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這一點家長千萬要明白

愿父母都懂得放手, 能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養出優秀有主見的孩子。

心理學家陳海賢老師分享過一個故事.

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 班上有一位小朋友總是要求她不可以跟誰玩, 一定要和我玩之類的, 這導致了女兒很怕這個小朋友。

和她在一起女兒玩的很不痛快, 因為總是要顧忌到她。

面對女兒的困擾, 他是這樣說的:

「這個小朋友是老師派來專門給你上一課的, 而這個課的名字就叫怎麼聽見自己的聲音, 怎樣去玩自己想玩的東西, 怎樣才能不受這些東西的干擾。 」

告訴孩子聽見自己的聲音很重要,

學者陳丹青曾說:

「不從眾、保持獨立人格、堅守個人的價值觀, 這在中國, 非常難。 」

一個孩子之所以很難不從眾, 保持獨立, 正是因為身邊各種各樣的聲音太多了, 以至于他們很難聽見自己的聲音。

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 從減少對孩子的要求開始

赫爾曼黑塞說:

「對于每個人而言, 真正的職業只有一個, 那就是找到自我, 然后在心中堅守其一生, 全心全意, 永不停息。 」

華裔作家伍綺詩的作品《無聲告白》中, 詹姆斯是位美國華裔, 雖然畢業于哈佛, 但身邊的人始終戴著有色眼鏡看他。

詹姆斯希望女兒莉迪亞可以成為社交達人, 擁有很多朋友。

但事與愿違, 莉迪亞和哥哥內斯作為學校里僅有的兩個華裔學生, 也被視作異類, 很難融入白人孩子的群體, 學習上媽媽也對莉迪亞提出高要求。

為了迎合父母, 莉迪亞在家總是裝出一副乖乖女的模樣, 對于父母對各種聲音, 她都回答:「是的、是的、是的。 」

每天晚上還要裝模作樣給同學打電話, 偽裝成父母理想中的樣子。

而哥哥內斯不一樣,

他是一個很堅持自我的人。

父親不支持他熱愛航天科學, 但他依然每天與「對接適配器、濺落、遠地點」等術語作伴, 在自己的熱愛里找尋樂趣。

妹妹只聽得到父母的聲音, 為了迎合父母, 她選擇忽視自己, 導致最后迷失了自己, 只能通過自盡的方式來擺脫父母的期待。

父母如果總是給孩子的束縛和要求太多, 不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和自主做決定的權利的話, 那麼孩子自然會在這些聲音和要求中, 迷失自己, 成為一個沒主見的人。

想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從減少對孩子的要求開始, 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 為孩子托底, 而不是當控制欲強的父母。

聽不到自己內心的孩子, 背后站著變態控制的父母

韓國作家李柳楠, 曾是韓國著名小學——首爾明新小學的校長, 是家長們擠破頭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她帶的優秀教師。

她的兒子在全校排名前三, 女兒就讀于知名女校, 所有人都羨慕她事業與家庭雙成功, 很多年來, 她都沉浸在「一級教師、一級媽媽」的滿足感中…

她是如何摘得這些頭銜的呢?

為了把兒子培養成「完美兒子」, 她為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 替孩子做選舉籌劃, 讓孩子進入學生會, 一步一步地給孩子規劃自己認為的「完美路線」, 再控制孩子按著計劃行走。

剝奪孩子的愛好, 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 從來不傾聽孩子的心聲。

剛開始, 孩子選擇變成「媽媽想要他們成為的那個人」為了避免令媽媽困擾的情緒出現, 為了避免被批評, 為了避免遭受懲罰。

但孩子越是選擇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 親子關系就向崩潰走近一步。

最終, 兄妹二人相繼退學, 女兒崩潰自殘, 兒子變得不再聽話, 親子關系從此冰凍, 只留下一個手足無措的母親和兩個找不到出口的孩子。

長期處于父母控制下的孩子,會慢慢失去主見,迷失自己,容易屈服于他人的控制。

如果長期受到這樣的侵犯,最終會忽視或無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長期處在自我分裂的狀態中。

更甚至會拋棄自我,不再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完善自己,而是依據別人的觀點、評價來扮演自己,從外部世界來認定自己。

同時,他們也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無視他人,不去理解和考慮別人的想法。慢慢與社會脫節,無法與人相處。

著名心理學家許添盛曾說:

一切問題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啟發,用懷疑代替信任,讓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愛。

聽不到內心聲音的孩子,聽不到愛,而站在他們背后的,是變態控制的父母。

如心理學家李雪所說:「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將在哪里體會到痛苦。」

控制欲強的父母,養不出有主見的孩子。

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作品,父母放手,孩子才會去探索

《追風箏的人》里有這樣一句話:孩子不是圖畫冊,父母不能只顧著畫上自己的色彩。

真正的愛,從來都不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和綁架孩子,而是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

想要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家長們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

1、擺脫對孩子的身份期待

臺劇《媽媽手中的遙控器》中,小偉的媽媽希望孩子成為她理想的樣子,用遙控器控制孩子的人生。

從飲食起居到思想行為,小偉都要按照媽媽的想法來。

孩子被控制但無法呼吸,媽媽卻不以為然,甚至還說:你現在恨我沒關系,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

孩子無奈妥協,變成了「聽話」的孩子,也活成了媽媽想要的樣子,對媽媽卻沒有絲毫的「感謝」,只有無盡的痛苦和無力。

英國倫敦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干涉隱私的人,會造成終生的傷害,長大后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無論在哪個階段,幸福指數都更低。

孩子在父母的壓迫下,天性或多或少會被壓制,逐漸喪失自我判斷能力,變得膽小依賴,沒有主見,遇到問題時,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難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

一個孩子若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便很難找到活著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父母只有擺脫對孩子的身份期待,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2、鼓勵孩子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意愿

去年「留守女孩選擇考古」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人認為考古專業過于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而女孩的父親卻和這些不支持的呼聲相反,他非常支持女兒。

在接受采訪時,父親說網友們評論的他也會擔心,但是孩子對待金錢看得淡,他也認為有自己的主見,做喜歡的事會開心很多。

心里擔心孩子的未來,但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

教育學者王人平說:

鼓勵孩子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構建自我的過程。

孩子的情緒和愿望本身都是沒有對錯的,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需求和意見,而不是去否定和壓制。

3、做孩子的好教練

網上看到過一位寶媽分享的故事:她的孩子是個28周的早產兒,出生時沒有自主呼吸,戴了就是90多天的氧氣機,左右腦都是最高級別的腦出血,后來又有了腦積水和小腦囊腫。

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孩子腦損傷卻一直存在。

孩子4個月的時候,媽媽開始帶她去參加早教班,剛開始,孩子根本無法跟上同齡孩子的任何活動,全程呆呆地看著,有時稍微大一點的聲音孩子都會感到害怕而大哭。

即便是這樣,這位媽媽也從來不放棄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老師讓其他小朋友收拾玩具,在詢問孩子的意愿后,她會盡可能讓孩子去嘗試。

她說: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有意或者無意地去給他們「歸類」或者貼上標簽。

因為早產和腦出血,大家都會覺得「她是不行的」。對于足月健康孩子,我們其實也會這麼做,「我家積木搭得好」;「我家坐不定,不愛讀繪本」。

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我們自己已經幫孩子關上或者打開了一扇門。」

因為積木搭得好,所以一直表揚,所以一直給孩子買各種積木,自然孩子積木搭得越來越好。

因為不愛讀繪本,就時不時嘮叨孩子,然后嘗試了幾次,家長也就放棄了,于是孩子真的就不愛讀繪本了。

很多時候,孩子一開始表現出的「不喜歡」也許只是性格慢熱,也許只是今天不在狀態。

但后來導致他們真的不喜歡了,可能反而是我們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的態度,也許是負面的評價,也許是失望的表情,也許是我們比孩子更早地放棄了。

好的父母應該是教練型的,會最大化地激發孩子的潛力。

如果父母都不愿意看見孩子的潛力,習慣性為孩子做主,那就等于自己局限了孩子,剝奪了孩子的主見。

愿父母都懂得放手,能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養出優秀有主見的孩子。

長期處于父母控制下的孩子,會慢慢失去主見,迷失自己,容易屈服于他人的控制。

如果長期受到這樣的侵犯,最終會忽視或無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長期處在自我分裂的狀態中。

更甚至會拋棄自我,不再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完善自己,而是依據別人的觀點、評價來扮演自己,從外部世界來認定自己。

同時,他們也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無視他人,不去理解和考慮別人的想法。慢慢與社會脫節,無法與人相處。

著名心理學家許添盛曾說:

一切問題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啟發,用懷疑代替信任,讓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愛。

聽不到內心聲音的孩子,聽不到愛,而站在他們背后的,是變態控制的父母。

如心理學家李雪所說:「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將在哪里體會到痛苦。」

控制欲強的父母,養不出有主見的孩子。

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作品,父母放手,孩子才會去探索

《追風箏的人》里有這樣一句話:孩子不是圖畫冊,父母不能只顧著畫上自己的色彩。

真正的愛,從來都不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和綁架孩子,而是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

想要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家長們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

1、擺脫對孩子的身份期待

臺劇《媽媽手中的遙控器》中,小偉的媽媽希望孩子成為她理想的樣子,用遙控器控制孩子的人生。

從飲食起居到思想行為,小偉都要按照媽媽的想法來。

孩子被控制但無法呼吸,媽媽卻不以為然,甚至還說:你現在恨我沒關系,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

孩子無奈妥協,變成了「聽話」的孩子,也活成了媽媽想要的樣子,對媽媽卻沒有絲毫的「感謝」,只有無盡的痛苦和無力。

英國倫敦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干涉隱私的人,會造成終生的傷害,長大后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無論在哪個階段,幸福指數都更低。

孩子在父母的壓迫下,天性或多或少會被壓制,逐漸喪失自我判斷能力,變得膽小依賴,沒有主見,遇到問題時,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難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

一個孩子若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便很難找到活著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父母只有擺脫對孩子的身份期待,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2、鼓勵孩子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意愿

去年「留守女孩選擇考古」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人認為考古專業過于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而女孩的父親卻和這些不支持的呼聲相反,他非常支持女兒。

在接受采訪時,父親說網友們評論的他也會擔心,但是孩子對待金錢看得淡,他也認為有自己的主見,做喜歡的事會開心很多。

心里擔心孩子的未來,但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

教育學者王人平說:

鼓勵孩子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構建自我的過程。

孩子的情緒和愿望本身都是沒有對錯的,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需求和意見,而不是去否定和壓制。

3、做孩子的好教練

網上看到過一位寶媽分享的故事:她的孩子是個28周的早產兒,出生時沒有自主呼吸,戴了就是90多天的氧氣機,左右腦都是最高級別的腦出血,后來又有了腦積水和小腦囊腫。

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孩子腦損傷卻一直存在。

孩子4個月的時候,媽媽開始帶她去參加早教班,剛開始,孩子根本無法跟上同齡孩子的任何活動,全程呆呆地看著,有時稍微大一點的聲音孩子都會感到害怕而大哭。

即便是這樣,這位媽媽也從來不放棄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老師讓其他小朋友收拾玩具,在詢問孩子的意愿后,她會盡可能讓孩子去嘗試。

她說: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有意或者無意地去給他們「歸類」或者貼上標簽。

因為早產和腦出血,大家都會覺得「她是不行的」。對于足月健康孩子,我們其實也會這麼做,「我家積木搭得好」;「我家坐不定,不愛讀繪本」。

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我們自己已經幫孩子關上或者打開了一扇門。」

因為積木搭得好,所以一直表揚,所以一直給孩子買各種積木,自然孩子積木搭得越來越好。

因為不愛讀繪本,就時不時嘮叨孩子,然后嘗試了幾次,家長也就放棄了,于是孩子真的就不愛讀繪本了。

很多時候,孩子一開始表現出的「不喜歡」也許只是性格慢熱,也許只是今天不在狀態。

但后來導致他們真的不喜歡了,可能反而是我們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的態度,也許是負面的評價,也許是失望的表情,也許是我們比孩子更早地放棄了。

好的父母應該是教練型的,會最大化地激發孩子的潛力。

如果父母都不愿意看見孩子的潛力,習慣性為孩子做主,那就等于自己局限了孩子,剝奪了孩子的主見。

愿父母都懂得放手,能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養出優秀有主見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