪了幾床棉被。

待將推車布置妥當后,王同俊小心翼翼地將陳淑美抱上了車,準備帶其回家。

只是,上車容易,下車難。王同俊很清楚,他回家的那條路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正如王同俊所料。從王同俊家到陳淑美家,共有十多里路,周圍到處都是山地。

彼時正值秋收時分,大家都在地里忙著收割莊稼。

「王同俊,你這推的是誰啊?」見王同俊緩緩路過,眾人不免發問道。「是我媳婦兒。」王同俊堅定地說道。

「你這媳婦兒怎麼是這個樣子?」此時王同俊已面露難色,奈何幾個好事之人仍舊緊追不舍。

「沒什麼,就是腿腳有點不方便。」王同俊利落回答了幾人,準備快速離開此處。

但很顯然,帶頭的幾個人還并不想就此罷休,「你這找媳婦兒怎麼還專門找個腿腳不利索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無權干涉。早已覺察出眾人心思的王同俊根本無心再掰扯。

為避免陳淑美難堪,王同俊加快了腳步,帶著陳淑美離開了是非之處。

平日里不到一小時就能走完的路,當日王同俊為盡可能讓陳淑美舒服一點,硬是走了快兩小時。

一路跌跌撞撞,王同俊終于將陳淑美帶到了自己家里。

故事的開始都極盡美好,王同俊和陳淑美也不例外。

婚后第二年,陳淑美便為王同俊生下了一個男孩,王同俊為其取名王西峰。之后又過了兩年,陳淑美又給家中添了一子。

只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王同俊心心念念盼望的兒子來了,也便意味著他以前的安穩生活終究是遠去了。

之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現在一家四口人都在等著他養活。

為給兩個孩子好一點的生活條件,王同俊只得加大勞動力度。

一天得做幾份工,累到上氣不接下氣,一貼炕皮就能睡著是王同俊的生活常態。

只是,努力和成功之間并沒有半分關系。王同俊越辛勞,兩個孩子反倒和其越生疏。

事后才知,原來是自己經常早出晚歸,兩個孩子和其見面少,見到他難免生疏。

好在妻子及時發現了這一現象,得益于妻子的引導,父子三人的感情才又甜膩起來。

陳淑美徹底癱瘓

就在王同俊以為一家人的日子定會越過越紅火的時候,不料,問題又突發而至。

那天,王同俊正在給小兒子喂飯,突然間,妻子大哭。

被嚇到六神無主的王同俊隨即跑到妻子面前,細問后才知,原來妻子的腿竟莫名疼痛起來,像針扎一樣。

考慮到大兒子即將要開學,王同俊便想著等這個節骨眼過去了,再湊錢給妻子看病。

奈何,萬物皆有定數,錯過一時,就是錯過一世。

之后,因經濟壓力大,再加上陳淑美為省錢一昧推脫。

再到王同俊反應過來時,陳淑美的腿疾已嚴重到早已沒有治療的必要的程度了。

如此,之前四肢還能稍微動彈的陳淑美事后情況越發嚴重,直到最后徹底癱瘓。

陳淑美的一日三餐及大小便都需要在王同俊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而王同俊這一幫,就是整整四十多年。

陳淑美當然也想過尋死,但每一次都被王同俊及時救了回來。

「你死了,我怎麼活?」王同俊一遍一遍向妻子表明著自己的愛。得益于王同俊的悉心陪伴,陳淑美逐漸走出了困境。

如今,夫妻二人已相伴走過了49個年頭,兩個兒子也已相繼成家,家庭也算幸福。

「沒有陳淑美,就沒有我王同俊的今天。」每當看到自己兒孫繞膝的幸福場景,王同俊無不是如此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