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世后不準祭祀:孝莊有多狠?為何會這樣對待她的姐姐海蘭珠

曾幾何時, 皇太極身邊突然多了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似乎有種魔力將皇太極牢牢地吸引在自己身邊, 皇太極為此不能自拔, 對于布木布泰來說, 那是一段煎熬的歲月, 沒想到百年后, 海蘭珠面對的卻是無情的報復……

科爾沁的二婚女?

說起海蘭珠, 最讓人搞不懂的就是她的早年經歷, 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 海蘭珠被兄長吳克善送到盛京, 隨即被皇太極納入后宮。

這是海蘭珠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 當時她已經26歲了。

26歲, 這要放在古代, 哪家姑娘26歲沒有成婚, 絕對會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談, 尤其是海蘭珠, 還是一個部落貴族之女。

1625年, 年僅12歲(虛歲13)的布木布泰(孝莊)嫁給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當時, 海蘭珠16歲, 從年齡來看, 海蘭珠無疑才是最佳人選, 為何嫁給皇太極的不是海蘭珠, 而是她的妹妹布木布泰呢?

似乎說明了一個問題:當時海蘭珠已經嫁人了。

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初七, 這一天, 皇太極突然下旨, 將剛生下皇九女的東宮福晉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賜給葉赫部的南褚(這位是皇太極的表侄)。

九天后, 海蘭珠便被送到盛京, 與皇太極成婚。

怎麼看, 這都是皇太極預先做好的安排, 或許, 在此之前,

皇太極與海蘭珠私下已經有了接觸。

一生至愛海蘭珠

其實,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愛情, 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般來得如此猛烈, 至少在天聰八年(1634年), 被皇太極納入后宮時, 海蘭珠也不過是一個福晉而已, 地位大概與她的妹妹布木布泰, 林丹汗的兩位遺孀娜木鐘、巴特瑪是差不太多的。

可是, 在崇德元年(1636年), 冊封名位時, 海蘭珠的獨特性立刻得到了顯現。

這一年十月, 海蘭珠被封為東大福晉, 賜居和諧有禮宮。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 當時皇太極后宮并沒有什麼皇后啊、宸妃啊、貴妃啊、淑妃或莊妃這樣的封號, 她們都是皇太極的福晉, 不過, 還是有區別的。

哲哲封的是國主福晉, 大概相當于皇后的地位, 海蘭珠是東大福晉, 娜木鐘是西大福晉,

這兩位屬于平妻, 地位僅次于皇后。

接下來, 再就是東面歡樂宮的東側福晉巴特瑪與西面有福宮的西側福晉布木布泰。

雖然同屬五宮后妃, 但大致分為國主福晉、東西大福晉、東西側福晉, 三個等級。

在這五個女人中, 哲哲是最早嫁給皇太極的,

然后是她的侄女布木布泰, 也就是孝莊, 最后是海蘭珠與林丹汗的兩位遺孀。 然而, 名位冊封, 布木布泰卻成了最后一位, 實際上是被降位了。

東大福晉海蘭珠后來漢譯的封號是宸妃, 其實這個「宸」指的是離帝王的住所近, 當然也暗指海蘭珠在五宮后妃中最受皇太極寵愛。

1637年, 海蘭珠生下第八子, 皇太極欣喜若狂, 竟頒布了大清國第一道大赦令。

縱觀整個清史, 皇子降生頒布大赦令, 只有兩次, 第一次便是海蘭珠生皇八子, 第二次是董鄂妃為順治帝生下皇四子。

注:這位皇四子就是順治口中的那位「第一子」, 其實這個「第一子」是有依據的。 當時, 庶子沒有資格參與序齒, 順治的八個兒子只有第四子是董鄂妃所生, 董鄂妃的名分是西大福晉, 她所生的兒子自然有嫡子的身份,而順治的皇后沒有生下哪怕一個兒女,所以,只有皇四子有嫡子身份。

雖然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皇八子,但這位子以母貴的皇子,只活不到一年就夭折了,還沒來得及取名字。

身后遇冷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二十八日,海蘭珠病逝于關雎宮,年僅33歲。

剛剛閉上眼睛,皇太極便快馬加鞭地從松錦前線趕回,看到的卻是海蘭珠那冷冰冰的尸身,皇太極悲痛欲絕,數次哭昏過去。

在其他宮妃與群臣的勸說下,皇太極才勉強解釋道:「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但面對心愛的女人離去,他又怎能不傷心呢?

果不其然,皇太極為海蘭珠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甚至還在祭祀愛妃時下跪奠酒:

「上率諸王以下,牛錄章京以上,固倫公主、和碩福金、和碩公主、多羅福金、多羅格格以下,梅勒章京妻以上,親送。上【跪】奠酒三爵而還。」

堂堂一個皇帝,竟給妃子下跪祭奠,估計只有皇太極能做得出來。

海蘭珠去世后,皇太極將她的尸身保存到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也就是海蘭珠去世一年多后才將其火化,用皇太極的話說,那就是「朕哀痛至極,三年未葬」。

不過,皇太極去世后,海蘭珠卻與順治朝的董鄂妃一樣,遭受了冷遇。

通過史料記載可知,海蘭珠最初的葬地是盛京地載門外五里之處,皇太極每次狩獵都會經過,順便哭祭一番。但不知何時,海蘭珠被遷葬到了皇太極昭陵的懿靖大貴妃園寢。

懿靖大貴妃園寢在皇太極昭陵的西側,是埋葬皇太極妃嬪的園寢,里面葬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懿靖大貴妃娜木鐘、康惠淑妃巴特瑪三位福晉,以及九位格格(庶妃)。

這里需要注意一下,海蘭珠在崇德五宮中是僅次于皇后哲哲的存在,位列四妃之首,因此,這個園寢應該以她的名號來命名才對,但最終卻以懿靖大貴妃的名號來命名,很明顯是故意矮化海蘭珠的地位。

此外,嘉慶十年,嘉慶帝準備回盛京祭祖,在向禮部查詢前朝關于福陵與昭陵的祭祀禮儀時,卻不見敏惠恭和元妃的祭祀記載,因此,禮部是這樣向嘉慶帝回復的:

「昭陵內安葬之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并懿靖大貴妃園寢內安葬之格格等九位,俱應照乾隆年間之例供羊酒桌張,遣官二員致祭。」

這份祭祀禮儀,很明顯是源自乾隆朝,而乾隆朝關于昭陵的祭祀,則來自康熙朝的案例。

也就是說,從康熙朝開始,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就不再接受后人的祭祀。

按照宮規,即使是清朝后宮那些沒有葬入皇陵,被葬入格格墳的低等妃嬪,也享有祭祀的待遇,堂堂的敏惠恭和元妃,竟然不能接受后人的祭祀,這待遇猶如乾隆朝那位剪發失寵的繼后那拉氏一般。

海蘭珠去世后,不能接受后人祭祀,這是從康熙朝開始的,康熙是奉了誰的旨意,相信大家肯定很清楚了,就是那位高高在上的昭圣太皇太后,即孝莊文皇后。

可見,孝莊與姐姐海蘭珠之間確實如影視劇中那般,存在一定的芥蒂,估計與海蘭珠當年的盛寵有很大關系。

她所生的兒子自然有嫡子的身份,而順治的皇后沒有生下哪怕一個兒女,所以,只有皇四子有嫡子身份。

雖然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皇八子,但這位子以母貴的皇子,只活不到一年就夭折了,還沒來得及取名字。

身后遇冷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二十八日,海蘭珠病逝于關雎宮,年僅33歲。

剛剛閉上眼睛,皇太極便快馬加鞭地從松錦前線趕回,看到的卻是海蘭珠那冷冰冰的尸身,皇太極悲痛欲絕,數次哭昏過去。

在其他宮妃與群臣的勸說下,皇太極才勉強解釋道:「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但面對心愛的女人離去,他又怎能不傷心呢?

果不其然,皇太極為海蘭珠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甚至還在祭祀愛妃時下跪奠酒:

「上率諸王以下,牛錄章京以上,固倫公主、和碩福金、和碩公主、多羅福金、多羅格格以下,梅勒章京妻以上,親送。上【跪】奠酒三爵而還。」

堂堂一個皇帝,竟給妃子下跪祭奠,估計只有皇太極能做得出來。

海蘭珠去世后,皇太極將她的尸身保存到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也就是海蘭珠去世一年多后才將其火化,用皇太極的話說,那就是「朕哀痛至極,三年未葬」。

不過,皇太極去世后,海蘭珠卻與順治朝的董鄂妃一樣,遭受了冷遇。

通過史料記載可知,海蘭珠最初的葬地是盛京地載門外五里之處,皇太極每次狩獵都會經過,順便哭祭一番。但不知何時,海蘭珠被遷葬到了皇太極昭陵的懿靖大貴妃園寢。

懿靖大貴妃園寢在皇太極昭陵的西側,是埋葬皇太極妃嬪的園寢,里面葬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懿靖大貴妃娜木鐘、康惠淑妃巴特瑪三位福晉,以及九位格格(庶妃)。

這里需要注意一下,海蘭珠在崇德五宮中是僅次于皇后哲哲的存在,位列四妃之首,因此,這個園寢應該以她的名號來命名才對,但最終卻以懿靖大貴妃的名號來命名,很明顯是故意矮化海蘭珠的地位。

此外,嘉慶十年,嘉慶帝準備回盛京祭祖,在向禮部查詢前朝關于福陵與昭陵的祭祀禮儀時,卻不見敏惠恭和元妃的祭祀記載,因此,禮部是這樣向嘉慶帝回復的:

「昭陵內安葬之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并懿靖大貴妃園寢內安葬之格格等九位,俱應照乾隆年間之例供羊酒桌張,遣官二員致祭。」

這份祭祀禮儀,很明顯是源自乾隆朝,而乾隆朝關于昭陵的祭祀,則來自康熙朝的案例。

也就是說,從康熙朝開始,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就不再接受后人的祭祀。

按照宮規,即使是清朝后宮那些沒有葬入皇陵,被葬入格格墳的低等妃嬪,也享有祭祀的待遇,堂堂的敏惠恭和元妃,竟然不能接受后人的祭祀,這待遇猶如乾隆朝那位剪發失寵的繼后那拉氏一般。

海蘭珠去世后,不能接受后人祭祀,這是從康熙朝開始的,康熙是奉了誰的旨意,相信大家肯定很清楚了,就是那位高高在上的昭圣太皇太后,即孝莊文皇后。

可見,孝莊與姐姐海蘭珠之間確實如影視劇中那般,存在一定的芥蒂,估計與海蘭珠當年的盛寵有很大關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